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畫面的意境。

2、用討論、歸納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畫法,並嘗試用國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接觸過藤蔓植物,認識這些植物。

2、課件:藤蔓植物國畫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課件,感受畫面的內容與意境。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國畫。我們一看,畫上畫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幅?

(1)欣賞齊白石的一組小雞圖。

師:畫上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小雞在幹什麼?它們的心情怎樣?

(2)欣賞《鴨趣》。

師:這是什麼植物?紫藤下有什麼?它們可能在幹什麼?

(3)欣賞《葡萄架下的貓蝶》。

師:這幅畫表現的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在葡萄架下有什麼?你覺得它在幹什麼?

2、師幼共同歸納這一類藤蔓植物的獨特結構,討論畫法。

師:現在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幾幅畫上的植物,它們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師:這些花和果實可以用什麼方法畫?葉子怎麼畫?怎樣才能畫出細細的藤呢?(引導幼兒看絲瓜圖,隱去葉子和其他,只留藤,重點感知藤蔓的走勢)

3、進一步欣賞其他藤蔓植物的畫,再次感受這類藤蔓植物的結構特點,併發揮想象。

師:我們發現這些植物都有藤、葉子和果實。老師這裏還有幾張畫,我們一看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麼樣子的。

師:在這些植物下面會有哪些小動物呢?在幹什麼?會不會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這些植物下面,你會幹什麼呢?

4、合作、欣賞、。

(l)幼兒合作創作。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分工,發揮想象完成作品。

(2)欣賞、。

師:你先畫的什麼?後畫的什麼?還可以怎麼畫?畫上的小動物在幹什麼?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3)教師:今天我們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纏繞藤。藤蔓植物還有很多其他的種類,下一次我們再去試着畫一畫,好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進行組合,表現側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瞭解住宅小區的房子結構,房子有前有後的佈局安排以及簡單的小區設施。

3、用遮掩的方法來表現整體與部分的和諧。

活動準備:幼兒參觀過住宅小區。有畫過正面與側面房子及高樓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住宅小區"提問:

1、爲什麼叫住宅小區?

2、你們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麼樣子的?

3、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有什麼不一樣?

4、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什麼?

5、教師: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後、有正面有側面的,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等景物,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健身器。

二、討論如何在紙上來表現"住宅小區"

1、教師:怎樣在一張紙上畫那麼多房子?(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先畫遠處的房子還是近處的房子?近處地方的房子應該靠近紙的什麼位置?應該大些還是小些?

3、教師怎樣讓大家看出來,房子是有前有後的?(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後面的房子應該部分被遮掩的)

4、教師:你見過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形狀的?幼兒講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師在黑板上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示範讓幼兒。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畫面佈局。

四、展覽幼兒作品,從整體的畫面佈局來進行。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造型的瓶子進行創意想象,製作出小動物。

2、在創作的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動手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已認知常見動物的主要外形特徵

物質準備:ppt、各種材料:羽毛、毛條、吸管等,自然物:開心果殼、小木片,小竹節等、剪刀,雙面膠、托盤、壓花機、透明膠、水筆等

活動過程教案:

一、出示不同造型的瓶子導入活動。

師:老師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瓶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瓶子變。變。變的遊戲,請小朋友把瓶子變自己

喜歡的小動物。

師:你想用什麼瓶子變成什麼小動物?

幼:幼兒與同伴交流討論

二、介紹材料,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1、師介紹材料

2、幼兒創意想象。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的小動物是怎麼變出來?誰願意跟大家說一說你有什麼好辦法?

師:你準備怎麼變?

3、個別幼兒交流想法。

三、欣賞動物造型ppt

師:老師帶來了一些瓶子大變身的動物造型圖片,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

四、提出製作要求

(1)小朋友需要什麼材料自己去取,用多少,取多少,剩下的材料要分類送回。

(2)將製作好的小動物送到動物樂園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小朋友們,我們開始給瓶子大變身吧。

六、分享展示

師:你覺得哪隻動物做的最有創意?

師:下次區域活動時請小朋友試一試用不同造型的瓶子變出其它的小動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快樂的聖誕節》(唱唱畫畫)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邊唱邊畫出聖誕老人,並添畫出相關的內容。

2、音樂和美術結合,發展對圖形的想象及探索組合規律。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5、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範畫、聖誕老人的掛件。

2、 幼兒每人一張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談話:12月25日是什麼節?聖誕節是什麼樣的?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人們會幹什麼?豐富幼兒對聖誕節的認識。

2、出示聖誕老人掛件,請小朋友觀察。

提問:聖誕老人是什麼樣子的?

小朋友想來畫聖誕老人嗎?老師這裏有一首神奇歌曲,歌曲唱完聖誕老人就會來到你的眼前

3、教師邊唱歌邊在黑板上畫,請小朋友仔細聽和看。

提問:剛纔老師唱了些什麼?

幫助幼兒熟悉歌詞,並理解歌詞所唱的'代表的是那一部分。

4、幼兒學唱歌曲,並伸出手指在空中邊唱邊畫練一練。

5、幼兒用水彩筆在紙上畫聖誕老人,畫好後引導幼兒添畫上房子、聖誕樹、雪人、雪花、馴鹿等相關背景。

6、幼兒繪畫,教師隨機指導。

提醒幼兒用水彩筆塗顏色,油畫棒打底色。

表揚想象豐富、有創意、畫得好的小朋友。

7、評價。

採用小朋友間互相評、自我評價、老師點評的方式進行講評。

從想象力、構圖、塗色等方面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增強孩子們廢物利用的意識,知道許多東西都有再利用的價值,要善於觀察、研究。

2.教幼兒用空瓶子製作陀螺,鍛鍊使用剪刀、粘貼等方面的動手能力。

3.培養孩子們對美工活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餐洗淨空瓶(每人一個)、剪刀(每人一把)、即可貼(若干)、音樂磁帶《陀螺轉、轉、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老師製作的各種花式的陀螺,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教師:誰知道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玩具? 怎麼玩?它是用什麼製作的?

教師:請小朋友欣賞飛旋陀螺表演,並請大家都來嘗試。

教師:念兒歌《陀螺轉、轉、轉》,並教育幼兒多觀察、多研究,讓身邊更多的廢物能夠利用起來。

2.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陀螺製作的要領,同時並示範。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把它解開,看看究竟是怎麼做的?

教師:首先,把瓶子的中間部分剪開成均勻的長條。然後,按住瓶蓋和瓶底朝中間擠壓使其成"花瓣"形狀。最後,用即可貼裝飾、固定每個"花瓣"即可。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教師:剪出的長條要均勻一致,爲了方便可用鉛筆先在每個瓶子上畫好線;如果瓶子較硬,還可在老師的幫助下操作。

3.請幼兒設計並製作陀螺,教師巡迴指導。

對於不會做的小朋友,教師可以手把手地教,待幼兒掌握了技巧後再鼓勵他們完成餘下的工作。

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幼兒不要把剪刀對着小朋友們。同時爲了安全和方便小朋友們操作,教師也可事先把"長條"起點劃開一點小口。

帶領幼兒一起將瓶子擠壓成陀螺形狀,同時用即可貼粘貼、固定上漂亮的花紋。

4.幼兒嘗試玩自制的陀螺,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相互欣賞,進一步調整不合適的地方。

請幼兒一起開始,比比誰的陀螺轉動的時間長 ,看看誰的陀螺飛旋起來漂亮!

如果陀螺不轉或轉動不好,老師要帶領小朋友一起找原因,並幫助他把陀螺修好。

播放音樂,幼兒一起唱《陀螺轉、轉、轉》,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最近,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了好多的捲筒紙紙芯,它結實、耐用,粗細不一,圓筒的外形、單一的色彩,是幼兒進行美工創作的好材料。可擺,可掛,裝飾性極強。在收集了一些紙筒後,我就這一材料進行設想:感覺紙筒渾圓的外形適合畫一些圖案。大班幼兒的美術創造能力已經很不錯了,而現在正值“美麗的秋天”話題進行中,我設想,如果把美麗的秋天的圖畫設計在這些高矮、粗細不一的紙筒上,那就是一個個非常有藝術特色的工藝品啊。於是,帶着這些思考,我設計了大班美術活動《紙筒上的秋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紙筒上創作秋天的景物,體驗秋天的美和豐收的喜悅。

2、感受色彩和圖案的美感。

3、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能夠把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加以組織,並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創作各種各樣的有關秋的美麗圖畫。

2、難點:在圓形的立體的紙筒上進行繪畫、剪貼、盤貼、捏等手工技能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展示臺:高矮、粗細不一的紙筒;幼兒人手一個;

2、操作工具:抹布、報紙、剪刀、彩色的紙張、各種色彩的毛線、油畫棒、顏料、棉花籤、彩泥、勾線筆、雙面膠、盤子。

活動過程:

一、感知秋天。

1、教師:美麗的秋天來了,請你說一說你在秋天裏看到了什麼?吃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聞到了什麼?(引導幼兒從農作物、花、水果、樹葉、蟲子等方面講述)那麼你知道秋天裏還有什麼東西?

2、小結:是啊,秋天是一個美麗、收穫的季節。有清新的空氣、迷人的景色、成熟的莊稼和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果子。我們都喜歡秋天。

二、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對“秋天”的創作想法。

1、教師:今天,我要請小朋友把這幅美麗的秋天的圖畫搬到紙筒上。大家想一想:你要在紙筒上創作什麼樣的秋天?用什麼方法?怎麼做?

2、教師適當示範在紙筒上繪畫的方式。

教師:想一想,在紙筒上繪畫和我們平時繪畫有什麼不一樣?應該怎麼做呢?

示範:左手按住紙筒,右手拿筆,可以將紙筒轉着畫畫。

3、介紹操作材料。

教師:在桌子上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不同的操作材料,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作。(提醒幼兒在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和使用顏料的清潔衛生習慣。如遇到困難,應該自己想辦法,或請同伴幫忙合作解決。)

三、幼兒創作,教師適當指導。

四、作品展示。

教師:看!我們的展示臺上多麼美啊!你們最喜歡哪個紙筒上的圖案呢?爲什麼?

五、經驗拓展。

教師:除了把秋天裝飾在紙筒上,我們還可以把它裝飾在其它的費舊物品上。以後,我們小朋友要多留心,收集各種廢舊材料來製作更多更漂亮的小工藝品,好嗎?

活動反思:

本活動的內容是生成性的,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既特別,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又貼近大家的生活,有親切感。尤其是完成後的作品,就是一個個漂亮的小工藝品,深得大家的喜愛。

只是,在幼兒的創作方面來講,想象力和創意還不夠豐富,沒有特別新穎的作品出現。而且,操作技能的難度也不大,作品過於單一。

在材料的提供上,可以再加大範圍,爲孩子準備高矮、粗細、色彩不一的紙筒,那麼,我想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帶動大家的創作靈感,使作品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