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合六篇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合六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關於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動重難點:

瞭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活動準備:

手足口病例圖、視頻及相關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爲什麼?(請幼兒講述)

二.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有所瞭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症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併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瞭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麼傳播的呢?(幼兒討論)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羣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爲高峯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3、知道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後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羣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後,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淨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4、開展"我是衛生小衛士"活動。

(1)比比誰的小手最乾淨。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乾淨。以小組爲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2)比比誰的衣服最乾淨。

由幼兒當裁判,選出衣着最乾淨的小朋友。

(3)評選出"衛生小衛士"進行獎勵。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是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長大的,家長包辦替代和過度寵愛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務的機會,通過此活動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另外也能使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處,對自己的小手感興趣並萌發保護小手的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手掌各部分名稱(手心,手背,指甲,五指)。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律動《我有一雙小小手》音樂,手的圖片,小鈴、圖書、手帕、充氣玩具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律動《我有一雙小小手》引出活動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小手的動作,感受小手的活動。

二、展開部分1)觀察小手,認識小手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自己的小手,告訴老師你們有什麼發現總結:我們都有兩隻手,一共十個指頭,我們的手指不僅不一樣長還不一樣粗。長得又粗又矮是大拇指,站在大拇指旁邊的是食指,個子最高的是中指,長得又瘦又小的是小拇指,剩下沒有名字的叫無名指。我們的小手上還有指甲,一面是手心一面是手背出示手的圖片,請小朋友們再熟悉一遍手心手背,指甲和五個手指2)小手的本領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師:你的小手會做什麼事?

幼兒:我的小手會拍球、穿衣服……。

2、除了這些事還會做什麼?看看周圍有什麼東西,你去玩玩。

(在各個角落裏放有小鈴、圖書、手帕、充氣玩具等物品)。

3、在幼兒玩玩具時,老師詢問小朋友:你的小手在幹什麼?

4、引導說清手的動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鈴、我的小手在疊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響了等等。

5、老師:“誰還知道小手還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招招手)這是什麼意思?”

幼兒:再見或不要。

老師:(做“過來”的動作)這是什麼意思?

幼兒:來來來。

.......

老師小結:

原來小手它會說話。

3)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教師提問:除了剛纔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

(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啓發幼兒想想:

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

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教育幼兒講究衛生,保護自己的小手。

師:

小手這麼能幹,我們怎麼保護小手呢讓幼兒伸出手心向上看看小手髒不髒,接着交給幼兒洗手的正確動作,讓幼兒手背向上瞧瞧指甲長不長,教育幼兒勤剪指甲;此外還有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冬天洗完手要抹護手霜,出門要戴棉手套等。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做手指遊戲等,在遊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動評價:採用律動引入——師生討論——探索感知——談話小結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

首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通過觀察、比較、遊戲等形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雙手,有手心手背手指頭。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然後通過玩遊戲操作,使孩子在探索中自己發現手能做許多的事情。通過傾聽教師講解、回答問題,孩子萌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從而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最後通過讓幼兒自我觀察。從而懂得了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手對我們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3、讓幼兒能找出身體的各個部位。

活動準備:兒歌《合攏放開》、音樂《魅力無限》、DVD、MP3、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讓幼兒參隨着音樂模仿動作。

活動難點:能正確找出身體各個部位。

活動方法:講解法、演示法。

活動過程:

導入

兒歌《合攏放開》

師問:1、剛纔我們都動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生答:略

2、今天呀,我們的要帶我們去身體的各個地方旅遊,看好了都去了哪裏。

老師示範1—3個動作。

師問:小手都去過哪些地方?

幼兒回答:略

教師總結。

師問:小手呀,還要去旅遊。我們一起看它還要去哪裏?

教師完整示範:1—6節動作。

師生共同討論怎樣去的,去過哪裏地方?

配音樂做整套律動。

談話活動:

手對我們重要嗎?

手可以幫我們做哪些事?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小手?

活動延伸:

去活動區編一套保護手的操。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教學活動:《眼睛看一看》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正處於對自身器官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階段, 五官是孩子們身上重要的器官,他們無時不刻地感受着它們的存在,而眼睛又是從外界獲取信息的主要通道。經常看到小班幼兒用手挖鼻孔、揉眼睛??針對這一現象,經反覆思考,我認爲這是由於小班幼兒對五官的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保護意識所造成的。爲解決這一問題,我設計了主題教育活動---我的五官,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瞭解眼、耳、口、鼻的用途,懂得並掌握保護眼、耳、口、鼻的正確方法,從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本次活動以認識眼睛、瞭解眼睛的作用爲出發點,注重孩子自身的體驗,在體驗中感知着它們的重要,逐步激發保護意識。 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基於大部分幼兒剛從小小班升到小班,部分幼兒爲新生,而健康、安全爲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第一位,因此符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眼睛觀察周圍事物,體驗眼睛的主要功能,知道要保護好眼睛。

2.願意參與活動,並在集體中表現自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與幼兒玩猜物品遊戲;

2.物質準備:

(1)大花片、氣球、小紅花、娃娃、小汽車、積木、書本等常見物品;

(2)示範桌子、大塊不透明的布;

(3)在教室周圍環境佈置些動物手偶、氣球等等;

(4)情景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觀看的興趣

教師:你的眼睛在哪裏,用自己的手輕輕摸摸吧。請小朋友用小手捂上眼睛,說說你能看見東西嗎?(不能)請你們睜開眼睛,現在能看見東西嗎?(能)是用什麼看見的?(眼睛)

2.遊戲:“眼睛看一看”:

(1)出示2件――4件物品,讓幼兒看1-2分鐘,然後用布蓋上,讓幼兒說說看到什麼?

(2)出示4件物品--6件物品,讓幼兒看1-2分鐘,然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取走1件,讓幼兒說說什麼不見?

3.提供情境圖片,教育幼兒要保護眼睛

教師:小朋友眼睛真亮,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如果我們沒有眼睛會怎麼樣?小朋友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眼睛嗎?

教師依據孩子的回答提供相應的情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從而知道:眼睛真有用,沒有了眼睛什麼也看不見,懂得保護眼睛的一些簡單方法。

4.幼兒分散活動:“看看周圍有什麼”:

教師:小朋友的眼睛真能幹,現在請你用眼睛看看,今天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變化?請你仔細瞧瞧,今天教室比以前多了什麼東西?它們分別是什麼樣的。

5.活動延伸:

教師與家長共同關注幼兒對眼睛的常識性保護方法。

在美工區中,教師指導幼兒嘗試畫出自己看到的物品;在語言區,教師指導幼兒看圖書,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活動反思:

以下是針對本次活動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

(1)教師在活動開展中較多地關注教案,留意於各環節的開展與銜接,今後要尤其關注幼兒的實際活動過程,要注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2)整個活動中語言組織的語氣、語調及一些肢體語言不夠豐富,需要在這方面給予加強。

(3)教師活動開展中所需物品及其擺放位置,應考慮清楚,關注到後面幼兒的視線所及。圖片的提供,除了注重教育性外,也要注重美觀、適宜。

(4)常規性要求要加強,除了要事先提清楚,比如舉手回答問題時,應一個一個地舉手回答。當教師要求幼兒閉眼時,就應檢查幼兒,訓練幼兒能按教師指令活動。

(5)教師的“教育機智”還應在實際教學中得以磨練、提升。比如,幼兒說到“瞎了”,教師對於幼兒拋出的“球”應所作出較好的迴應,對於小班的幼兒可多詳細講解:瞎了就是眼睛看不見了。

活動點評:

1.將活動目標定位在眼睛的主要作用和保護眼睛,充分考慮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很好地把握該年齡階段幼兒發展的重點:感官訓練及培養感知能力。通知有趣的遊戲使幼兒體會眼睛的重要作用,順理成章地引出“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2.活動注重綜合性,將科學領域與健康知識相互滲透。

3.在組織幼兒遊戲的環節,能注意逐步增加遊戲的難度,但要注意語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同時要突出眼睛的作用。

4.在環境佈置上,應有意識投放與平常玩具有着較明顯差別的物品,甚至可以引導孩子說說“你的小眼睛還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鼓勵和促進幼兒多關注周圍環境極其變化。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小班幼兒尤爲重要。這些小班新入園的幼兒,好多大哭大鬧,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在家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睡眠習慣。通過觀察,有的幼兒習慣比較好,有的幼兒習慣睡覺時吃奶嘴的,有的幼兒睡覺時要媽媽或其他人摟着睡的,有的幼兒晚上睡的晚、白天起得晚的,還有的幼兒有特別睡眠習慣的,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明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並瞭解正確的睡眠姿勢和習慣。

活動目標:

1、明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

2、瞭解正確的睡眠姿勢和習慣。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引導幼兒樂於交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或小豬、大象、老虎、小狗、小鹿木偶各一個,幼兒每人一個玩具娃娃,搖籃曲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引起幼兒興趣,教師講述故事。

2、大象裁判請小朋友幫助評選火炬手。(討論)提問:你認爲誰是形象最美的火炬手?爲什麼?

(提示: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翹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脣)討論:

①他們今天的形象是怎樣的?

②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翹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脣是什麼原因?(先請幼兒猜想,後請小動物自己分析、講一講)

3、小結:小鹿鬧鬧昨天睡得晚了是黑眼圈不漂亮;小老虎皮皮睡覺愛要奶嘴是翹嘴巴不漂亮;小狗豆豆睡覺愛趴着是青紫色的嘴脣不漂亮。只有小豬睡覺姿勢正確,還能做到早睡早起,形象最好、最漂亮,小豬白白就是這次森林運動會的火炬手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賀。

4、討論:睡覺應該注意什麼。請小豬拜拜講一講正確的睡眠習慣。(睡覺時應右側臥,並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5、請小朋友哄小寶寶睡覺。(小朋友要將小寶寶背對自己,舉起小寶寶拿勺子的小手以區分左右。隨着音樂唱起搖籃曲)

活動延伸:

(遊戲)請小朋友和小豬一起做火炬手傳遞火炬。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疊褲子的正確方式。

2.嘗試自己疊褲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材料準備:

每人一條長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中午睡覺的時候,寶寶都要脫褲子,脫下來的小褲子要怎麼辦呢?

2.出示小褲子。提問:誰會疊呢?

3.請幾名幼兒示範疊褲子。

二、利用兒歌,示範疊褲子步驟。

1.教師示範。

師:小褲子也會念兒歌,你的小耳朵仔細聽,兩條褲腿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抱一起,彎彎腰,小褲子就疊好。

2.幼兒嘗試摺疊,教師指導

三、幼兒練習

1.小組練習摺疊褲子。

2。全體一起練習摺疊褲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兩條褲腿對齊擺放。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學會一邊念兒歌,一邊疊褲子。小朋友現在已經很能幹了,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後小褲子都要自己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