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十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1.對序數的認識:序數表示事物在計算時或排行時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是在基數前加“第”來表示。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遇到的簡單問題。大班幼兒在該課程內容上的發展目標爲:確定某一目標的空間方位,指出前往目標的路徑;理解數字的序數意義,懂得數字可用來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

3.幼兒基礎分析:初入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空間方位經驗,如上、下、裏、外、前、後等;對數字表示的序數意義(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經驗認識(小區樓房上的數字、電影院座椅上的數字等);大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得到進一步深化,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展。運用幼兒前期思維發展的基礎和學習生活經驗進行本節活動的學習,是對幼兒多方面素質發展的鞏固和深化。

教學目標

1.學習從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2.理解序數的意義,能夠用“第幾”準確表示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

3.在遊戲中發展觀察、分析、判斷、交流等能力。

教學活動

一、設疑導入,呈現基礎經驗

情境設計:現場請三位小朋友在幼兒的前面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麼位置?

幼:在中間(或在XXX的旁邊,或在第二個)。

師:你怎樣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來的(或我是數的)。

【注:若出現“第幾”的資源,教師要呈現孩子對“第幾”的認知思維過程,若孩子只能說出“中間”等概括性方位詞,教師也表示認可,隨即進入第二環節】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爲了瞭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從孩子們的回答中,老師能很快地發現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他們會用“在中間”,在xx的旁邊來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們大多是不會用“第幾”來表示。同時,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幼兒的思維,是幼兒思維啓動的階段。關鍵是要孩子能夠在腦海中思考三個孩子位置的排列情況。)

二、二次設疑,引發新經驗

1.情境設計:現場再請一位小朋友加入隊伍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現在乙小朋友站在什麼位置?

幼:在XXX的旁邊。

師:他站在第幾個?(當孩子說不出第幾個的時候)

幼:第2個(或第3個)。

師:都同意嗎?誰的想法跟她不一樣?

幼:第3個(或第2個)。

師:你是怎麼確定的?

幼:從那邊數起他是第2個,從這邊數起他是第3個。(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會用“這邊”“那邊”並且用手勢來表示方向。)

師:從XXX數起,XXX在第幾個。

(請幼兒在表述的過程中嘗試說出這樣的語句。)

2.經驗梳理:教師設疑,引發幼兒討論。

師:同一個人,同一個位置,爲什麼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示結果?

教師總結:哦,確定位置時起點和方向不一樣時,表述方法和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當幼兒的人數從三個增加到四個的時候,中間孩子的位置顯然發生了變化。孩子們很快發現,原來的表述方法已經不能清楚的表述那個夥伴的位置了。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需要新的經驗的幫助即“第幾”。教師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經驗,並且讓孩子把新的經驗運用到活動中。該活動的關鍵是要開始建立幼兒的思維路徑——定起點,明方向,即從誰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三、三次設疑,鞏固新經驗

情境設計:另請五位小朋友站成橫向一排,幼兒辨認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遊戲:說一說我的好朋友在哪裏?

師:請每個小朋友在五個人中間找一個夥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後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幾個,但是不能說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個。

師:請你說說他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樣確定的?

第二次遊戲:把幼兒平均分成2組

教師把所有幼兒分成面對面坐好的A、B兩組。如:請A組的xx孩子說出自己在B組的好友,再請A組其他的孩子來猜。其他孩子進行補充。

師: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幾個?

幼:第二個。

師:請你們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誰?並說出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鞏固新經驗,在前面的環節幼兒已經習得了表述夥伴位置的新經驗。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理解並且自如地運用這種新的經驗。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語言的表述上,沒有真正去思考起點和方向的問題。其次,這個環節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裏面,並且儘量調動,再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從xx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四、四次設疑,拓展經驗

情境設計:根據自己照片標示的樓層數,把照片送進對應的樓層裏。

1.呈現操作思維。

師:請把標有樓層序號的照片送進相對應的樓層。

師:你把照片放在“第幾”樓層裏,你是怎麼想的?

2.迴歸生活,引發新思考。

師:你家住在幾樓?

師:第1樓在下面還是在上面?

師:在數樓層時,我們該怎樣數呢?

3.拓展經驗。

教師總結:用“第幾”表示排列位置時,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表示結果。但是數樓層,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從下往上數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遵守大家認同的方法。

教後反思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會盡量的給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機會,讓孩子通過操作鍛鍊思維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沒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爲“活”教具,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顯然,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去思考。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把難點放在建立幼兒良好的思維途徑:定起點和方向上。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從XXX開始,他在第幾個。”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會用這樣的語言表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維過程。但絕不是要孩子來學說這句話。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是特別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腦海中已經知道:“我需要找到起點和方向。”

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語言簡潔明瞭。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自己語言的修煉,努力做到“精準,精煉。”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地引導孩子去思考,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間——表述。而不是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用自己的思維取代孩子的思維。“教師後退了一小步,幼兒前進了一大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助餐中菜餚的擺放規律及用餐常規(如:歸類擺放、自主選擇、少計量多選次、不剩飯菜)。

2.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包括輕拿輕放物品;食品不掉地、不造成浪費;不貪吃、不挑食;食物搭配合理),愛惜廚師、農民的勞動成果。

3.體驗自助餐的休閒自在。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參觀大酒店的自助餐,請服務員介紹有關知識。

2.準備好菜餚、水果、點心、飲料等食品;碗、勺等餐具。

3.輕音樂磁帶、食物圖片。

活動一:看看講講

一、通過回憶,引起幼兒的興趣。

上次,老師帶你們一起參觀了××酒店的自助餐,你們看到了什麼?懂得了什麼?(幼兒自由交流)

今天我們來欣賞品嚐一下幼兒園的自助餐。

二、欣賞菜餚的色、香,瞭解食品的分類及營養搭配知識。

1.欣賞食物①幼兒參觀、欣賞,自由交談(提醒幼兒不要碰翻食物)。②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顏色的?有何營養?聞上去是什麼味道?

2.食物分類

導語:這些食物如何擺放纔能有規律一點,以便讓人選擇。

①?? 兒自由商量分類的方法;

②集體交流:哪些食物應放在一起,爲什麼?

(歸類:點心類、水果類、素菜類、葷菜類、飲料類)

3.營養搭配知識

導語:這麼多好吃的東西,該怎麼吃?

①?? 助圖片進行擺放,瞭解葷素搭配、幹稀搭配、主副食搭

配等原則。

②瞭解主副食、水果、飲料等食品選用的先後次序。 提問:用餐時,應先吃什麼,後吃什麼?爲什麼?

幼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③個別示範,師生評議(配圖片)。

提問:你想吃些什麼?

(個別幼兒擺圖片並介紹)

集體評評:他還有哪一類東西沒吃到?(對偏食現象進行糾正) ④全體幼兒操作,兩人一組,相互糾錯。

三、激發幼兒愛食堂人員、炊事員、廚師、農民的情感。

提問:這些味道鮮美、色彩漂亮的食物是誰做出來的?是誰種植或飼養出來的?

那我們吃飯時應注意些什麼?(節約糧食,不剩飯菜,不掉米粒等)

四、討論自助餐的使用常規和進餐要求

1.學習自助餐的使用常規。

提問:在用自助餐時要注意些什麼?

①?? 多不擁擠,互相謙讓。

②輕拿輕放用具。

③食物夾子不混用,夾子夾食物時要夾牢,不掉在地上。 ④取少量,用完後再添加。

⑤不貪吃某一種食物,多吃了會不消化,影響身體健康。 ⑥所選食物儘量做到面廣。

2.給圖片判斷正確與否,在正確的圖片上貼上“★”,做完後交流,並說說爲什麼。

活動二:享用自助餐

一、就餐前準備工作

幼兒洗手,拿碗盆取飯菜。提醒幼兒互相謙讓,不霸道,不搶物品,餐具、食物不掉地。

二、幼兒就餐b(輕音樂相伴)。

1.教師注意營造愉快的進餐氛圍,保證幼兒良好的情緒。

2.提醒幼兒:細嚼慢嚥、吃完自己所選的食物、選擇食物的面要廣。

3.每組將骨頭等廢物放入一個盆內、不亂扔,養成好習慣。

三、整理用具、飯後漱洗。

1.收拾桌面,將骨頭、掉落的飯粒等廢物倒入垃圾箱。

2.將碗、筷輕輕放入盆內。

3.漱口、擦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杯子的共同特點,感知不同材料杯子的主要特點及應用。

2、激發幼兒觀察、發現、探索、創造的慾望和興趣。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及動手活動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杯子的共同特點,不同材料杯子的特點及應用。

活動難點:培養觀察、發現、探索的慾望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杯子與少量瓶子混放在活動室內。

2、同樣大小的塑料杯、紙杯、搪瓷杯、不鏽鋼杯、瓷杯、玻璃杯若干組。

3、較淡的顏色水及熱水。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給杯子和瓶子分類,通過觀察比較,找出杯子與瓶子的不同點:(杯子口較大,有無蓋都行,一般用來盛裝液體;瓶子口較瓶身小,有蓋密封,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盛裝)。

2、請幼兒自由選取杯子,向同伴介紹“我喜歡的杯子”,並相互討論總結杯子的共同特徵及用途。

3、請幼兒隨意擺弄各種各樣的杯子,比較發現杯子的不同點,並請幼兒根據杯子製作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活動。

4、操作比較不同材料杯子的特點。

(1)請幼兒捏一捏、壓一壓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反覆感知歸納出:(塑料杯、紙杯較軟;玻璃杯、不鏽鋼杯、瓷杯很硬)。

(2)請幼兒掂一掂、比一比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感知歸納出:(瓷杯、玻璃杯重;紙杯、塑料杯輕;搪瓷杯、不鏽鋼杯比較輕)。

(3)請幼兒看一看倒上顏色水的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觀察歸納出:(玻璃杯很透明;塑料杯比較透明;紙杯、搪瓷杯、不鏽鋼杯不透明)。

(4)請幼兒摸一摸、試一試倒上熱水的各種材料的杯子,說說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感知歸納出:(瓷杯熱、瓷杯傳熱最快;玻璃杯、不鏽鋼杯、紙杯、塑料杯比較熱,他們傳熱比較快)。

(5)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哪種材料的杯子易摔壞?讓幼兒知道玻璃杯、瓷杯易摔壞;搪瓷杯易摔壞外瓷,鐵身易鏽蝕變壞,不如不鏽鋼杯結實光滑;紙杯、塑料杯不易摔壞,但紙杯不如塑料杯結實耐用。

5、請幼兒儘可能多地說出自己見過的杯子。

6、請幼兒聯想、實驗,比較幾種特殊杯子的不同。

(1)一次性紙杯與塑料杯:紙杯易腐爛,無污染;塑料杯不易腐爛,易造成白色污染。

(2)燒杯和一般的玻璃杯:燒杯可以加熱,不易破裂;玻璃杯加熱易破裂。

7、請幼兒討論在下列情況時應選擇什麼樣的杯子:

(1)外出旅遊。(結實輕便有提手不易摔壞的杯子)

(2)給病人送熱奶。(保溫帶蓋有提系的杯子)

(3)給客人沖茶水。(保溫帶蓋有把的杯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字卡。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2、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你們有沒有詩興大發呢,請小朋友自己來編一編。 你們編得真好,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提問:

你聽到了什麼?(幼兒說一句,師出示卡片)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師解釋難解詞。

3、跟着卡片,大家練習朗誦一下

4、遊戲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5、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着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嗎?

附: 古詩《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爲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開商店

活動目標:

1、嘗試對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

2、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經過加工後可以變成有用的物品,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增強記憶的有意性。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商店

2、自制的水果、鞋子、玩具等道具(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預設過程:

一、回憶交流:

――“小朋友們在參觀商店時,你看到些什麼商品?”

――“商店裏的貨物是怎樣擺放的?”

(一樣的商品放在一起,物品放的非常整齊)

二、寶寶“開商店”

教師講解示範:1)出示一副水果店圖

――“水果店裏現在什麼也沒有,小朋友給水果店去進些水果好不好?”

幼兒找出相應的水果,並把圖片貼在卡片上

2)出示一副玩具店圖

――“我們的玩具店剛剛開張,需要很多的玩具,請小朋友們也來給我們的玩具店去進點玩具好嗎?”

幼兒找出相應的.玩具,並把圖片貼在卡片上

3)出示一副鞋店圖

――“鞋店裏啊,都好亂。我們請小朋友來幫鞋店理理吧”

幼兒找出相應的鞋子,並把鞋子歸類放在卡片上。

4)出示一副服裝店

――“服裝店裏有衣服、裙子、褲子,我們也把它們理一下吧”

幼兒把衣服、褲子等分別歸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第一、爲了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區別和理解10以內的單雙數,我以找朋友遊戲情景導入。

第二、運用PPt操作,來讓幼兒知道一組物體假如兩個兩個數,數到最後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

第三、讓幼兒通過尋找感知、利用學具獨立操作、遊戲活動認識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第四、讓幼兒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延伸到超10數的單雙,拓寬知識面,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裏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小動物、小圓點、數字寶寶的家一張,小圓點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導入。師:小朋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我們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好嗎?通過找朋友遊戲知道2個2個找到朋友的是雙數,沒找到朋友的數是單數。

2、引出單雙數概念,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分單雙數技能。

a、師:今天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也想來玩遊戲了,看看都有誰?幼:小猴子。師:小猴有幾隻呢?幼:4只。師:那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師:小雞有幾隻呢?幼:5只。師:那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師:現在天上又飛來幾隻小烏?幼:6只。師:那可以數字幾來表示?6來表示,那誰是單數?誰是雙數?來看看,這裏小猴可以兩個兩個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雙數。像小雞兩個兩個圈到一起後,還多出一隻小雞找不到朋友的叫單數。

師:小動物也來參加我們的遊戲啦,有哪些小動物呢?單數的小動物找到單數的家,雙數的小動物找到雙數的家。師上前操作。

b、師小結:我們兩個兩個找朋友小動物都找到家了。

c、數字寶寶也想來參加我們的遊戲,也請你幫數字寶寶送回家,好嗎?

請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送回家。

3、通過幼兒實際操作更深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a、師: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椅子邊都有一合卡片寶寶,小耳朵聽,快快快,快快拿出單數來。小朋友聽數拿出卡片來,師:快快快,請你找出雙數一,讓幼兒再次領會單雙數的含義。

4、引導幼兒實際操作

師: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的遊戲等着大家了,新的遊戲都放在後面,請小朋友們有序地操作哦。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總結上面所學區分單雙數技能,進一步鞏固如何區分單雙數。

師:老師現在爲小朋友展示最後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兒在機前引導幼兒,爲單雙數數字寶寶打鉤。

師:小朋友們認識單雙數還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現對嗎,來我們唱起來吧!在歌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以遊戲開始,在遊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於一系列動靜交替的遊戲中,並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來學習單雙數,並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遊戲發,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節,只有極少數幼兒能根據歸納出的單雙數規律,準確說出20以內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象,創編小貓的故事,運用繪畫的技能繪製連環畫。

2.能根據自己編的《小貓的故事》較生動地講述所畫的故事內容。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三冊第31頁,水彩筆。

2.課件《小貓的故事》、輕音樂。

活動過程:

1.觀察連環畫圖片。

(1)出示圖片一:一天早上小貓咪咪從窗戶裏往屋外跳,將貓爸爸放在窗臺上的一盆花碰到在地。

提問:畫面上有誰?他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意外?

(2)出示圖片二:貓爸爸非常生氣,氣得鬍子都撅起來了。

提問:貓爸爸看見後怎樣了?

(3)出示圖片三:調皮的咪咪跳到家門口的樹上,衝着爸爸做鬼臉。

提問:咪咪看見爸爸生氣了,他是怎麼做的?他知道錯了嗎?

小結:咪咪做錯了事情,沒有想爸爸道歉,還調皮地跑掉了,這樣做對嗎?他最後會承認錯誤嗎?

2.出示連環畫圖片最後一幅圖:咪咪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碰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窗臺上。

提問:左後咪咪改正錯誤了嗎?他是如何改正的?

3.出示空白的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咪咪跑掉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咪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改正了的呢?

4.幼兒創作連環畫。

讓幼兒編出中間發生的事情,並畫下來。

5.相互交流分享。

展示自己創作的連環畫,並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請家長幫助孩子記錄編出的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節課重點是在後面的創編環節,我們班小朋友在我的初步引導下,能簡單的講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因爲有些孩子想的很好,但是在表述時語句不流暢,前後的因果關係也處理的不好,特別是轉接詞的運用。

小百科: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爲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動物和季節的關係。

2、激發幼兒喜愛小動物和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培養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3、理解詞彙:冬眠、遷移、躲藏等。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若干。

2、小動物過冬課件。

3、《動物怎樣過冬》掛圖三張。

4、《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感覺怎樣?”(冬季,天氣很冷)

冬天到了,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還有呢?(安裝取暖設備、開空調)除了剛纔說的,我們還可以怎樣就不覺得冷呢?(跳繩、跑步、拍球、)。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過冬方法,真聰明。

2、引發課題“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談話導入:人們有這麼多好的過冬辦法,那你們知道小動物們在這樣冷的天氣裏是怎樣過冬的嗎?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的小動物,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最喜歡誰?並把它是怎樣過冬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好嗎?播放課件(許多的小動物)

(1)、幼兒根據日常觀察進行自由回答,教師不予評論。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掛圖《動物怎樣過冬》(一)《動物怎樣過冬》(二)總結講述動物的過冬方式。

(3)、播放課件,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動物們其他的過冬方式。

(4)、幼兒合作完成《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

冬眠過冬 遷移過冬 換上厚厚的皮毛過冬 儲存食物過冬 躲藏過冬 讓卵過冬

3、看《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教師和幼兒共同回顧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冬眠過冬的有:蛇、烏龜、青蛙、熊(刺蝟);

遷移過冬的有:大雁、小燕子(丹頂鶴)

加厚皮毛或羽毛過冬的有:鹿、老虎、兔子、(雞、鴨、貓、狗、小兔子、狐狸)

儲存食物過冬的有:螞蟻、蜜蜂、(松鼠)

躲藏過冬的有:蒼蠅、蚊子。

讓卵過冬的有:螳螂、蝗蟲

4、瞭解動物與季節的關係,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5、遊戲:小動物過冬

介紹玩法:在教室的6個角落貼上標記:分別是動物的6種過冬方式,幼兒每人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然後到相應的過冬方式區中,看誰做的又快又對。互換圖片,繼續遊戲。

6、教師小結,對幼兒進行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太陽雖然對幼兒來說經常看到,但它究竟是什麼樣兒,對人和動植物有什麼好處,幼兒對此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我設計了探索太陽的活動,激發幼兒探索宇宙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太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太陽的特徵,瞭解太陽光顏色的變化,激發幼兒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來表現太陽的特徵,鞏固並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觀察感知太陽,掌握太陽的特徵。

2、引導幼兒動手、動腦,以多種形式表現太陽的特徵。

活動準備

三棱鏡、茶玻璃、太陽用處的碟片、七色光圖、吹塑紙和蠟光紙剪成的幾何圖形、圖畫紙、顏料、彩色筆和紅毛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講故事《小貓找太陽》。

二、用三棱鏡發現太陽光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

三、探索太陽是會發光、發熱的:

1、幼兒親身站在太陽光下體驗:明與暗,感知太陽會發光。

2、感知“太陽光下”與“沒有太陽光”有什麼不同。

四、太陽的用處:

1、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光明。

2、促進綠色植物光合作用。

3、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

4、太陽光照在人和動物皮膚上會使皮下血管擴張,增加有毒物質的排泄和抵抗力。一旦缺少陽光,人和動物的發育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五、教師引導幼兒以多種形式表現太陽:A組、用蠟光紙和吹塑紙剪成的圖形拼太陽、貼太陽。B組、用紅毛線繞太陽。C組、用彩色筆畫太陽。D組、將顏料滴在紙上,再把顏料向四周輻射地吹,吹出一個美麗的太陽。

活動延伸

1、幼兒和太陽做影子游戲。踩影子、做手影、用鏡子照太陽。

2、通過畫影子,記錄太陽不同時間的變化。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成功之處是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幼兒認識太陽探索宇宙的興趣。不足之處是在用三棱鏡觀察太陽光時,幼兒對顏色辨別不清。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先放碟片讓幼兒觀察雨後彩虹的顏色,然後融入太陽光顏色的辨別,這樣就更好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

活動準備

宣佈遊戲規則、安全問題等。

活動過程

猜領頭人

1.遊戲方法:點一猜領頭人的學生到室外,教師指這一學生爲領頭人,在輕音樂或學生的唱歌聲中全班學生在領頭人不斷變化動作中,由猜領頭人的學生開始猜領頭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領頭人則表演一個節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則由猜領頭人的學生來表演。

2.遊戲要求:領頭人可做刷牙、洗耳恭聽、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動作,不斷變換,全班學生立即跟着變,全班學生要遵守遊戲規則,不得暗示或指點告訴猜領頭人的學生,領頭人也可以由教師自己來做。

教學反思

樂意與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而這樣的活動,讓孩子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於此同時也爲孩子提供分享創造機會,培養了孩子分享意識。又如個別小班的孩子社會交往能力不是很好,顯得拘束,出現了不肯動手等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打算通過個別談話加哥哥姐姐主動出擊,老師在旁給予其安全感等手段解決其問題。從他們燦爛的笑臉裏感受到了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