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七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七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3、感知並描述勺子上的反光現象,產生探究的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此活動必須在晴朗的天氣裏進行。

2、小鏡子、不鏽鋼勺子、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數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最喜歡玩勺子了,幾天沒玩了,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

(各種平面鏡,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等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教師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有選擇的、由易到難的與幼兒交流,,最後集體分享探究結果,並進行驗證性探究。)

教師引導一:

問在座位上玩鏡子的幼兒。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

2、發現了什麼?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後面的小朋友。

教師引導二:

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我們一起問問她有什麼發現吧!

1、陽光下,你發現了什麼?

2、牆上爲什麼會有光斑?(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牆上就產生了光斑。)

3、牆上的光斑會動嗎?

4、你是怎樣讓它動的?(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牆上產生光斑,還能讓光斑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教師引導三:

有的小朋友在玩“動物追逐戰”的遊戲,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

1、你們玩的什麼遊戲?

2、怎樣讓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動物追逐戰”太好玩了,你的小動物跑的快嗎?心理有什麼感覺?

三、幼兒玩“勺子裏的哈哈鏡”。

(一)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回答)。

(二)玩“勺子裏的哈哈鏡”的遊戲,啓發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根據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麼不同,提問,幫助幼兒有條理的探究:

1、你在勺子的什麼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麼樣子?(原來勺子裏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3、從勺子裏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裏的一樣嗎?爲什麼?

簡單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三)我是小小攝影師。

1、帶領幼兒到室外,藉助勺子“攝影”。

2、請幼兒說說在勺子裏的哈哈鏡看見了什麼?它跟原來的物體相比,有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攝”的同種物體,結果是否一樣?爲什麼?

4、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舊與成像之間的關係,給幼兒留下繼續探究的空間。

四、幼兒在玩“哈哈鏡”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不鏽鋼碗、勺子、鈴鐺皮、鏡子、杯子等“鏡子”投放科學區,供幼兒繼續探究其中的祕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瞭解發現磁鐵能吸住鐵的物理特性。

2、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準備:

1、磁鐵、小鐵釘、曲別針、啤酒瓶蓋、塑料積木、木塊、紙、布、硬幣、石塊等。

2、多媒體課件"滑動的小兔"。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放課件,出示磁鐵,認識磁鐵

2、出示"滑動的小兔",猜一猜,小兔爲什麼能在紙盒上滑來滑去?

演示小兔在紙盒上滑動,激發幼兒好奇心。

教師:這是怎麼回事?小兔怎麼會滑動呢?給幼兒充分自由發言的時間。

3、教師展示出磁鐵,如果我們換成別的來看看小兔還會滑動嗎?

(二)基本部分

1、"小兔想和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願意嗎?那好,小兔要請它的好朋友們去它家做客,它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你們可以自由玩一玩,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

2、幼兒自由擺弄物品,啓發幼兒發現磁鐵可以吸東西。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發現的.告訴大家。

3、教師:剛纔小朋友發現有的東西能吸起來,有的吸不起來,現在請你們再玩一玩。把磁鐵吸起來的物品放在一個盤子裏,把不能吸起來的放在另一個盤子裏。

4、填寫觀察記錄表提問:請你們說說,哪些東西可以吸起來?並在記錄表中打"√",不能吸起來的打"×".

"吸起來的東西是用什麼做成的?(鐵製品)""哪些東西吸不起來?它們是不是鐵做成的?"

5、教師小結:磁鐵的好朋友是鐵製品。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想和教師一起去釣魚嗎?拿上我們的小魚竿釣魚去嘍!""哇,小朋友都釣到了魚,你們真棒,天色不早了,拿起小魚我們回家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探索讓紙立起來的多種方法,發展求新求異思維。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橡筋圈、積木、橡皮泥、回形針、筷子、杯子、白紙若干。

2、記錄表人手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嘗試讓紙立在桌上失敗,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

(1)引入活動師:老師想讓這張紙立起來,你們猜一猜紙能立起來嗎?

(2)組織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讓紙立起來呢?

2、幼兒嘗試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啓發幼兒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2)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3、幼兒不折疊紙張,嘗試藉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2)教師介紹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鼓勵幼兒用桌上老師提供的材料幫助紙立起來,看誰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別人不一樣。

(4)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4、延伸活動:提供厚薄軟硬不同的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讓紙立起來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磁鐵能吸鐵的特性,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取出水中的東西並進行分類。

2、大膽探索並能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探索磁鐵的樂趣。

教學準備:

磁鐵;探索材料:回形針,玩具,一元硬幣,夾子,茶葉罐等鐵製材料和非鐵製材料:積木,塑料玩具,紙杯,玻璃球,氣球、裝水的大盆兩個;取物工具———簍子、盤子、有磁鐵的釣鉤、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個。

教學過程:

a)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師:陳老師遇到一個問題——小弟弟把許多東西一起扔到了這兩個玩水的大盆裏,這可怎麼辦呢?

提出問題討論:怎樣才能將這些東西拿出來呢?你們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兒用磁鐵水中取物。(規則——不能用手拿)

經驗交流:磁鐵是怎樣幫助你取出東西來的?你取出了哪些東西?

c)分組實驗,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兒嘗試用磁鐵取水裏的東西。

師:磁鐵能將水裏的其他東西取出嗎?請你試一試。

討論並總結:取出的`都是鐵製品,磁鐵能吸鐵。

師:你有沒有取出東西?爲什麼沒取出?這些東西爲什麼能取出來?它們有什麼一樣的地方?

討論: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裏的東西?

幼兒用各種工具水中取物。

幼兒交流取物經驗。

師:你用了什麼方法取出了什麼東西?

環保教育——保護環境,不亂扔東西。

d)取出物分類

幼兒將取出物分類

師生小結:今天,我們動腦筋將水裏的東西取出,發現……是鐵製的,能被磁鐵吸起來;……是木頭的、塑料的、紙的,不能被吸起來。

經驗遷移:磁鐵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也用了磁鐵,你知道哪些東西請磁鐵幫忙的?發現了告訴大家並記錄在記錄紙上。

延伸遊戲:杯中取物

1、介紹遊戲和記錄表的使用。

2、幼兒遊戲——按記錄表的要求將水杯裏的回形針用磁鐵取出(磁鐵貼在杯外吸)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幼兒眼裏,與我們形影相隨的影子裏隱藏着許多“小祕密”,而這些“小祕密”又蘊含着許多的科學知識。科學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們爲之感興趣的東西。幼兒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的精神。爲了更好的激發和提升這種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活動。好奇、愛玩兒是幼兒的天性,我通過“神祕的玩具筒”打開了幼兒探索的慾望,幼兒在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操作中,漸漸獲得對影子的瞭解,努力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

活動目標:

1、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變化有關,在探索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2、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的過程,並樂於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手電筒

2、玩具筒、各種物體卡片

3、一盆花、參照物

4、任務卡、太陽卡片、膠棒

活動過程:

1、用大型led燈導入,引出影子的話題。

2、觀察玩具筒,看看玩具筒裏有什麼?通過玩具筒裏藏着的祕密,激發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3、幼兒探索用手電筒讓影子出現。幼兒回想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裏見過影子。得出結論――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4、教師更換卡片,讓幼兒猜想影子會不會變?幼兒嘗試探索更換物體卡片,感受影子的`變化。探索得知:物體不同,影子也是不一樣的。

5、觀看ppt中的兩個影子,讓幼兒思考這兩個影子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猜想,這兩個方向不同的影子是幾盆花的影子?

6、教師引導操作。讓幼兒指出,影子在哪?光源在哪?光源在這邊,影子就在他的另一邊。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發現,一盆花也會有變化不同的影子。初步感受光源變了,影子的方向也改變了。

7、讓幼兒自由探索,親身體驗。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也跟着變來變去。

8、發放記錄卡,邊操作邊記錄。加強幼兒對影子變化的認識。

9、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ppt,總結記錄卡。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到活動室,仔細觀察哪裏還有會變化的影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慾望。

2、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3、學會做觀察記錄。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大樹

2、彩筆、圖畫紙、鉛筆。

3、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活動過程

一、觀察了不同樹種 1、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

2、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樹的外形特徵,你喜歡什麼樹,它是什麼樣子?

二、帶幼兒去室外觀察樹木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下到上,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

2、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爲什麼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三、領養大樹活動 1、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上。

2、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四、觀察記錄 1、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

2、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

3、記錄小樹家的路線圖。

五、區分樹的種類 1、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

2、讓幼兒學習點數。

六、繪畫:我喜歡的樹 1、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並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展區展覽。

2、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對園區樹木千姿百態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1.學習2、3的相鄰數,感知相鄰數多1少1的關係。

2.能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3.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企鵝操作卡、數字卡每人1套。

2.《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9只企鵝的圖片中找出外形一樣的擺放在一起。

2.幼兒操作,感知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1)將數字1、2、3與相同數量的企鵝圖片對應擺放。

(2)分別說出3種企鵝的數量,並比較3種企鵝的多少。

(3)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3種企鵝排隊。

3.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教師小結:數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 ,排在中間,所以1和3是的'2的好朋友。

4.幼兒嘗試用相鄰數規律,找出3的相鄰數。

5.遊戲:朋友在哪裏。

幼兒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傳球。音樂停,球傳到誰的手裏,誰就說出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裏?”手裏拿着數字卡片1和3的幼兒舉起卡片回答:“我是1,我是你的小朋友。”“我是3,我是你的大朋友”。全體幼兒一起說“2的好朋友是1和3”。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