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20篇)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20篇)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扮演孫悟空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2、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品質和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正確的投擲方法擊中目標物的能力。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扮演小猴子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活動難點:

幼兒能一起擊中目標物。

活動準備:

紙球若干、不同大小的怪獸5只、大塑料滾筒3個、不同寬度小河3條(可用繩子代替)、桌子2張、椅子4把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師:猴子們,快跟大王去做運動!

在音樂伴隨下做熱身操、進行隊列訓練。

2、探索與學習:

(1)自由嘗試:

師:猴子們你們看,今天大王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就是紙球。現在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紙球,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看紙球能怎麼玩。注意拿的時候要排好隊有次序拿球。

(2)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猴子們,你們是怎麼玩的?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3)學習方法:幼兒站成2排

師:猴子們你們看,剛纔老師的這個動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投擲。今天你們就跟大王學習這個本領,我們先學習正面投擲,看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面對前方,右手拿東西向後向上放,上體稍向後屈,重心落在右腳上,右腳用力蹬地,同時右臂向前上方揮動,將物體擲出去。

(4)練習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練習投擲,我們分兩組進行,比一比看誰投得遠!注意:前面一組投出去、撿完紙球回來,下一組聽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聽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別的猴子。第一排聽口令,我數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準備……

3、集體遊戲:打怪獸

(1)師:我的猴子們真棒,本領練好了!看,那邊來了幾隻怪獸,我們一起去消滅它們!哪知猴子願意先去探路?我們要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消滅它。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險,過河時一定不能掉到河裏,打怪獸時需要三個以上的猴子一起打才能打到,同時不能離得太近,小心受傷!我們有3條路,現在選擇你喜歡的一條路,行動!

(2)觀察幼兒動作掌握情況,教師糾正動作,請個別幼兒示範標準動作:“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組織幼兒再次遊戲。

4、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今天,我的猴子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真能幹,給自己鼓鼓掌!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消滅怪獸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你害怕了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那我們以後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一起想辦法解決。能做到嗎?

5、放鬆整理:輕音樂

在音樂伴隨下做放鬆運動,師幼共同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把握本章節中孫悟空的形象和性格特徵。

2、瞭解本章節在孫悟空經歷中的作用。

3、瞭解詩文的含義及作用。

4、整體把握《西遊記》的寫作風格及小說的現實意義。

5、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孫悟空形象性格及本章節在其經歷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1、理解詩文的含義。

2、理解小說的現實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採用情境式的導入方式,教師播放《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導入《西遊記》。

提問:同學們最喜歡《西遊記》中的哪個情節?最喜歡哪個人物?

(教學設想:對於剛上初中的學生來說,對《西遊記》的故事是很熟悉的。絕大多數同學會喜歡孫悟空這一形象,而且在所有關於他的情節中,學生最喜歡的可能就是大鬧天宮了。這樣導入不僅能很自然地引出本文,也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

二、閱讀課文

建議:可採取自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在閱讀之前,教師引導學生查閱字典,解決一些生僻字的讀音,並在文中描寫孫悟空的關鍵語句處作標記。

三、整體感知,討論問題

多媒體出示討論題。

(一)暢所欲言

1、爲什麼最喜歡“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情節?

2、結合文章分析孫悟空在這一情節中的形象特徵。

3、本文在孫悟空經歷中有何重要意義?

4、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經歷是否改變了大聖的性格?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做最後總結。)

(二)合作探究

先播放中央臺電視劇《西遊記》中本文內容的相應片段。

問題:電視劇中的孫悟空形象與小說節選中是否相同?

(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言,教師點評,並表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結合詩文的解析。)

四、佈置作業

課下查找資料,瞭解《西遊記》的作者、寫作背景、藝術特色和孫悟空在整部小說中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多媒體展示問題。

1、作者簡介。

2、《西遊記》的成書背景。

3、《西遊記》的藝術特色(成就)。

4、孫悟空形象分析。

5、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孫大聖與取經路上的孫行者,你更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二、合作探究

1、《西遊記》一經產生,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歡,一直到今天。現在,我們都認同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當然,最完美的作品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你讀出它的不足了嗎?請談談自己的認識。

2、名著之所以成爲名著,是因爲它具有永恆的價值和魅力,它不僅反映當時的社會及人們的生活,我們也能從中讀出今天的影子。《西遊記》也是如此。請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談一談孫悟空形象的現實意義。

三、課堂小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孫悟空,由於知識水平不同、閱歷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等原因,不同的人對孫悟空就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和理解。但是不管怎樣,想要正確理解作品,深入而廣泛地閱讀是必須的。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相信同學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雖然“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但是想要了解真諦,還需揭開蒙在其上的神祕面紗,這樣,才能“見得廬山真面目”。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多讀書,多思考,這樣才能多收穫。

四、佈置作業

對於《西遊記》這樣的長篇小說,僅用兩課時的時間來討論是遠遠不夠的,但是相信通過我們對《西遊記》兩課時的學習,你對孫悟空這一形象有了更深的認識,請你以《孫悟空之我見》爲題,寫出自己對孫悟空的獨到見解。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以紙棍爲道具的體育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2、練習膝蓋不着地爬行,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能和同伴合作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根自制的紙棒(用舊報紙做成);佈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準備部分:幼兒每人手持一根紙棒,做棍棒操。

導語:小朋友當小孫悟空,老師當猴王,請猴兒們一起操練起來。

2、基本部分:

①幼兒自由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

"孫悟空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小朋友用金箍棒能夠變出多少種玩法?"教師巡迴觀察,發現幼兒不同的玩法,並啓發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②老師引導幼兒在分享同伴經驗的基礎上,練習膝蓋不着地爬行。

A、請幼兒學學孫悟空爬山的動作。

B、教師示範:把紙棍接成一條直線,手腳着地"騎"在紙棍上爬行。

C、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規範爬行動作。

D、幼兒分組進行遊戲,要求"以速度最快,膝蓋不着地者爲勝"。

③競賽遊戲:《摘桃子》

A、教師引導:"小孫悟空的肚子餓了,我們去摘桃子吃。可是在路上有很多障礙,我們要爬過草地、跨過小河,看誰不怕困難最先摘到桃子!"

B、教師講解玩法:幼兒站成一隊,第一個幼兒首先膝蓋不着地爬過草地,然後助跑跨跳跨過小河,最後"摘"到桃子跑回來,拍一下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接着出發,依次進行。

C、幼兒分組比賽,給獲勝的幼兒發桃子表示鼓勵。

3、結束部分:聽《白龍馬》的音樂,利用棍棒,在教師的引導下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反思1.

我抓住幼兒喜歡孫悟空的心理,活潑好動,愛表現自己的特點,創設了這樣一個健康遊戲,通過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遇到小河、草地、山洞這些障礙時想辦法等環節,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又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並且還擴散了幼兒的思維培養了想象力。

反思2.

活動中我能夠生動的扮演齊天大勝的角色,充分利用室內環境佈置,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都能勇敢的獨立的完成遊戲,從而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

反思3.

在遊戲開始時,設計讓幼兒練習爬、鑽、跳,走平衡等技能動作的環節,糾正過後沒有給幼兒多加練習的時間,這一點很關鍵,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及時改正,應先讓幼兒在第一環節熱身時就練習一次,然後再進行遊戲,遊戲中若出現問題應及時糾正,並再次進行個別嘗試。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認真的領會綱要,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來指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多自我反思,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一個新臺階。

小百科:桃,薔薇科、桃屬植物。是一種果實作爲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詩歌的意境美,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聽讀習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識字: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妖魔鬼怪。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能根據常規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錄音機 多媒體課件 電腦

2、課文範例

活動過程

一、 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音樂《猴哥》視頻。

師;1、我知道這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首歌,有的小朋友已經情不自禁的唱起來了,誰知道這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曲呢?

2、《西遊記》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3、《西遊記》裏你最喜歡誰,爲什麼?

4、今天西遊記裏的主人公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 學字卡。

1、電腦課件出示圖片和字卡。

2、幼兒認讀。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流利朗讀。

師;唐僧師徒遇上妖魔鬼怪會發生那些驚險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3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孫悟空打妖怪>

1、欣賞課文,出示欣賞常規。

師;(1)、妖魔鬼怪吃到唐僧肉了嗎?

(2)、妖魔鬼怪哪裏去了呢?

2、跟讀課文,出示跟讀常規。

3、朗讀課文,出示朗讀常規。

4、用響板配節奏讀課文。

四、識字遊戲,鞏固本課字卡。

1、課件出示,妖怪圖片。

師;我知道孫悟空是小朋友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王老師也給小朋友們一次化身孫悟空的機會。

2、遊戲規則:請小朋友選擇你要打的妖怪,讀出妖怪背後的字卡才能真正消滅妖怪。

3、請4名小朋友參加此項遊戲。

五、 即興表演。

1、每名幼兒分發一個字卡,請幼兒按照卡片的字自動分成四組。

2、請每組幼兒聽音樂即興表演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

六、結束部分。

在動畫片《西遊記》片尾曲中幼兒退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自嬰幼兒全語言整合教育.字寶寶樂園中的一首詩歌《孫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堪稱經典,所以我選擇了這篇教材。這節上課開始我以音樂導入,播放了音樂《猴哥》,調動幼兒的情緒,讓孩子們自由的說說《西遊記》中的人物特點,這樣孩子們對兒歌的梗概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教授兒歌時,發現孩子們基本能將兒歌完整的念下來,而且在一遍一遍的常規朗讀中孩子們的興趣不減,再加上用響板配節奏讀課文,孩子們的興趣盎然,始終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在識字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請小朋友選擇你要打的妖怪,讀出妖怪背後的字卡才能真正消滅妖怪,當我的話音剛落,就有好多孩子積極踊躍的要來打妖怪,通過遊戲,孩子們認識了本課的重點生字,達到了教育目標。最後還讓孩子自由創編兒歌的動作,讓孩子們進行兒歌表演,再加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孩子們還創編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動作,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一直在感染着我,當時聽課的老師也都讚不絕口,從本次活動我發現只要我們平時善於觀察,感受幼兒的心理,和簡單的一兩樣道具就能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學得很開心。當然活動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自己在語言組織方面有些欠缺,顯得比較的囉嗦。相信在我今後的不斷磨練中,我的課堂教學能有所提高。

小百科: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羣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爲衆猴之王,尊爲 “美猴王”。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爲動畫片配背景音樂,瞭解影像中音樂的作用。

2、初步嘗試簡單的樂曲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剪輯動畫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時間約五分鐘,消音)。

2、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片《三打白骨精》

1、邊看邊討論:片中的人物可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2、告訴幼兒影片中每個主要角色即將出場或有事情發生時都會有一段獨特的背景音樂,音樂可以使人們知道馬上就有重要事情發生,並能增加視覺效果。

二、將動畫片分成四段討論配樂

1、第一段: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出來時可以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徵)

2、第二段:白骨精出現時應該是什麼樣的音樂?孫悟空與白骨精第一次打鬥時應該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鬥應該分別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知道三次的打鬥音樂應該一次比一次強烈)

三、幼兒自行分成四組分別爲四段動畫片配樂

1、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麼樂器來配樂。例如孫悟空與白骨精打鬥時可以用架子鼓來烘托打鬥氣氛;唐僧念緊箍咒時可以配上碰鈴刺耳的聲音等等。

2、各小組分別進行樂器合成練習。引導幼兒根據情節選擇合適的樂器以及注意各樂器合成時的和諧。

3、啓發幼兒想象除了用樂器來配樂,還可以用什麼來配樂?(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將動畫片與配樂合成。

第一次,讓幼兒自己選出幾位同伴對白,其他的進行配樂。第二次配樂時錄音,製成配樂音帶,讓幼兒邊欣賞動畫片邊聽聽自己的配樂,找出不和諧的地方,再進行第三次配樂。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能單腳站立,保持平衡並堅持一會兒。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有關孫悟空打妖怪的動作特點。

2、教師教學資源《猴哥》(音頻)。

三、活動建議:

1、準備活動,教師可隨《猴哥》音樂,引導幼兒做活動前熱身運動。

重點指導幼兒進行走、跑、跳等動作練習,加腿部肌肉的預熱。

2、講述故事引出遊戲,練習單腳站立的動作。

(1)引導幼兒講述孫悟空的故事,模仿孫悟空單腳站立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孫悟空的動作特點自創各種單腳站立時的姿態。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適當延長單腳站立的時間。

3、組織幼兒完成遊戲“孫悟空本領大”,進一步掌握單腳站的平衡要領。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規則。

玩法: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遊戲開始,教師吹口哨,幼兒邊念兒歌邊按逆時針方向走:“我是孫悟空,捉妖有本領,舉起金箍棒,痛打白骨精。”唸完兒歌幼兒就學孫悟空動作一一單腳站立,反手搭涼棚,站立5秒鐘。在此期間,凡堅持不住或雙腳着地的幼兒就算輸。失敗者站在圈內,圈上的幼兒一起說:“抓三抓,撓三撓,看你求饒不求繞。”站在圈裏的“失敗者”說:“我求饒,”說完站在圈上,遊戲再次開始。

(2)組織幼兒遊戲,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腳站的動作要領,並根據幼兒的情況適當延長單站立的時間。

4、組織幼兒進行放鬆活動,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模仿孫悟空躺在雲端上休息等動作,達到放鬆的目的。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活、協調性。

2.練習雙腳交替在直線型、s型“木樁”上行走,練習在高矮不同的物體上行走,保持身體平衡。

3.練習匍匐前進,激發幼兒敢於挑戰的興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重備:

奶粉罐填沙製作的祥雲,八寶粥盒填沙製作的木樁,跨欄,自制“灌木叢”,音樂。

利用孫悟空“72變”的本領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體驗變化多種角色的樂趣上操練多種本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扮孫悟空帶幼兒進教室,組織幼兒模仿猴子,(抓耳撓腮等動作)練習走、跑、滾,進行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激發幼兒學習本領的興趣,引出孫悟空72變的本事,帶領幼兒練本領,將小猴變成烏龜、兔子、小馬等練習爬行、單腳或雙腳跳、慢跑或快跑等動作。

(1)烏龜爬。爬過草地,繞過土丘,到達終點。

(2)兔子跳。跳過草地,跳過土丘,到達終點。

(3)小馬跑。跑過草地,跨過土丘,到達終點。

2. 教師創設情境,帶領幼兒走木樁、爬灌木叢,練習走s線和匍匐前進。

走木樁動作要領:腰挺直,雙臂展開保持平衡,腳踩穩。

匍匐前行動作要領:身體貼住地,雙臂彎曲,放在肩的兩側,交替運動帶動身體前進,同時雙腿協調地隨身體向前運動。

3.遊戲“騰雲駕霧”。教師介紹遊戲玩法,鼓勵幼兒大膽挑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動作要領:腰挺直,雙臂展開保持平衡,腳踩穩。到達最後一個祥雲作眺望狀,輕輕跳下。

三、結束部分

1.放鬆運動:麪條人。

孫悟空吹了一口氣把小猴變成了麪條,放進鍋裏煮,引導幼兒做全身放鬆活動。

2.創設到對面山上摘桃子情景,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金箍棒的來歷及它在西遊記中的神奇之處。

2.能夠創造出金箍棒的多種方法,並積極與同伴進行分享。

3.知道鍛鍊身體的好處。勇於挑戰、堅持鍛鍊,感受活動的快樂有趣。

活動準備:

金箍棒若干、報紙、猴哥音樂CD光盤、一根報紙做的金箍棒、孫悟空服裝、面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導入(播放猴哥音樂)

教:悟空你在哪?(一名教師手拿金箍棒扮悟空藏起來)。

悟空:師傅,我來了…… (激趣導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金箍棒,教師提問問題

教:孩子們,齊天大聖孫悟空你們都認識吧?它有個神奇的寶貝是什麼呀?

幼:金箍棒

教:它還有個名字叫什麼呀?

幼: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針

2.引導幼兒說出金箍棒的來歷、作用及神奇之處

(1)來歷 教:爲什麼叫金箍棒爲定海神針呀?(幼:……..)

(教師小結:因爲在孫悟空尋得寶物之前,它是東海龍宮裏,定江海深淺的一塊神鐵,東海龍王視爲珍寶,被悟空尋得神鐵之後,隨身帶在身上,不用時變得像繡花針一樣放在耳朵裏,所以又稱它爲“定海神針”)

(2)神奇之處 教:它有什麼神奇之處呢?(幼:能變大、變小)

(3)作用 教:金箍棒在西遊記中,有什麼作用呢?(幼:斬妖除魔,幫助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3.引導幼兒探索西遊記的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玩法

教:金箍棒可真神奇,它不僅能幫孫悟空斬妖除魔,還能用它來玩遊戲呢?小朋友想玩一玩嗎?(幼:想)

教:誰能像孫悟空的72變一樣,變出多種玩法呢?

幼:可以掌心託着玩、跳着玩、騎着玩、擀麪、開火車、能變魔法棒……….)

(2)幼兒演示玩法,並讓其他幼兒學一學玩一玩

(3)幼兒分組比賽的形式玩金箍棒,教師進行指導

4.情感教育,堅持鍛鍊身體好

教:孩子們,活動了一會身體,你們感覺怎樣?

幼:舒服、熱了、累、更健康了………

(教師小結:雖然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小朋友也要繼續堅持體育鍛煉,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更健康。)

5.活動延伸:用廢舊報紙卷金箍棒,並拿報紙卷的金箍棒到戶外玩遊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從目標的制定,教學課堂的把握,孩子們的完成情況,進行了總結,現反思如下:

爲了激發孩子們活動的興趣,由一名助教老師來扮演孫悟空搞怪登場,效果果然不出所料,孩子們爆笑,現場氣氛輕鬆活躍,一下營造出了歡快的氛圍。孩子們都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從孩子的回答中我瞭解到孩子對西遊記的認知水平,並且對於孩子們的回答我認真地給與了肯定,這更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信心,第一環節爲本節活動開了一個好頭,效果很好。

接下來是活動的重點環節,讓孩子探索金箍棒的多種玩法。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能積極動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能夠用金箍棒玩出多種花樣,氣氛比較活躍,孩子們能想到用手掌託着玩、跳着玩、騎着玩、頂着玩等等,玩得非常開心。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孩子在分組遊戲時,孩子數量多有點亂了,於是我調整思路讓孩子一個一個的輪迴跳,效果就比較好了,整節活動環節清晰,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完成。

經過這節活動,我覺得想要上好一節課,要做到用心上,不要讓孩子跟着老師的思路走,因爲很多時候孩子的回答是出其不意的,老師應該靈活把握課堂,用心聆聽孩子們的心聲纔是最重要的。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轉身接物的動作,發展手眼一致的協調能力及平衡能力。

2、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器械,感知不同器械動作與身體動作的關係。

3、能自選器械、遊戲內容,與同伴共同有序擺放、收拾活動器械,在自己喜愛的活動中自主、創造性地玩。

活動準備:

1、圈、棍、球、沙袋各8"10個,體操墊5塊、塑料筐5個,積木若干,泡沫墊若干。

2、幼兒有自選體育區域遊戲的活動經驗。

活動過程:

1、自選自己喜歡的一種器械,聽音樂在場地活動。

2、引導幼兒“轉身接物”。

3、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遊戲場地,幼兒自選體育區域進行遊戲。

4、放鬆活動。

反思: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小朋友的興趣,並讓他們知道孫悟空有那些本領。在接下來的環節自由活動探索器械的玩法,在這個環節中小朋友基本上能想出其玩法。不過也有些小朋友在那裏想到了“對練”。教師和小朋友共同佈置遊戲場地,幼兒自選活動區域進行遊戲。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沒有強調不能碰到圈。因此場地比較亂,這是我沒有注意到的。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片中人物服飾、神態、動作,瞭解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2、關注道具和場景變化,感受動畫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願意通過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父母共同收集了關於《西遊記》的連環畫、圖片、視頻等,對西遊記及孫悟空有初步的瞭解。

2、紙箱、紙筒、塑料袋、絲巾、皺紋紙等材料。(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3、《孫悟空大鬧天宮》教師教學資源。

4、幼兒學習資源4。

活動過程

1、出示“孫悟空”的單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互相說說孫悟空有什麼本領。

2、引導幼兒欣賞《孫悟空大鬧天宮》教師教學資源,在關鍵處暫停並根據需要提出一些問題。

(1)在播放天宮場景時暫停,提問:這是在什麼地方?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關注場景的變化,說出自己的感受。

(2)在孫悟空打鬥場面出暫停,提問:孫悟空在幹什麼?你喜歡這個動作嗎?大家一起來學一學他的樣子吧。

(3)欣賞完後提問:《孫悟空大鬧天宮》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喜歡孫悟空嗎?爲什麼?(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描述)你喜歡孫悟空的哪個動作的造型?請幼兒進行模仿。

3、完整觀看動畫片,進一步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幼兒分組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1至3頁的`內容。

鼓勵幼兒根據圖片的提示在小組內嘗試輪流複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5、引導幼兒初步嘗試分組表演《孫悟空大鬧天宮》。

(1)教師幫助幼兒按動畫片中的角色數進行分組,並請幼兒推選小組長。

(2)啓發幼兒充分利用替代物佈置場景,製作道具,進行角色裝扮,爲表演做準備。如:紙筒做金箍棒,大絲巾做袈裟,紙箱壘起做花果山等。

(3)各小組自主進行表演。

提醒幼兒主意角色的出場順序,反覆練習角色的典型動作,語言。

(4)教師總結幼兒的表演情況,並請個別小組向大家進行展示表演。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在表演區交換角色繼續進行《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表演。

2、繼續在閱讀區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1至3頁。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是幼兒百看不厭的文學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離奇曲折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徵深入到每位幼兒的心靈,尤其是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孫悟空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片中人物服裝、神態、動作,瞭解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2、關注道具和場景變化,感受動畫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願意通過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自己會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父母共同收集關於《西遊記》的連環畫、圖片、VCD等,對《西遊記》及孫悟空有初步的瞭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皺紋紙、紙殼等。

3、《大鬧天宮》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孫悟空”的單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喜歡孫悟空嗎?爲什麼?孫悟空有什麼本領?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欣賞動畫片,在關鍵處暫停並根據需要提出一些問題,如:

(1)在播放天宮場景時暫停並提問:這是在什麼地方?在哪裏看出來的你喜歡這裏嗎?爲什麼?引導幼兒關注場景的變化,說出自己的感受。

(2)全部欣賞完後提問:《大鬧天宮》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喜歡孫悟空嗎?爲什麼?你喜歡孫悟空的哪個動作和造型?

(3)引導幼兒嘗試分組表演《大鬧天宮》的片斷。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幼兒的表演情況,並請個別組向大家進行展示表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活動區繼續表演進行《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表演。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探索“孫悟空的新式武器”(軟棒)的多種玩法,提高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和反應的靈敏性。

2.訓練幼兒彈跳、前滾翻、拋接、協作拼擺、攀爬的能力。

3.體驗用廢舊材料自制玩教具進行遊戲的樂趣。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教學準備

1.師幼用毛線、釦子、布頭或海綿等廢舊材料自制的武器(軟棒);地毯(或海棉墊子)、呼啦圈、音樂。

2.孫悟空、小猴簡易服飾;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孫悟空和小猴。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1.教師扮演孫悟,幼兒扮演小猴,相互進行情景對話,引出主題。

2.出示新式武器(軟棒),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其特點,引發活動興趣。

3.啓發幼兒探索發現:新式武器(軟棒)可以怎麼玩?

注:以“大王”帶領“孩兒們”到天空中游玩的故事情節貫穿活動始終。

二、巧妙誘導,拓展思維

1.登雲梯。幼兒排成一列縱隊,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雲梯雲梯就出現,變!變!變!”一邊將“武器”(軟棒)變成雲梯:排頭將軟棒橫放在自己腳的正前方,雙腳跳過再跑至隊尾;第二名幼兒跳過第一個軟棒,間隔一定距離橫放下自己的軟棒跳過後再跑至隊尾。依此類推,將所有軟棒放置成梯子狀,然後“登雲梯到天空”。

2.拼擺太陽光,做前滾翻練習。幼兒兩人一組相互協作,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太陽光芒就出現,變!變!變!”一邊將武器(軟棒)均勻放置在“太陽”(呼拉圈)周圍,呈放射狀。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指導幼兒做前滾翻:外圈幼兒先往外翻跟頭,裏圈幼兒再往外翻跟頭;然後,裏圈幼兒先翻回,外圈幼兒再翻回;最後,裏圈外圈幼兒一起往外翻跟頭。

前滾翻(翻跟頭)動作要領:兩手撐墊,同時屈臂、低頭,身體重心前移,然後兩腳蹬地,提臀收腹團身,使頭後、頸、肩、背、腰、臀依着墊向前滾動,當滾至背部着墊時,迅速屈腿團身、兩手抱小腿坐好。以兒歌“兩手前撐墊前蹲,低頭團身向前滾,像球滾過穩站起,動作要領牢記心”教幼兒練習、掌握動作。

3.變乾坤圈兒:教師與幼兒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乾坤圈兒就出現,變!變!變!”一邊將武器(軟棒)兩頭系起成圈狀,遊戲中變成哪吒的乾坤圈兒作爲趕跑烏雲的工具。進行拋接練習,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

三、點撥引路,自由表現

1.建花果山(利用軟棒拼擺圖案)。幼兒自由結伴,相互協作,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花果山就出現,變!變!變!”一邊用武器(軟棒)建造花果山。啓發引導幼兒攀爬上“山”,在“山”上進行抓尾巴游戲活動。

攀爬要領:手腳着地,膝蓋離地。

2.建房子(利用軟棒擺圖案)。幼兒相互協作,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一座房子就出現,變!變!變!”一邊拼擺出樓房,進行點數並遊戲。

3.引導幼兒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提高反應的靈敏性:變石頭猴——變原形(猴子)——隱身。

四、靈活多變,情感提升

1.將武器(軟棒)變成爺爺奶奶的柺杖,培養幼兒愛的情感,滿足表現慾望,激發表演興趣。

2.以“摘仙桃”的遊戲訓練幼兒的彈跳能力。

3.擡花轎:兩幼兒一組,一邊說口令“武器武器變變變,花轎花轎就出現,變!變!變!”一邊將軟棒變成花轎並協作擡花轎。

最後以擡花轎送爺爺奶奶下山爲故事情節,帶領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音樂遊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藉助於自制的孫悟空的新式武器“軟棒”,活動之間環環相扣,發展目標滲透其中。通過系列愉快的遊戲活動引發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和喜愛,在有趣的活動中提高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並養成勇敢自信、團結協作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孫悟空的機智勇敢。

2、瞭解西遊記中主要人物特徵。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掌握孫悟空怎樣智鬥妖怪。

活動準備

EVD《孫悟空打妖怪》音樂碟片《白龍馬》

活動過程

1、出示頭飾:有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唐僧、妖怪

2、 提問:小朋友喜歡這些圖片中哪個人物?(我們喜歡孫悟空)

3、 問:你們喜歡的人會幹什麼?(會打妖怪)

4、 好,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孫悟空是怎麼打妖怪的?

5、 放兒歌碟片

6、 教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7、 按兒歌中的主要內容提問:把幼兒引入高潮,

8、 讓幼兒模仿唐僧騎馬的動作;孫悟空打妖怪的動作;沙和尚挑擔子的動作;學豬八戒挺着大肚皮走路的樣子。

9、 放音樂碟片讓幼兒學着騎馬的樣子走出教室

10、 讓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模仿西遊記中的人物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比較成功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充分發揮愛好從而提升幼兒的興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記住了兒歌的主要內容。

要注重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驚險動作,不能學習豬八戒貪吃貪睡,更不能把同伴當妖怪。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4

一、遊戲綜述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塑造的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幼兒每每談論起這個故事,都是津津樂道,眉飛色舞。20xx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大型動畫片《西遊記》,更是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愛。當“猴哥——猴哥——”嘹亮的音樂聲響起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動畫片《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形象惟妙惟肖,白骨精的三個變身——小姑娘、老太婆以及老公公,都具有比較典型生動的人物特徵,適合大班幼兒表演。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教師選擇了這一情節進行改編、表演,幫助幼兒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時,增強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也有助於幼兒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增進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和愛好。

二、遊戲網絡

三、遊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三打白骨精》,瞭解白骨精的狡詐,孫悟空的聰明機靈,豬八戒的憨傻,唐僧的固執、迂腐等不同的角色特徵,爲表演做鋪墊。

2、觀看過動畫片《三打白骨精》,已學會唱主題歌《白龍馬》。

3、通過圖片、文字、電視節目等途徑認識猴子,瞭解猴子的特性。

4、通過語言活動“大家來學孫悟空”,幫助幼兒掌握孫悟空的表情、眼神、動作等形象特徵。

5、通過美術活動“我們來包裝”,師幼共同爲表演設計、製作行李等道具。

(二)遊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花草。

(2)道具:唐僧師徒四人以及白骨精的面具,唐僧的禪杖,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釘耙,沙僧的行李挑擔、月牙鏟、黑鬍子、假髮,小妖的刀、斧,老婆婆的籃子以及饅頭,老公公的柺杖。

2、選配音樂。

(1)動畫片主題歌《白龍馬》:用於第一場唐僧師徒四人上場。

(2)陰森恐怖的音樂:用於第五場白骨精和衆妖出場。

(3)歡快有力的音樂:用於第五場結束的“猴子舞”。

(三)家庭與社區

家長可以帶幼兒去看成人表演的戲劇《三打白骨精》,提高幼兒的模仿能力。

四、遊戲提示

1、白骨精的三次變身是重點,既要體現變的過程,又要體現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個角色的銜接。排練時,教師讓小姑娘、老婆婆以及老公公分別躲在三朵花(樹)的後面,這祥白骨精第一次變身時,就走到事先躲藏小姑娘的位置,與扮演小姑娘的幼兒交換位置,其他兩次也是同樣。這樣交換既隱蔽又自然,不僅方便了幼兒表演,也能保證舞臺上較好的站位效果。

2、形象地表現孫悟空是難點。孫悟空的面部表情、說話的語氣語調、身體動作等,要讓幼兒表現得生動形象,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看電視劇《西遊記》中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幫助他們分析、總結人物的特徵:眼睛不停地眨,手不停地在臉上、耳後做抓耳撓腮的動作;雙腿站立時都是彎的,單腿站立時,另一隻腳則靠在站立腿的膝蓋上;金箍棒需要經常轉動;說話的語調偏高偏尖,語速要快,同時也要吐字清楚。做到這些,就能夠把孫悟空的形象表現得比較準確。

3、幼兒在表演時可能會出現動作與音樂不匹配的現象。例如,師徒四人上場的情節,有時音樂停了,小演員還沒有走到舞臺中央;或者是已經走到規定的地方,但音樂還在放,演員出現等待的情況等。碰到類似的狀況,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聽音樂的長短,在心裏估算時間,然後配合步伐,自己做個調整,基本保證在音樂停止的時候能到預設的地點。如果這樣調整後仍然沒有到達預設的地點,那麼可以在做下一組動作時進行微調,從而達到理想的狀態。

4、根據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①語言活動“孫悟空打妖怪”,讓幼兒學念兒歌。②美術活動“西遊記臉譜”,讓幼兒自己設計喜歡的臉譜形象。③音樂活動“白龍馬”、“豬八戒吃西瓜”,引導幼兒學習歌曲《白龍馬》和《豬八戒吃西瓜》,並進行歌舞表演。

五、遊戲小故事

“我不願演豬八戒”

記得在和孩子們商量分配角色時,誰也不願意扮演豬八戒這一角色,問其原因,都說:“豬八戒那麼醜,我纔不要演呢!”大家一致認爲這是個反面角色,紛紛拒絕。角色沒有分配好,談何表演呢?於是,我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

首先,我告訴孩子們,角色的美與醜,都是故事中必須有的,這樣才能襯托出角色形象。如果沒有豬八戒的憨傻,也襯托不出孫悟空的機靈。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說你就是不光彩的。相反,很多的演員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無論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的成功,這是表演的真諦。

孩子們被我說的有些動心了,人羣中發出低低的議論聲。後來,有個孩子提了個建議,說:“老師,那我們就鄉請幾個小朋友來演豬八戒,誰演得好就讓誰演!”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有意向的孩子同時來表演。結果,大家一直認爲玲玲最合適,因爲她的動作最形象,而且,她有着圓圓的臉,稍胖的身體,外形也比較符合。就這樣,一個女孩子成了扮演豬八戒的第一人。後面的表演也充分證明,這個角色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反串的女“豬八戒”,以其精湛的表演爲我們的演出贏得了更多的喝彩。

死而復活

排練時,扮演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的三個孩子因爲劇情的需要,在被白骨精“打死”後就要一直躺在地上,直到劇情快結束時才能起身退場。因爲孩子年齡小,不能夠保持一個姿勢長時間不動。往往其他角色在表演時,臺下的小觀衆突然喊道:“XXX的頭翹起來啦!”然後鬨堂大笑。於是,已經“死去”的人突然反應過來,繼續躺好裝死。經常有這樣的笑場,往往打斷了表演。

爲了解決死而復活的問題,我首先把孩子們表演的片段錄下來放給他們看,他們看後也覺得特別好笑,很不好意思。然後我告訴他們:表演的時候,你就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劇情中的角色,劇情需要你怎樣,你就必須怎樣。死了就死了,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動作的。其次,我們發動家長找到一些電影片段,讓孩子們觀看那些英雄就義後的將寫片段,讓他們明白,克服和堅持是如何做到的。最後,我們提醒這三個角色的扮演者在死的時表演案例漂候儘量找一個自己舒服的、不面向觀衆的姿勢,讓觀衆看不到自己的臉,這樣對自己的考驗也會小一些,實在堅持不住,小動一下也看不出來。有了這些經驗,“死去”的人再也沒有“復活”過。

附劇本《三打白骨精》

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骨精、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小妖、羣猴若干。

第一場

[《白龍馬》音樂響起,唐僧師徒各自拿道具上場,繞場一週。

豬八戒(左右看看)師傅,這山裏一點聲音也沒有,好嚇人啊!像是有妖精。

沙僧是呀,師傅,這山裏靜悄悄的。

唐僧別自己嚇唬自己了,哪來那麼多妖精,大家都累了,休息一會兒吧!悟空,你去弄點吃的。

孫悟空是,師傅!(左右眺望)師傅,山那邊好像有許多桃樹,你們照顧好師傅,我去看看。

沙僧我也累了,坐下來歇息歇息。

白骨精(從草叢中鑽出,扭着身體走向前)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哈哈!猴頭一走,機會就來啦!怎麼樣才能吃到唐僧肉呢?(做思考狀)有了!讓我變成小姑娘,唐僧肯定看不出來。變!

第二場

[白骨精轉身躲入草叢,不一會兒小姑娘提着籃子出場。

豬八戒(聞)好香啊!小姑娘,這籃子裏裝的是什麼?

小姑娘(高舉籃子)一籃子米飯,帶我去見你師傅,我要把這籃米飯親自送給他。

豬八戒好,好,好,我帶你去。

豬八戒(拉着小姑娘找師傅)師傅,飯來了

唐僧姑娘,不用了。我徒弟已經去摘果了。

小姑娘這有什麼!這齋飯本來就是送給你的。

孫悟空(從遠處趕過來)住手!妖精!

唐僧誰是妖精?她?

小姑娘(做害怕狀躲到唐僧身邊)師傅!

唐僧悟空,你怎麼知道這姑娘是妖精?

孫悟空(指着姑娘)哼!你騙得了他們,可騙不了俺老孫的火眼金睛!

小姑娘(指着悟空)你胡說!八戒哥——(撒嬌狀,躲到八戒身後)

八戒不許你欺負她!

孫悟空看招!(舉起金箍棒打)

小姑娘(慘叫)啊!——(倒地)

唐僧(雙手合十,搖頭)罪過,罪過,好端端的一個姑娘,你竟然把她打死了!

孫悟空(氣憤地)對妖精就不能客氣!你們看,這就是她送來的米飯。(從籃中拎出蛇)

八戒師傅,這都是猴哥弄的障眼法,他是怕你念緊箍咒。

唐僧原來是這樣!(念緊箍咒)

孫悟空(抱頭做疼痛狀)啊,疼死了!啊,好師傅,求求你別念了!

唐僧我不念了,你走吧!我沒你這個徒弟。

孫悟空師傅,我走了,誰來保護你去西天取經呢?

沙僧師傅,看在取經大事的份上,饒了他這次吧!

唐僧看在取經的份上就饒你這次。

孫悟空謝謝師傅!(抱拳鞠躬)

八戒唉!果子沒吃着,還是繼續睡大覺吧!

白骨精該死的猴頭,竟然識破了本夫人的變身大法,讓我變成小姑娘的媽媽,善良的唐僧肯定看不出來。變!(躲進草叢)

第三場

老婆婆女兒,女兒,我的女兒,你在哪裏呀?(看到女兒躺在地上,跪在女兒旁哭)啊!女兒呀,你死得好慘哪!

沙僧(緊張地)不好,小姑娘的媽媽尋人來了!

老婆婆女兒哪!你死得好慘哪!你還我女兒命來!(手指唐僧)

唐僧(着急地)那該怎麼辦?

孫悟空我去看看。(繞老婆婆一圈)你哪裏是小姑娘的媽媽,分明就是妖精!看招!(舉棒打)

老太婆啊!——(倒地)

唐僧(吃驚)啊!你連傷兩命,膽大包天。我再也不要你這個徒弟了,你走吧!

沙僧(抱拳請求)師傅,千萬不要趕走大師兄!

孫悟空(指頭上的金箍)師傅,你既然要趕我走,就替我鬆了這金箍。

唐僧我不會念鬆箍咒。

悟空那我還是你的徒弟。

唐僧唉!好吧,我再饒你一次。孫悟空謝謝師傅!(抱拳跪地)

白骨精(氣急敗壞地)氣死我啦!氣死我啦!可惡的猴頭又識破了本夫人的變身大法。看來,我得想個更好的辦法,讓我變成小姑娘的爸爸,趕走那該死的猴頭。哼!變!(躲進草叢)

第四場

老公公(拄着柺棍,彎着腰走)好哇!你們在這兒!

八戒哎呀,小姑娘的爸爸找我們問罪來了。

唐僧這件事是我們做得不對,怎麼辦呢?

沙僧師傅,我們就說沒看見吧!

唐僧不行!出家人不能說謊!

老公公(用柺棍指着唐僧)你縱容你的徒弟打死我的女兒和老伴,算什麼佛家弟子!

唐僧老人家,是我沒有管教好徒弟,我向你賠罪。

孫悟空師傅,別聽他的,他還是妖精變的。

唐僧休得胡言。

[老公公在一迓張牙舞爪!

孫悟空妖精,看招!

老頭啊!——(倒地)

八戒不好啦!猴哥又打死人啦!他今天打瘋了。

唐僧悟空,你——(念緊箍咒)

孫悟空(頭疼)啊!呀!你一日之內連傷三命,這回我再也不留你了,你走吧,走吧走吧走吧。(揮手)

孫悟空師傅,他們真的是妖精變的。

沙僧師傅,千萬不要趕走大師兄,他還要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呢!

孫悟空師傅,千萬別趕我走!

唐僧沒有你更好,我們再也沒有師徒關係了。

孫悟空師傅,請受徒兒一拜。我走了,你們好生照顧師傅。

第五場

白骨精哈哈!我的陰謀終於得逞啦!小的們,上!(恐怖的音樂響起,衆妖舞蹈)

白骨精哈哈!我終於趕走了該死的猴頭。你全上我的當啦!

小妖(齊呼)夫人高明!夫人高明!上當啦!上當啦!

白骨精(指向地上躺着的一家)呆子,他們全是我變的。(一家起來,跪拜,下場)少了該死的猴頭,唐僧肉終於可以到手啦!戒、沙僧(捶胸頓足)師傅,真的是我們錯怪了猴哥。白骨精哈哈哈哈,我要享用美味的唐僧肉啦!(一步步走近唐僧)

唐僧(仰天長嘆)悟空——你在哪裏?爲師錯怪你了。

孫悟空住手!妖精!(打妖精)

白骨精啊!——(倒地)

唐僧悟空,是爲師一時糊塗,錯怪了你。

孫悟空師傅,請你讓徒兒繼續保護你去西天取經吧!

唐僧好吧!我們準備上路吧!

孫悟空(拔猴毛)孩兒們!舞起來,讓我們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吧![歡快有力的音樂聲中、集體跳“猴子舞”,並隨音樂謝幕。

附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後面跟着個孫悟空。

孫悟空跑得快,後面跟着個豬八戒。

豬八戒鼻子長,後面跟着個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籮,後面跟着個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壞,騙過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塗,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當,多虧孫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舉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滅光,消滅光。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5

一、 教材分析

《西遊記》是明代著名作家吳承恩的作品,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部著作人物角色性格分明,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各種版本的書籍、影視作品膾炙人口。書中給人印象最深、最受小朋友喜愛的角色要數齊天大聖——孫悟空了。《齊天大聖孫悟空》是《親近母語》第五卷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組三篇文章,是從《西遊記》一書中節選的有關孫悟空的小故事,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孫悟空這個人物的特點。篇名分別是《大鬧天宮》、《如來鬥法》和《大戰紅孩兒》。

二、 學生分析

3年級學生對於《西遊記》的故事是比較熟悉而且感興趣的,但對於《親近母語》中節選的白話文較難讀懂、難讀出味道,閱讀興趣不濃。因此,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認知基礎,創設談話氛圍,激活學生閱讀慾望,進入一定情境併產生一定內心體驗,受到情感陶冶。

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談話交流及選文的閱讀,激發學生讀名著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

2、指導閱讀本組三個小故事,瞭解孫悟空的主要特點,初步學會評析書中人物。

四、 設計意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本設計着力於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並使學生在深入閱讀時能興趣盎然,能圍繞孫悟空着一人物性格多元性的特徵展開討論,產生有創意的閱讀,激發起再次閱讀的興趣。

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備的《西遊記》讀本

六、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1、播放樂曲《猴哥》,帶入情境:會唱的一起唱。

2、導入:“猴哥”指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個人物?(《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名著《西遊記》,和孫悟空交上好朋友。

3、整體感知:你喜歡孫悟空嗎?你知道哪些關於孫悟空的小故事?

4、激發興趣:看來,同學們都看過《西遊記》,不少人是“悟空迷”。現在,老師想來考一考你們。(課件出示:考考你)

(1)《西遊記》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人?

(2)“一幅毛臉雷公嘴,火眼金睛;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此人是誰?

(3)你知道孫悟空還有哪些名字嗎?(齊天大聖、猴哥、美猴王、弼馬瘟、孫行者……)

5、小結:你們知道得真多!怎麼知道的?要想詳細瞭解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就要來認真讀書。

(二)精讀故事,評析人物。

1、《西遊記》一書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排除種種艱難險阻去西天?

6、小結:同學們心中的孫悟空機智、勇敢、聰明、樂觀,善於動腦,武藝高強,遇見不平,拔棒相助。但是他性格急躁,容易衝動,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角色。

(三)激發興趣,鼓勵探究。

1、他不怕天,不怕地,敢大鬧天宮,敢與如來鬥法,但他卻怕師傅的緊箍咒,這又是爲什麼?緊箍咒怎麼到了孫猴子的頭上?去讀《西遊記》吧!

2、《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發行了多種版本,有連環畫版、注音版、青少版以及我們今天閱讀的白話文版,你們喜歡那種就讀哪種。相信你們讀後會有更多獨特感受!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對孫悟空感興趣,在講述孫悟空的故事中辨別是非與好壞。

2、嘗試用“假如……”句式說話,並樂於參加談話活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觀看動畫片,瞭解孫悟空的故事。

2、進行談話經驗儲備,收集孫悟空的資料。

3、動畫片《西遊記》光盤、音樂《猴哥猴哥》、地震、火災、水災、生病等圖片和場景。

4、心願樹。

活動設計:

一、聽音樂《猴哥猴哥》,感受孫悟空降妖除怪的故事。

1、 師:你看過〈西遊記〉嗎?《西遊記》裏都有什麼人物?(幼兒答)。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途遙遠,歷經磨難。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孫悟空剷除妖怪地精彩片斷呢?(想)。

2、播放動畫片《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片斷。幫幼兒加深對孫悟空不怕困難,堅強通勇敢的精神的印象。

二、討論:

1、《西遊記》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2、你喜歡誰?爲什麼?(如喜歡孫悟空,他能保護師傅。)師小結(因爲唐僧去西天取經是件好事,幫助別人做好事,本身也會是快樂、開心的事。)

3、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孫悟空那樣的人?

三、重點談話,教師啓發幼兒“假如我是孫悟空……”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小貼畫獎勵)

1、引導幼兒,閉上眼睛,再次激發幼兒談話興趣。(師變出棵神奇的樹,可以幫我們實現願望。現在想:假如我是孫悟空……

2、師也對心願樹許願——(賣關子,聽說大膽地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我們會變得更聰明。)(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想變成一大片草坪,讓幼兒園裏到處都有綠地,而且一出教室門,就可以在柔軟的草坪上打滾,不怕摔傷。對了,我還想變出許多好玩的玩具,送給我們大班乖巧、聽話的孩子……)

3、鼓勵每位幼兒用“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想變成……”說話。(啓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自己的設想。)(始終要扣題)

4、剛纔心願樹悄悄告訴我,說小朋友都是懂事的、有愛心的孩子,你們美好的願望一定能實現。

四、擴展到關愛那些特別需要幫助的人。

1、我們在幼兒裏開心地生活,可是有些人卻在遭受災害,我們來看一下圖片,看圖上都發生了什麼災難?(逐一出示地震、水災)

2、圖上出現了什麼情景?(地震了)地震了,許多樓房倒塌,許多人可能就被砸死了,假如你是孫悟空,你會怎麼做?(如幼兒答:我會趕快救人,師啓發怎麼去救,變成什麼來救?可能變成一架好大的飛機,變成許多小魔仙,坐上熱氣球,就不怕被埋到廢墟里了。)

五、小結,再次激趣。

分享了齊天大聖斬妖除魔的故事,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不怕困難。剛纔,大家也說了“假如我是孫悟空,想更多地關心和幫助別人,課下,我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你美好的心願畫在心願卡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通過在講述孫悟空的故事中辨別是非和好壞

2.讓幼兒嘗試着用“假如......”的句式展開想象,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1.先請幼兒看動畫片,瞭解孫悟空的故事。

2.收集孫悟空的資料

3.圖片《孫悟空降除妖怪》

4.音樂磁帶《西遊記》

5.教具金箍棒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西遊記》,請幼兒說出播放音樂的名字

2.《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途遙遠,坎坷曲折,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孫悟空一路英勇降妖除怪的情景吧。

3.讓幼兒說說西遊記裏都有什麼人?你喜歡誰?爲什麼?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4.神通廣大的的孫悟空是我們小朋友心目中的大英雄,孫悟空有七十二變.火眼金睛.騰雲駕霧的本領。我們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歡。

5.假如小朋友你是孫悟空的話,你的金箍棒能變成什麼呢?

6.你用金箍棒變成的物品哪些人會需要它們呢?

7.孫悟空都有什麼高超的本領呢?

8.小朋友你們喜歡孫悟空嗎?爲什麼?

9.假如我們小朋友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你會變成什麼呀?

10.假如小朋友一個跟頭能翻到十萬八千里,我們想去哪?想去幹什麼?

11.小朋友想想還有那些人像孫悟空一樣不怕困難,非常勇敢?

12.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像孫悟空一樣的人呀?

教師小結:

我們如果想實現這些願望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

活動延伸與建議

1.在活動區貼上“水災、火災、生病”等場景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會怎麼做。

2.鼓勵幼兒在困難面前勇於挑戰。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練習跑、跳、翻滾等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勇敢參與體育運動的精神。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動畫片《西遊記》,錄音機和《西遊記》主題音樂錄音帶。

2、幼兒提前在活動區自制“孫悟空”的頭飾,掛曆紙做成“金箍棒”(同幼兒人數)。

3、體操墊子擺成若干組(能使若干幼兒同時通過)。多功能滑梯佈置成“水簾洞”。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教師戴“孫悟空”的頭飾,手拿“金箍棒”站在“水簾洞”前扮演猴王“孫悟空”;幼兒戴頭飾扮“小孫悟空”,大家一起自由嬉戲。

二、遊戲“取經路上”

1、孫悟空:“猴兒們,以前我保護師父到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難,我們都想出辦法克服了,所以取回了真經。這次,師父令我帶你們去取經,你們一定要勇敢,不怕困難,想辦法取回真經。”

2、幼兒隨《西遊記》的主題音樂做模仿動作。

走平川:猴王帶領小猴一邊跑一邊耍棍,圍繞場地跑三圈。

過草地和小溝:前面有草地和小溝,怎麼辦?啓發幼兒想辦法。(提醒金箍棒的用處,可以鋪在小溝上跳過)

過大河:還用金箍棒架橋,跨跳過去。

過小山:(墊子):用滾翻的方法翻“筋斗雲”過去。

最後一關:攻打魔王。孫悟空們揮舞金箍棒做打妖精狀,打死妖精取回真經。

3、孫悟空們取回真經,扛着金箍棒回水簾洞慶祝勝利。

放鬆活動:小猴子們互相擇蝨子,嬉戲打鬧,放鬆全身。

戶外活動:玩金箍棒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非常開心,尤其得到了男孩子們的青睞,在遊戲中鍛鍊了身體,真正起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有一些平時不好動的女孩子在滾翻的時候有些猶豫,不過通過老師和小朋友的鼓勵也能順利完成。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9

遊戲準備

1.舊掛曆紙(幼兒每人1張),橡皮筋(幼兒每人1根)。

2.平整、寬敞、無障礙物的室外大場地。

遊戲規則

1.當幼兒跳躍和鑽爬時,蹲在地上的幼兒不可隨意升高或降低紙棒的高度,防止絆倒別人。

2.當妖精回頭時,小孫悟空要立刻停止動作,保持靜止狀。

遊戲玩法

1.製作金箍棒。

將幼兒分成四組,最先將舊掛曆紙捲成紙棒的小組爲勝,製作過程中注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2.孫悟空耍金箍棒。

手拿紙棒在頭頂、胸前或背後轉動,看誰轉得快。

3.拜師學藝。

幼兒按四路縱隊站好,1、2組幼兒面對面蹲下,雙手拿好兩根紙棒當跨欄,3、4組幼兒變一隊進行雙腳跳和跨跳。然後各組再輪換角色。

4.穿越盤絲洞。

四路縱隊,兩組面對面蹲下搭山洞,另兩組變一隊鑽爬,鑽爬過程中不可碰到紙棒。結束後各組輪換角色。

5.孫悟空打妖精。

15人一組當孫悟空,手執金箍棒站在起點,終點處設一個幼兒當妖精背對悟空打坐。遊戲開始,妖精開始唸咒語,悟空們悄悄前行,當妖精一回頭,悟空們就要定爲木頭人,被妖精發現仍在劫的悟空就要被罰回起點。快到終點妖精處時,悟空們可以舉起金箍棒假打妖精,第一個到終點的悟空成爲下一輪的妖精,直到遊戲結束。

注意事項

1.指導並教會幼兒怎樣做金箍棒,教會幼兒將橡皮筋套在紙棍的合適位置。

2.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對違反遊戲規則的現象要及時指出並加以糾正。

孫悟空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形態的人物,學習不同人物姿態的畫法。

2.能選擇鮮豔的色彩合理塗色。

3.讓幼兒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觀察各種形態的人物,學習不同人物的畫法。

活動難點:

能選擇鮮豔的色彩合理的塗色。

1.知識經驗準備:瞭解《孫悟空》的各種形態。

2.物質材料及空間準備:圖片,油畫棒,美術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孫悟空》導入

身穿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辯善惡,妖魔鬼怪消滅光。

2、幼兒學學孫悟空的不同姿態,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孫悟空圖片,瞭解孫悟空的外形特徵。

1、提問:

(1)孫悟空的頭是什麼樣子的?

(2)眼睛是什麼樣子的?

(3)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4)身體是什麼樣子的?

(5)四肢是什麼樣子的?

2、出示各種圖片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姿態的孫悟空。

(2)這些孫悟空在做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孫悟空的各種姿態。(頭,臉,手部動作)

(3)講解畫孫悟空的方法,表現各種孫悟空的動態。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1、幼兒學畫孫悟空,啓發幼兒畫出各種動態的孫悟空。

2、提醒幼兒塗色時要順着一個方向輪廓內來回地塗色,保持畫面整潔。

四、欣賞作品。

幼兒評選出自己“最喜愛的孫悟空”。

活動延伸:

1、瞭解孫悟空的一些其他畫作。

2、可以在教室的區域裏放置孫悟空圖片,讓幼兒大膽嘗試練習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