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熱門]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熱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觀察圖譜,學習副歌部分,表現出鼓聲的強弱變化。

3.會根據歌曲節奏,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大鼓一個。

2.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敲鼓遊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5′左右

1.教師出示大鼓,請個別幼兒敲鼓探索節奏。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誰?誰想當小鼓手,來敲出好聽的聲音?

2.請幼兒用聲音模仿不同的敲鼓節奏。

師:剛纔XX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來用嘴巴學學看!

二、學習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師敲鼓,請幼兒欣賞節奏。

師:大鼓還會這樣唱歌,你們聽!(教師敲擊大鼓)大鼓是怎麼唱歌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出示圖譜。

師:大鼓的歌聲除了節奏不一樣,聲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樣。看着這個圖譜,你們能告訴我這一小節鼓的聲音是大還是小?這一小節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3.教師敲擊大鼓

師:大鼓又要唱歌了,你們聽!大鼓是怎麼唱歌的?和剛剛的聲音又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出示圖譜。

師:原來這次鼓聲有了停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5.請幼兒跟隨將副歌部分完整練唱。

三、完整地學唱歌曲。15′左右

1.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我們小鼓手敲鼓的聲音真好聽。你們聽,誰聽到了我們的鼓聲?

2.引導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提問:我們的鼓聲被誰最先聽到了?後來又有誰聽到了?

3.學唱歌曲。

用圖片遮擋法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4.提出演唱要求。

師: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麼樣?

太陽、花兒、小鳥、小朋友聽到好聽的鼓聲心情怎麼樣?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鼓聲的變化這部分顯然是較難的,因此,我首先通過敲鼓遊戲,引導幼兒探索節奏,在遊戲中,讓幼兒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然後再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緒。最後在幼兒熟悉歌曲的情況下,再要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並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此活動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爲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爲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2、 感知漢字構成的一般規律,知道以“木”爲偏旁的字均與“木”

有關。

3、 體驗漢字中的趣味性,萌發閱讀漢字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難點:知道以“木”爲偏旁的字均與“木”有關。

活動準備 牀、桌、椅、木塊、大樹等圖片,並寫出相應的名稱。

“木、林、森”漢字卡片及相應的圖片。

書法作品及“火、水、山”的演變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書法作品

教師:“你們覺得這些字怎麼樣?這是漢字,是特有的一種文字。”

瞭解漢字的演變

二、出示火、水、山的演變圖。

教師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師:“我們的漢字是古代的人發明的,很久以前人們爲了記憶一些東西就想辦法先畫出他們的樣子,後來人們爲了方便就慢慢地簡化他們,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了漢字。”

三、尋找漢字的祕密

1、牀、桌、椅圖片,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2、出示漢字,請幼兒猜猜看是什麼字。

教師:“這些漢字你們認識嗎?”“它們是什麼?”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字的共同之處。

教師:“這些漢字有個共同的小祕密,誰能找到?爲什麼這些字裏都有一個木字呢?”(因爲這些東西都是木頭做的)

出示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瞭解一棵樹用一個木表示;許多的樹在一起成爲樹林就用兩個木字表示,就是樹林的“林”字;很多很多數不清的樹在一起是一片森林,我們用三個木字表示,就是森林的“森”。

遊戲:找名字

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己的名字,然後觀察好朋友的名字進行初步記憶,然後再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出好朋友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屬相。

2、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引發幼兒對屬相進一步探究的願望。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生肖圖片一套。

2、小卡片六套。

3、胸飾一套

活動重難點:

十二生肖的排序。

活動過程:

一、出示禮物,引出生肖,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我生日,我朋友爲什麼會送這個禮物給我?(因爲我屬兔)

2、你知道自己屬什麼嗎?(雞和狗)

3、除了雞和狗,你們還知道哪些生肖?(出示圖片)

4、數數,共有幾個小動物?

總結:一種動物代表一個生肖,十二個小動物,叫它十二生肖。

5、遊戲:猜猜少了誰?

二、故事:十二生肖

1、十二個小動物誰排在第一位?

2、老鼠爲什麼能排在第一?

3、教師講述故事。

4、老鼠排第一,其它小動物是怎麼排隊的?

三、通過兒歌學習十二生肖的排隊

1、教師邊念兒歌邊給小動物排隊。

2、誰受騙排在了第二?

3、第三第四位排的是誰?

4、接下來是哪四個小動物呢?

5、猴子、小雞、小狗它們喊誰快點出來呀?

6、今年是什麼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什麼?

明年出生的孩子又屬什麼?

小結:生肖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風俗,外國人是沒有的。

四、幼兒操作

1、給小動物排隊?(每組一套卡片)

2、排好隊,看圖片念兒歌。

五、遊戲:排隊

請十二個幼兒戴上胸飾排隊

活動延伸:

除了十二個小動物以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動物,爲什麼它們沒排在十二生肖裏呢?回去後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

活動反思:

《十二生肖》給我和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動主要要求幼兒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和了解有關生肖的知識,由故事和兒歌來幫助他們記憶順序。十二生肖,是每個生命出生、成長的見證,它們傳遞着勞動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願望,反映着中華民族自古對生命的尊崇、對生活的熱愛。《十二生肖》這個生動有趣的民間傳說,不僅讓孩子們認識了十二個神態各異、古怪精靈的小動物,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中逐漸領略到祖國傳統文化的豐厚與博大。

小百科: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識別時鐘上的整點、半點和分鐘,感知時鐘與時間變化的關係。

2、開展有關時間的探索,初步發現時間的流逝性。

活動準備:

金老爺家的四層樓房剖面、自制大鐘面一個、金老爺家的四個鍾、幼兒人手一個小鐘。

活動過程:

一、討論對時鐘的認識,關注故事中所出現的問題

1、討論時鐘的用處,爲什麼許多人家裏都有時鐘。

2、觀察認識金老爺和他家的鐘。帶着問題聽故事:金老爺家裏有沒有鍾,在哪裏?他家有 鍾爲什麼還要去買鍾呢?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聽教師介紹“金老爺買鍾”的故事。關注教師根據故事情節撥動鐘面所發生的變化。

2、故事中強調以下內容,供幼兒思考(不展開討論)。

第一段:究竟是閣樓上的鐘快還是臥室裏的鐘慢。

第二段:強調金老爺對鍾時,不斷與第一時間看到的鐘面作比較。

第三段:爲什麼屋子裏沒有兩個鐘的時間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鐘錶師傅一起對鍾時,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鐘錶師傅的表與金老爺家每一個鐘的時間完全一致。

3、聽完故事後討論“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說出各自的理由。

三、撥動小鐘找答案

1、每人一個小鐘,跟着金老爺買鐘的故事情節,一起撥動小鐘找答案。

2、觀察指針行走的方向,懂得鐘錶倒撥易損壞,況且把鐘錶倒撥,時間還是隻能前進不能倒退。

3、引導幼兒通過撥動小鐘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金老爺來到閣樓上時,下面臥室裏看不見的`鍾是幾點?

問題二:金老爺跑到臥室時,餐廳裏的鐘是幾點?下樓的時候鍾在向前進還是停止不動或向後退?

問題三:臥室裏的鐘是4點26分時,其他的鐘分別是幾點幾分?

問題四:金老爺買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點,他家會不會有一個鐘不是6點?

四、進一步體會時間的流逝性

1、聯繫故事提出問題:是不是每次上樓、下樓用的時間都一樣?

2、運用生活實例,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附實例

實例一:

汶川大地震中,青川中學的一樓學生用了半分鐘到達操場,二樓學生用了一分鐘到達操場,三樓學生用了一分半鐘到達操場,兩分鐘以後,地震發生了,他們終於全部脫險。兩位教師爲了讓學生脫險,沒能及時逃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樓上和樓下學生撤離時分別用了多少時間,撤離過程中時間是否在不斷向前;兩位教師知不知道時間在不斷向前走,當危險越來越近,他們爲什麼不逃離現場。

實例二:

早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在做遊戲,9點開始做早操。一樓有兩個班級,一個班在搭積木,另一個班在看圖書,結果看圖書的班級準時到達操場,搭積木的班級卻遲到了,爲什麼?怎樣才能不遲到?(因爲整理積木比整理圖書需要花的時間多,提前整理積木就不會遲到了)

二樓也有兩個班級,一個班在搭積木,另一個班在看圖書。他們同時下樓,結果,搭積木的班級準時到達,看圖書的班級遲到了,爲什麼?怎樣才能做到準時?(兩個班級下樓速度的快慢不同,排好整齊的隊伍快速下樓,就能準時到達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行交流,瞭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幣的一般特徵。

2、引導幼兒瞭解"1元=10角"的人民幣兌換關係,並能夠在遊戲中運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

活動準備:

和幼兒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幣若干,標明價格(1角~5角)的玩具9籃,遊戲幣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人民幣並進行交流,發現不同面額人民幣的特徵。

A、先來看看1元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1元紙幣上的風景圖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幣是銀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圖案。)B、再來看看5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5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幣是黃色的,有梅花圖案。)C、再來看看2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2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彝族和朝鮮族的阿姨";2角的沒有硬幣。)D、最後看看1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1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高山族和漢族的叔叔";1角的硬幣也是銀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輕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圖案。)2、引導幼兒瞭解人民幣的兌換關係。教師提問,幼兒根據問題操作遊戲幣,說說操作的結果:

A、如果用1角的去換2角的,怎麼換呢?(2角=2個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換5角的,可以怎麼換?

C、小朋友知道1元等於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換1元的,可以怎麼換呢?(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兌換練習,幼兒說出一種方法,老師就請全班小朋友都來操作練習一下)3、做買賣玩具的遊戲,引導幼兒運用人民幣兌換的知識。

A、指定9個小朋友當"售貨員",就在每個小組賣玩具;其他幼兒當"顧客",先把椅子搬到牆邊,再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B、老師鼓勵幼兒去買價格不同的玩具,並提醒幼兒付錢時要算一算帳。

C、在遊戲過程中,老師不斷地巡視,觀察幼兒是否能夠正確運用所學的兌換知識。

4、遊戲結束,小結遊戲的'情況。

A、先請個別幼兒說說買了什麼,用了多少錢?

B、老師小結遊戲的情況,指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

C、結束語:今天我們做了買玩具的遊戲,以後小朋友和家長去買東西的時候,就要動動腦筋算算帳了。我們學到的知識要會運用纔是真的學會了。

點評:

1、人民幣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物品,幼兒對它比較感興趣;隨着年齡的增加,幼兒有了獨自購物的機會,應該瞭解一些人民幣簡單的兌換知識;因此選擇這個內容適合幼兒發展的需要。

2、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上的圖案,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認識人民幣上的數字,豐富了幼兒關於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教師注意讓幼兒互相交流,說出自己的發現,而不是直接講解灌輸,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3、採用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幼兒瞭解人民幣的兌換關係,並讓每個幼兒親自去操作遊戲幣,這樣既能夠讓幼兒印象深刻,又便於教師觀察瞭解幼兒是否真正掌握了人民幣的兌換關係。

4、教師設計的"買賣玩具"小遊戲,爲幼兒提供了練習人民幣兌換的情境和機會,能夠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運用學到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發現了一位懷孕的阿姨,許多幼兒對自己在媽媽肚子裏是什麼樣的、如何長大的非常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活動重點放在幼兒收集媽媽十月懷胎的資料,(包括圖片、照片、文字資料)和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上,讓幼兒瞭解胎兒的生長過程。本次活動以幼兒主動參與爲主,自己收集、尋找獲得信息,(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諮詢醫生等,讓幼兒獲得知識),在收集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並通過集體活動,詳細瞭解胎兒在母體中是如何長大的。讓幼兒嘗試獲得知識的各種途徑。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途徑獲得知識。

2、讓幼兒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知道媽媽養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兒尊敬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大量的關於母親十月懷胎的資料,可由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諮詢醫生等方法獲得信息。

2、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影像資料、膠水、泡沫板

3、一位懷孕的母親

活動過程:

一、主題討論

幼兒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問題: (1)、你在媽媽肚子裏時,媽媽會有什麼反應?

(2)、你在媽媽肚子裏,餓了怎麼辦?

(3)、你在媽媽肚子裏,怎樣活動和長大的?

(4)、你在媽媽肚子裏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二、1、請一位懷孕的母親

讓幼兒有個直觀的瞭解,阿姨肚子裏有個小寶寶。自己沒出生前也是在媽媽肚子裏漸漸長大直至出生的,激發幼兒想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是怎樣長大的願望。

2、影像資料

通過影像資料,讓幼兒看到自己在母親肚子裏的真實影像,初步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是如何漸漸長大的。

3、卡通形象

進一步加深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是如何長大的,初步體會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佈置主題牆:媽媽孕育我

1、幼兒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媽媽的觀察,誇誇自己的媽媽。“我的媽媽最能幹”。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自己動手把收集的資料貼在主題牆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回家後做幾件愛媽媽的事情,第二天開展主題討論:你是如何愛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