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14篇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上幼兒園》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14篇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2、初步培養幼兒能安靜、專心聽故事的習慣。

3、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節。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

三、活動過程:

(一)、放映多媒體課件,幼兒觀看後討論:故事中有誰?它們都幹什麼?

(二)、老師結合掛圖,分段講述,設計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小白兔先遇到誰?又遇到誰?他們是怎麼上幼兒園的?

(三)老師操作多媒體,根據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們說的話。

(四)、討論:我們小朋友應怎樣上幼兒園?

(五)、老師小結:小朋友們應該學習小白兔、小鴨子、小花貓,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

四、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家長也及時鼓勵、教育幼兒愉快的上幼兒園。

活動反思:

新學期開學是小班工作最爲重要,也是最爲辛苦的一個階段,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孩子的情緒。爲了儘快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期,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從而讓幼兒對幼兒園、對老師產生親切感,而特別設計了這一活動。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這一活動是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它帶領着幼兒逐漸認識集體,走入集體生活,並漸漸地喜歡集體生活,讓幼兒信任我們老師,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感受到各種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希望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滿足,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漸漸地孩子們就從不接受老師--接受老師--喜歡老師--離不開老師。但是我知道要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是需要我們班級的老師共同努力的。

在活動中,絕大部分的幼兒能融入進來,有些幼兒因爲第一次上幼兒園還正處於哭鬧的狀態,但是在我講故事的時候,哭鬧的孩子也變的小聲了。原來,只要讓孩子有事情做,或者說可以讓他們忙一點,就會暫時忘卻離開爸爸爸媽媽的無安全感,充分感受幼兒園的快樂,真正的達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音樂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以歡快的情緒較完整參與演唱。

2、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愉快情緒。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娃娃,因出主題

教師以布娃娃的身份講述在幼兒園的高興事,激發幼兒愉快的心情,因出歌曲。

二、教師師範演唱歌曲。

三、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 教師領唱,幼兒跟唱。

2 重難點句教唱,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 引導幼兒有表情的演唱。

4 集體和分組練習演唱。

5 請個別幼兒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幼兒集體演唱,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我上幼兒園》是一首優美的歌曲,生動形象的'歌詞淺顯易懂。當教師出示色彩鮮豔的“晨風、小鳥飛、上幼兒園”圖片時,小朋友們的興趣是非常高的,紛紛舉手回答問題。通過認識圖片,有意識的引導他們進行記憶歌詞。在學唱環節,大部分小朋友學的都比較認真,能跟着老師、看着圖片一起學唱歌曲,但是個別小朋友的音樂常規不是特別好,在今後的活動中將多加培養。由於時間關係,最後的表演環節不能順利完成,可以作爲延伸活動。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觀察圖書中三隻小豬的行爲變化,根據服飾區分豬小弟和豬小妹。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圖書(人手一冊)、指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自己閱讀圖書,瞭解畫面

師:“小朋友喜歡看書、聽故事嗎?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一本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讓幼兒自己閱讀一遍,教師觀察

二、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書,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觀察和討論畫面內容,並設計一些過渡性的問句,讓幼兒串聯前後畫面,從而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

1、三隻小豬在幹什麼?

(1)教師講述故事。師:“三隻小豬分別叫什麼名字?他們在家裏乖嗎?”

(2)豬爸爸和豬媽媽商量了什麼事呢?他們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三隻小豬來到了幼兒園怎樣跟老師打招呼的呢?”請幼兒學說對話(幼兒集體與教師分角色)

(3)你們看發生了什麼事情?(三隻小豬站在旁邊哭了,不和大家一起做操)

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三隻小豬看見媽媽不在了哭了起來,這時老師想了個什麼辦法的呢?三隻小豬有沒有和其他小豬一起參加比賽呢?

(4)教師邊指導幼兒看圖書邊提問:三隻小豬在比賽中的表現怎樣啊?大家休息的時候三隻小豬還在幹什麼呀?

(5)放學了,媽媽來接小豬了,小豬又對老師說了什麼話?請幼兒學說對話(幼兒集體與教師分角色)

2、組織幼兒自由地翻閱圖書,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隻小豬的穿着打扮、動作表情等外部特徵。

(1)三隻小豬都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啊?

(2)你能找找哪個是豬小妹,哪個是豬小弟呢?爲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呢?(幼兒討論)[]

(3)點點畫面中各有幾隻豬小弟和豬小妹呢,請來數一數。三、師生講述故事

師:“三隻小豬對老師又有禮貌,又和小朋友能一起開心得遊戲,真棒!我們拍拍手錶揚一下他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用指偶分角色表演

三、聯繫生活實際

1、小朋友喜歡上幼兒園嗎?

2、你們在幼兒園喜歡做什麼?有什麼快樂的事?

3、如果你是小豬,你會怎樣上幼兒園呢?(幼兒聯繫生活來討論。)

四、結束活動

師:三隻小豬在幼兒園過的開開心心的,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一起和同伴玩遊戲去吧!

活動反思:

小朋友剛上幼兒園,第一次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第一次過上了集體生活,他們很不適應。本學期我擔任了小班的教育教學工作。新學期開學是小班工作最爲重要,也是最爲辛苦的一個階段,更是幼兒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環境的關鍵期。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很少,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幼兒園。對集體生活不熟悉,在他們入園以前,主要接觸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當他們來到幼兒園,發現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面對陌生的環境,看到父母、家人不再陪伴自己,便會產生一種分離焦慮與陌生人交往的焦慮。再加上不能象在家一樣: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愛去哪就去哪,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總要受到一定的約束,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於是有的孩子哭鬧不止,有的不肯吃飯,有的不愛睡覺,還有的不喜歡參加活動,不能適應集體生活,或無拘無束到處亂跑、打人、爭搶玩具等等。爲了儘快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期,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從而讓幼兒對幼兒園、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以幼兒爲主體的語言活動“三隻小豬上幼兒園”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三隻小豬上幼兒園”是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它以三隻小豬被媽媽帶到幼兒園去產生的情緒變化展開了,它帶領着幼兒逐漸認識集體,走入集體生活,並漸漸地喜歡集體生活,在活動中滲透入了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好、老師再見等見面禮,培養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常用禮貌用語,鍛鍊幼兒的語言能力。爲了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暫時忘卻家庭的親子之情,融入集體的快樂,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運用指偶擺動,創設了一個故事環境,增加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也讓幼兒能更好得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中還讓幼兒一起邊講故事邊表演。故事的語言很生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非常符合小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能夠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

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有了很大變化:

孩子們更加喜歡上幼兒園,並逐漸學會在討論中與人交往。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知道了怎樣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裏應該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孩子們從不認識到成爲夥伴、朋友。初步學會了關心、安慰同伴。

能大膽講述,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活動開始時有的幼兒不太願意表達,不敢在集體面前說話。通過活動,孩子們不僅會簡單講述故事內容,並初步學會傾聽,願意說,喜歡說。班裏的周錢景淵小朋友,上課時總不愛回答問題,在我一次次的提問中,我多叫了周錢景淵幾次,漸漸得她能夠大膽得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小班幼兒吐字、發音還不太清楚口語表達還需要不斷地培養。

但是,在活動中,小班的幼兒生活經驗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較貧乏,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比較嚴重。部分幼兒還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比較固執、任性,有時喜歡爭搶玩具,社會性發展還很弱,缺少與同齡人分享的經驗。家長很關心幼兒,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導的科學方法。教師有必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多與家長交流育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加強謙讓、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得要自己吃飯,不要別人喂。

2、學習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學用小勺,能把飯萊一勺一勺送進嘴裏細嚼慢嚥。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生活區角活動:舀小勺

2、環境佈置:自己吃飯真能幹、小鏡子若干、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1、感知討論

(1)餐廳環境佈置"自己吃飯真能幹"。用環境隱性的教育手段,讓幼兒潛移默化感知,吃飯要自己吃。

(2)演示"學用小勺"。

(3)照鏡子"我們的牙齒真能幹"建議可利用吃點心時,發給每位幼兒一面小鏡子,先張開小嘴照一照,看見嘴巴里有牙齒和咽喉部等。

2、實踐操作

(1)生活區角活動: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彈或各類豆粒等材料,讓幼兒練習舀小勺,掌握正確用小勺的方法。

(2)幼兒餐點時,注意督促提醒幼兒要正確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進嘴裏,要細嚼慢嚥。對特殊幼兒,先要求會嚼會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反饋在活動後,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時搞一些小獎勵,對那些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萊的幼兒送以小獎品,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通過家園之窗,向家長進行幼兒獨立進餐要求的宣傳,要求幼兒在家在園一個樣,父母不要包辦代替,儘可能堅持培養幼兒獨立進餐的習慣,隨時保持家園聯繫,溝通了解幼兒進餐的情況。學習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學用小勺,能把飯萊一勺一勺送進嘴裏細嚼慢嚥。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激發幼兒參與歌唱活動的願望。

2.幼兒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初步學習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歌唱,體驗與別人一起唱歌的`歡樂。

3.引導幼兒邊唱邊根據詞意自由動作,鼓勵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活動準備

1.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

2.磁帶

活動過程

一、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下,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拍手,聽一聽歌曲裏都唱了什麼?

二、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在音樂伴奏下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老師告訴幼兒: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請幼兒聽一聽它在唱什麼。

小白兔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旋律,說一說自己聽到小白兔唱了什麼。

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

老師告訴幼兒: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請幼兒和小鴨、小貓一起唱歌曲。

教師彈琴與幼兒共同學習小兔、小鴨、小貓的樣子唱一唱歌曲。

引導幼兒共同誇一誇小兔、小鴨、小貓,

請大家說一說它們好在哪裏?

自己有沒有像它們一樣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每天在做什麼?(去上班)

小朋友應該去哪?(上幼兒園),

指導幼兒瞭解歌詞的第一部分: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

引導幼兒說一說上幼兒園你應該怎樣做?

指導幼兒瞭解歌詞的第二部分:也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好。

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主的邊演唱邊加動作。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主題說明:

上幼兒園啦!在家裏倍受寵愛的小寶貝們,帶着許多小問號,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學習在集體中獨立地生活。可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多少有些恐懼和焦慮,幫助幼兒們儘快熟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是我們開展這個主題活動的初衷。

主題目標:

1、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內容:

布袋偶表演《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願意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布袋小鴨、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小鴨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鴨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鴨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怎麼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鴨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活動小貼示:

幼兒特別喜歡布袋表演,因此此類的.活動不僅在學習活動中採用,也可以運用在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技能目標:熟悉歌曲,學習用愉快的情緒歌唱。

認知目標:學習隨音樂合拍地邊唱歌邊做動作,理解歌曲的內容,知道老師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愛他們,上幼兒園不哭也不鬧。

情感目標:初步感受歌曲的優美情緒,鼓勵幼兒參與歌唱活動並體驗與別人一起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巧虎圖片、動畫片《巧虎上幼兒園》

2、幼兒園全景圖,激發幼兒想上幼兒園的願望。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和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活動難點:

學習用愉快的情緒歌唱,隨音樂合拍地邊唱歌邊做動作。

活動過程:

1、圖片引入

師:“看!誰來了?他要和我們一起學本領呢!”(教師出示巧虎圖片。)

有的幼兒根據以前看動畫片的經驗可能認識巧虎:“巧虎”,如不認識,教師可介紹。

師:“今天巧虎要上幼兒園了,你們看,巧虎在幹什麼啊?”

2、觀看動畫片

師:“巧虎在幼兒園和小朋友都做了什麼高興的事呢?”(播放動畫片,幼兒觀看。)

引導幼兒用固定的語句形式,以自己是巧虎,說說巧虎在幼兒園幹什麼,如: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吃飯、喝水、玩遊戲等。(請幼兒模仿巧虎做各種唱歌、跳舞、吃飯、喝水、玩遊戲動作,並引導幼兒說出巧虎上幼兒園很高興)

3、出示幼兒園全景圖

師:“巧虎在幼兒園高興嗎?他喜歡上幼兒園嗎?那他的幼兒園漂亮嗎?我們的幼兒園呢?我們來看看是我們的幼兒園漂亮還是巧虎的幼兒園漂亮。”

引導幼兒觀看幼兒園全景圖,說說我們的幼兒裏有什麼,如:我們的幼兒裏有大型玩具、鞦韆、轉轉椅、攀巖等。(以幼兒愛玩的特點,引發幼兒愛上幼兒園的興趣。)

4、學習唱歌曲

師:“聽!巧虎高興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麼?”(教師出示巧虎圖片,邊示範演唱歌曲《我上幼兒園》,並引導幼兒根據剛纔聽到的歌曲說歌詞)

師:“那我們和巧虎一起來唱歌吧!”(教師放慢演唱,聽教師的演唱,讓幼兒更容易學唱;教師用鋼琴伴奏教幼兒一句一句學唱歌曲。)

師:“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情緒演唱好嗎?”(幼兒隨教師的琴聲演唱歌曲)

5、引導幼兒自由地創編動作

師:“爸爸媽媽都是怎樣上班的呢?”(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比如:一般爸爸都會開車,引導幼兒可以模仿開車動作,或者媽媽是醫生,引導幼兒可以模仿打針的動作等。其他歌詞也同樣的方法。)

師:“爸爸媽媽都要去上班,在幼兒園有什麼事就找誰呀?在幼兒園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會像爸爸媽媽愛你們一樣愛你們的,所以在幼兒園你們並不孤單,因爲有老師媽媽在保護你們的`。”(消除幼兒的陌生恐懼和與家人的分離焦慮。)

師:“我們一起上幼兒園吧!“(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比如:我們去幼兒園高興不高興呀?高興的時候就也不哭也不鬧,引導幼兒可以左右各擺手一次。)

教師綜合幼兒的動作,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師:“你上幼兒園的時候最想和誰一起去啊?那你們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們應該對好朋友怎麼說呢?”(教師鼓勵幼兒主動邀請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演唱,併爲好朋友喝彩,在學會結伴表演後,鼓勵幼兒邀請沒有朋友的幼兒,並一起表演。)

6、結束

師:“小朋友唱歌真好聽,跳舞真好看,回到家把今天學的歌曲、舞蹈給爸爸媽媽表演表演好嗎?爸爸媽媽一定會說我家寶貝真棒,會跳舞、唱歌了對嗎?現在我們到外面玩我們幼兒園的玩具,尋找幼兒園裏的快樂去吧!”

活動延伸:

1、建構區:搭建我的幼兒園

2、娃娃家:與好朋友一起玩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跟別人打招呼,會使用禮貌用語“你早”“再見”。

2、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重點:

學習跟別人打招呼,會使用禮貌用語“你早”“再見”。

難點: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大圖書一本,幼兒用小圖書每人一本。

2、玩偶:小猴、小狗、小貓。

活動過程

一、運用玩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兒的注意。

1、教師操作玩偶小猴進行表演,引導幼兒與小猴互相問好。

(1)小猴愉快地出場,和幼兒打招呼:“嗨,你好!我是快樂的小猴。”

(2)引導幼兒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

(3)教師問小猴:“你今天爲什麼這麼高興呀?”小猴高興地說:“今天我上幼兒園了!”

2、以同樣的方式表演小狗、小貓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景。

二、引導幼兒集體閱讀,學習翻閱圖書的方法

1、出示大圖書,引出故事。

師(出示圖書封面):三隻可愛的小豬也來了,它們也要去上幼兒園。它們的表現怎麼樣呢?我們來猜一猜。

2、師幼一起閱讀故事。

教師引導幼兒跟隨教師的講述,學習一頁一頁有序地閱讀小圖書。注意根據幼兒翻閱相應圖頁的情況適當調整講述速度,並進行個別指導。

三、引導幼兒討論問題,瞭解故事情節。

師:三隻小豬在家是怎麼樣的?

師:他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師:其他小豬是怎麼幫助他們的?

師:三隻小豬在幼兒園喜歡幹什麼?

師:他們後來願意上幼兒園了嗎?爲什麼?

四、引導幼兒自由閱讀圖書,鞏固對故事內容的感受、理解。

1、幼兒自主閱讀圖書,教師指導。

輔助提問:

你認識這三隻小豬了嗎?他們各穿什麼樣的衣服?

你能從他們的動作和表情中猜出他們的心情嗎?

2、交流、分享。

師:三隻小豬在幼兒園的動作和表情有什麼變化?

師:他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3、學習三隻小豬來園和離園時的禮貌用語。

師:三隻小豬都很有禮貌,他們去幼兒園是怎麼和老師打招呼的?

師:他們離開幼兒園的時候和老師是怎麼打招呼的?

五、引導幼兒聯繫自身實際進行討論。體驗上幼兒園的`快樂。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師:你喜歡在幼兒園做什麼?師:幼兒園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和快樂的事情?

師:如果你是小豬會怎樣上幼兒園?

延伸活動:

1、在班內佈置幼兒情緒表現欄,讓幼兒用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臉譜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情緒。

2、利用來園、離園活動鞏固幼兒對禮貌用語的學習。

活動總結

本活動結合了輔助教具課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個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了。幼兒能大膽的說,想象力得到很好的發揮。動靜搭配合理,幼兒得到綜合性的發展。本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連貫性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喜歡聽故事,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理解故事內容,能簡要回答關於故事的問題。

.初步瞭解幼兒園生活,培養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親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兒園》(《我喜歡幼兒園》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9頁)。

.男孩手偶。

.幼兒的一張全家福照片。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 老師甲以愉快的聲音和幼兒打招呼。

2. 老師乙用男孩手偶在活動室門外假裝探頭看的樣子,老師甲表示歡迎男孩手偶,並請幼兒提問手偶的名字。

3. 老師介紹手偶叫小元,和幼兒一樣都是三歲,今天是第一天上幼兒園。

4. 出示幼兒用書2-9頁或電子書第4-11頁,講述親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兒園》:

小元是個男孩子,今年三歲,媽媽說他長大了,可以上幼兒園了。

今天是小元第一天上幼兒園,他一早起來吃過早飯,換了一套漂亮的園服,便背上書包準備上幼兒園。媽媽把小袋鼠掛在小元的書包上,說:“小袋鼠陪你上幼兒園。”小袋鼠是小元的好朋友。

幼兒園離小元的家很近,小元拉着媽媽的手走路上幼兒園。路上,小元看見其他小朋友,有的和奶奶上幼兒園,有的和爸爸上幼兒園,還有的坐校車上幼兒園。園長和老師站在幼兒園門前,笑着歡迎小朋友。媽媽告訴小元:“幼兒園裏有很多小朋友,我們進去找他們玩吧!”

小元帶着小袋鼠,在活動室和很多小朋友一起聽老師講故事,一起唱歌、玩玩具和吃點心,小元感到很開心。

離園的.時間到了,小朋友和老師、園長說再見。媽媽來接小元和小袋鼠回家,小元一見到媽媽,就對媽媽說:“我喜歡幼兒園”。

5. 與幼兒討論:

小元帶誰去幼兒園?(小袋鼠。)

爲什麼媽媽讓小袋鼠陪小元上幼兒園?(小袋鼠是小元的好朋友,有小袋鼠在小元身邊,小元便不害怕上幼兒園了。)

小元和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聽故事、唱歌、玩玩具。) ?

你在幼兒園裏喜歡玩什麼遊戲?(自由回答。) ?

誰來接小元回家?(媽媽。) ?

小元喜歡上幼兒園,你也喜歡上幼兒園嗎?爲什麼?(自由回答。)

6. 讓幼兒假裝打電話給家人,報告今天在幼兒園的情況。

活動評價

.能專心聽故事。

.能向其他人簡單介紹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建議:

.幼兒入園之前,可在家長陪伴下,來幼兒園熟悉環境及活動室中游戲和生活的每個環節,以增強幼兒對幼兒園的嚮往。

.幼兒入園前兩天可讓家長陪同,或在前三天採取半日入園制,根據他們適應的情況,再逐漸延長至全天。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

2.學說短句:“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木偶小兔與兔媽媽。

2.積木搭成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木偶,提問:它們是誰?(小兔、兔媽媽)示範講述,提示幼兒向它們問好。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早上,兔媽媽要上班,它問小兔:“媽媽要上班,小兔上哪裏?”小兔說:“媽媽去上班,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兔媽媽把小兔送到幼兒園,小兔向兔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小兔高高興興來到班上,看見老師,向老師鞠躬說:“老師早。”小兔有禮貌,老師喜歡它。

二.幼兒練習說短句。

1.提問: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今天誰也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教師拿着木偶走到幼兒面前,引導幼兒說給小兔聽:“我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教學反思:

新學期開學是小班工作最爲重要,也是最爲辛苦的一個階段,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孩子的情緒。爲了儘快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期,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從而讓幼兒對幼兒園、對老師產生親切感,而特別設計了這一活動。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這一活動是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它帶領着幼兒逐漸認識集體,走入集體生活,並漸漸地喜歡集體生活,讓幼兒信任我們老師,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感受到各種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希望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滿足,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漸漸地孩子們就從不接受老師--接受老師--喜歡老師--離不開老師。但是我知道要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是需要我們班級的.老師共同努力的。

在活動中,絕大部分的幼兒能融入進來,有些幼兒因爲第一次上幼兒園還正處於哭鬧的狀態,但是在我講故事的時候,哭鬧的孩子也變的小聲了。原來,只要讓孩子有事情做,或者說可以讓他們忙一點,就會暫時忘卻離開爸爸爸媽媽的無安全感,充分感受幼兒園的快樂,真正的達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1

主題簡介:

包括主題背景、設計思路

9月是小班孩子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全新環境的一個轉折時間,不肯上幼兒園、哭鬧、想媽媽畢竟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伴,他們的這些表現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知道幼兒園裏有許多一起玩的同伴,有象媽媽一樣喜歡自己的老師,有小朋友喜歡的滑滑梯和各種各樣的玩具,大家可以一起玩、一起吃飯吃點心,這些都是在家裏所沒有的',所以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是開學初的一個重點。

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上幼兒園了,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喜歡老師和小朋友,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初步建立集體生活所需的衛生、生活等基本常規。

3、樂意參加體育活動,會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或跑,願意做模仿操。

4、樂意用紙和筆大膽的塗鴉,嘗試用橡皮泥進行團圓和撮長

5、初步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唱歌。

6、按物體的某一特徵(顏色或形狀)、名稱進行分類。

主題網絡

主題實施內容形式

預設

生成

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園內活動

集體化

學習

活動(分組)

1、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幼兒園裏老師多

2、談話:我該怎麼辦?

3、分類:送玩具寶寶回家

4、添畫:小草

5、故事:嘟嘟愛上幼兒園

6、1和許多

7、兒歌:兩個小寶寶

8、美麗的大氣球

9、顏色碰碰樂

10、大公雞和漏嘴巴

11、綜合活動:我和好朋友

12、分類:相同顏色給物體歸類

13、吹泡泡

14、你的朋友在哪裏

15、四個好朋友

各種混在一起的玩具

白紙上畫有小兔

掛圖

圖片

塗色

顏料

活動教具:大公雞、小朋友

範例

故事圖片

個別化學習活動

生活區

圖書區

玩泥區

玩色區

表演區

計算區

拉練、鈕釦,襪子、手套、娃娃等

嬰兒畫報

橡皮泥、墊板等

印章、鉛畫紙

錄音磁帶,錄好幼兒熟悉的歌曲

刺絨板,學習各種大小排序

遊戲

活動

音樂遊戲:找朋友

遊戲:猜猜我是誰

語言遊戲:我的朋友

角色遊戲

生活

活動

認識自己的標記

生活活動:洗手

杯架、晨檢牌

運動

活動

大型玩具

跟着老師走

大家排排隊

小動物模仿操

鑽鑽爬爬

場地上畫有圓圈

鑽爬器械

園外活動

家庭

活動

和爸爸媽媽一起分糖果

社區

活動

漂亮的幼兒園

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環境創設

寶寶家:將班級佈置成比較溫馨寶寶家,放着各種孩子家裏帶來的娃娃,小牀,餐具、娃娃衣服等等。

牆面上貼上幼兒的作品、好寶寶照片

其他背景材料

參考的網頁、書籍等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們喜歡體育活動,尤其對具有彈性的墊子情有獨鍾:在上面打滾,跑,跳,爬着玩,樂此不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據幼兒小班年齡特點發展需要,我設計一節愉快的體育活動《墊子上的遊戲》。在活動中創設了形式多樣、有趣而富有挑戰的遊戲,吸引幼兒參與,並通過墊子的不斷變化,鍛鍊幼兒的運動技能,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增強幼兒戰勝困難,勇於挑戰的信心,充分體驗到“一物多玩”及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墊子游戲,鍛鍊大肌肉的運動技能。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

3。能夠戰勝困難,用語挑戰,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過程:

1,老師放音樂帶領小朋友跑步(轉一圈)

2,請每一位小朋友找一塊墊子,站在墊子的後面,請小朋友站到墊子上。蹦一蹦,跳一跳,轉圈跳一跳。

請小朋友坐下,敲一下墊子,什麼感覺?

那如果我們在墊子上玩遊戲摔倒了,怎麼樣啊?墊子可以保護,我們的墊子好玩麼?

3,剛纔我們都是圍着墊子做遊戲,那我們墊子上面還可以怎麼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放音樂)

請小朋友們做好,剛纔小朋友都是在墊子上玩的什麼?誰來試一試。

4,小朋友們剛纔做了這麼多動作,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做)

5,墊子真好玩,剛纔讚美你都是在一塊墊子上做遊戲,那如果我們把電子拼起來變成長長的一排,可以怎麼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自己動手以這個紅色墊子爲中心往兩邊擺。

6,哇,我們的墊子拼好了,看像什麼?還像什麼?

我們把它叫做彩虹橋,現在我們在彩虹橋上做遊戲好不好?但是我們在過這座彩虹橋的時候它會變換,就像我們看的變形金剛一樣,你們敢不敢從這裏通過?

7,你們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一個挨着一個從橋上通過,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go(放音樂)

我們的橋完全變了形,小橋加寬了——小橋變高了——小橋又變形了

最後變成一堵牆,你們敢不敢從這裏通過?誰先來試一試挑戰一下。

8,來我們站成一隊,剛纔我們順利的通過了這座魔幻橋。在小橋變換中我們用了雙腳蹦跳,單腳跨跳和助跑的方法,順利的通過了小橋,我們棒不棒,給自己鼓掌。

老師和小朋友們手拉手放鬆下,坐下,吸口氣,吐氣(聽)拍腿

做遊戲好玩嗎?來我們站起來和你身邊的小夥伴一個大大的擁抱,今天我們的遊戲到此結束,再見!

活動反思:

在情境教學法中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嘗試到墊子的各種玩法,從中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樂趣。

中班音樂活動《爺爺爲我打月餅》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音樂+反思幼兒園中班音樂遊戲《偵探社》第十屆課件PPT+教案說課稿+音樂和視頻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願意傾聽故事,體會聽故事的樂趣。

2.體會和新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時間":《小烏龜上幼兒園》(請參見幼兒用書)

故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

小烏龜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1.整理幼兒常規,讓幼兒一起說兒歌《我伸出小手來》。

2.老師把小烏龜毛絨玩具藏在身後,神祕地展現給小朋友。

3.看看小烏龜的表情。

翻開幫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引導幼兒觀察小烏龜的表情,並猜一猜小烏龜的心情。

聽聽小烏龜的故事。

講述《小烏龜上幼兒園》的故事,並和幼兒討論:

--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發生了哪些事情?

--小烏龜遇到了誰?

4.一起幫助小烏龜。

--出示小烏龜的毛絨玩具,請幼兒說說小烏龜害怕的時候該怎麼幫助它。引導幼兒抱抱小烏龜、拉拉小烏龜的手、和小烏

龜說說話、請小烏龜一起遊戲等。

--再請幼兒說說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烏龜一樣害怕,應該如何幫助他(如請他一起玩、請老師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等)。

活動反思:

《小烏龜上幼兒園》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爲角色。講述了一隻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心情及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小烏龜能快樂地和同伴玩,融入到了集體當中的故事。現獨生子女較多,其有較多的`幼兒都是爺爺、奶奶帶,因此,都比較嬌氣;並且接觸外面的生活較少加上年齡較小,未離開過家長。因此,剛踏入陌生的環境中,難免會哭鬧得厲害。爲了能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瞭解小兔幼兒園的生活,知道大家在一起很快樂。

2、願意尋找躲藏的小兔,學着仔細觀察每幅畫面。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和小兔互動,引發興趣。

1、(出示小兔)

提問:引導幼兒和小兔互打招呼,猜猜小兔揹着書包會去哪兒呢?

聽聽小兔到底要去哪裏呢?(播放聲音片段2遍:)

2、小結:(引導幼兒看封面)哦!原來小兔高高興興是要上幼兒園了。

二、瞭解小兔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1、來園

(1)(翻大圖書第二頁)小兔跟着媽媽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幼兒園。

幼兒園裏的朋友可真多呀。看,有誰在等她?(幼兒看看說說)

(2)提問:高高的小羊會是幼兒園的誰呢?

(3)我們都知道見到老師要問好。那平時你們是怎麼和老師問好的?我們來教教小兔(幼兒示範練習)

(4)小結:小兔真有禮貌,看見老師會說:老師好!

2、遊戲、學習、生活、午餐、午睡

(1)連續翻看圖書

教師:小兔在幼兒園裏可開心啦。我們來看看它和朋友們在幹什麼呢?

請你們睜大眼睛仔細看,等會兒,我們一起來說說,再看看老師是怎麼翻書的。

連續翻看圖書:遊戲、學習、午餐、午睡。

(2)提問:剛纔你看到小兔和朋友麼都在幼兒園裏幹什麼?誰來說給大家聽聽?

(3)小結:他們在一起高高興興地遊戲(學本領、吃飯、睡覺)

(4)師生逐頁看看講講

1)遊戲提問:我們來看看操場上有誰?它們都在玩什麼呀?

小兔到哪裏去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兒與小兔捉迷藏小結:和朋友們一起做遊戲真開心。

2)安全(播放音樂我上幼兒園)幼兒和小動物們一起演唱歌曲。

提問:小羊老師發現有個朋友找不到了,是誰呀?(小兔)

小兔在哪兒?你怎麼知道是小兔呢?

小結:和朋友們在一起唱歌真開心。

3)午餐提問:咕嚕嚕咕嚕嚕,什麼聲音啊?肚子餓了怎麼辦呢?

看看,小動物們在吃什麼?

小兔說:"老師老師我不要吃","老師老師我要喂"怎麼辦呢?

小結:和朋友們在一起吃飯真開心。

4)午睡教師:吃飽了休息一會,瞧小動物們都閉着眼睛睡覺了。噓,輕一點,別把它們吵醒了。

知道嗎,小兔還做了個甜甜的夢呢。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5)放學提問:要回家咯,小兔可是有禮貌的孩子,看它在幹嘛呢?

教師:我們也要回家了,我們也是有禮貌的孩子,和後面的老師說"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