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優)

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天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喜歡欣賞菊花圖,從中感受到菊花的千姿百態。

2、引導幼兒會用“開放”“五顏六色”等詞描述菊花。

3、願意動手創作,體驗欣賞創作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菊花,瞭解菊花的外形,知道種類繁多,顏色各異

2、課件、視頻

3、實物:菊花若干

活動過程:

師幼兒一起說:“領略大師風采,感受名畫魅力”

一、實物欣賞,激發幼兒的興趣

T:秋天到了,好看的菊花都開放了,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好看的菊花。(請下朋友走下位置去欣賞)問問味道、看看顏色

T:小朋友們菊花是什麼味道的?(香香的)什麼顏色的?(黃色、白色)

T:菊花除了白色和黃色還有別的好看的顏色,我們一起來欣賞五顏六色的菊花吧!(觀察菊花的不同花瓣、顏色)。

二、圖形刺激,幼兒嘗試用詞彙形容菊花。

●觀看圖片——菊花。

T:菊花還有什麼顏色?(玫紅色、桔黃色)誰會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說看?(五顏六色),菊花長的怎麼樣?那菊花的.花瓣像什麼?

●小結:菊花是秋天開的花,菊花的品種多,花形各異,顏色鮮豔。

三、認識齊白石,欣賞其的菊花畫作。

T:小朋友喜歡這些好看的菊花嗎?有一位叫齊白石的畫家爺爺也很喜歡菊花,因此他創作了許多副菊花圖,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T:畫家爺爺畫的菊花是什麼樣子的?(有高有低)(三三兩兩)讓幼兒做菊花高高低低、三三兩兩的動作,增加幼兒的情趣。

T:畫的菊花顏色是什麼樣的?(紅色、紅色黃色白色相間)

T:齊白石爺爺畫的這些菊花是什麼畫?

T:國畫是用什麼材料畫的?

四、教師示範

五、幼兒創作

T:請小朋友自己選擇一副自己喜歡的畫進行創作。

小百科:秋菊,又名菊花、別名九華、黃花、帝女花,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花中四君子之一。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千餘種,式樣繁多,品種複雜。可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標誌,知道自己的物品應擺放何處。

準備

幼兒每人幾張代表個人的、圖案相同的卡片;班上每位幼兒的卡片圖案各不相同。

過程

活動(一)

1.摸卡片

教師請幼兒分別從一組標誌卡片中摸出一張,並告知每人摸到的卡片即是自己的標誌;標誌會提醒小朋友自己的東西應放在哪裏。

2.介紹自己的標誌

教師待幼兒告訴同伴自己的標誌上是什麼圖案,並幫助每位幼兒在各自的標誌上寫上名字

活動(二)

1.分組找朋友

教師將幼兒分成幾組,分別帶領少數幼兒到室內尋找自己的小標誌,並教幼兒如何擺放毛巾、水杯等物。

2.找“鄰居”

教師向幼兒強調貼自己標誌的`地方是幼兒自己的小天地,自己的東西要放在自己的小天地裏。

教師請幼兒看一看自己小天地旁的“鄰居”是誰,並記住。

建議

1.選擇的標誌應圖案簡單、生動,特點明顯,便於幼兒記住。

2.活動(二)進行前教師應先貼好全班幼兒的標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摺紙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沿着紙邊對齊摺紙大炮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長方形紙、教師演示用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遍《請你學我這樣做》

2、當做到大炮的時候教師因停下來,問:剛剛你們學鍾老師做了一個什麼呀?(大炮轟、轟、轟)

3、教師出示事先製作好的大炮,

師:你們看看這是什麼呀?(幼兒進行觀察)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鐘老師的大炮會發出什麼聲音嗎?

二、聽聽紙大炮的聲音:

師:紙能夠發出像一樣的聲音,你們相信嗎?

師:教師出示自制的紙大炮,捏住兩個角,用力抖脘向下一甩,發出“砰”的.響聲。

師:我們讓紙大炮發出更響的聲音,怎麼樣?教師以積極的情緒激發幼兒對紙大炮的好奇和製作願望。

三、製作紙大炮。

師:那我們一起做個紙大炮吧!

教師講述摺紙大炮的過程,幼兒跟隨教師摺疊。教師控制好摺疊的速度,儘量讓每個孩子看清摺疊方法。

四、玩玩紙大炮吧。

1、啓發幼兒探索讓紙大炮發出聲響。

2、教師告訴幼兒讓紙大炮發出聲響的方法:抓牢兩個角,用最快的速度向下甩。

3、幼兒自由玩紙大炮,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誰的紙大炮的發出的聲音響,誰的聲音輕。

4、怎麼樣才能讓紙大炮的聲音變得響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物觀察、擺弄學具毛毛蟲,引發幼兒對自然界的探索。

2、引導幼兒按夾子的形狀或顏色練習排序,並在生活周圍找排序的圖案。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環境佈置:牆面佈置有排序的雲彩、花朵、柳條,牆面下方佈置一塊供幼兒放毛毛蟲的草地,草地上佈置了排序的花朵。教師穿了排序的毛衣和長褲。

2、材料準備:每個幼兒一隻用白板紙剪成的沒腳的毛毛蟲,各種夾子若干,各種顏色的臘光紙剪成的花瓣若干。用廢舊光盤做成的蟲爸爸、蟲媽媽。穿了有規則排序衣服的毛毛蟲若干。

3、《春天在哪裏》的音樂磁帶,打雷下雨的磁帶,錄音機。

4、知識經驗:玩積木的時候引導幼兒進行有規則的拼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在《春天在哪裏》的歌聲中進活動室。

二、 基本部分:

1、出示一隻沒有腳的毛毛蟲,引起幼兒給毛毛蟲夾腳的興趣。

這隻毛毛蟲真奇怪,他沒有腳,你們聽聽毛毛蟲在說什麼?“毛毛蟲,腳兒多,紅黃藍綠好看囉,夾子夾子排好隊,站起身來不怕累。” 毛毛蟲想站起身來,可它沒有腳。籃子裏有許多夾子,你們幫毛毛蟲把腳夾上去吧,每節身體夾一個夾子。

2、幼兒練習給毛毛蟲夾腳,進行一一對應,初步感知排序,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完後,把毛毛蟲放在佈置的草地上。

3、出示用廢舊光盤做成的蟲爸爸、蟲媽媽,教幼兒學習排序。

蟲爸爸出來了,他的腳一隻綠的,一隻紅的,綠的,紅的……他的腳排列得真有意思,很有規律。如果還有一隻腳應該是什麼顏色?(綠的)再有一隻腳呢?(紅的)對,我們把有規律的排列方法叫排序。

蟲媽媽也爬出來了,腳也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藍的,黃的,藍的,黃的,藍的,黃的……大大,小小,大大,小小……蟲媽媽的腳不僅顏色排列有規律,大小排列也有規律。

4、引導幼兒找找生活周圍的排序現象。

排序在我們生活周圍運用很多,仔細觀察一下,想一想,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排序的方法?(教師的毛衣、長褲、項鍊、花朵、雲彩、柳條、毛巾,幼兒的被套,室內的花瓶等等)

5、幼兒用排序的方法,用夾子給毛毛蟲夾腳。

毛毛蟲想和爸爸媽媽一樣,長出很好看的小腳,去把毛毛蟲領回來,我們給她們打扮打扮。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互相商量討論排序的方法。

6、打雷下雨的'音樂磁帶,引導幼兒給毛毛蟲穿衣服,鞏固排序。

下雨了,毛毛蟲好冷呀,春姑娘採了許多花瓣送給毛毛蟲當衣服穿,你們看,(出示穿了有規律排序花瓣衣服的毛毛蟲)這些穿了花瓣衣服的毛毛蟲漂亮嗎?春姑娘也有許多花瓣要送給你們,你們也給毛毛蟲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 結束部分:

你們把毛毛蟲打扮得真好看,讓他們在這曬曬太陽吧,外面的世界很奇妙,我們一起去找找春天吧。師幼在《春天在哪裏》的音樂聲中出活動室。

反思分析:

讓小班的孩子用夾子做毛毛蟲的腳,他們非常專注,非常感興趣,達到感知排序、學習排序的效果非常好。在教師沒有強調排序夾腳時,能力強的孩子就可以進行有序的排列夾子。能力弱一點的孩子要在教師講了排序後,纔能有序的排列夾子。

因爲這個班是上了一年託班再上小班的孩子,因此動手能力比較強,年齡比正常小班的孩子大半歲。所以,可以根據本班孩子的發展情況,酌情處理。

在區域活動或是教學活動中還要滲透練習和鞏固排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學習觀察圖畫中的細節,從而理解有趣的故事情節,知道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請別人幫忙。

2、掌握閱讀圖書的基本方法,會按順序地翻閱畫頁,並知道愛護圖書。

3、培養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袋偶(小猴、小狗);圖書《雷諾的大癢癢》幼兒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瞧瞧是誰來了?(出示小狗、小猴)

小狗和小猴喜歡你們,想和你們握握手,願意嗎?(突然襲擊撓癢癢)

還有一位朋友,它也想撓癢癢,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觀察理解,體驗表達:

(1)出示圖書《雷諾的大癢癢》,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提問:

封面上有誰?它們是怎樣的動作?又是怎樣的表情?(疊疊高:青蛙、小猴站在犀牛身上,蜥蜴站在小猴身上,小鳥站在蜥蜴身上,它們在微微笑。)

(2)引導幼兒觀察第一頁,提問:

A、畫面上有誰?

B、雷諾在幹什麼?怎樣的表情?

(3)天越來越亮了,雷諾走着走着,突然停下來了,它怎麼了?什麼地方癢癢?

(4)雷諾用了什麼辦法讓自己不癢,最後,有沒有做到?

(5)誰想要幫助雷諾?猜猜小鳥會對雷諾說什麼?

(6)雷諾聽了小鳥的話,猜猜它會採納小鳥的建議嗎?你從哪裏看出來?雷諾的.姿勢是怎樣的?(引導幼兒學習詞語:撒腿就跑)

(7)雷諾請了誰幫忙?青蛙能幫上忙嗎?爲什麼?猴子呢?蜥蜴呢?

(8)沒有誰能幫上忙,雷諾的癢癢跑掉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猜猜小鳥這時候會對雷諾說什麼?

(9)小鳥說要幫雷諾,雷諾相信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10)小鳥怎樣幫雷諾?

(11)雷諾還癢癢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知道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請別人幫忙)

(12)引導幼兒觀察小蟲:“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雷諾有大癢癢?”

3、引導幼兒完整閱讀一遍。

4、遊戲:“撓癢癢”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吹泡泡"的體育遊戲非常感興趣,常常會自主地手拉手玩起來,於是我想到根據小班幼兒愛唱、愛跳、愛模仿、好表現的特點,結合已有經驗,組織玩"吹泡泡"的音樂遊戲。

(活動前,爲了能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達到邊唱歌邊愉快玩遊戲的目標,我事先教孩子們欣賞學唱了"吹泡泡"歌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泡泡"能用肢體動作模仿出"泡泡"的特徵,同時區別大小、高低。

2.在遊戲中,理解、熟悉歌曲,能按規則遊戲。

3.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學過"吹泡泡"歌曲。

2.已有玩體育遊戲"吹泡泡"的經驗。

3.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歌曲碟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吹泡泡"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泡泡特徵。

2.熟悉歌曲,邊唱邊做自編動作歌表演。

3.學習按規則與同伴一起愉快遊戲。

詳細教案:

一、觀察老師"吹泡泡"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吹泡泡"

1.觀察泡泡用語言描述泡泡特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玩具,看看它能幹什麼,邊說邊吹出一連串大小不同的泡泡。

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引導)原來是吹泡泡的,我再吹吹泡泡,你們看看泡泡是什麼形狀、什麼樣子的?後來都哪去了?能捉住嗎?

幼: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飛呀飛,不見了,捉不住……

師:(分別提問幼兒回答,再邊小結邊做出相應動作)圓圓的,有好看的顏色,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飄飄悠悠,飛呀飛,不見了,捉不住……

2.鼓勵幼兒試用肢體動作模仿"吹泡泡"

師:你們想吹泡泡嗎?試做出"吹"的動作,儘量與別人做的不一樣;再表現一下大泡泡、小泡泡,高泡泡、低泡泡的動作;模仿泡泡飛起來,大膽、自由做;試做泡泡不見了、破了的動作。待會兒我們請做的最好,最像的寶寶來玩吹泡泡遊戲。

師:請出參與熱情、做得好的寶寶來玩吹泡泡玩具。同時輕聲播放吹泡泡歌曲旋律,其他孩子自由表演。

二、唱"吹泡泡"歌曲,做歌表演,理解、熟悉歌曲

1.師:我們一起把剛纔"吹泡泡"的事用歌曲唱出來吧!(師幼一起邊拍手邊清唱歌曲);2.師:下來我們聽音樂,邊唱邊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演一下歌曲吧。(引導幼兒邊唱邊做歌表演)

三、玩"吹泡泡"音樂遊戲

1.利用"串泡泡"遊戲先請部分幼兒來示範做"吹泡泡"遊戲,學習遊戲規則

師:我們來玩一個"串泡泡"遊戲,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漂亮的泡泡,老師要串起一串泡泡集體做遊戲。(在串泡泡時要求被老師摸到頭的幼兒先像開火車一樣一個接一個站好,然後和老師一起手拉手站成圓圈)

師:講遊戲規則和孩子們一起遊戲--孩子們先在圓圈上邊唱邊做"吹"的動作,然後手拉手退成大圓圈(表示大泡泡),再收攏一次(表示小泡泡),間奏點點頭,下來手拉手小跑步轉圈(表示泡泡飛上天),接着雙腳輕輕起跳左、右手食指分別直指天空(表示看天上泡泡),最後拍手各自轉圈散開下蹲(表示找不着泡泡)。

2.和着音樂旋律按規則邊唱邊做遊戲。

3.請兩位配班老師和自己分別組織一組幼兒一起聽音樂唱歌做遊戲。

4.請幾位幼兒自主獨立唱歌做遊戲。

四、延伸活動

幼兒學泡泡飛,隨老師一起飛出活動室玩吹泡泡,捉泡泡遊戲,還可以吹出"高泡泡、低泡泡"變化遊戲玩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若干。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麪包若干。

3、果醬、毛巾、碗、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自己自由找好朋友抱一抱。

1、出示圓形,請幼兒觀察並說說圓形的形狀特徵。(依次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2、請幼兒找到圖形寶寶,並說一說自己是什麼圖形。

3、請相同圖形的幼兒上來,大家一起和圖形寶寶打招呼。

4、遊戲:圖形寶寶找朋友。

二、麪包好朋友。

1、教師示範。

2、幼兒分組操作。

3、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麪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活動。旨在通過麪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並能自制夾心麪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節,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遊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於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節,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驗要牢固。由於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節中,發現已經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麪包,然後塗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麪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節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隻手一起拿纔是最有禮貌,於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隻手送好朋友夾心餅乾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製作麪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裏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做好了解和關注,以幼兒爲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目標:

1、理解兒歌,感知小蠟筆的特徵和用途。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習正確運用相應的動詞或形容詞。

2、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式,感知蠟筆的用途和特徵。

今天,小蠟筆想請小朋友去玩,你們想去嗎?(在音樂聲中入場,入座)。看幻燈片,並提問:這些是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小蠟筆有什麼用?

2、看幻燈片,學兒歌。

(1) 師:原來小蠟筆可以畫這麼大的本領,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小蠟筆自己是怎麼說的?

(2)在兒歌裏,小蠟筆畫了什麼?還畫了什麼?是怎麼樣的?小蠟筆說自己有多長?(啓發幼兒用兒歌中的句子講述兒歌內容)。

(3)“我們再來聽小蠟筆說一遍。”

(4)小朋友喜歡這些小蠟筆嗎?那我們跟着小蠟筆一起來讀一遍兒歌吧,一邊讀還可以一邊表演。

3、啓發幼兒想一想,小蠟筆還會畫什麼?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

(1)幼兒大膽想象,老師幫助幼兒,學習仿編兒歌,並讓大家一起學念同伴仿編兒歌。

(2)小蠟筆見小朋友們畫了這麼多的東西,也想再多畫一點東西,現在聽小蠟筆自己來說說看,它後來又畫了什麼?(看幻燈片,根據圖片仿編兒歌,鼓勵幼兒一邊讀一邊表演)。

(3)小蠟筆已經畫了這麼多了,現在我們一起連起來把兒歌讀一遍吧。

(4)小蠟筆一定還會畫許多許多東西,一會兒我們回去後把它畫在紙上好嗎?

4、剛纔,我們一直是坐在椅子上跟小蠟筆一起玩的,現在我們站起來跟小蠟筆玩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香蕉的外貌特徵與生長特徵。

1、 嘗試掌握棉籤繪畫的技能,能獨立完成畫作。

2、喜歡參與活動,體驗寫意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ppt香蕉的圖片

2、 顏料,抹布,瓶蓋若干,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有喜歡吃的水果嗎?

夏老師最喜歡吃的水果是香蕉,你們喜歡吃嗎?

 二、 出示ppt

師:我這裏有一些特別漂亮的香蕉,請你們來看看。

它們長什麼樣?長的像什麼?

出示“站”起來的香蕉。

這個香蕉怎麼了?像什麼呢?

三、 介紹材料

師:今天夏老師帶了一個神奇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畫香蕉,讓我們一起看看。

(出示棉籤和卡紙)

用棉籤怎麼畫香蕉呢?你們覺得應香蕉吧!

(邊講述畫法邊在幼兒眼前完成畫作)

 四、 幼兒作畫

(教師巡迴指導作品)

五、欣賞幼兒作品

師:誰願意來說說你畫的香蕉?

(師幼共同欣賞作品)

 反思:

香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平時在我們幼兒園裏也能吃到。所以當我出示圖片時,孩子們都很興奮:老師,這是香蕉。問到香蕉的樣子,孩子們也是能夠很清楚的說出來。問到像什麼?孩子們的想象力也有了一點侷限,都是小船,黃黃的,再沒有其他的了。爲了讓孩子們能夠發揮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個頭,彎彎的香蕉像飛鏢一樣,開始我還擔心孩子們不認識飛鏢,只聽到孩子們馬上說:老師,飛鏢飛出去會回來的。接下去,孩子們的思維就慢慢打開了,有的說像滑滑梯、蹺蹺板,黃的'顏色像月亮等等。這次的繪畫作品我放到了卡紙上,顏料不容易印出來,看到這次的作品,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棉籤畫的能力。也能夠很清楚的畫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徵。

2.願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剝橘子和吃橘子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重點、難點:

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徵,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設計思路: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橘子”是秋天的時令水果,在生活中幼兒經常可以吃到橘子,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食物,它色彩鮮豔的外皮,和酸甜可口的`味道,都對幼兒有着巨大的誘惑力,對於我們小班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這個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活動中,我會及時組織幼兒交流和討論,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經驗,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慾望,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隻橘子;

2、榨汁機一臺;

3、每人一隻小水杯;

4、抹布。

活動過程:

1.出示橘子,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桌子上有什麼啊?(橘子)

師:請每一位小朋友都到這個框框裏拿一隻橘子,拿不到的小朋友看好,我要把橘子滾過來咯,接住。

2.觀察橘子的外表,感知橘子的特徵。

引導幼兒拿起一隻橘子,啓發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觀察橘子的形狀、顏色等。

(1)師:現在你們都拿到橘子了,請你們摸一摸橘子,感覺怎麼樣?

(2)師:看一看,橘子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橘子是什麼形狀?

(4)師:找一找,有突出來的地方嗎?是什麼?(柄)有凹進去的地方嗎?是什麼?(臍)像不像小朋友們的肚臍眼?

(5)師:請你們把橘子放在臉上親一親,感覺怎麼樣?

教師: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形狀是圓圓的、扁扁的;顏色有的綠,有的黃。突出來的地方是橘子的柄,凹進去的地方時橘子的臍,放在臉上是冰冰的、涼涼的。

3.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部特徵。

鼓勵幼兒自己剝橘子,並把剝好的橘子放在盤子裏。

師:你們知道橘子皮裏面是什麼嗎?(肉),那你們想不想把橘子剝開來?要怎麼樣來剝橘子呢?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請個別幼兒嘗試探索剝橘子的方法。

教師:把橘子翻個身找到凹進去的地方,伸出手指挖進去,幫橘子脫衣服,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師:剝開皮的橘子是什麼樣子的?聞一聞橘子是什麼味道的?

師:跟着我一起剝下一瓣橘子來,看看你手裏的這瓣橘子像什麼?(西瓜、月亮)我們把剩下的橘子也一瓣一瓣的剝下來,排成一排,數一數有多少瓣?我們把一隻橘子剝成了許多瓣是不是?

師:你有吃過橘子嗎?你吃過的橘子是什麼味道的?吃吃看今天你剝的橘子是什麼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

教師: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的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我們大家都喜歡吃。

4.討論橘子的其他

師:橘子除了可以直接這樣“啊嗚啊嗚”的吃,還可以怎麼吃呢?

(榨汁吃)橘子有很多的營養,還能榨成果汁來喝。看,這是一臺榨汁機,請每個小朋友給我一瓣橘子,我們來把它們榨成汁來喝吧。

5.討論橘子皮的作用。

師:那剝下來的橘子皮有什麼用,能怎麼辦呢?(泡茶喝)

教師:橘子皮可以泡茶喝,還可以做成陳皮,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收起來,待會去洗一洗、曬一曬,曬乾了,用來泡茶喝好嗎?

小百科:“柑橘”與“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屬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