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1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問題,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2、瞭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係。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課件,引導幼兒聽雨聲,看雨景。

小朋友們,聽聽這奇妙的聲音,問:這是什麼聲音?(幼兒:雨聲)

看電腦動畫,問:這是什麼景象?(幼兒:下雨)

雨從哪裏來?

幼兒:從天上。

師:天上爲什麼會下雨?

幼兒:因爲天上有云彩幼兒:因爲有烏雲

二、實驗探索雨的形成。

1、小實驗:用酒精燈加熱燒杯裏的水,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燒杯裏的水,說說發現了什麼?

幼兒:冒熱氣

師:這叫蒸汽水熱了就會有蒸汽,許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師:你在哪裏看見過水蒸發的現象?

幼兒:燒水的時候

幼兒:做飯的時候

幼兒:暖氣管道里

師:水變成水蒸汽跑到哪裏去了?變成什麼了?

幼兒:天上……

2、幼兒分組實驗:在老師的'幫助下,把熱水倒在杯子裏,蓋上玻璃片,讓幼兒觀察玻璃片上有什麼變化。再請幼兒拿起玻璃片觀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裏的現象,讓幼兒說說這是爲什麼?

3、聽故事,《小雨點旅行記》,瞭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4、看課件:雨是怎樣形成的,小結雨的形成。

三、討論:下雨好不好?爲什麼?下雨的好處與害處,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活動延伸:

1、畫雨。

2、觀察記錄水蒸發的現象。

活動反思:

活動上下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整個內容偏多,在第三部分倉促結束的情況下仍然超時5分鐘左右。

2、幼兒還是缺乏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體驗。而其科學原理相當部分幼兒是已經知道的。

3、實驗用的水杯有點小,由於天氣冷,水溫也降得快,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建議換大的能夠裝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紙要加邊框進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邊,避免劃傷手指。

4、“春雨貴如油”這句屬於幼兒基本都不瞭解,這個問題可以刪掉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推測、操作及細緻觀察的能力。

3、瞭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係。

活動準備

1、雨的形成的圖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記》、《雨來啦》。

2、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試管夾、玻璃片、水

活動步驟

一、開始部分:

提問:天上爲什麼會下雨?下雨時的`天空是什麼樣的?雨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瞭解雨的形成原因:

請幼兒自由說出雨是怎麼形成的?(打雷了,就會下雨了……)

2、師幼共同做實驗,瞭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1)讓一幼兒先將試管裏的水加熱,看看有什麼現象?

a、有氣泡、b、有氣從試管口冒出來。c、有響聲

2)請另一幼兒將玻璃片放在試管口的上方,說說你又發現了什麼?

a、玻璃片上有水b、玻璃片上有氣(過了幾分鐘)c、我發現玻璃片上有水珠d、我發現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來了

3)實驗完成,引導幼兒通過剛纔的實驗,說一說:雨是怎樣形成的?

師幼總結:水加熱以後,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漸漸多了,他們抱在一起,當遇到冷空氣,形成了小水珠,當他們快託不住的時候,小水珠就落下來,這就是雨。

4)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更深一步瞭解雨的形成的原因。(邊聽故事,邊出示雨的形成圖片)

3、引導幼兒說說雨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1、可以澆地。2、可以澆樹。)

4、雨對我們的生活與這麼多的好處,那我們怎樣才知道要下雨了呢?聽故事《雨來啦》,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知道:

燕子低飛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魚游水面要下雨

螞蟻搬家要下雨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這幾種小動物都在幹什麼,看有沒有要下雨。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雲和風的關係,產生探究的興趣。

2、出不知道雨是怎樣形成的'。

活動準備:

雲、風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雨是這樣形成的。

1、 教師故作神祕的說:我聽到笑話、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魚的嘆息聲,他們都說太熱了,要被曬乾了。請大家幫他們想想辦法。

2、 有個朋友是一定要來幫忙的,他就是"雲",你們知道他能幫上什麼忙嗎?

3、 原來"雲"會變。他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雲"能自己變嗎?是誰幫助了他?怎麼幫他?許多雲聚在一起發生了什麼事?

4、 無數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雲。當謝謝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負荷太重、漂浮不動就會"嘀嗒"一聲掉下來。那就是雨。

二、 遊戲:雲彩和風兒。

1、 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扮演風或扮演雲彩。

2、 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起。當所有的"雲"聚在一起時,發出"嘩啦啦"的雨聲。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4

活動目的:

1、引導小朋友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小朋友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3、激發小朋友觀察、發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幼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爲什麼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爲什麼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小朋友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小朋友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

(發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小朋友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裏,問:杯子裏冒出來的是什麼?(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麼?

爲什麼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爲什麼會下雨”的科學現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裏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麼多的水蒸氣都到哪裏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爲什麼會下雨”的小祕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1、請小朋友試着說出雨的好處。

2、請小朋友試着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小朋友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小朋友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爲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雖說這是一個科常活動,但用了一根情感的主線--營救點點,使整個活動充滿了故事化的情節。因此自始自終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了幼兒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動腦,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情境的開展就像一雙無形的大手推動着幼兒想了一個方法又一個方法,而把點點救上來更似一個幼兒看得見的目標,給了幼兒動手動腦和努力的方向,激勵他們圓滿地完成任務救起點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達到活動目標的過程。

本次活動就是在情境中,激發了幼兒的關愛情感和探索慾望。爲幼兒提供的豐富操作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在自由探索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這種結論不是老師傳授,而是幼兒的`直接經驗。因此幼兒的學習就顯得十分積極、主動。這種由興趣引發的自主探索活動,可以使幼兒感受到探索過程的成功,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

寬鬆自由的環境,豐富的材料、極少的限制,能激起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和慾望;寬大的背景更易於中班孩子敢於和樂於嘗試,這就給我一個啓示: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

當然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特別需要改進的有3點:

1、內化遷移過程中"落水現象"的發生與"由短變長"的目標好像聯繫不大,有些牽強,案例中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嘗試與本主題接近的討論。

2、自己融入角色的意識還不夠。時常會忘記情境中的角色,當想起來時就會補充一句,小黑說,點點說,這樣大可不必,既然有情境,就用情境中的角色去提問迴應效果更佳,需繼續鞏固自己本身對角色的認識。

3、科常活動知識點"連接"的兩面性討論不夠。沒有很好地詮釋"不能連接"的問題,需加強深入探究,激發幼兒求知慾和擴展幼兒的知識面,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

以上需改進之處爲我完善和改進活動提供了幫助,將在下一次分組活動中去實施和組織,去觀察幼兒的具體行爲和實施效果。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5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問題,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2、瞭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係。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和小玻璃板。

2、故事《小雨點旅行記》。

3、雨點、浪花、冰雹、雪花、霧、雷電、露珠、太陽和風等圖片一套。

一、談論:雨中出門的感受(價值點:喚起幼兒的經驗,說說喜歡或者不喜歡雨天的理由)

1、幼兒聽雨聲,看雨景

說一說:你們喜歡雨天嗎?(幼兒分成兩組辯論)

小結:雨天雖然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小樹在雨水中長大,種子在雨水中發芽,雨水使空氣清新,連馬路在雨水中洗過也會變得乾淨……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水。

二、實驗操作:雨從哪裏來(價值點:探索雨的形成)

過渡語:猜猜雨從哪裏來呢?

水變成水蒸氣

教師操作:將熱水倒進杯子裏,並用玻璃蓋蓋住杯口,看一看玻璃板上有什麼變化。(可以讓孩子摸摸玻璃片,知道是冷的)

提問:玻璃板上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

小結:水熱了,遇到冷得就會產生水蒸氣,水蒸氣會往上跑。

追問:你在哪裏看見過水蒸發的現象?(幼兒回答燒水、做飯)

水蒸氣凝結成水掉落下來

教師操作:往小玻璃板上的呵氣,觀察它的.變化。

提問:玻璃板上的水爲什麼會越來越少?

小結:水蒸氣怕冷,就會聚集在一起,凝結成小水珠,掉落下來。

追問:你有沒有發現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的時候?(幼兒回答雨天汽車窗玻璃上、洗澡玻璃上)

小結:原來水遇熱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又變成了雨水掉落下來,這叫做水循環。

三、欣賞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價值點:瞭解雨的)

過渡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水滴經歷了怎樣的旅行?

帶着問題聽故事,

1、問題1:小雨點住在哪裏,是誰幫助小雨點旅行的,是誰幫助小雨點回家的。

2、問題2:從各種自然現象的圖片中,找一找小水滴的“親戚”。

3、問題3:你知道你家裏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嗎?

總結:大自熱真奇妙,雨有很多的家人,他們在不同的時候發揮着不一樣的作用,有了水植物就能生長,水是生命之源。

四、延伸:尋找小雨點的其他“親戚”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6

活動意圖:

幼兒對雨十分好奇,有濃厚的興趣,也有很多疑惑,並對此充滿幻想。抓住幼兒這一興趣點,根據大班幼兒思維和認知發展的特點,開展了此次活動。利用視、聽、講、做的結合,幫助幼兒感知和了解雨的特徵、用聲音和動作對雨進行模仿,引發幼兒對雨的思考,打開幼兒思維的空間,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在活動中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

活動目標:

1、畫雨形成的循環圖。

2、探究雲和風的關係。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課件《小水滴旅行》,雲和風頭飾,紙和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

小花,小草,小樹,小鳥和小朋友都說太熱了,要被曬乾了。幫他們想辦法。

二、欣賞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雲幫了什麼忙?(許多雲聚在一起,負荷太重,變成雨滴往下落)

2、雲是怎麼形成的?它們怎麼會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變成了雲,天空中有很大的風,吹得雲很冷很冷,它們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麼形成的?(江河裏的小水滴被太陽曬得暖暖的,它們變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畫雨形成的循環圖。

1、討論。

2、分組合作畫雨循環圖。

五、遊戲:雲彩和風兒

幼兒演風和雲。

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氣,扮演“雲”的幼兒先表現出各自的'形態,然後慢慢聚集在一起。當所有的雲聚在一起時,發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遊戲表演,一環緊扣一環,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着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着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言,他們應成爲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7

活動目的:

關注雨天的情景,體驗看雨、聽雨、玩雨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歌曲《雨和小雨》,播放器。

材料配套:親自手冊《領域活動雨天的雨》。

活動過程:

1、說雨。

引導幼兒說一說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在路上看到了什麼。

提問:雨是什麼樣子的?你平時見過什麼樣的雨?鼓勵幼兒膽敘述。

2、聽雨讓幼兒閉上眼睛,側耳傾聽雨聲。

播放歌曲《雨和小雨》,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歌曲中雨是怎麼樣的、小雨是怎樣的。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聽到的雨聲:嘩啦啦、淅瀝瀝、沙沙沙、嘩啦嘩啦、滴答滴答……

引導幼兒看一看:雨是什麼樣子的?雨還是小雨?雨點是從哪裏落下來的?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小草、小花、小樹在雨中是什麼樣子的。

告訴幼兒:植物在雨中喝足了水纔會長的更好。

4、玩雨。

指導幼兒用小手接雨,看看雨是什麼顏色的,並說說雨點落到手上有什麼感受。

啓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雨和小雨。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不同的材料製造“人工雨”。

2.通過製造“下雨”的活動情境,感受想像與創造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啓發性提問:雨從哪裏來?

請孩子自由介紹自己準備的一些材料,叫什麼名稱?

二、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師:你能用自己準備的材料,把水變成雨,從上面落下來嗎?。

三、幼兒分頭進行操作嘗試,探索人工降雨的各種辦法。

1.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灌些水,擰上有孔的`蓋子,向地上噴射雨。

2.吸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嘍!

3.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灑“雨”。

4.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嘍!

5.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就是大雨。

四、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五、和好朋友交換“降雨”材料,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也來下一場人工雨。

1.鼓勵幼兒尋找不同的材料,變換不同的方法去製造降雨效果。

2.幼兒玩水過程中提醒孩子不要把水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頭上等,懂得在稍微空曠一點的操場四周進行“下雨”。

六、給四周的植物、花草澆水。

師:草坪上的小草、小花、大樹等等植物都口渴了,我們也給它們灑一點“雨水”,讓它們喝個飽,快快樂樂地成長哦!

活動反思

在探索時,提供的材料較多,大部分幼兒都沒有一一嘗試,當他們聽別人把方法講出來時,個個都爭着說,我沒有玩我還要玩,這時課堂氣氛有些亂。

但在探索過程中既然玩得開心,較井然有序,在活動中沒有一個幼兒把衣服弄溼,看來,這樣的活動還是受幼兒的歡迎的,也就是說如果是幼兒真正喜歡的事物,他們做起來是很投入的,這也提醒我在以後的活動設計中,不要只顧課本,應該更多的從幼兒的需要出發。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獲得有關雨的形成及其與生物的關係的經驗。

2.對雨的形成產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海綿人手一塊、裝有水的大盆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藉助故事,初步感知雨的形成過程及其與生物的關係。

1.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的雲是什麼樣子的?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雲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幼兒傾聽故事。

4.提問:

(1)剛開始在沒有雨的時候,雲是怎樣的?

(2)雲在天上飄的時候看見了什麼?它們都需要什麼?(看見太陽很猛很猛,地球上的草和花都枯了,大江、小河池塘裏的水也都要乾了。小魚游上來,一個勁兒地喘氣。)

(3)雲想下去幫助,可它一開始成功了嗎?爲什麼?(雲輕飄飄地浮在空中,怎麼也下不去)

(4)後來,誰來幫助了雲?它們是怎麼做的?

(5)有了風和雷的幫助,雲發生了什麼變化?(許多雲聚在一起,變成了黑黑的烏雲,烏雲變成了大雨,潑到底上來)

(6)雲變成了雨,小花、小草發生了什麼變化?還有誰也發生了變化?它們會說些什麼?

(7)下過雨後,雲又變成了什麼樣子?

二、通過實驗瞭解雨的形成過程。

1.師:聽了剛纔雲的故事,你們知道雨是怎麼形成的嗎?

2.師介紹材料:這裏有海綿和裝水的盆子,如果把海綿當做是雲,你能變出下雨的情景、讓水滴自然下落嗎?

3.幼兒探索:怎樣讓水滴自然下落?

4.交流:

(1)個別幼兒介紹:你的雲下雨了嗎?你怎樣讓水滴自然下落的.?(引導幼兒觀察海綿注滿水後水滴自然下落的現象。)

(2)請兩個幼兒一起操作,比較觀察並討論:什麼時侯水滴容易下落?爲什麼?

5.幼兒再次探索:什麼時侯水滴更容易下落。

6.再次交流,引導幼兒發現海綿吸水與雨的形成之間的關係。

7.總結雨的形成:往海綿裏注水,當海綿裏注滿了水後,水就會變成小水滴自然地滴落下來。雨的形成也是這樣,雲裏面聚集了許多小水珠,當雲裏的小水珠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形成了雨落下來。

三、增加幼兒對雨的認識。

1.師:前幾天一直下雨,你看到雨從空中落下來是什麼樣子的?(像麪條、像風箏線、像飛機衝下來)

2.師:你知道雨水有什麼用?(可以讓樹喝水、給花草澆水、給滑梯洗澡、沖洗樓房等,教師應讓幼兒充分講述,讓他們進一步瞭解雨與人們及生物之間的關係。)

3.瞭解雨對我們人類有很多益處,但有時也會帶來害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裏來》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雨水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嘗試用各種容器收集雨水,並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收集到的雨水的多少。

活動準備

學生收集雨水的成器、記錄紙和筆、量杯、雨具。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回憶上次收集雨水的快樂經歷。

1、說說錄像裏自己和同伴們在做什麼,有哪些快樂的經歷,談論收集雨水的好處,如澆灌植物、排澇、沖洗道路,雨水經過處理也可飲用等。

2、談論各自收集雨水的方法:用什麼盛器?在哪裏收集?

3、思考:爲什麼有的人收集的雨水多,有的人收集的少,交流各自的發現,並說說各自的推測。

二、再次實踐探索

1、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表示自己準備去接雨水的容器和準備去接雨水的地點。

2、按照自己的推測去收集雨水。

3、聽信號在規定的時間裏出發和集中。

三、觀察比較

1、集體目測比較誰收集的.雨水多。

2、將每位學生收集的雨水倒入量杯,觀察量杯上的刻度,並記錄在各自的記錄紙上。

3、和上次的記錄進行比較,進一步發現可以多收集雨水的方法。

四、交流討論。

1、交流各自的發現。

2、通過觀察量杯刻度,找出今天收集雨水最多的幾位學生,並從他們的觀察記錄中去證實,剛纔大家尋找的原因是否正確。

3、從記錄中進一步發現問題,並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活動反思

將用各種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進行量的比較,討論如何比較水量的多少,收集來的雨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問題,並在以後下雨的日子裏繼續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