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腳步,初步能配合鼓聲跟隨竹竿跳出步伐。

2 體驗跳竹竿舞的樂趣,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10根5米長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媽勒和怪獸》課件。

2 《跳起來》和《敲起竹竿跳起來》音樂,竹竿舞錄像。

3 紅、黃、藍、綠小圓點,壯族男女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幼做律動《跳起來》。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師生用壯語問候)勒寶好!勒少好!老師好!我們再用壯話跟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吧!我們聽音樂,跳起來吧!助教播放《跳起來》音樂。(過門開合手,第一句歌詞幼兒做師公舞的基本動作。第二句歌詞幼兒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這一律動簡單、有趣,幼兒發出了開心的笑聲,爲這節課鋪下了壯族的特色和遊戲的基調。)

二、講述《媽勒和怪獸》的故事

教師:勒寶、勒少,黃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媽勒和怪獸》的故事,什麼是媽勒?壯語裏“媽”就是媽媽,“勒”就是孩子。(助教播放課件。)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壯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獸經常出現。搶走糧食,傷害人們。怎麼辦?媽媽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辦法趕走怪獸,他們發現怪獸都很害怕一種腳步聲“咚咚,噠噠”,他們還發現敲竹竿也能嚇走怪獸。於是,他們用怪獸害怕的腳步跳過敲打的竹竿戰勝了怪獸。爲了慶祝勝利,人們跳起了竹竿舞。竹竿舞於是流傳了下來,豐收了、勝利了、過年了、過節了、高興了,人們都跳起竹竿舞。

(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邊講述邊做動作,加強幼兒對踏跳步的認識。)

三、觀看竹竿舞錄像,學一學動作,師敲鼓爲幼兒打節奏

1 教師:竹竿舞是怎樣的,你們看過嗎?(幼兒:看過。)黃老師請你們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錄像,小朋友要認真看哦,看完了我們還要學一學。可以嗎?(助教播放錄像,幼兒觀看錄像。)

教師: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們來學一學怎麼樣?

四、師生扮演媽勒。配合鼓聲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腳步

教師:我們來扮演勇敢的媽勒,我是“媽”媽媽,你們是“勒”孩子。我們一起去戰勝怪獸,好嗎?怪獸害怕什麼呢?誰可以跳一跳?(教師請兩名幼兒示範,教師嘗試讓第一名示範的幼兒腳步配上鼓聲,發現很困難,教師放棄。)我們都來試一試。(全體幼兒園在媽媽身邊做動作。)

1 教師示範,幼兒尋找舞步特徵。(踏、跳)教師:剛纔我們的腳步是怎樣的?(教師發現這樣問幼兒很久沒回答上來,於是。教師把動作分解示範,幼兒纔回答出踏、跳。)對了,媽媽來教你們讓怪獸害怕的腳步吧。我們的腳步是這樣跳的:一隻腳先踏一步再跳起來,然後換另一隻腳,踏下去再跳起來。踏一跳、踏一跳、踏一跳。

教師:孩子們,跟着我一起來。踏一跳、踏一跳。(全體幼兒圍在媽媽身邊做動作。)

2 引導幼兒發現舞步特徵。

教師:有些孩子還沒學會,爲了讓大家都學會這個腳步,媽媽請你們分清踏和跳兩個動作誰是重的誰是輕的,幼兒很快就回答踏是重的,跳是輕的,教師於是再讓幼兒踏跳體驗輕重。

3 師生共同製作圖譜。

我們畫一畫圖。把這些動作記錄下來好嗎?踏是重的我們用什麼來表示?跳是輕的我們用什麼表示?(幼兒自由討論。他們大都同意重的用石頭表示,輕的用紙、羽毛、棉花糖、白雲等表示。)教師在竹竿線上畫下石頭和白雲。教師手指石頭和白雲,口唸踏、跳,全體幼兒練習。(教師發現這一圖譜不是很有效,很多幼兒根本沒有看圖譜。自顧自地練習。)

教師:孩子們,跟着媽媽去趕走怪獸吧。預備一起!

五、敢於嘗試運用竹竿舞的基本腳步跳竹竿

1 嘗試跳過靜止的竹竿。

教師:孩子們,竹竿那邊有隻怪獸。現在是收穫的季節,怪獸又出來搶人們的糧食了,我們一起用腳步聲嚇走它好嗎?準備好了嗎?預備一起!(一次)

教師小結:你們這樣的腳步是不能嚇走怪獸的,爲什麼?(幼兒很快回答:我們的腳步不夠整齊。)怎樣使我們的腳步整齊?(幼兒回答這個問題很困難。)教師:咱們分組跳竹竿。孩子們看看你們鞋面上都貼着不同顏色的圓點,我們請紅色圓點的孩子站第一排,黃色圓點的孩子站第二排,藍色的站第三排,綠色的站第四排。紅隊先跳。黃隊等紅隊跳到第二根竹竿時再跳進去……預備一起!(個別幼兒不明白如何分組,所以浪費了一些時間。教師也沒有強調統一先出右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齊度。)

2 嘗試跳過敲打的竹竿。

(1)幼兒嘗試用踏跳步跳竹竿。

教師:這次我們的腳步比第一次整齊多了,只用整齊的腳步聲。威力不夠大,想想看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東西敲打出讓怪獸害怕的聲音?(竹竿)我們請客人老師來幫幫忙,她們敲竹竿,我們來跳,有人敲有人跳好嗎?

教師:竹竿敲起來了,有媽媽在,孩子們不要怕,我們是勇敢的媽勒!預備一起!(竹竿敲起來後,幼兒有些害怕,比較亂。教師此時如果請個別幼兒示範跳過去,也許這節課會更精彩!)

(2)教師小結:這一次不夠整齊,有些孩子看到竹竿敲起來了,就很害怕。竹竿敲起來了,跳過去時我們注意把腳擡高一點點,還是用踏跳步跳過去,孩子們,加油!

(3)分男女跳竹竿。

教師:你們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孩子是怎樣跳的?我們先請女孩子,男孩子當評委。教師:女孩子跳得怎樣?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這一環節,想讓幼兒分組休息,男孩的回答,讓我對自己的提問效果產生了懷疑。)接着男孩跳女孩當評委。

(4)全體幼兒跳竹竿。

教師:這次我們男女孩一起跳過去,團結起來,爭取一次就把怪獸趕跑好嗎?有沒有信心?孩子們羣情激憤,昂首挺胸,表情凝重。

教師:怪獸被趕跑了,我們勝利了!耶——!(幼兒歡呼雀躍!)孩子們,剛纔我們當了一回勇敢的“媽勒”。你們真棒!現在呀,每年“三月三”爲了紀念勇敢的媽勒,慶祝豐收,人們總會跳起歡快的竹竿舞。(助教播放竹竿舞錄像)我們壯族是個熱情好客的民族,現在我們戴上帽子,掛上壯錦袋,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跳竹竿舞,好嗎?客人老師請你們和我們一起跳竹竿舞。助教播放《敲起竹竿跳起來》音樂。(幼兒戴帽、掛壯錦袋時間稍長了些,這一環節有些聽課教師建議是否可以提前。)

自我評價

1 基本完成目標。

2 扮演角色練習腳步,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學習,保持了較高的積極性。

3 圖譜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兒已學會腳步,故不看圖譜,自顧自練習。

4 分組後,幼兒仍沒能很整齊地跳竹竿,也許是教師在幼兒剛學會腳步的基礎上就想讓每組幼兒同時跳竹竿,爲難孩子了,也許是教師的引導策略不夠好。

他評

1 圖譜的石頭和白雲應在同一直線上。最好能區分左右。

2 需不需要圖譜,關鍵取決於幼兒的學習需不需要。

3 踏跳步是兩個不同的指令,而鼓聲卻是“咚咚,噠噠”,是否可以把鼓聲改爲“咚噠、咚噠”。

4 幼兒跳竹竿的節奏慢了些,加快可能更符合孩子特點,跳起來感覺也會輕鬆些。

5 提示統一先出貼有顏色圓點的腳(右腳)也許會提高整齊度。

6 跳竹竿時,沒有個別幼兒表演是一大遺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發展幼兒思維敏捷性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3 、學會正確運用反義詞

二 活動準備

1實物:娃娃,書,糖,藥

2多媒體課件

三 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寶貝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寶貝盒,裏面住着很多對好朋友,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摸寶貝。

(2)請幼兒觀察比較老師和小助手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長短。

師:像高矮,長短這樣意思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

教師與幼兒以摸寶貝的方式,利用實物,各種器官,理解什麼是反義詞。

如娃娃,引導幼兒說出大小

如書,引導幼兒說出厚薄

如聽拍手速度,引導幼兒說出快慢

3、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什麼反義詞。

4、利用幻燈片圖片,玩遊戲“找相反好朋友”。並讓幼兒用反義詞正確表達

5.師幼互動遊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6.帶小朋友出去找反義詞。

師:總結:小朋友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的心,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義詞,那現在老師帶你們出去找反義詞,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反義詞最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圖示,探討手套的摺疊方法,難點部分藉助動畫完成摺疊。鍛鍊小手的靈巧性,喜愛製作活動。

活動準備

樂趣練習,顏料,毛筆,膠棒,星 貼紙,彩紙(鶴 3張,大 1張)

動畫片

重點

用白色的蠟筆表達雪,用綠色水彩塗樹的底色會更漂亮.

折手套是有難度的,請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進行速度.

如果折手套比較困難,利用折星星,桃心,蠟燭會更漂亮.

和小朋友們的對話

老師:下雪啦.

雪從天上落下來.

天上的仙女們,

總是總是灑着

片片白雪.

聖誕節的時候會裝飾漂亮的聖誕樹對嗎?

都用什麼東西裝飾呢?

小朋友:星星...襪子...小柺杖...玩偶...小花燈...

老師:哇~那聖誕樹一定會很漂亮.

掛上一閃一閃的星星,再裝飾上糖果柺杖,

還有小禮物盒子都一串串的掛到樹上,那一定會是特好看的聖誕樹..

折漂亮的手套掛到上邊會不會更神奇呢?

折溫暖的手套,還會折小朋友們想要一起過聖誕節的人的名字。.

想和誰一起過聖誕節呢?

小朋友:爸爸媽媽,朋友,叔叔....

老師:這樣啊.折家人的名字試試看吧,想着朋友,把手套掛上,一定會洋溢着溫暖的愛意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感受和理解歌曲,體驗兩個家的幸福和溫暖。

2、學唱歌曲,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愛家、愛國、愛園、愛爸爸媽媽、愛教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的全家福、幼兒與老師一起活動的照片,佈置成"兩個家"的照片展。

2、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指導要點:

1、播放歌曲,幼兒觀看"兩個家"的照片展,在自然的氛圍中感受歌曲。

2、幼兒說一說兩個家。教師提問:兩個家裏都有誰?媽媽和老師的相同點在哪裏?

3、幼兒學唱歌曲〈我有兩個家〉。

(1)教師範唱,唱完後請幼兒說出歌曲內容,教師將歌詞朗誦給幼兒聽。

(2)幼兒隨音樂節奏學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提醒幼兒演唱時注意傾聽間奏,做好銜接。

4、引導幼兒探索歌曲前後部分不同的表現手法。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這首歌曲中所表現的情感,討論怎樣唱好這首歌。教師提問:你有兩個家,心裏感覺怎樣?你可以怎樣唱這部分歌詞?(連貫、抒情)。你要把高興的事告訴別人,應該怎樣唱這部分歌詞?(跳躍、歡快)。

(2)讓幼兒嘗試用討論後的唱法演唱着首歌。先集體唱,再請幾名幼兒唱,聽完後大家進行評價,說說哪裏唱得好,再一起試一試。

5、學習領唱、齊唱(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領唱、齊唱,共同選擇幾種合適的唱法。可以選擇以下領唱、齊唱的方法:前四句的"告訴小鳥------"領唱(可請一人或兩人領唱,也可請四人,每人唱一句),從"我有兩個家"開始齊唱到結束;或前八句領唱,從"一個家有老師------"開始齊唱到結束。

(2)教師指揮幼兒用選定的方法一一進行練唱,也可以請幼兒嘗試進行指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及主要情節。

2、學習詞:踩、踢、撞;短句:對不起,沒關係。

3、教育幼兒要有禮貌,能與同伴合作遊戲。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象、小兔、小狗、松鼠貼絨各一,毽子貼絨4 個,樹林背景圖一幅。

2、紙毽子若干(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小朋友,你們喜歡玩遊戲嗎?你們玩過什麼遊戲?

二、 新學部分: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圖上有誰?小動物們來到了什麼地方?它們會在樹林裏幹什麼?

2、小動物們提出玩什麼遊戲呢,大家都同意嗎?在樹林裏玩太危險的遊戲會怎麼樣?它們最後決定玩什麼?(出示毽子)

3、小動物是怎樣踢毽子的?踢毽子時發生了什麼事?它們是怎樣做的還說了什麼?(學詞及短句)

4、大家在一起玩時,小動物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5、教師運用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

三、 延伸部分:

1、請你們試試,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來踢毽子?

2、在人多毽子少的時候怎麼樣才能讓大家都能玩踢毽子呢?

四、 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別人或讓同伴受傷了,你會怎麼做?

教學反思:

這節教學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因爲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在運用觀察性提問時,幼兒很快就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地點和它們怎樣玩踢毽子,並用了猜測性的提問讓孩子們說說小動物會在樹林裏幹什麼,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答案各不相同。他們從故事裏知道了不能玩危險的遊戲;不小心碰撞了別人要道歉;同時我還讓幼兒嘗試一下踢毽子,做到了動靜結合,幼兒能較好理解故事的內容,達到了活動的目標。

小百科:毽子,又稱毽球,古稱拋足戲具,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製成的遊戲器具。作爲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之一,毽子起源於漢代,古代蹴鞠發展而來。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作爲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少年女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並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能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客觀的進行評價。

3、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使幼兒萌發上學的願望。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能連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客觀的進行評價。

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準備:故事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我針對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設置懸念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有隻小猴子要去上小學了,他在上學第一天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想。

2、分步出示掛圖,聯繫畫面請幼兒講述

——講述第一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結果怎樣呢?②小猴子在家裏是怎樣做的③小猴子在上學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小結: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卻在十字路口碰上了紅燈,晚了一班車。遲到了30分鐘。這說明每一分鐘都很重要,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講述第二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小猴子爲什麼會坐立不安②長頸鹿老師爲什麼會嘆氣?③課間十分鐘還可以幹什麼?

小結:課間十分鐘可以盡情地放鬆,但需要的話應該先喝水、小便,把下一節課的課本準備好,再和同學一起遊戲。

——講述第三段故事,設計提問: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麼做呢?

——講述最後一段,提問:請小朋友幫助小猴子想一想怎樣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應該學習小猴子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麼?

3、幼兒看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講述完故事後提問:小猴子懂事的點了點頭,那麼小猴子上學第二天會怎麼做呢?

4、引導幼兒續編故事,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活動小結:幼兒通過聽故事和續編故事理解了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生活常規。能用自己的語言連貫的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和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知道動物有很多本領,樂意在集體中與同伴一起討論並作介紹。

2、對有關動物的奧祕感興趣。

準備

1、收集關於動物在運動方式、捕食、自我保護等方面的圖書或其他相關資料。

2、幼兒聽過《小鹿歷險記》的故事。

3、烏龜和食物。

過程

1、觀察烏龜覓食,引發探索動物本領的興趣。

讓幼兒分組觀察小烏龜覓食的情況。

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現。

2、討論:動物的本領。

師提出問題,拓展話題:“有的小動物捕食的本領很大,有的小動物很會自我保護,你知道哪些動物有什麼樣的本領呢?”

讓幼兒分組自由討論、介紹。

每組推薦1~2名幼兒介紹,同時展示所收集的.資料。

3、拓展幼兒的經驗。

教師給幼兒介紹一些動物的本領,如壁虎、章魚等,引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慾望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收集資料,探索發現動物的神奇本領,並在日常活動中交流。

1、通過活動初步瞭解到一些動物在運動方式、捕食、自我保護等方面的神奇本領。

2、積極參加小組討論,並能主動向大家介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故事,使學生了解風對人類的幫助及危害;

2、教育孩子們向風娃娃學習,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說一個關於風的謎語。

二、導入新課。

三、教師講故事。

(學生邊聽邊思考:風娃娃幫小猴和小兔滅火怎麼幫錯了?)

四、教學故事。

1、教學第一段故事。

a、先看圖(一)提問:圖上畫了誰?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b、講解第一段課文,並提問。

c、請大家講第一段,再找一名同學上臺配合表演

2、教學第二段

3、教學第三段

4、教學第四段

五、請一名同學試者着複述故事。

六、全班一起將故事,並請6名同學上臺表演。

七、談話。

(通過學習這個故事,使我們知道了風娃娃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說一說:你們平時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八、總結。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

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主動去幫助他……

同學們都要學習風娃娃那種樂於助人的好思想。

風娃娃幫小熊划船

風娃娃幫小狗放風箏

風娃娃幫農民給玉米傳花粉

風娃娃幫小猴和小兔滅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學會走高蹺的基礎上,學習用高蹺帶球向前走,培養幼兒用高蹺來控球的能力。

2、嘗試在高難度的挑戰中,培養幼兒自我調節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看過世界足球賽的錄象。已掌握基本的走高蹺方法。

環境準備:寬敞的一塊大草坪。世界盃足球賽音樂、足球一個、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奧運世界盃足球賽音樂,活動身體。

教師啓發:

1、剛纔這段好聽的音樂是什麼音樂?你在哪裏聽過?

2、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好激動;也想踢足球;好想自己快點長大去參加足球賽……)

3、怎樣我們長大才能做足球運動員呢?(從小練好本領;學好好多踢足球的方法……)

4、怎樣我們象個小巨人變得好高好高呢?(站在高蹺上我們不就是變成了小巨人了嗎?……)

二、探索高蹺的玩法。

1、幼兒自由玩高蹺。

教師啓發引導:高蹺除了往前走,還可以怎麼玩?(橫着走、倒着走……)。

2、幼兒練習橫着走、倒着走的方法。

三、難點練習、重點指導,學習用高蹺帶球向前走。

1、教師啓發引導:小朋友你們敢站在高蹺上讓球聽你的話,讓它跟你們一起走嗎?

2、幼兒自由練習邊走高蹺邊帶球往前走,教師觀察指導,要求幼兒看好前方,讓球向前走。

3、分紅、綠兩隊練習站在高蹺上踢球進球門,要求紅隊把球踢進紅球網,綠隊把球踢進了綠球網。

四、遊戲結束,聽輕音樂放鬆身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勇敢、果斷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發展,幼兒興趣高,充分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方面,對幼兒積極鼓勵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較好。如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不同的走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鼓勵幼兒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緒、表情、語言和眼神作爲“武器”;情緒上,我是積極而興奮的,讓孩子受到感染而激發興趣;表情上,我是輕鬆自如的,給孩子創設一個較爲輕鬆的心理環境;在語言方面,我說“別害怕”、“不要緊張”、 “沒有危險的”之類的話,等於在強調危險,說得越多,幼兒就是緊張,動作就放不開,反而容易出危險。在眼神方面當有的孩子站在高蹺上猶豫不決時,我用堅決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通過這扇“扇戶”給他注入鼓勵和力量。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孩子、鼓勵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我讓孩子們在草坪上玩高人高蹺,確保了孩子的真正安全,以便於孩子們玩得更盡興。

活動拓展:

在體育區角擺放高蹺和球,讓幼兒多次練習鞏固,更加熟練這個技能,在熟練這個技能後,鼓勵幼兒嘗試走在高蹺上來走一層層樓梯,層層遞進難度。

製作方法:找兩根1米左右的圓木棍(大約直徑4釐米),另找兩塊20釐米左右的木塊固定於圓木棍的下端(約15迷離處)即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對物體如何保持穩定平衡產生興趣,能大膽地探索保持平衡的方法。

2、交流探索方法,瞭解更多的有效辦法。

【活動準備】

1、能站住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如:盒、瓶、筆、羽毛、書、吸管(粗、細)等,每組一份。

2、輔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一、哪些東西能像自己站住?

1、教師有選擇地分別演示重心穩定的物體盒子、瓶子等和中心不穩的物體紙、羽毛吸管等,各一至兩樣。

2、爲什麼有的東西一站就站住了?有的東西不容易站立?

3、你們的桌上有什麼?哪些東西容易站住?

4、幼兒分組嘗試,並區分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物品。

5、我們把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東西分開,放到筐裏。

二、幫幫他們站住。

1、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容易站住的東西站住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是物體站住。

3、個別幼兒或小組無法使物體站住時,可以引導他們使用輔助物讓物體能站住。

三、怎麼讓他倒下?

1、引導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2、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辦法。如:吸管站住不倒下,有多少種辦法?(把細管剪短,以使重心降低;把多隻吸管捆成一束;插在瓶罐裏、橡皮泥上,等等)用什麼辦法可以使羽毛豎起來站住?(插在帽子上、橡皮泥裏等等)怎樣使筆站穩?(許多筆捆在一起)怎樣使紙張站住不倒下?(一折二,折口朝下放;多次摺疊,再展開,豎放等)

【活動延伸】

給幼兒發放記錄紙,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哪些東西用輔助方法使其站住不倒下,請家長幫助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物體的重心位於它的底部正上方,這個物體就是穩定的。活動中,第二個環節,幫助幼兒大膽探索上述方式;第三個環節通過互相交流表達,使幼兒更具體明確地瞭解更多的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在幼兒操作時,我注重對每一類型的一組幼兒進行引導,並把它們的好辦法推廣給其他幼兒,激活了幼兒的思維,使孩子們的探索積極性提高,得到了有效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