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

1、 能圍繞故事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懂得微笑是快樂的傳遞。

二、 活動準備:

1、 故事圖片

2、 一封信

3、 輕柔的音樂

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寄給誰的?是誰寫的?

2、我們一起來聽聽,信裏都說了些什麼?(讀信)

3、小蝸牛爲什麼會給我們寄來這樣一封信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提問:小蝸牛爲什麼着急?

小螞蟻是怎麼樣誇獎小蝸牛的?

小蝸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麼呢?

小蝸牛是用什麼辦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們看到了小蝸牛的微笑,心情會怎麼樣?

小結:微笑真是一樣好東西,小蝸牛用自己的微笑給朋友們傳遞了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

1、提問:

小蝸牛爲什麼會給我們寄來這封信?(小蝸牛想把它的快樂傳遞給我們)

當你看到小蝸牛的微笑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小結: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只有心裏快樂,微笑才能把快樂傳遞給朋友。小蝸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樂傳遞給了我們。

2、討論:

(1)、你什麼時候最快樂?(可用故事中的情節提示孩子,如大象幫助朋友蓋房子等)

原來幫助別人不僅能使別人快樂,也會使自己快樂。快樂了,我們就會微笑,就可以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朋友們。

(2)、你想怎樣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3、讓我們把我們最美麗的微笑送給在這裏的每一位老師,把我們心中的.快樂傳遞給他們!

附:故事《微笑》

森林裏住着許多動物,有鼻子長長的大象、愛勞動的小螞蟻、愛爬樹的小猴子……它們都是好朋友,都非常願意幫助別人。小鳥喜歡爲朋友們唱歌,大象能爲朋友們蓋房子,小兔願意爲朋友送信……只有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一羣小螞蟻擡着西瓜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擡起頭向着小螞蟻們甜甜地微笑。小螞蟻們也對小蝸牛微笑,並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們真快樂。”

小蝸牛聽了,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把我們快樂傳遞給他們。”可是小蝸牛又爲難了:“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個晚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們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小和阿嗚的信》適用於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積極地嘗試與周圍的人交往,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信的內容,增進與朋友之間的友誼,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小小和阿嗚的信》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信的內容,增進與朋友之間的友誼。

2、積極地嘗試與周圍的人交往。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故事中的信一封

活動過程:

1、視聽故事,理解信的內容

出示角色: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好朋友,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是一對好朋友。小小住在河的上游,阿嗚住在河的下游。它們常常在一起玩,可是最近,小小好幾天沒看見阿嗚,有些想念它了。於是小小就寫了一封信給阿嗚。

出示信:看看這封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信中有拼音、數字、漢字、圖畫等)

小結:小小真聰明,碰到自己不會寫的字想到了這麼多的辦法來代替,誰能看懂小小的這封信?

幼兒討論理解信的內容。(鼓勵幼兒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說說)

信送到了阿嗚手裏,猜猜阿嗚看懂這封信了嗎?

出示故事圖片。

二、寫給好朋友的一封信

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就這樣用寫信的辦法告訴好朋友心裏話。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我們幼兒園要放假,可能和好朋友碰不上面了,我們來試試給好朋友寫信,說說心裏話。

幼兒嘗試寫信。

分享交流。

三、延伸

你們有沒有比寫信更方便的辦法?

小百科:信,兩個讀音:xìn和shēn。讀作xìn的基本字義是誠實,不欺騙,不懷疑,認爲可靠的意思:也有消息、 函件等意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一天,許真小朋友帶了一隻玩具機器貓來幼兒園,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哇,是機器貓啊,它的大口袋裏有好多寶貝呢!”“如果是真的機器貓就好了,我讓它幫我變一個奧特曼。”“我想讓它幫我變好多冰淇淋。”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議論着,看到他們交流得這麼開心、熱烈,我想:何不順應孩子的興趣,創設一個真實和豐富的語言應用情境,既能滿足滿足他們的表達需要,又能促進其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於是,我設計了語言活動――《神奇的泡泡》。

二、設計理念:

1、活動內容的選擇――依據幼兒的興趣愛好

“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於興趣”依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活動內容,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都特別喜歡看科幻動畫片《機器貓》,喜歡機器貓――小叮噹這個角色,嚮往機器貓有着能實現願望的神奇萬能的寶貝。整個活動以機器貓的“神奇的泡泡”貫穿,幼兒的思維始終被其牽引,注意力得到長久的維持。

2.活動環節的設計――遵循幼兒的學習特點

中班的幼兒具體形象思維仍然占主導地位。教師藉助鮮活、形象的教具,爲幼兒創設了“想說”的環境。可愛的機器貓大布偶對幼兒很有吸引力,連平時不太喜歡和同伴交談的幼兒都喜歡對機器貓說說自己的想法。形象逼真,色彩鮮豔的實物貼絨圖片,從良好的視覺效果上激發了幼兒的表達慾望。活動環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逐層拓展,“看看、說說――猜猜、說說――想想、說說――畫畫、說說”使幼兒的思維從具體形象上升到抽象理性,教學過程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3.整合多種活動形式――滿足幼兒表達慾望

在語言活動中,綜合的教育手段能更好的實現教育目標。“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綱要》)因而要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拓展幼兒的經驗,提供語言發展的條件”。本活動實現了語言和藝術領域的整合。繪畫是一種形象語言,它既表徵圖象又表徵語義,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幼兒自由想象後,教師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想象的內容,使幼兒的思維空間更加開闊。最後集體創編歌表演,既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發揮,又讓幼兒的自我表現慾望得到進一步滿足。活潑動感的音樂把幼兒的情緒再次推向高潮,活動在高潮中自然結束。

4.提供寬鬆自由的語言環境――注重師幼互動

《綱要》要求: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寬鬆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他人交談,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安全,愉快,寬鬆的語言環境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在幼兒看看,猜猜,想想,畫畫,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時,教師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大膽,自由的和同伴,和老師,和“機器貓”進行交流,爲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活動中,教師帶着“機器貓”走近幼兒身邊,傾聽他們的談話,蹲下來和他們交談,讓幼兒感動親切,平等,信賴,同時,教師還注意積極地評價幼兒的語言,保護好幼兒語言交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活動目的:

1.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象,樂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想象的事物,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活動準備:

“機器貓”大布偶一隻;《機器貓》音樂磁帶一盤“機器貓吹泡泡”背景圖兩幅;貼絨教具兩套;每組一張大圖畫紙(紙上畫有五光十色的泡泡若干);每組水彩筆、蠟筆若干。

五、內容與指導:

一“機器貓”布偶引入,激發興趣

我們的好朋友“機器貓”來了,它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寶貝,它能變成我們想要的許多東西。

(評析:可愛的機器貓大布偶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視線,加上教師神祕的口吻,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註定性和積極性。)

二看看,說說

1.出示貼絨教具一(立體實物圖片):機器貓吹出的第一串泡泡變出了什麼?(皮球、小熊貓、鞋子、鮮花、芭比娃娃、鬧鐘、搖搖車、漢堡包)

2.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回答)

(評析:色彩繽紛的機器貓吹泡泡背景和形象直觀的貼絨圖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視覺感觀,使幼兒產生了表達的需求,急於表達,樂於交流。)

三.猜猜,說說

1.出示貼絨教具二(正面爲各種顏色的“泡泡”,反面爲立體實物圖片):機器貓吹出了第二串泡泡大家來猜猜,這些泡泡會變出什麼?(幼兒自由猜測,師鼓勵幼兒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師揭示圖片驗證幼兒的猜測。(或者由幼兒自己揭示圖片進行驗證)

3.師生共同小結:泡泡可真神奇,能變出吃的,玩的,用的,生活中有的和生活中沒有的各種東西。

(評析:幼兒很喜歡“猜一猜”的遊戲形式,在一次次的揭示圖片驗證自己的想法時,當驗證結果和自己的猜測相符時,幼兒顯得得意而滿足,當驗證結果出乎意料時,幼兒也感受到另一份驚喜。此時,幼兒的參與表達的慾望更加強烈,每個幼兒都躍躍欲試,活動氣氛十分熱烈。同時,教師的小結,幫助幼兒整理散亂的經驗,澄清內在關係,使之上升到較爲抽象的理性認識高度,爲下一個環節的想象和表達拓寬了思維,使接下來的想象有了方向又有廣闊的空間。)

四.想想,說說

1.機器貓吹出的第三串泡泡能變出小朋友喜歡的東西,你希望它給你帶來什麼?你想用它來做什麼?(幼兒分組交流,師帶着“機器貓”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和老師,或者機器貓。)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願望(師鼓勵幼兒說出與衆不同的想法)

(評析:教師爲幼兒創設了開放的思維空間,孩子們不僅能依據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進行表述,而且大膽展開想象,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無奇不有。教師對他們的想法給予充分的肯定,對於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則不予過分的強調,關鍵在於重視孩子參與的過程。)

五.畫畫,說說

1.幼兒自由想象,分組作畫(同組幼兒在“神奇的泡泡”的背景圖上共同作畫,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積極參與,富有個性地作畫)

2.幼兒自由參觀,相互交流畫面內容(師和“機器貓”一起,和幼兒共同參觀,交流)

(評析: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具體表現想象的內容,重在讓幼兒進行創造想象,發展想象力。孩子們有的畫動物,有的畫卡通人物,有的畫生活用品,有的畫交通工具,可見孩子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分組作畫後的自由參觀、交流,不僅給幼兒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機會,由創造了表現語言才能的機會。)

六.集體創編歌曲《機器貓》,歌表演結束活動

1.大家都很喜歡《機器貓》的歌,我們把想要實現的願望編進歌詞,和機器貓一起表演吧。

(選用《機器貓》的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把自己的願望編進歌詞)

我有一個好朋友,

它呀就是小叮噹

它能讓我實現所有所有的願望

我要一個大蛋糕(一隻小花貓)

它就帶來大蛋糕(小花貓)

有了這個朋友多呀多麼地快樂

2.師生一起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愉快結束活動。

中,師生共同表演,有助於調節活動氣氛,動靜交替。不僅使活動更加完整連貫,而且滿足了幼兒愛表現的願望。活動雖然結束,但幼兒的身心仍然沉浸在自由和快樂中。)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續編故事是幼兒語言發展中的一個難點。幼兒續編故事的能力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儲備、較好的理解故事內容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上的。城裏來了大恐龍故事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幼兒。所以我特意設計了這堂課,來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恐龍的形體特徵,龐大、笨重。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製作一本故事大書《城裏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二、基本環節: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徵,形態。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傾聽故事。“老師今天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裏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裏,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的。

三、形象特徵:

1)恐龍來到了什麼地方?它覺得怎麼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裏人帶來了那麼多的麻煩,是它自己願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裏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誇張的動作表現恐龍的形體特徵。

5、“恐龍還想爲城裏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裏?它看到了什麼?心裏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鼓勵幼兒想象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四、結束環節:

請幼兒試着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並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五、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後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

城裏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裏,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聲。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響,火車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進衚衕裏,它聞到人家廚房裏飄出來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的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裏難過極力——城裏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着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着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口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的身上、身下開過,它變成了一座立交橋。大恐龍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麼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爲城裏人多做點事,因爲它是多麼喜歡這個地方啊!

教學反思

1、語言的發展對幼兒尤爲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在續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入討論環節,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節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大膽推測、講述母雞和狐狸之間可能發生的事情。

2、學習故事中的動詞短句:走過……、繞過……、越過……、經過……、穿過……、鑽過……。

3、幼兒創設場景,感受和體驗文學作品的詼諧、幽默。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課件、背景音樂《稻草裏的火雞》、《母雞蘿絲去散步》的視頻、動詞短句卡片等。

2、準備椅子、地墊、一個大袋子(障礙物)、大圓筒、拱門、跨欄、呼啦圈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劉老師要帶你去一個農場,請你仔細看看,你認識農場裏的設施嗎?

2、觀看課件P2。

教師:這個農場真大,你看見了什麼建築物?請你大膽的說出來。(鼓勵幼兒說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籬笆等)

二、幼兒觀看課件(一),並大膽地猜測故事的基本情節。

1、觀看PPT第2—4頁。教師:在農場裏,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你看見了什麼?這是一隻什麼雞?雞在幹什麼?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誰?你猜它在想什麼?那母雞到底會不會給狐狸吃掉呢?接下來請看——(讓幼兒猜想)

教師:你看見了什麼?狐狸這麼樣?(跳起來想吃母雞)

母雞知道嗎?爲什麼?你猜,母雞會被吃掉嗎?

教師:發生了什麼事情?狐狸吃到母雞了嗎?狐狸的表情是怎樣的?這時,狐狸會想什麼?那麼母雞知道後面跟着狐狸嗎?那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母雞又會去到哪裏呢?請你們仔細地觀看——

2、請幼兒連續觀看PPT第5—16頁。(每張課件設置15秒)並回答問題。

教師:看完了課件,請你告訴我們,你看到了什麼?故事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邀請2~3人講述)

3、請幼兒再觀看課件(二),深入地觀察畫面,並進一步瞭解故事的'情節。

重點:觀察狐狸和母雞的表情,還有其它動物的表情與動作。

4、教師播放視頻,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視頻4分鐘)

三、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並認識動詞短句。

1、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母雞蘿絲去散步》)(請個別幼兒出來表演什麼叫“散步”。)

教師:母雞去散步,一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幼兒與教師一起回憶故事情節,教師邊出示動詞短語,並張貼在黑板上。)

(走過院子——繞過池塘——越過乾草堆——經過磨坊——穿過籬笆——鑽過蜜蜂房)

★重點:邀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出“動詞短句”。

2、教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你最喜歡裏面的誰?爲什麼?喜歡狐狸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

◆狐狸的眼裏只有母雞,一心想着吃雞,其它什麼都沒看見,所以發生了那麼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隻貪心、倒黴的狐狸。

◆母雞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表現的非常的鎮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許多辦法來對付狐狸,這真是一隻了不起的母雞呀!

四、幼兒自己商討,創設故事情景並進行遊戲。

1、幼兒分成兩組,每組負責擺設3個情景。

2、教師帶領幼兒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樂,一起述故事和遊戲表演。

4、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大班語言活動《鄱陽湖》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用語言和動作表演打魚。

2、 感受兒歌琅琅上口的語言特點和念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撐船撒網的圖片。

2、 幼兒用書、磁帶/CD。

活動過程:1、 教師提問,引出話題。

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畫圖,說說圖上都有什麼。

教師:你去過鄱陽湖嗎?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2、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兒歌裏的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聽到的兒歌中的內容,教師幫助幼兒整理、組織語言,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復述

3、 出示教學圖片,幫助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1) 請幼兒說一說圖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整理思路,將畫面與兒歌內容聯繫起來。

(2) 結合畫面,請幼兒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琅琅上口。

4、 出示撐船撒網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打魚的,並進行表演。

(1) 請幼兒用語言表達怎樣打魚。

教師:看看圖上有什麼?圖上的人是怎樣打魚的?

(2) 請幼兒用動作表演怎樣打魚。

教師:請你學一學打魚的動作。

5、完整朗誦兒歌,在念完最後一句後,請幾位做捕魚人,表演打魚的動作去抓小魚,其他幼兒做小魚四散跑,增加幼兒念兒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