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彙總7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教師的示範演唱,分辨各聲部、感受多聲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2、通過分辨、模仿學習,在合唱中堅持自己的聲部,並初步體會與其他聲部和諧合作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熟唱歌曲《三隻猴子》的第一聲部。

2、歌曲音樂。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三隻猴子》。

二、學習二聲部襯詞。

1、聽音樂拍節奏。

師:"你們會不會把這首歌的節奏拍出來呢?"

2、帶領幼兒跟着樂曲拍手感知節奏型︱X X︱XX X︱。

3、嘗試在︱X X︱XX X︱的節奏型中加入襯詞:"別、跳、別跳、跳",並跟着音樂節奏說唱襯詞。

三、學習二聲部演唱。

1、欣賞教師合作表演的二聲部合唱《三隻猴子》,發現二聲部演唱的特點。

師:"今天,我和另外兩個老師要爲你們演唱《三隻猴子》,請你們仔細聽,在欣賞完後回答問題:我們三個人唱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哪裏不一樣?"

2、學習二聲部合唱。

(1)教師唱歌詞,幼兒嘗試配唱襯詞。

師:"下面我和你們一起來唱這首歌,你們想演唱哪一聲部?"要求:堅持自己的聲部,不要把襯詞唱丟。

(2)教師播放樂曲,幼兒加入二聲部襯詞。

要求:能跟上音樂的節奏,把襯詞唱穩。

(3)幼兒分兩個聲部嘗試合作演唱歌曲。(小組長帶領,交換聲部)要求:把旋律拉高,襯詞唱低,要學會控制音量,唱出兩聲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四、學習三聲部合唱。

1、欣賞老師表演的三聲部合唱。

師:"下面我們三位老師還要爲你們表演合唱,請你們仔細聽我們唱的是不是一樣,哪裏不一樣?"

2、教師、幼兒、客人老師一起表演三聲部合唱。

五、簡單小結,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課的靈感來自於孩子在平時的一個小動作,再結合我們平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爲了使節奏練習不枯燥,單一,所以我選擇了孩子很感興趣的這樣一種形式。

活動目標:

1. 熟悉樂曲,練習哼唱。探索合適的節奏爲樂曲伴唱。

2. 初步學習看指揮演唱,在合作伴唱中體驗表演的快樂。

3.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 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視頻、幼兒看過超級瑪麗的遊戲視頻、會簡單的節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導入師:請小朋友先聽一段音樂,聽聽是什麼音樂。

師:你們知道這首曲子是怎麼演奏出來的嗎?

揭曉答案:看視頻,一人分飾六角用嘴巴演唱樂曲師:看出來了嗎?樂曲是用什麼演奏出來的?

師:這種演唱方法叫做無樂器伴唱。

二、初步學習伴哼唱師:這個叔叔用嘴巴發出聲音模仿了樂曲,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

師:你們的嘴巴可以發出什麼聲音?

選取幼兒發出的一個合適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適的節奏和聲音練習樂曲師:我們的嘴巴還能發出什麼聲音?

選取一個聲音練習,但發現問題。引導幼兒變換出其它節奏。

師:剛纔的聲音我們還用剛纔得方法唱出來還合適麼?怎麼辦?

在練習節奏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演唱。

師:你們剛纔是怎麼唱準節奏的?

換另一個節奏和聲音再次進行練習。

四、合作伴唱是:現在我們來試試把兩種聲音合到一起去試試,我們唱過類似的歌曲嗎?

分組進行練習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時提醒幼兒繼續注意看手勢。

五、結束: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通過聽音樂、看指揮和小夥伴們一起練習了伴唱。下次我們再來換其他的聲音和節奏來爲這首曲子再來伴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在鐘錶店裏》,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形象,能初步分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

2、能根據音樂,創編表演動作,體驗輕鬆愉快的音樂情緒。

活動準備:

ppt,音樂,三種樂器:小鈴 木魚 三角鐵

活動過程:

一、經驗再現

在鐘錶店裏,住着各種各樣的鐘,看看,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猜猜他們是怎麼說話的?

小結:我們的生活裏有各種各樣的鐘,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如:噹噹,嘀嗒嘀嗒,布穀布穀。

二、分段欣賞音樂

過度句:夜深了,鐘錶店裏的鐘們活動起來了。聽,他們在幹什麼?

第一段:

聽到了嗎,他們在幹什麼?你從哪裏聽出來的?

你聽到誰在跳舞?請你來做鍾寶寶,跳一跳。

集體-----經驗分享(老師示範)

第二段:

過度句:跳得開心嗎?跳累了,聽聽鍾們在做什麼?你從哪裏聽出來的?

鍾寶寶們,我們休息啦。

讓我看看,你們是怎麼休息的?-----動作得分享

第三段:

在孩子們休息時,放音樂

1、聽,鍾寶寶們又在做什麼?你怎麼知道?

2、讓我們一起來跳舞吧!我來找找,誰跳的舞和剛纔是不一樣的?

個別示範,集體模仿

完整欣賞

你們跳得真好看,我來學學你們的舞蹈好嗎?

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的舞蹈。

三、 幼兒集體完整地聽音樂表演

你們也來跳一跳吧。

四、 延伸

出示樂器,你們覺得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像那種鐘的聲音?請你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習小樹葉勇敢、關愛媽媽的精神。

2、感受樂曲2拍子和附點的節奏性。

3、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小樹葉》、鼓一個。

2、經驗準備: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葉被風吹落飄動的樣子,傾聽樹葉發出的“沙沙”聲,與幼兒共同討論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心情。

活動過程

一、入室活動。

1、節奏遊戲。

——教師用鼓敲出歌曲《小樹葉》的節奏性,重點是歌曲中第二和第七小節的節奏性。

——請幼兒跟着教師的節奏一起做拍手、跺腳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2、請幼兒說一說它和學習過的節奏遊戲有什麼不一樣。

二、歌曲學習。

1、欣賞音樂《小樹葉》,感受音樂節奏。

——請幼兒說一說聽過歌曲後的感受。

——請幼兒聽一聽歌曲《小樹葉》的節奏,說一說它是幾拍子的?

——邊聽邊拍手,重點感受歌曲中的附點和短音節奏性。

——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的節奏性除了可以用鼓、拍手錶示,還可以用什麼樣的形式表現。

——教師播放音樂,大家一起來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中節奏性。

2、理解歌詞。

——歌裏面都唱了些什麼內容?

——小樹葉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小樹葉離開媽媽之後說了什麼?

——教師出示電子大書,引導幼兒一起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內容。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唱歌曲。

——歌曲的第一段大樹媽媽難過的心情,我們應該用什麼聲音來唱?第二段小樹葉用什麼聲音來唱?引導幼兒分別用輕柔,響亮的聲音唱兩段歌曲。

3、音樂遊戲。

——教師根據幼兒們喜歡的歌唱形式進行反覆演唱,提示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三、音樂遊戲。

播放音樂,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樹葉蹲在大樹旁邊,然後請幾個幼兒扮演大風。唱到“秋風起來了”時,就讓大風慢慢跑向大樹,用手摸小樹葉的頭,被摸到的小樹葉跟大風一起做各種飄的動作向四周散開。第二段音樂,小樹葉隨音樂舞蹈,最後回到大樹媽媽身邊。

活動應變

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學習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第二次活動創編動作和遊戲。

活動延伸

可以進行樹葉拓印、樹葉拼貼畫等活動。

區角活動

音樂區:投放音樂和樹葉、大風的頭飾,讓幼兒邊唱邊跳,來感受歌曲的美妙,激發幼兒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科學區:收集各種樹葉供幼兒觀察、實驗。如用放大鏡觀察葉脈,將各種葉子進行分類,記錄樹葉枯萎、腐爛的過程等。

環境創設

戶外活動時請幼兒撿一些樹葉,製作樹葉拓印畫或樹葉拼貼畫裝飾主題牆。

家園同步

1、組織家庭成員玩一玩《小樹葉》遊戲。

2、和幼兒一起動手,把撿回來的樹葉,製作成不同形態的動物拼貼畫。

隨機教育

教育幼兒外出時,如果跟爸爸媽媽走散了,一定要勇敢學會請求幫助,找相關的服務人員等。

附錄:《小樹葉找媽媽》

秋天到了,一片楓葉飄落在地上,小兔子拾起來幫它找媽媽。

小兔子來到銀杏樹前,問:“銀杏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是黃色的,像扇子一樣。”

兔子來到梧桐樹前,問:“梧桐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比它胖,是黃色的。

小兔子來到松樹前,問:“松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像針一樣,是綠色的。”

小兔子來到楓樹前,楓樹媽媽正在找孩子,看見被風吹跑的寶寶又回來了,楓樹媽媽笑了,小兔子也笑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想像並用肢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樂曲內容。

2、喜歡參與音樂遊戲,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樂曲內容。並在此遊戲過程中體驗快樂。

教學準備:樂曲、 節奏音符、 圖譜、 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小矮人的勞動工具、 幼兒熟悉白雪公主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題,(教師扮演白雪,幼兒扮演小矮人。)

白雪:“狠毒的皇后太可怕了,今天我不想一個人在家,我能跟你們一起上山勞動嗎?”

小矮人:(幼:“好吧!”)

白雪:“太好了,那我們出發吧!”(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歌出發了)唱:一個、兩個、三個

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上山勞動,多麼快樂呀!(歌曲《印第安人》改編)

二、欣賞樂曲,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

一)感知樂曲中的“重音”。

1、聽音樂找“重音”。

白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幹活了,知道我們一會兒拿着工具要幹什麼嗎?”(幼兒看過白雪公主的

vcd故事知道小矮人在挖水晶或挖寶石。)

白雪:“水晶埋在很深的岩石裏,我們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挖出來,聽聽音樂中哪些聲音特別象

小矮人用力在挖水晶的聲音?”(完整欣賞樂曲。)

白雪:“誰能模仿小矮人挖水晶的聲音?小矮人每次找到水晶都挖了幾下?”

2、聽音樂用動作表現“重音”節奏

白雪:“現在我們也來挖水晶,我們可要認真聽,聽到特別重的聲音時就有節奏地挖水晶,可別挖錯

了讓別人給挖走了。”

二)感知樂曲中的延長音。

1、聽音樂找延長音。

白雪:“小矮人挖了很多的水晶,會用什麼工具將它藏進山洞呢?”( 幼: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

白雪:“誰的力氣大?請你來表演推很重的小推車。”

白雪:“我們來聽聽音樂中哪個音特別象是在推很重的小推車?”(聽音樂)

白雪:“誰聽到了推很重小推車的聲音,請你來模仿推車的聲音?”

白雪: 你們爲什麼覺得這個音像是小矮人在推車呢?(幼:“因爲這個音拉得很長”。)

2、聽音樂用動作表現“延長音”節奏

白雪:“瞧,剛纔我們挖了這麼多的水晶,我們先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吧!”(聽

音樂打節拍,進行到“重音”和“延長音”。時用節奏動作表現)

注:通過以上環節分步驟,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深刻地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並結合遊戲所創設的情景通過聲音、動作、等多重的形式表現了自己對“重音”和“延長音”,的理解,解決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的重難點。

四、引導幼兒合作填補並認識圖譜,加深對樂曲曲式結構特點的理解。

一)教師一邊指圖一邊讀圖,引導幼兒模仿小矮人有節奏地走路。

白雪:(教師出示一張不完整的音樂圖譜)“瞧,這是一張小矮人勞動時“藏寶圖”,看懂了‘藏寶圖’

就能挖到更多水晶。‘藏寶圖’上的腳印表示什麼?”(幼:“小矮人在走路”)“一個腳印表示走一步。我們也來試試吧!”(幼兒在座位上腳踩節奏模仿。)

注:強調小矮人走路時要有節奏,因爲幼兒在遊戲時往往只重視表現“重音”和“延長音”而輕視了走路時也要有節奏。

二)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特點,並根據曲式結構合作填補圖譜。

白雪:“這張‘藏寶圖’還藏着一個祕密,我們只能看到小矮人走路的記號,卻不知到哪裏有水晶,

哪裏該將水晶運回山洞, 祕密就藏在剛纔那首音樂裏。

白雪:(出示教師事先設計好的“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 我這有兩種記號,猜猜那種是“重音記號”那種是“延長音記號”。

白雪:“我們聽音樂合作,你們聽到‘重音’‘延長音’馬上模仿它的'聲音提醒我,我立刻在‘藏寶圖’的空白出貼上相應的記號。把‘藏寶圖’的祕密找出來。有信心完成任務嗎?”(師幼合作填補圖譜)

注:以找‘藏寶圖’的祕密爲由,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聽音樂合作填補圖譜,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教師可課前設計好,也可根據需要讓幼兒來設計。

三)引導幼兒讀圖譜。

1、教師指圖,放慢速度哼唱樂曲旋律,引導幼兒讀完整的圖譜。

白雪:“一天,小矮人快樂地上山挖水晶。準備——出發......”

注:放慢速度哼唱是因爲幼兒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時需要一個反映的過程。

2、聽音樂幼兒讀完整的圖譜。

白雪:“現在小矮人要跟着音樂出發,速度會變得更快。準備——出發......”

四)引導幼兒看圖譜,發現圖譜中每一樂段 “延長音”記號“逐一增多”的規律

白雪:“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小矮人每一次挖到水晶時推車的次數都不一樣,你們

發現這裏面的規律了嗎?”

白雪:“爲什麼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呢?”(幼:“因爲水晶越來越多,需要的車也越來越多。

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或車上的水晶越來越重,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

注:這一步驟的設計整合了科學領域中的計算內容“逐一增多”,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又幫助幼兒理解了音樂的曲式結構——比較四個樂段中的旋律和節奏的異同。

五、遊戲:幼兒用肢體語言有節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一)教師讀圖譜,幼兒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白雪:“現在讓我們跟着音樂中的小矮人一起去挖水晶去吧!”

注:幼兒徒手有節奏地練習,爲下一環節的表演打基礎。

二)拓展幼兒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動作、表情的表現力。

1、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工具用相應的滑稽的動作表現使用工具。

白雪:“其實每個小矮人都非常可愛、搞笑,使用的勞動工具也有很多,”(依次出示小矮人不同的

勞動工具。如:掃把、錘子、鏟子、鎬子等。)

1) 聽哼唱旋律,請幾位幼兒集體表演用掃把——掃、用錘子——錘、鏟子——鏟、鎬子——挖等

動作,(如白雪:“我發現前面<後、左、右、上、下>岩石縫裏有水晶,我們選擇一把好用的工具把它挖出來呢?比比誰的動作更搞笑、有創意。”)

注:幼兒使用利用自制的廢舊材料勞動工具,遊戲起來特別感興趣。想像水晶藏在我們周圍的各個空間方位的岩石裏,豐富幼兒的空間動作。

2)聽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模仿並加以提升。

白雪:“你們喜歡誰的動作,爲什麼?”(引導幼兒從動作的創意、誇張、表情來評價。)“我們一起來學學。”

注:適時提供幼兒間的相互學習的機會。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導幼兒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小矮人不同的走路和推車動作。

白雪:“小矮人很可愛、幹活時很開心。不僅是挖水晶,就連走路和推車動作也是很搞笑的。比

比誰的動作最滑稽哦。”(教師哼唱,請幾個幼兒來表演)

注:重視幼兒個性化的發展,

三)幼兒手持勞動工具,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完整表現小矮人的勞動情景。

白雪:拿上工具我們繼續挖水晶吧!

六、勞動結束。

白雪:“今天我們挖的水晶真多,晚上我給你們做‘蘋果派’吃,快收拾好東西我們回家吧!”(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歌回家了)唱:“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人勞動回家,多麼快樂呀!”

七、活動延伸:(遊戲)將幼兒分成兩組表演音樂中所表現的不同情景。

聽音樂:請四個幼兒來表演小矮人推車的情景,(第一樂句請一人推車,第二樂句時加一人幫忙推,依次類推)其他幼兒表演小矮人走路和挖水晶的情景。按音樂的發展,一組在表演時另一組保持造型不動。

注:發展幼兒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增添遊戲的情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我園的形體教學已在實踐、摸索中逐漸形成一種教學模式,如何打破傳統,用新的教學方式來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樂意參加形體活動,是我設計本活動的目的所在。《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提供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還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於是我設計了大班形體活動《小精靈與魔術師》,旨在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大膽想象,發揮創造力。

二、教學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敢於大膽嘗試,樂意用身體擺出各種造型動作。

2、在活動中大膽想象、創造,樂意與同伴共同遊戲,體驗合作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場地佈置:活動室掛有人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有藝術的氛圍。

音樂:《挪威舞曲》。

教學用具:兩人一份能扭動自制人的模型、魔術棒一根、幼兒裝飾自己的各種服裝、道具。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故事導入引導幼兒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初步進行想象、創編。

1、老師頭戴魔術帽、手持魔術棒走進活動室。

師:大家好!我是魔術師,今天爲大家帶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聽!

2、幼兒聽音樂後請幾位小朋友講一講。聽了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3、這段音樂還有一個故事呢!從前有一個魔術師,本領非常大,他可得意了。他有一個魔盒,裏面有許多小精靈。一天,魔術師睡着了,小精靈們就從魔盒中逃出來,盡情的聽音樂跳舞。魔術師醒來後生氣極了,瞪大眼睛說:“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不會動的舞蹈雕塑!”“變!”魔術師揮動他的魔術棒,小精靈就變成了神態各異的雕塑。

讓我們帶着這個故事再來欣賞這首曲子,聽聽它可以分幾段?

4、幼兒第二次感受音樂。

1)這首曲子有幾段?

2)第一段音樂講了誰?他會幹什麼?他會做那些動作?(幼兒互相討論後個別表演,大家一起學學。)這是小精靈在哪裏?會怎麼做?

3)第二段音樂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誰上場了?你們也來高興地跳跳舞!

4)這是魔術師醒來了,他說了什麼?小精靈會變出哪些造型動作呢?(幼兒自編,老師從形體的角度來對幼兒的動作進行簡單評價,提醒幼兒除了上肢和下肢可以變換動作以外,身體的哪些部位都可以動起來?)

(二)、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要求大膽嘗試想象、創編優美造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1、聽音樂遊戲,小精靈在第三段音樂開始前擺出一個造型動作,直至音樂結束。

2、利用人體模型小玩具幫助小精靈在第三段音樂的表演過程中能隨魔術棒變換多個造型動作。

1)師:我越玩越開心,我的魔術棒也興奮極了,不停的跳動。變!變!變!剛纔大家只變了一個動作,現在該怎麼辦?

2)我今天還帶了許多小玩具呢!他們也是變形高手,今天你們可以和他一起做個遊戲!你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起先給小玩具擺個造型,固定好後你們學學它的動作,學會了,在給他擺個造型,看看哪對好朋友擺的姿勢最多最漂亮!注意:可千萬別講自己設計的動作忘了!我們要把設計的動作編入遊戲呢!

3)幼兒自主操作,老師巡迴輔導。

引導幼兒身體各部位動作的設計,如:腰、臀、胯、頭等等

4)請一組幼兒上來展示自己設計的動作。(教師可從身體姿態、造型不同高度、動作連貫等方面進行簡單的評價!)

5)隨音樂遊戲一次。

3、引導小精靈能根據魔術棒揮動的走勢來變換造型的高度。

1)我的魔術棒也開始跳舞了,變!變!變!變!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聰明的小精靈,你該怎麼辦?

2)不隨音樂先試試。

3)根據要求再遊戲一次。

4、請一幼兒做魔術師,再遊戲一次。

我有些累了,誰願意來做魔術師來帶領大家遊戲?大家可要聽從魔術師的指揮!

(三)、小精靈要參加音樂會,打扮自己進行遊戲。

1、和你們在一起遊戲真開心,我都快忘記時間了,我今天還要參加一個音樂會呢!你們想去嗎?快!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點!

2、幼兒自由打扮

3、我們最後再玩一次遊戲,相信在音樂會上我們會有出色表現!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唱準休止符及弱起旋律。

2、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3、會看指揮進行雙聲部合唱練習,體驗與同伴協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鋼琴。

2、幼兒會演唱《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發音練習

1、演唱歌曲《搖籃曲》

第一遍:用“啊”和“恩”來演唱。

(點評:通過正確的發音方法,引導幼兒表情優美的演唱。提示幼兒張開嘴吧、自然發音。讓幼兒感知唱歌的方法,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第二遍:用歌詞唱。

(點評:提示幼兒正確發音,注意表情,爲幼兒演唱歌曲做好鋪墊)

二、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提問:“魚寶寶的媽媽是誰?花寶寶的媽媽是誰?小寶寶的媽媽是誰?風兒的媽媽是誰?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點評: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深層挖掘幼兒的內心世界,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鼓勵幼兒表達心中所想)

2、結合課件配樂朗誦,引導幼兒感受歌詞所表達的情感。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裏都唱了什麼?”

(點評:通過邊觀察,邊聽教師朗誦歌詞,渲染了一種離別的意境,營造感傷的氛圍,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同時引導幼兒表達出自己對歌曲的初步認識)

3、教師範唱,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過歌曲後有什麼感覺?”

(點評:通過教師的範唱,鼓勵幼兒表達出對歌曲的感覺,通過提問更深層地挖掘幼兒內心情感並培養幼兒連貫的表述能力)

4、第二遍範唱,鼓勵幼兒跟唱。

指導語:“如果你願意,可以和我一起唱。”

5、鼓勵全體幼兒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有情感地演唱。

6、重點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及弱起拍。

①提問:“風兒找不到媽媽,他的心情怎樣啊?”

“它問過誰?”

“它問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

(點評:通過這一環節的提問,引導幼兒感受風兒找不到媽媽時的感受,投入歌曲的情境中,激發幼兒的愛心及同情心。鼓勵幼兒用深情、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主要是引導幼兒用情去感受歌曲的意境體現幼兒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②鼓勵幼兒表現着急、難過的心情。

“我們一起來幫助風兒問一問!”

(點評: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用幫助風兒詢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拍,有利於幫助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解決難點。)

7、分男女小朋友演唱歌曲。

8、引導幼兒進行雙聲部合唱的練習。

(點評: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訓練幼兒對演唱形式的熟悉,讓幼兒瞭解演唱歌曲的多種形式。並在雙聲部練習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的魅力,激發幼兒對音樂的熱愛。)

9、鼓勵幼兒到臺前表演。

三、回憶與分享。

指導語:“風兒很愛自己的媽媽,小朋友也很愛自己的媽媽,媽媽給了我們太多的愛,我們走到哪裏都不能忘記媽媽對我們的愛。現在我們就做着風兒的動作出去幫風兒找媽媽吧!”

(點評:通過情感的滲透,讓幼兒感受活動後的餘溫,從風兒的角度轉移到自身,讓幼兒感同身受,從而更加激發出幼兒對自己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