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通用8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通用8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三個角向中心折和將三角形口袋中的一層紙向內折等方法折蘑菇。

2、學看簡單摺紙圖示。

3、增強動手能力,體驗摺紙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不同大小正方形紙若干、範例、摺紙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給孩子講一個《小白兔採蘑菇》的小故事引出活動內容《折蘑菇》。

春天的一個早上,小白兔高高興興的去採蘑菇。它來到了樹林裏,看見大樹下有許多蘑菇,當它正在採蘑菇時,突然飛來了一隻蜻蜒,蜻蜒告訴小白兔:"天馬上要下雨了,你還是快回家吧!"小白兔提着一籃子蘑菇沒走幾步,就聽見一陣轟隆隆的雷聲,譁,譁,譁,雨真得下起來了。聰明的小白兔把最大的蘑菇當成一把傘,它看見了小松鼠在淋雨,它大聲喊:"小松鼠快進來,躲躲雨吧!"小松鼠急忙跑到蘑菇傘下,它們一起打着蘑菇傘,快快樂樂地回家了。

2、看圖片,瞭解蘑菇的形狀,顏色,品種,生長環境。

3、瞭解蘑菇鮮香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具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春天,人們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點哦!

4、出示事先摺好的範例,引導孩子欣賞:這是老師折的蘑菇,上部分是蘑菇的傘蓋,下部分是蘑菇的腳,你看看這個傘蓋像什麼形狀?(梯形)好看嗎?

你想不想折一個漂亮的蘑菇呀?(想)那我們一起來折吧!

二、學習折蘑菇

1、觀察圖示,討論蘑菇折法。

2、老師和孩子各折一個蘑菇。

老師有意折慢點,示範並指導孩子把每個步驟摺好,如:三個角朝中心折時,首先讓孩子把正方形的紙對邊分別對摺一次,再打開,讓孩子能看着摺痕來折,並且要提醒孩子,三個角寶寶都要和中心媽媽親吻到,這樣三個角就容易對齊。再如:將兩邊三角形口袋中的紙往中間折時,要耐心地指導孩子兩邊折到相同的位置。

三、裝飾欣賞作品孩子一起用水彩筆在蘑菇上畫一些小圓點。

四、延伸活動,遊戲採蘑菇把漂亮的蘑菇擺放到桌子上,孩子來採蘑菇。

教學反思:

這些材料來源於幼兒最熟悉的生活。剪紙活動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雙手進行巧妙的使用,哪些適合製作蘑菇、哪些材質不適合,爲接下來的手工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們運用多媒體聲色並茂、動靜結合、使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獲得滿足,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會用大小不同的橢圓形和半圓形畫出蘑菇的基本形狀。

2、學習使用多種顏色來裝飾蘑菇。

3、掌握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色彩均勻的塗色技巧。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感受作品《大蘑菇》的美感。

活動準備:

小兔頭像、蘑菇圖片,範畫、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一邊出示小兔頭像,一邊說:今天小白兔早早起牀,拿了一隻籃子要到樹林裏去它邊走邊唱,非常高興,因爲它要到樹林裏採它最喜歡吃的蘑菇。終於來到了樹林,可這時太陽公公卻躲起來了,還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沒帶雨傘,怎麼辦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麼辦法來避雨嗎?(幼兒自由議論)

2、原來小白兔一口氣跑到了蘑菇地裏避雨,這裏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圖片),大大小小的,不僅有小白兔喜歡吃的小蘑菇,大蘑菇還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來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歡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給它的好朋友們,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它吧,畫些漂亮的蘑菇送給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師示範作畫

1、出示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蘑菇長什麼樣子的?怎麼畫呢?(幼兒觀察後自由討論)

2、教師請幼兒說說,總結畫蘑菇的方法,創編成兒歌的形式(PPT出示):圓圓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傘,一個個,地上長,小白兔,真喜歡。

3、幼兒跟讀兒歌。

4、教師邊念兒歌示範畫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畫橢圓形或半圓形的蘑菇頂,在蘑菇頂中間底下畫上蘑菇柄,然後在蘑菇頂上畫上不同顏色的小圓點或者斜紋作裝飾,最後給蘑菇塗上漂亮的顏色(教師示範時,強調塗色規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色彩均勻)。

5、帶領幼兒邊說邊畫: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邊讀兒歌邊畫蘑菇。(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巡迴指導

1、發放繪畫工具,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大膽作畫:今天老師要看看那些小朋友畫得又快又好。

2、鼓勵幼兒大膽落筆,畫出大小不同的蘑菇,畫得多,並注意頂和柄的銜接。

3、會用多種顏色給蘑菇畫上漂亮的花紋。

4、幫助能力差的幼兒畫好蘑菇頂。

三、講評作品

1、收拾作畫工具。

2、老師以小白兔的口吻表揚畫得多而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謝謝你們畫了這麼多漂亮又美味的蘑菇送給我們。

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考慮到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採用故事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蘑菇的名稱、外形特徵,認識各種各樣的蘑菇。

2.知道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初步學會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3.培養幼兒樂於參加探索遊戲活動的興趣。

4.發展幼兒的動手採蘑菇的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各種各樣的蘑菇;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活動準備

1、兔媽媽頭飾一個,兔寶寶頭飾幼兒人手一個。

2、選擇一處室外草地,設置草地場景,草地上散落各種蘑菇圖片。

3、香菇實物若干(乾的和鮮的兩種),各種乾燥過的食品,如木耳、海帶、金針菇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今天我們來玩採蘑菇。老師當兔媽媽,小朋友當小兔,我們一起到山上去採蘑菇。”

二、認識蘑菇

1.教師出示各種蘑菇的圖片,結合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蘑菇的外形。

2.教師給幼兒講解蘑菇的基本知識。

三、討論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吃過的蘑菇類食物,如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2.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哪種蘑菇。

四、玩遊戲

1.教師要幼兒一起來玩採蘑菇的遊戲。教師當兔媽媽,把畫有蘑菇的卡片分散放在室外的草地上,請幼兒當小兔去採蘑菇。在草地上撿起一張卡片就算採摘了一朵蘑菇。

2.在採蘑菇的時候,幼兒一定要仔細分辨有毒的蘑菇和沒有毒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幼兒就不要摘。等小兔子摘完沒有毒的蘑菇後,由兔媽媽統一把有毒的蘑菇摘走。

3.幼兒在採摘蘑菇的過程中,教師請幼兒分散地找蘑菇採摘。

教學反思

教學成功之處:我以兔媽媽帶寶寶們到山上採蘑菇的遊戲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及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第二環節,認識蘑菇,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他們看着、聽着。第三環節,多數孩子能按討論要求說出自己喜歡吃的蘑菇,第四環節,採蘑菇是幼兒學習知識的實際運用,也是教學的**,幼兒積極性強,活動興趣高。

改進之處:

1.認識蘑菇這一教學環節,可以讓班上語言表達能力強,認識部分常見蘑菇的幼兒先講講,然後教師再講。

2.討論環節,分組的時候幼兒表達能力強和較差的要進行搭配。3.採蘑菇環節,由於幼兒積極性強,興趣濃,分組遊戲秩序需要進一步規範。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4

目標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請班裏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兔,表演無論誰給他吃菜都搖頭的情景。

2.蔬菜若干(蘿蔔、青菜、蘑菇等)。

3.小兔頭飾一隻。

4.故事磁帶。

過程

1.給“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並說:我給你吃XX。

——爲什麼小兔什麼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2.欣賞故事。

——故事裏有一隻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麼?

——爸爸想了什麼辦法讓小兔什麼都愛吃了?

——露水蘑菇是什麼?

3.看掛圖欣賞故事。

——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麼樣?

——爲什麼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後會有飢餓感)

4.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爲什麼不愛吃?

——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建議

1.日常年餐前,教師可介紹當天午餐的內容,對一些幼兒可能不愛吃的菜進行描述,增強幼兒的食慾。

2.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裏的進餐情況,引導家長多帶幼兒參加勞動,如洗菜、揀菜等,使他們對吃蔬菜產生興趣。

附:露水蘑菇

吃飯的時候,小兔這也不愛吃,那也不愛吃。媽媽問:“吃蘑菇好嗎?”小兔說:“不喜歡。”媽媽問:“蘿蔔呢?”小兔說:“不喜歡。”媽媽又問:“吃青菜吧?”小兔子說:“我不愛吃。”爸爸說:“露水蘑菇愛吃嗎?”露水蘑菇是什麼樣的?小兔從來沒見過。他趕緊說:“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說:“露水蘑菇要到菜園子裏去吃。”

第二天清早,爸爸拿着大籃子,帶着小兔來到菜園子裏。小兔看看大籃子,裏面裝着蘑菇、蘿蔔和青菜,可是沒有露水蘑菇。小兔說:“哪有露水蘑菇呀?”爸爸說:“等一會兒就有露水蘑菇了。”說完,就在菜園子裏鬆土、拔草,勞動起來。

小兔玩了一會兒,也跟着爸爸去勞動。早晨的霧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他問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嗎?”爸爸帶着小兔來到大籃子那裏。咦,大籃子裏的蘑菇、青菜、蘿蔔都沾滿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露水蘿蔔、露水青菜。小兔對爸爸說:“真好吃呀!”

教學反思: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後,懂得了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能夠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活動中我問:“露水蘑菇是什麼?”有的幼兒說是小兔子勞動後將汗珠滴在蘑菇上就成了露水蘑菇。這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答案是早上的霧凝結的露水。可然是由於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足,幼兒對“露水”理解不是很清楚,雖然經過我的講解後有些明白,但畢竟沒有自己親自用肉眼去觀察過,所以對露水的形成過程有點難理解。

在挑食方面,許多幼兒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也都喜歡挑食,大家都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的道理,但壞習慣就是養成了,很難改掉,而經過這節課的學習,通過對小兔的認識後,他們對挑食這一行爲又做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勞動過後會有飢餓感,這時吃起東西來會更香,也不會注意到東西是好吃還是不好吃,而會更注意的是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在課後想,是不是在第一個環節可以讓幼兒討論如何增加自己的食慾的一個好方法,這樣,可能在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會更好一點。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活動前的幾天裏,教師帶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幼兒瞭解運動、勞動能增加食慾,給教學活動一個充分的準備活動。我想,這樣整個活動會把握更好,教育達成的目標也會更好。

小百科: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營養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蘑菇與植物不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三個角向中心折和將三角形口袋中的一層紙向內折等方法折蘑菇。

2、學看簡單摺紙圖示。

3、增強動手能力,體驗摺紙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不同大小正方形紙若干、水彩筆、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講述《小白兔採蘑菇》的故事,引出活動內容。

春雨過後,草地上長出許多蘑菇。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紅的,紫的,各種各樣,漂亮極了。兔媽媽今天中午要在家待客,所以小兔子就早早地出來幫媽媽採蘑菇了,真是個懂事的乖寶貝呀。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看看小兔子採的蘑菇是什麼樣子的呢?

3、老師今天教小朋友們用紙折出漂亮的蘑菇。

二、基礎部分。

1、觀察圖示,討論蘑菇折法。

2、老師和孩子各折一個蘑菇。

老師有意折慢點,示範並指導孩子把每個步驟摺好,如:三個角朝中心折時,首先讓孩子把正方形的紙對邊分別對摺一次,再打開,讓孩子能看着摺痕來折,並且要提醒孩子,三個角寶寶都要和中心媽媽親吻到,這樣三個角就容易對齊。

再如:將兩邊三角形口袋中的紙往中間折時,要耐心地指導孩子兩邊折到相同的位置。

3、裝飾欣賞作品。

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蘑菇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總結部分。

幼兒帶上自己做好的蘑菇去小兔子家做客。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與父母一同摺紙可愛的蘑菇。

反思

紙,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事物,紙能畫畫,能寫字,能打印東西。但當我們把紙變成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他們就會玩在其中,樂在其中,那快樂也會把我們感染。

這節手工活動課《可愛的蘑菇》,孩子們玩的盡興、玩的痛快、玩的自在,是我最大的收穫。整個活動環環相扣,一直貫穿於小兔子採蘑菇這一情景中。孩子們看圖,學圖,跟着老師一步步做出可愛的蘑菇,有成功的快樂,有動手的喜悅;接着發揮想象力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蘑菇穿上漂亮的衣服,既裝扮了蘑菇,又鍛鍊了幼兒的創造力;最後幼兒帶上自己做好的蘑菇去小兔子家做客,有教養,有禮貌。回家後幼兒也可將今天學到的本領分享給爸爸媽媽,親子活動,更是加深了親情。我喜歡這種活動,喜歡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盡情的創造。這樣的童年纔是孩子們需要的,我們應該多爲幼兒提供這種愉快課堂、有效課堂的機會,讓孩子們每天都生活在快樂與歡笑中。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6

【活動設計】

本節課是中班上學期主題三《落葉飄飄》中的一節數學活動,此活動是在幼兒已掌握5以內數的形成的基礎上開展的,同時又爲進一步學習10以內數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4—5歲是幼兒數概念初步形成的階段,而中班數概念發展的'關鍵經驗就是運用序的觀念排出10以內的自然數列,理解數列中數的順序和數差關係。此次活動,我引導幼兒觀察兩組物品數量上的不同,並通過思考和操作,幫助幼兒感知和體驗相鄰兩數的數差關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4—5歲的幼兒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結合中班幼兒對數的概念的建立必須藉助於具體事物和形象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創設了有趣的小兔採蘑菇情境,讓幼兒在情境的交互中,在與操作材料充分接觸中,動手動腦,自己探索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樂於動腦解決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2、能夠用多種途徑解決數學問題,嘗試逆向思維能力。

3、學習6的形成,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點】

能動腦、操作解決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學習6的形成。

【活動難點】

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掌握5以內數的形成。

物質準備:情境PPT,小兔卡片、筐子卡片、蘑菇卡片每人6個,小筐、有問題小紅花每人一朵。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複習5的組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指導語:小兔們相約一起去採蘑菇,瞧,一共來了幾隻小白兔啊?

PPT出示草地上4只小兔,樹後面一隻小兔。

(二)引導幼兒複習5的組成

小結:4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5只小兔,4添1是5。

二、初步學習6的形成,感知5添1是6

(一)遲來的小兔,初步感知5添1是6

1、指導語:正當小兔們要出發時,小藍兔又匆匆忙忙的趕來了,那現在有幾隻兔子了?你怎麼知道的?

2、幼兒回答。

3、師引導幼兒小結: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6只小兔,5添1是6。

(二)小兔分筐,加深對6的形成的認識

1、指導語:小兔們要提着籃子採蘑菇去了,請你們幫他們分一分籃子吧。

2、幼兒操作。

3、指導語:小朋友們發現什麼問題了?那怎麼解決吶?

PPT出示6只小兔,5個籃子。

4、幼兒操作並表述。

小結:5個籃子添上1個籃子是6個籃子,就和小兔一樣多了,5添1是6。

三、聽音取物,進一步感知5和6多一少一的關係。

(一)聽音取物,幫小兔分蘑菇。

指導語:許老師也幫小兔採了許多蘑菇,你們猜猜我採了幾個蘑菇啊?咱們做一個聽音取物的遊戲,我拍了幾下手就是採了幾個蘑菇。

提問:我採了幾個蘑菇?小兔和蘑菇一樣多嗎?怎麼樣能讓它們變得一樣多?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小結:5個蘑菇再添上1個蘑菇是6個蘑菇,就和小兔一樣多了,5添1是6,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6只小兔有1只去別的地方採蘑菇了,就和蘑菇一樣多了,6去掉1是5。

情境結束:小兔們採到了蘑菇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四、自主操作,鞏固5和6的關係。

(一)送紅花

指導語:小朋友們真厲害,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幫小兔解決問題,小兔子送給你們每人一朵小紅花。

出示有問題紅花:5片紅色花瓣,1片黃色花瓣。

指導語:這朵小紅花有什麼問題嗎?我們怎麼樣才能把它變成一朵真正的小紅花吶?

(二)幼兒操作並表述。

小結:有的小朋友說5片紅色的花瓣再添1片紅色的花瓣,就變成6片紅色花瓣的小紅花了。5添1是6;還有的小朋友說,6片花瓣,去掉1片黃色的花瓣,就變成5片花瓣的小紅花了,6去掉1是5。

五、獎勵紅花,自然結束活動。

指導語:小兔們採到蘑菇回家了,那我們也拿起自己的小紅花回到班裏去吧!跟聽課的老師們說再見。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利用幼兒喜歡的小兔子形象開展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遊戲一開始,教師和幼兒就頭戴小兔頭飾,暢遊在“兔子舞”的節奏感強的音樂中,重點鍛鍊了腿部,達到運動的目的。活動中,教師用語言、動作、表情、眼神等與幼兒進行交流,增進師幼間的情感。

遊戲過程中,三條不同的路線,體現出層次性。幼兒自由選擇路線去練習和參與遊戲,第二次遊戲中,教師鼓勵幼兒嘗試換一條路線,鼓勵的更快、更遠的小兔子挑戰加難度的路線,使幼兒每條路線都有所嘗試,幼兒參與遊戲的同時,增強了自信心。遊戲中,教師始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幼兒更好的按規則進行遊戲。

遊戲結束時的放鬆運動,重點放鬆了腿部,與開始的熱身運動相呼應,達到放鬆的目的。

這節戶外活動給幼兒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於在其他戶外活動中,也常看到“小兔子向側跳”的身影,說明幼兒很喜歡在這個活動,積極性很高,興趣濃厚。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兒歌內容表現高興、吃驚、害怕的情緒,大膽進行朗誦表演。

2、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根據兒歌內容表現高興、吃驚、害怕的情緒,大膽進行朗誦表演。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小樹、狼、草帽、蘑菇、草地),兔媽媽頭飾、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我以孩子熟悉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吸引孩子的目光,瞭解到小兔的生活習性:喜歡吃蘑菇。

二、遊戲體驗。

我以兔媽媽的形象帶領孩子們在情景中採蘑菇。

教室的場地佈置讓我們這羣兔子身臨其境,藉機引導孩子感受兒歌中的不同情緒,分段學習兒歌,第一段紅色字體代表高興,表揚表演到位的小朋友,重點表演“怎麼高興”,第二段藍色字體代表吃驚、害怕,同樣鼓勵小朋友向演得好的同伴學習怎麼表現“吃驚、害怕”。

三、朗誦表演。

老師範讀兒歌,同時表演出不同的情緒。

孩子跟讀,表現出情緒。

小組讀,比比誰的情緒最誇張。

四、延伸活動。

把兒歌表演給最喜歡的人看。

教學反思

《小兔採蘑菇》是中班語言領域的一首兒歌,兒歌充滿童趣,內容淺顯易懂、形象生動。語言琅琅上口,符合幼兒朗誦、背誦。另外兒歌中的主角形象兔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小動物。活動貼近幼兒生活,選擇了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比較高。在本次活動中我按兒歌中所描繪的情景,在教室作了簡單佈置, 這種“情景教學”有利於培養孩子情感,啓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整個活動我們都是以遊戲的方式開展,寓教育於遊戲中,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可是,我在活動環節的過渡上始終覺得不如意,過程過於鬆散,時間安排也不太緊湊。所以以後在活動環節的銜接上我要作更巧妙的處理。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含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合拍地表演動作並正確演唱歌曲;

2、在遊戲情景的提示下,理解並按歌詞內容做遊戲動;

3、在行進跑時注意控制速度,明確音樂停止時一把;

活動準備:

1、對螞蚱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2、曲譜《蘑菇傘》(附);

3、椅子數把;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有一羣小螞蚱在蹦蹦跳跳,突然下雨了,小螞蚱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誰會來幫助它們呢?我們一起聽一聽!

2、教師示範演唱,幫助幼兒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內容

(1)第一遍清唱,幫助幼兒初步感知並回憶歌詞內容。

――誰來幫助小螞蚱的?你在歌曲裏還聽到了什麼?

(2)第二遍清唱,幫助幼兒驗證歌詞。

――歌曲中還有什麼是我們剛纔沒有聽到的?這次仔細聽一聽歌曲唱到什麼地方時,小螞蚱找到蘑菇做了躲雨的動作?

(3)第三遍邊做動作邊清唱,引導幼兒用歌詞回答相應問題,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剛纔唱到哪句時,小螞蚱做了躲雨的動作?除了躲雨的動作還有哪些呢?我們再來看一看,聽一聽。

(4)教師演唱歌曲,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進一步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內容。

――我們剛纔還做了哪些動作?

(5)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這次我們一起學學小螞蚱,玩一玩好嗎?

3、學習遊戲的玩法,在遊戲中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在圈內散點做動作,幫助幼兒熟悉蹦跳的時間及次數。

――這次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剛纔小螞蚱是一開始就蹦的嗎?唱到什麼地方的時候蹦?蹦了幾下?

(2)教師帶領幼兒在圈外邊唱歌邊做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蹦跳的次數和躲雨的時間及位置。

――這次我們到小路邊去玩一玩吧,小椅子就是小蘑菇,我們在哪裏躲雨呢?我們一起用歌聲吸引小蘑菇,讓它們爲我們撐傘。唱到哪一句的時候做躲的動作?怎麼躲呢?

(3)教師撤出一張小椅子,帶領幼兒進行遊戲,教師扮演沒有找到椅子的小螞蚱,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躲雨方法,並用動作表現“雨傘”。 ――誰沒有蘑菇傘啊?在森林裏沒有蘑菇傘,我還可以用什麼來躲雨呢?

4、鼓勵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歌曲

――剛纔我們一邊玩遊戲一邊唱歌,你們會唱了嗎?如果讓你們自己唱可以嗎?

(1)請幼兒嘗試完整演唱。

(2)如果幼兒不清楚,教師引導幼兒之間互相幫助,若沒有幼兒清楚,則引導幼兒自己提出再聽老師演唱的要求。

――有沒有人知道這句唱的是什麼?沒有人會怎麼辦?誰肯定會唱呢?

5、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撤出椅子數量並完成遊戲

――這次你們想拿走幾張椅子呢?猜猜會有幾隻小螞蚱找不到蘑菇呢?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完整遊戲1-2遍。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中班的歌唱活動,演唱歌曲是活動目標之一,從現場過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都達到了這一目標。爲什麼是大部分幼兒呢?因爲歌曲是在一次次的新授和複習中學會的。一次活動後,肯定會有部分幼兒對於完整並準確地演唱是有一定困難的,只要幼兒在這一活動中通過傾聽、反思逐步掌握歌詞,那麼這次活動的目標就算是達成。在今天的反思性評價環節,大部分幼兒都能唱出歌曲並準確唱出歌詞,這也說明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合適的。

在前5次歌唱中,教師通過清唱、右手旋律伴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明確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並且不強求幼兒跟唱。這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仔細傾聽的氛圍,讓幼兒有機會在無意中一遍遍地逐漸熟悉歌詞。在教師演唱5遍以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跟唱,同樣地不能強求幼兒一定跟唱,而應該讓幼兒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會唱的跟唱,不會唱的傾聽。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加有利於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培養。

活動中有如下兩點尚須改善:

一是在幼兒躲雨時,第一次就出現幼兒趴在椅子下的情況,並且每次躲雨時都有類似情況發生。雖然教師已經及時提醒幼兒,並嘗試通過情境性的語言“不 能弄溼新褲子”來幫助幼兒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顯。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我反思“爲什麼不能趴在椅子下?這樣會有什麼問題?”因爲幼兒自我反思遠比教師一次次的強加規則更有效果。

二是幼兒在衍進中做動作時,蹦跳聲音很 響。當幼兒出現這個問題時教師沒有立即指出並解決,這樣的情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演唱。歌唱活動需要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去演唱,如果在這樣一個嘈雜的環境中演唱,孩子的聲音自然會更加“歇斯底里”,就不利於幼兒養成輕聲低位演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