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大自然的複製現象感興趣。

2、用拓印或模印的方法複製某一自然物。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黑色或棕色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擁抱大樹

來到戶外,每個人尋找一棵自己喜歡的大樹,做上記號,並與之擁抱。

師:閉上眼睛,用手感覺樹皮的質地,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給樹幹畫素描

師:每個人喜歡的樹不同,摸上去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用什麼辦法能把大樹的樹幹樣子一摸一樣地記錄下來。

介紹拓印地方法:把紙蒙在樹皮上,一手緊按紙,一手用蠟筆在紙上摩擦,只要用力恰當,樹皮的樣子就會顯現出來。

幼兒各自拓印樹皮。引導幼兒設法用各自的方法畫上該樹木的記號。啓發幼兒將作品與原物進行對照,看看是否相象。

三、把大自然的禮物帶回家

師:我們把地上的樹皮,樹葉這些大自然的禮物帶回家,再用一些辦法把它們複製出來,好嗎?

活動反思:

生活中的事物和幾何體都有着或近或遠的聯繫。可以更確切的說,我們的生活和幾何體密不可分。學生的桌子、鉛筆盒……是長方體的,學生的鋼筆、教師用的粉筆……是圓柱體的;我們住的房子由幾何體組成的……若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時能感受到美,那一定會對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也一定能學好素描知識。在我的教學中或許是太強調素描的嚴謹了,沒能讓學生去很好地感受它的美。所以從學生的反應中我覺得在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欣賞、實物欣賞以及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幾何體的美,這樣可能更有利於學生學習素描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生活是精彩的、美麗的。生活裏有我們想認識和了解的一切。我們走進生活就走進了“百科全書”,從生活中我們能找尋到想要的一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已經學過1—9的加法,爲了激發幼兒更進一步的學習,根據教師指導用書活動要求,設計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10的加法問題。

2、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筆、紙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解答口述應用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

教師::“阿依古麗原來有1本書,媽媽又給她買了9本書,阿依古麗現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麼算的?用什麼方法算的?爲什麼?”

2、教師:“誰能列出算式?”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應用題,並引導幼兒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編應用題並列式:

(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

教師: “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後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

(2)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並列式,教師觀察指導。

三、結束環節

討論交流: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應用題,考考老師和小朋友”。

四、延伸環節:

把卡片貼在牆上,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選用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爲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於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爲是純漢語授課,對於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後,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於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節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準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中提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及熱點。在前期的“小小麪塑會”的交流活動中,幼兒對面塑能不能吃的問題產生激烈的討論。有的小朋友說麪塑不能吃,有的小朋友說:媽媽說麪塑能吃的。最後他們達到一致的想法,如果加了顏料的麪塑不能吃,而沒有加顏料是可以吃的。

從活動中分析出他們對面塑的性質還沒了解,爲了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擴展孩子們的認識經驗,設計本次活動。活動前組織幼兒到自己生活的周邊環境去尋找生活中的麪塑,本次活動圍繞尋找結果開展的一次交流活動。在關注孩子成長特點和新課程的理念下,努力讓孩子在整合的活動中學習,在這個活動中就蘊涵着整合的因素。首先在孩子的興趣中整合多種教學的內容。活動中孩子不僅對面塑有一定的瞭解,還要結合麪塑不同性質,把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整合,在活動中得到體現。同時在操作手段上進行整合,讓孩子運用多途徑的表現手段進行表現。操作材料的探索性,使活動內容豐富、生動、有趣。最後,讓孩子把自己做的麪塑作爲點心讓所有小朋友分享。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的活動中,知道麪塑的含義及兩種不同性質。(重點)

2、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麪塑經驗,嘗試製作食用的麪塑。(難點)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填寫過“尋找到的麪塑調查表”

2、活動前幼兒和爸爸、媽媽到周邊的環境中尋找生活中的麪塑。

3、幼兒收集有關麪塑成分與性質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對面塑的認識。

1、小組幼兒討論對面塑的認識。

引導語:“請能幹的小小發明家來說一說,在這幾天裏你找到了什麼樣的麪塑?”

2、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來說“什麼是麪塑?

3、思考:爲什麼有的麪塑能吃,有的.不能吃?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二、驗證想法。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從錄像中找出答案。

2、提升幼兒經驗,啓發幼兒思考:

(1)看了馬老師的錄像,小朋友知道什麼是麪塑了嗎?

(2)爲什麼有的麪塑能吃,有的不能吃?能吃的麪塑裏放了什麼?不能吃的麪塑放了什麼?

小結:麪塑裏的成分不一樣,有一種麪塑不能吃因爲裏面放了顏料,還有防腐劑,這些成分都是有毒的物質。

能吃的麪塑裏放的都是麪粉,雖然有的也有顏色,但是這是一種食用色素。

三、實踐鞏固。

過渡:今天我們又知道了好多面塑的知識,真開心!老師還爲小朋友準備了材料,等會請小朋友也來做能吃的麪塑。

1、活動前請幼兒選擇操作材料。鞏固他們對面塑成分的認識。

2、幼兒分組操作,師觀察指導

(1)引導幼兒探索食用色素的加法

(2)鼓勵幼兒根據所獲得的經驗,塑造成各種能吃的麪塑造型。

活動延伸:把做好的麪塑作爲點心,在集體中分享。

【活動反思】

麪塑這一藝術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很多農村、城市都能找到麪塑藝術的蹤影。麪塑藝術無論是造型、構圖還是色彩點染,都有一種和黃土地一樣的粗獷美、樸實美、深厚美和廣袤美,隨着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麪塑藝術在內涵、形式、題材、造型等方面不斷更新變化。然而因爲高速發展的現代化,“麪人”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本教材選用“麪塑”這一學習內容,旨在讓真正的藝術能夠代代相傳。但現在的學生對面塑造型這一藝術形式還是較陌生的,也缺少了解和實踐。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通過自主學習和視頻欣賞,使學生了解有關麪塑的知識,認識到麪塑藝術獨特的色彩及造型的魅力,拉近與麪塑藝術的距離,激發起學生對民間麪塑藝術的濃厚興趣。教學中,因取材不便加之環保理念,故使用橡皮泥結合示範與小組探究,較好地突破了學生創作中的難點,使其能初步瞭解麪塑的製作方法,並藉助橡皮泥製作出一件麪塑作品。其中老虎因其獨特明顯的特徵,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們特別愛捏,並且具有立體感,栩栩如生。

因此,我感受到,當我們拂去歲月的塵埃,再次撩開古老藝術神祕的面紗時,才越來越感悟到其獨特並且不可替代的美,而真正的美是不會被時間淹沒的。相信孩子們也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美原來來自於民間、來自於生活,麪塑以及許許多多民間藝術是人們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並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9的組成

難點: 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學具:購物券、玩具圖片卡。

活動過程:

一、複習8的組成

玩“碰球遊戲”,出示數卡,師問:這數是幾?答“8”。師:今天玩碰球遊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8。(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7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熊貓阿姨的玩具店開業了,這個玩具店裏的玩具都賣9

元錢。熊貓阿姨還爲我們小朋友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呢。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麼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

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爲什麼?(因爲上

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

一種玩具?等一會你能買幾種玩具?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掛牌),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玩具,營業員一定

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夠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玩具的人是不是付夠9元錢,不

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玩具後,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麼玩具

記錄到作業本上,記錄好後,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作業本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

只小狗。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情況,發現互換關係。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並板書。

師:哦,原來9有這麼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幾種分法呀?(8種)

三、活動延伸:

在角色遊戲中開設銀行、菜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寓教於樂、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探索出9的8中不同分法。

本活動注重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索,獲得知識。活動中,運用去玩具店購物這一情節貫穿,爲幼兒提供多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探索出9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注重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中讓幼兒來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既是幼兒思維的過程,又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最後知識鞏固時,爲孩子創設了多個生活情景,讓他們把所學的組成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得孩子們感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