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童話故事書傳達的濃濃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剋相生循環往復的有趣現象。

2、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長處,真誠地欣賞同伴的長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圖書ppt,太陽、雲、風、牆、老鼠、貓的圖片。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揚長補短的漢字。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嗩吶演奏的音樂《過新年喜洋洋》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大家在做什麼呢?

幼:好像在過年;結婚;開業。

師:放這樣的音樂,一定是有什麼喜事發生。那麼,今天在這段音樂下,會發生了什麼事?

2、引發對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轎)

師: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

幼:花轎,結婚用的。

師:對,這是結婚用的花轎,給誰坐呢?

幼:新娘(出示老鼠新娘坐花轎的圖片)

師:新娘是老鼠美叮噹,有新娘就會有新郎,美叮噹想找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郞,她找到了······

(出示有太陽、烏雲、牆、風、老鼠、貓的圖片)

你們猜猜美叮噹會選誰做自己最強的新郎。

(二)欣賞理解

1、邊欣賞幻燈片,邊聽故事

2、理解事物之間的強弱關係

師:你們認爲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故事停在“村長迷糊了,到底誰是最強的新郎”。)

幼:我認爲太陽最強。

師:你們都同意嗎?

幼:不同意,因爲烏雲比太陽強。

師:那麼,你認爲誰最強?

幼:風最強。

師:有反對的嗎?

幼:牆比風強;牆怕老鼠;老鼠沒貓強;貓又怕太陽;太陽最強,又回到了開頭了。

師: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最強的新郎?儘管他們不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可是,他們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你們知道它們最強的地方分別是什麼?(出現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

3、討論:你有沒有最強的地方·鼓勵幼兒自信地說出自己最強的地方。·

請幼兒記住自己朋友的長處。

師:我們都說出了自己最強的地方。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記住朋友的長處”這件事誰最強?請你們說說記住了誰的長處?(這裏是爲了讓幼兒關注自己的同伴,並學會傾聽,對幼兒來說,這是對其習慣和心理的挑戰。)

尋找“揚長補短”的朋友圈:你有什麼地方不強?你想變得更強嗎?可以通過別人的幫忙使自己變得更強。

幼1:我最強的是舞蹈,不是的是畫畫。(師:誰畫畫強?)

幼2:我!(師:你們手拉,你因爲他在,就會變得更強。)

問幼2:你什麼地方不強?

幼2:吃飯不強。

幼3:我吃飯強。

師:這樣的.朋友圈,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表示(出示漢字“揚長補短”)想念你們一定會找到揚長補短的朋友圈,讓自己變得更強。

(三)遊戲感受

1、講述故事結尾

師:美叮噹找不到世界上最強的新郎,怎麼辦?

幼:找自己最喜歡的老鼠。

師:是啊,老鼠配老鼠,那是最合適的。(繼續講述故事的結尾)瞧,大小老鼠來幫忙,辦喜事、坐花轎、搬嫁妝,喝喜酒,鬧新房,新郎新娘拜堂啦!美叮噹嫁給了老鼠阿郞。

2、遊戲:擡花轎

師:辦喜事真開心,我們也來玩玩擡花轎的遊戲吧!我來拋繡球,我要找步調一致的朋友圈爲我擡花轎(師有意將鄉球拋給步伐協調的朋友圈,師念童謠,朋友圈一起原地走步,師提示“看着朋友的腳步一起走”,遊戲可反覆進行。)

童謠

老鼠女兒美叮噹,想找女婿比貓強,

太陽最強嫁太陽,太陽不行嫁給雲,

雲不行,嫁給風,風不行,嫁給牆,

牆不行?想一想,還是嫁給老鼠郎。

活動反思: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活動的設計不僅要合理,活動中幼兒的配合十分重要。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活動以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不同的是最後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郎。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共同交流。培養幼兒傾聽習慣,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激發孩子自由表達的興趣和激情,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想象,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願望。

2、激發幼兒的愛心,增強幼兒關心幫助周圍人和事物的情感。

3、能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願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大膽想象,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願望。

難點:激發幼兒的愛心,增強幼兒關心幫助周圍人和事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魔法口袋1個,各種小物品若干、心願卡每人1張、雞蛋2個、白水鹽水各1杯。

活動過程

一、 情景表演,興趣激發。

師幼模仿模仿魔術師,出示魔法口袋,引起幼兒興趣。

二、魔法口袋,啓動思維,語言講述。

1、教師運用魔法口袋,變出各種各樣的小物品,如:小飛機,餅乾等,提出問題:

A、假如你有魔法口袋,你想變出什麼來?(表達一句完整的話)

B、爲什麼想變出這種東西呢?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魔法口袋變變變,我想變一輛灑水車,把灰灰的馬路,變得乾乾淨淨。”

3、啓發幼兒講述:“魔法口袋變變變,我想……….”

三、開拓思維,激發愛心。

1、分別扮演盲人、飢餓的孩子、發生火災……….

“你能變出什麼來幫助他們?”提問拓展思維,激發愛心。

2、總結講述,提問:“我們如果真想實現這些願望,我們應該怎樣做?”(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

四、繪畫心願,放飛愛心。

1、教師示範,在心願卡上畫出的願望。

2、請幼兒動手畫出自己的心願。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以直觀演示爲主,設問引導爲輔的教學方法,所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很多,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小百科:放懷裏的口袋是縫在衣服的裏面的.口袋貼着身體,從外邊看不到,比較美觀,也比較安全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感受祖國特有的民間藝術美。

2. 願意想像和製作民間藝術品。

3. 積極參與簡單的民間藝術遊戲。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民間藝術作品,如:中國結、泥塑、紙藝創等,分類佈置成“民間藝術作品坊”。

2. 準備民間戲劇,服飾,特色鄉村音樂,錄音機等。

3. 準備畫筆,彩紙,剪刀等材料和製作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民間藝術作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以講解員的身份向幼兒介紹民間藝術作坊中的作品,告訴幼兒名稱,請幼兒看一看這些作品的內容。

二.教師請幼兒相互交流。

1. 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熟悉的民間藝術作品。

2. 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藝術作品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三.幼兒分組活動:

1.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內容。

(1)第一組:剪紙

(2)第二組:捏泥人

(3)第三組:編中國結

2. 幼兒活動,教師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的技能大膽想、製作民間藝術作品,鼓勵幼兒合作設計、創作。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評價作品,欣賞作品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樂於觀察和比較,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以自身爲中心區分左右的基礎上,學會以客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3、培養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木偶,圖示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幼兒複習以自我爲中心區分左右

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遊戲,當我說左手你們就伸出你們的左手,當我說右耳朵的時候你們就用手指着你們的右耳朵

(二)幼兒初步瞭解以客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對着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麼

師:這是一排木偶,這裏有小狗,小兔子,小烏龜……

師這是小狗,它的左邊是什麼?

2出示木偶(正對着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麼

師:現在小朋友來看下小狗的左邊是什麼呀

3幼兒認識到正對着他們的事物的左右和他們是相反的

師:當失誤和我們是面對面的,它的左邊就是我們的右邊

(三)通過遊戲,幼兒進一步認識到以客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1教師出示圖示,幼兒觀察並判斷

師: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圖,他們和我們是面對面的。所以他們的左右和我們的是相反的

2幾個幼兒排成一排,與他們面對面的其他幼兒判斷其左右的幼兒是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遊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準備:

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隻,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麼?(牆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着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隻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啓發孩子想象影象像什麼?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沙雕海報的主題、名稱、吉祥物等主要內容。

2.嘗試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沙雕海報的主要內容。

3.樂於參與沙雕海報的閱讀活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沙雕海報、沙雕圖書、沙雕動畫、沙雕海報ppt等。

2.知識準備:課前瞭解相關的沙雕節的內容,收集相關的海報資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瞭解海報含義。

(1)談話:什麼是海報?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流。

(3)呈現ppt,小結:海報是電影放映、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活動之前,貼在各個地方,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電影、演出、比賽等活動的一種宣傳形式。

2.自主閱讀,感知沙雕海報內容。

(1)出示沙雕海報:你們知道沙雕節嗎?每一屆沙雕節開幕之前,沙雕組委會的叔叔阿姨都會把製作好的沙雕海報貼在各個地方,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沙雕。今天方老師帶來了以前舉辦過的lO屆沙雕節的海報,請你們去看一看。

(2)幼兒自主觀看。

(3)交流:你看到了什麼?

3.集體閱讀,梳理沙雕海報內容。

(1)幼兒再次閱讀。

(2)呈現沙雕海報並提問:沙雕海報裏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3)根據幼兒回答,呈現相應內容。

①主題:a.提問:什麼是主題?b.觀看課件,瞭解主題的含義。c.小結:你們看到的這些沙雕,其實就是每張沙雕海報的主題內容。在每一屆沙雕節開幕之前,沙雕組委會的叔叔阿姨們都會選擇一箇中心內容,然後圍繞這一內容創作出許許多多跟它有關的沙雕作品。

②名稱、時間、吉祥物、贊助商、地點。

(4)教師小結:原來每張沙雕海報裏都有名稱、時間、吉祥物、贊助商、地點、主題。

4.合作閱讀,比較沙雕海報內容。

(1)提問:這些海報的內容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2)幼兒兩兩合作閱讀,找出不同。

(3)交流:什麼地方不一樣?

①主題。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②名稱、時間、吉祥物。

(4)小結:原來每張沙雕海報里名稱、時間、吉祥物、主題都不一樣。

5.完整講述,提升海報閱讀經驗。

(1)互相介紹沙雕海報。

(2)集體完整講述。

6.合作暢想,遷移海報閱讀經驗。

圍繞主題、名稱、時間、吉祥物、贊助商、地點進行海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