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4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如願以償”的意思;知道動物的特點與所安排的“職業”的內在聯繫,學習運用“因爲…所以…”句式進行完整表達。

2、感受大猩猩助人爲樂的美好情感,瞭解“找到自己長處”的重要性。

3、樂於交流,積極思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大猩猩、龍蝦、青蛙、袋鼠等動物圖片若干張(PPT形式)。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提問1:“小朋友們,老師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職業’是什麼意思?”(長大以後要做的工作)

提問2:“你知道的職業有哪些?”

提問3:“小朋友們知道那麼多的職業,真厲害,老師真佩服你們。不過今天我要帶你們去的地方,你們一定沒去過。看,動物職業介紹所,你覺得‘動物職業介紹所’是什麼?”(給小動物介紹職業/工作的地方)

過渡:“動物職業介紹所最近可熱鬧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出示PPT)

2、基本部分

1)教師進行第一次故事講述,並出示PPT圖片。

提問1:“小動物們是怎麼解決找不到合適工作的難題的?”(找動物職業介紹所)

提問2:“誰能告訴我,動物職業介紹所有哪些客人?(龍蝦,青蛙,袋鼠媽媽,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問3:“你知道龍蝦、青蛙和袋鼠媽媽原來的職業是什麼嗎?它們爲什麼找大猩猩所長重新介紹工作?”

2)教師進行第二次講述,採用分段形式。

提問1:“這裏有個好聽的詞,‘如願以償’( 希望的事得到滿足),它是什麼意思啊?”

提問2:“來到動物職業介紹所的客人們的的新職業分別是什麼?”(包括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問3:“大猩猩所長根據什麼給小動物安排職業?”(發揮了小動物的長處)

3、延伸部分(出示PPT圖片)

提問1:“龍蝦、青蛙、袋鼠媽媽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動物職業介紹所來了太多的客人,大猩猩所長實在忙不過來,所以只好請小朋友們給他做助手,這些小動物適合什麼樣的職業呢?”

4、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感受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

“現在,老師要問一問,你覺得故事裏的大猩猩所長是怎樣的一個所長,爲什麼?”

2)引導幼兒瞭解“找到自己的長處”的重要性。

提問2:“龍蝦、青蛙和袋鼠媽媽因爲不知道自己的長處,所以找不到適合的工作,而大猩猩所長因爲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幫助小動物們解決了很多難題,小朋友從這個故事裏學到了什麼?”(瞭解自己的長處)

園任導師評議 :

1、 活動效果基本不錯,教師邏輯性強,提問簡明直接。

2、 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幼兒運用“因爲…所以”句式時靈活度不夠,可以將句式要求直接明確的告訴幼兒。

同學評議:

活動效果不錯。

自我反思 :

1、 活動目的基本達到,在幫助幼兒掌握“因爲…所以”句式的方式上過於單一,應有意識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加強練習。

2、 講述故事時情緒元素不夠,應更有激情。

教學反思:

總之,對於這個活動來說,活動具有較強的塑造性,不僅是對於內容的理解,動物的特性以及職業的合適性,大膽的創編,還可以通過巧妙地設計,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提出要求,如在創編環節可以設計成圖片讓幼兒拼拼擺擺,這樣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操作能力,活動最後增加表演環節,還可以對孩子大膽表現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班級孩子的發展水平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活動方案,這樣,對孩子的發展也會更有意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一、設計本次活動的依據

此次音樂欣賞活動《中國功夫》是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高潮,它不僅作爲一個音樂欣賞活動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緒、內容進行體驗感受和想象表現,又作爲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極好題材以激發幼兒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萌發幼兒喜愛民族文化的積極情感。目前,進行愛的情感教育已成爲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課題。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講,他們在小班、中班已進行了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集體、愛幼兒園、愛家鄉等系列愛的情感教育,這些都爲本次活動的情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活動的開展切合了幼兒情感、認知發展等現有水平。

二、本次活動的教學特點

1、在整個音樂欣賞活動中,始終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幼兒不再是原有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而是探索體驗式學習。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爲幼兒提供觀察、體驗、探索、表現的空間。爲幼兒的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幼兒圍繞活動,進行自主觀察、運用多途徑的方法感知探索活動的內容,並自由地表達與表現,教師只需要適時、適宜、適度地予以支持、引導。

2、在活動中,我們更多的關注幼兒的多元智能的表現,例如:在視覺空間智能方面, 有否提供豐富的視覺體驗(如圖畫、幻燈、攝像設備等)? 身體運動智能方面, 是否有充分的運動時間?人際交往智能方面:是否有積極的師幼互動和同伴互動?音樂智能方面, 孩子是否可以充分地、自主地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等等 。我們利用各種途徑來豐富孩子的經驗,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活動目標、活動方式,挖掘孩子的各種潛能,達到發展孩子多元化智能的目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協調發展。在活動過程中讓孩子仔細傾聽歌曲,理解歌曲內容,與孩子共同探索歌曲內容的意義,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學習手段上通過觀看圖片、多媒體引發幼兒表現的願望,從而讓孩子在實踐體驗中感受到音樂的雄壯,不由自主地進行動作表現,在表現時孩子的節奏感和空間智能得到發展的空間,最後使孩子的情感得以昇華。整個活動以欣賞表現爲主要形式,活動的氛圍寬鬆、自主,充分體現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注重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始終把孩子推在活動的主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蔬菜的名稱及外形特徵,簡單瞭解一些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和使用方法。

2、嘗試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不愛吃蔬菜、挑食對身體不好。

難點:有些蔬菜不能直觀的給幼兒展示。

活動準備

1、一些常見的蔬菜實物,卡片畫,自制一些蔬菜頭飾

2、幼兒提前在家裏或者和家長一起去市場瞭解一些蔬菜的知識。

活動過程

1、讓小朋友戴上蔬菜的頭飾跳一段“蔬菜寶寶舞”,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這多的蔬菜寶寶呀,老師都看花眼了,讓不出來是什麼疏菜了,小朋友能自己說出來自己頭上戴的是什麼蔬菜嗎?”(幼兒自己說蔬菜的名字

老師:“哇!小朋友真聰明,認識這麼多的蔬菜呢,有的老師還不認識呢。那你們都喜歡吃哪一種蔬菜呢?”(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還知道這些蔬菜的哪個部分是可以吃的嗎?”然後用準備好是蔬菜實物逐一說明,引導幼兒瞭解蔬菜可以食用的部分是不一樣的。

2、通過做遊戲,讓幼兒學會蔬菜的簡單分類。

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蔬菜實物或者蔬菜卡片,然後讓幼兒根據蔬菜的食用部分去找朋友。(在活動的過程給與及時的糾正,加深幼兒的印象。)

利用輕鬆、活潑的遊戲,讓小朋友在活動過程中不僅能正確地對蔬菜進行分類,並能自由地、誇張地表現可愛的蔬菜寶寶形象。

3、通過角色表演,讓幼兒形象的瞭解多吃蔬菜的好處。

扮演蔬菜的幼兒依次做簡單的動作,邊做自我介紹。 白菜寶寶:我是白菜寶寶,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只要吃了我以後,天天大便很舒暢。菠菜寶寶:你們認識我嗎?我叫菠菜寶寶,你想變得強壯有力氣嗎?小朋友吃了我以後,就會身體棒棒,少生病,記住了,大力水手吃菠菜。 西紅柿寶寶:我是西紅柿寶寶,你看我長得多漂亮,渾身紅通通,小朋友吃了我以後,也會變得漂亮、帥氣。

只要幼兒明白多吃蔬菜對身體的好處,他們的偏食習慣是能夠慢慢地糾正過來的。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可一和家長一起榨一些美味的蔬菜汁,進一步瞭解蔬菜的營養,讓幼兒對蔬菜持續不斷的對蔬菜產生興趣。

反思:

由於硬件設施的限制,不能更好的展示蔬菜的特徵及營養價值

有一部分幼兒不愛吃蔬菜可能是味覺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對某些蔬菜的氣味適應不了,我們應多和家長溝通,爭取把蔬菜做的更美味一些,讓小朋友早日愛上蔬菜。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爲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許多植物放在水中都能生出根,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2.通過探究與實驗,瞭解根的作用(能喝水)並發現植物的根是不同的。

3.培養幼兒愛觀察、喜探索的精神及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錄,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吸水情況。

難點:觀察瓶子裏的水位,討論水到哪兒去了。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的植物(如:帶根的白菜、蔥、蒜、芹菜等)

2.透明容器(如:果凍杯、可樂瓶等透明無色容器)

3.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注:此活動過程需跟蹤觀察、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1.導入:

提問:你們都見過那些植物?名字叫什麼?形狀怎樣?見過它們的根嗎?

2.組織幼兒討論:“用什麼辦法能知道植物的根長的是什麼樣子呢?

3.採納幼兒意見,一起種植植物(將幼兒尋找來的植物放入裝水的容器中)

4.老師幫忙用記號筆在透明容器上畫上刻度,觀察水位變化,看看小植物每天各喝幾格水?從而發現根有吸水的作用。

5.在記錄表中記錄植物每天的變化(植物的生長及水的多少)

6.這些植物都能生出根嗎?你看到了嗎?它們像什麼?你見過沒有?

7.粗根和細根吸水一樣多嗎?

結論:經過將近四周的觀察、比較、記錄,孩子們找到了答案:白菜的根又細又密,像老爺爺的鬍子;蒜的根密密的,像小朋友的頭髮;芹菜的根又粗又長像老鼠的尾巴......並且,孩子們通過透明容器上的刻度發現,小植物的根最大的作用是能“喝水”,而且根越大越粗喝水越多。

延伸:

在自然角中種植多種植物讓幼兒觀察、比較,進一步加深對植物根的作用的認識並利用春遊、植樹節等活動教育幼兒熱愛自然,愛護植物及瞭解植物根系的發達程度和根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