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彙編5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彙編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目標:

1、 通過邊看邊說的方式,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 願意想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在送禮物中出現的問題,並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故事ppt、保溫帶

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 你們知道他是誰?

2、 小企鵝要送小熊禮物,你覺得小熊會希望收到什麼禮物。

二、 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問:企鵝準備的是什麼禮物?爲什麼要爲小熊準備這份禮物?

2、 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第三、四段),提問:禮物怎麼會不見的?

3、小結:小企鵝準備了一份在夏天很不錯的禮物——冰塊,但夏天天氣太熱,小企鵝把冰塊裝用進木箱裏,冰塊是會很快就融化的,這樣禮物就不見了。

三、討論問題,解決困難

1、討論一:企鵝精心準備的禮物,小熊卻沒有收到,企鵝很難過。誰來幫幫企鵝,告訴他在下個非常炎熱的夏天去看小熊可以帶些什麼。

2、討論二:如果企鵝還是想送小熊冰塊的話,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冰塊不溶化,讓企鵝順利地把禮物送到小熊手裏。

3、小結:小朋友爲小企鵝想了很多的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送禮物的難題,小企鵝非常感謝大家。如果以後你的朋友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們也像今天一樣開動腦筋想出辦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山坡上的小樹林。

2、在欣賞中感知樹林中樹的不同形態及表現手法。

3、願意大膽嘗試,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寫生過實物的樹,樹林作品圖片多幅。

2、欣賞圖片多幅。

3、幼兒作業紙、護衣人手一份。

4、各色水粉顏料,大、小號的水粉筆,洗筆筒、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風景照片。

(1)欣賞不同樹冠的大樹。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樹的照片,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樹冠是什麼樣的呢?像什麼?

(2)欣賞山坡上的樹的圖片。

①師:這幅照片上有什麼?(山坡、樹林)

②師:山坡上有很多樹,這些樹看起來有哪些不一樣的呢?爲什麼不是每棵樹都看得很清楚呢?

(3)探索小樹林的表現方法。

師:如果請你來畫上坡上的一片小樹林,你的山坡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會怎麼表現許多棵樹?離我們近一些的樹,你會怎麼表現?離得遠一些的樹,你又會怎麼表現呢?

2、欣賞之前幼兒的寫生作品:樹林。

師:老師還帶來了幾幅小朋友畫的山坡上的樹林,看看他們是怎樣表現小樹林的。

3、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4、集體欣賞、評價。

師:你喜歡哪幅畫?爲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在欣賞四季樹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用水粉表現樹林的四季特徵。

☆區角活動

①語言區:認識木、林、森,知道它們的含義,並嘗試區分。

②美術區:收集秋天各種不同形狀的大樹落葉,根據葉子的形狀進行拼貼活動。

☆環境創設:佈置春夏秋冬四季的樹林圖片,供幼兒欣賞。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4、隨即進行謙讓教育。

活動準備:

1、創設天線寶寶家的情景,擺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動周圍貼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樣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動室外面鋪上大地墊和小地墊,擺放大的天線寶寶、大紙箱和小的天線寶寶、小紙箱。

活動預設:

一、談話引入

天線寶寶歡迎大家來到天線寶寶樂園來做客。丁丁喜歡大的東西,拉拉喜歡小的東西。(出示天線寶寶和他們喜歡的大東西和小東西)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分別喜歡什麼?

觀察分析

該環節作爲引入,孩子很感興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線寶寶上,不能聽清老師的要求。

二、找一找,說一說

天線寶寶樂園裏還有許多有大有小的東西,請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和朋友。小朋友可別亂拿東西,天線寶寶們會生氣的!

幼兒自由探索——集中個別講述:我看到什麼東西大,什麼東西小?(結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桌上擺放的玩具動物很感興趣,許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現了爭搶的現象。活動後的講述活動,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話。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聰明,天線寶寶們在卡片上畫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大家。每人到周圍拿一張卡片,然後去找和你卡片上禮物一樣的小朋友,兩個人手拉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說一說:我們的禮物都是什麼?誰的大?誰的小?

老師簡單示範——幼兒自由找朋友——集中講述。

觀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會主動去找自己卡片上內容一樣的好朋友,能力較弱的孩子則不能,有些孩子沒有找到好朋友 。因爲固定位置的影響,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卻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動

天線寶寶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去呀?門口有一條寶寶通道,拿大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線寶寶;拿小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線寶寶,然後把卡片放進他們的口袋裏。可千萬別放錯了!

幼兒根據卡片上物體的大小怕地點——根據物體的大小將卡片放進大小不同的籃子裏。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爬很感興趣,能按老師的要求不推不擠。有個別孩子將大卡片放進小箱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探索光的興趣。

2、感知光透過各種物品後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並嘗試用符號記錄。

活動準備

手電筒幼兒每人一個,並學會使用:各種顏色的布、皺紋紙以及各種玩具;“我的新發現”記錄圖、彩色筆、標誌符號;一段舞臺燈光視頻、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

活動實錄與分析

一、導人活動:出示電筒,激發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手電筒發出了什麼顏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後,光顏色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準備了什麼材料?(各種顏色的布、紙。)

2,討論: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3小實驗: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麼變化。(手電筒前面放上紅色的布,光就變成紅色:手電筒蒙上紫色皺紋紙,光就變成了紫色了…)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光變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5,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我的發現”圖表上。

分析:教師讓幼兒在用手電筒和布、紙玩的過程中,自己去觀察、比較、發現。儘管幼兒觀察到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過他們個體經驗的整合,以及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完善,使探索的結果全面而細緻。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後,光形狀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還帶來了什麼?(是各種各樣的玩具)

2,討論:玩具、手電筒一起玩一玩,光還會有什麼變化呢?

3實驗:用玩具和手電筒玩玩,看看光還會有什麼變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電筒一起玩,光變出了好多小湯圓:光變出了一朵花,手電筒動花也會動……)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不僅顏色會變,形狀也會變。

5,幼兒展示自己的新發現,並在“我的發現”圖表上記錄新發現。

分析:在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教師在幼兒猜測一實驗一再猜測一再實驗的矛盾衝突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培養幼兒有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觀看舞臺燈光視頻,製作彩色燈,師幼表演。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當燈光師,自己當小演員,一起表演。

五、活動結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活動延伸

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尋找資源,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其他的材料後,光還會發生什麼奇妙的變化。

活動反思

剛開始進行“彩光變變變”活動時,我和幼兒都遇到了不少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共同實踐、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將活動不斷深入下去。

最初,教師一廂情願地投放了手電筒、顏色鮮豔的皺紋紙,並預設幼兒會喜歡的`活動過程,可結果讓人失望,幼兒的興趣只持續了十分鐘,是什麼原因呢?我把遇到的問題請教聽課的老師。希望通過集體的智慧給我一些啓示。教師們建議我不妨先觀察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再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深層次地挖掘。於是我潛下心來觀察思考,發現幼兒對“光”發生變化這一現象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因爲我投放的材料太單一,幼兒很快發現了規律,才造成了活動的停滯。於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讓手電筒光改變的材料,如糖紙、各色布、透明紙、水果泡沫網、雪花片等……親自試驗,試驗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不僅顏色變得鮮豔漂亮,形狀也發生了變化。這些新發現使幼兒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事實證明,追隨幼兒興趣,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選擇有價值、有意義的點進行活動,這樣更有利於幼兒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構建相關的知識經驗。(曹豔)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對象:大班

活動內容: 聲音重現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物品有目的地製造聲音,體驗創造性活動的樂趣。

2.能分辨聲音的差別。

3、通過交流展示,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將報紙、木珠、紙箱、塑料袋、不鏽鋼杯、玻璃瓶、瓶蓋、易拉罐等各種材料置於活動室四周,並用布遮蓋。

2.《郊遊》《假如你要快樂就拍拍手》的音樂磁帶。拉拉公主講話磁帶錄音。

3.拉拉公主的形象(用木偶代替)

4.打擊樂器人手一份,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錄音。

活動重難點:

1、啓發幼兒能大膽創造、製作出各種聲音。

2、用自己的語言連貫講述操作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聽聲音猜一猜”遊戲,放打擊樂聲音讓幼兒猜,說出什麼樂器在唱歌。幼兒自由選擇一樣小樂器合奏樂曲《郊遊》。

2、聽聽好象有人來了。(放錄音帶)“大家好!我是拉拉王國的公主,你們美妙的聲音吸引了我。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很多樂器,也可以聽到大自然美妙的聲音。可惡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樂器和大自然能發出聲音的東西都變成了廢舊物品,從此王國裏再也沒有美妙的音樂了。請你們幫幫我們,讓音樂與歡樂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吧!”

二、製造聲音

1、老師輕輕打開操作材料上的遮蓋物。這些東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樂器。我們來幫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聲音,好嗎?

2、啓發幼兒使用各種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

3、引導幼兒想一想自己製造出來的聲音像哪種樂器的聲音。(如摩擦紙可發出沙球般的聲音、敲玻璃瓶聲像雨點打玻璃窗聲)

三、展示交流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的。(如敲、拍、打、吹、揉.搓.捏等)

2、請幼兒展示自己製造聲音的方法,並分析聲音的性質,將它們分爲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兩類。

3、分別請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製造聲音,看看聲音是否和諧。

四、模擬音響效果

1、兒討論:怎樣用這些材料來表現拉拉公主喜歡的鳥嗚聲、流水聲?

2、請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得用這些材料表現鳥嗚聲和流水聲。

3、請幼兒用手上已經解除魔法的物品來伴奏好嗎?播放《郊遊》音樂,引導幼兒用自己選的材料伴奏。

五、活動小結

1、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謝幼兒:你們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們拉拉王國的人民感謝你們。

2、幼兒歡呼慶祝勝利,放《假如你要快樂就拍拍手》歌曲,幼兒邊唱邊用手上的廢舊材料創造出有節奏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