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反思1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二,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錄音機,磁帶。

2、《幼兒用書、語言》。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主題。

教師:"今天小動物的幼兒園開學了,你們知道都是誰去了幼兒園?他們高興嗎?"

2、欣賞《小朋友愛上幼兒園》故事。

出示故事圖片,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故事的名稱叫什麼?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2)提問:小白兔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路上遇到了誰?它是怎麼說的?小鴨子是怎麼說的?最後又遇見了誰?它是怎麼說的?小花貓又是怎麼說的?

(3)它們最後來到幼兒園對小朋友怎麼說的?

4、放錄音,教師指圖片,幼兒欣賞故事。

5、教師指圖片,幼兒講故事。

6、幼兒分角色講故事。

7、學習故事後,教育幼兒愛上幼兒園。

四,溫馨提示

1、製作小動物的頭飾和衣服,讓幼兒表演故事。

2、請幼兒看《幼兒用書、語言》,和同伴相互指着書上的圖片講故事。

附:故事小朋友愛上幼兒園今天幼兒園開學了。小白兔起得特別早,它的臉上笑眯眯的,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它走着走着,突然聽見後面有人叫;'嘎嘎嘎,嘎嘎嘎、''小白兔回頭一看,噢,原來是小鴨子。小鴨子笑眯眯的,身子搖搖擺擺的走過來了。小白兔:"你早,小鴨子,你去哪兒?"小鴨子說:"我上幼兒園。"兩個好朋友,手拉手,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它們走呀走呀,突然聽見後面有人叫:"喵喵喵,喵喵喵。"他們回過頭一看,噢,原來是小花貓。它倆一起問:"你早,小花貓,你去哪兒?"小花貓說:"我上幼兒園。"三個好朋友,手拉手,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了。

它們來到幼兒園,告訴小朋友:"幼兒園就像我們的家,我們最愛上幼兒園了!"五,延伸活動創設表演區,請幼兒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課,幼兒初步知道幼兒園有很多得樂趣,並願意與同伴交流,大部分幼兒能夠用漢語表達出故事的情節,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願意參加,積極性很高。有個別幼兒不願參與,但經過老師的鼓勵,能夠用語言表述,只是沒有動作。本節課教學目標完成良好。

幼兒園教案反思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創編故事中狐狸與兔子的主要對話。

2、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表演童話劇的快樂。

  教學重點:

幼兒在創編對話時,語氣、語調與故事角色的匹配

  教學難點:

幼兒合作創編並且表演情節

  教學準備:

視頻、故事錄音、PPT

教學課時:

第二兩課時(共兩課時)

理論依據:

在之前的教時中,幼兒已經熟悉故事的內容,在前幾個教時中對於故事表述的對話、臺詞已經進行過複述,並且結合故事情節分段表演了片段,幼兒在區角中也能關注不同角色的語氣、語調,瞭解其中變化對角色性格的改變,他們也願意通過自己的想象,及時改編故事中還不熟悉的臺詞,幫助完成表演。在創編臺詞的環節中根據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表現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合這一目標,通過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幼兒的想象,啓發幼兒根據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合理、大膽地創編相關臺詞,並且通過圖片聯想、默片欣賞、錄音聽辨的方法,推動創編和表演的進行,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編的情節、對話轉變爲童話劇的一部分,從未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在合作表演的環節中,結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並能合作、協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的展開”,在上一環節的創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並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故事圖片引出活動

1、引出活動

最近我們在表演童話劇《狐狸和兔子》,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還記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樣的狐狸和兔子?

——小結: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這樣開始的。(聽故事錄音開始部分)

二、嘗試創編臺詞

1、狐狸、兔子介紹自己房子時各自的對話

(1)出示圖片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問:睡在這房子裏會有什麼感覺(外形、作用)

提問:兔子和狐狸會怎麼介紹自己的房子?

2、狐狸出場

(2)看啊,狐狸來了。

聽音頻(事先準備狐狸和兔子的音頻)

提問:兔子和狐狸說話時的聲音聽起來有什麼地方不同?

(3)出示幼兒說的不同之處,製作成卡片貼在黑板上作爲記錄(口氣、語調、情感等)

(4)幼兒聽一聽、學一學

——兔子的聲音很溫柔,狐狸的聲音又尖又細,不同的聲音能表現不同性格的角色

3、視頻表演

肖老師也錄了視頻,分別是狐狸騙兔子、狐狸趕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後,說說這兩段視頻說了什麼?

出示兩段無聲音的表演

幼兒說說理由(動作、神態、表情)

小結:相同的動物可以用不同的動作、神態、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視頻,配上聲音、動作

(4)放完整視頻,幼兒跟着試一試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問:兔子被趕出了自己房子後,想了什麼辦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結局不一樣了,兔子是聰明、勇敢的,她會想什麼辦法要回房子?

(2)我們來嘗試做導演,兩人合作,分別扮演狐狸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趕出後想要回房子時他們的對話。

兩人嘗試表演

(3)展示

請2到3組幼兒上前表演,觀衆點評(通過評價動作、表情、語調等)

幼兒評價同伴的表演

三、欣賞童話劇,激發幼兒表演慾望。

這是你們的劇照,像不像爲小朋友繼續表演新編的故事呢?下次再來試一試。

  教學反思:

根據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表現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合這一目標,我藉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幼兒的想象,啓發幼兒根據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合理、大膽地創編相關臺詞,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編的情節、對話轉變爲童話劇的一部分,從而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關注大班幼兒合作表演的能力,結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並能合作、協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的展開”,在上一環節的創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並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活動中的關鍵,是通過之前對角色的語氣、動作揣摩,請幼兒進行創編。然而我並沒有讓幼兒對原有故事情節進行創編,或是根據情節來進行續編故事,爲了給與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渲染,我通過正面的形象激發幼兒對於故事重新做了改編:“兔子不再是膽小的、靠別人幫助的人,他今天也變得勇敢、聰明瞭,你認爲他會像哪些辦法要回自己的房子呢”?馬上激起了幼兒創作慾望,幼兒的想法多種多樣,有的說讓兔子拿一塊肉吸引狐狸,當狐狸出門想吃肉時就把狐狸給趕跑;也有的說兔子會用勇敢、大聲地去要回房子,把狐狸給嚇跑。在這麼多的充分想象之後,幼兒合作表演了自己創編的內容,用動作、神態表現了自己對於角色理解。

幼兒園教案反思3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基本理解故事內容;

2、初步瞭解交朋友的方法;

3、感受和好朋友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1、出示故事大書,幼兒觀察封面,說一說看到了什麼?猜一猜書中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

2、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大書,組織幼兒討論

——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心情怎麼樣?它都遇到了誰?

——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怎麼辦?

  二、再次欣賞故事並討論,感受小烏龜心情的變化

——小烏龜的表情有什麼變化?

——小動物們看到小烏龜後,是怎麼做的?

——你們在幼兒園裏開心嗎?——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烏龜一樣害怕,我們怎樣幫助他呢?

(如:跟他說我們一起玩、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三、故事表演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帶上頭飾表演故事,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活動延伸:

1、播放歌曲《好朋友》,幼兒隨音樂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

2、在語言區投放動物頭飾和大書,幼兒可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小班語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欣賞、討論、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節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一直保持較好,活動目標也基本達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書,引起幼兒的興趣,並引導幼兒觀察大書封面,初步瞭解大書中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然後一頁一頁講故事,討論故事內容,再次欣賞故事,感受小烏龜表情的變化,接着鼓勵幼兒表演故事,最後播放歌曲,鼓勵幼兒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後的環節,我進行了小結,引導幼兒學習小烏龜,每天要開心的來幼兒園,這是活動的重點教育目標所在。表演故事環節由於準備的頭飾只有一套,而幼兒的參與興趣很高,由於時間關係,部分幼兒沒有參與表演,有些失落。

  改進措施:

我將故事大書和動物頭飾投放在語言區中,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再次進行表演。

幼兒園教案反思4

教案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的安排、設計的一種教學文書,如下是精心爲你挑選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歡迎大家踊躍閱讀!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所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螃蟹教具若干。

2、豐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剪刀、皮球、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1、做律動《捏攏放開》,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手”的主題。

2、引導幼兒觀察小手並相互比一比,使幼兒知道:手的大小不同,每人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隻手上都有手心手背和五個手指頭。

3、出示大手教具,幫助幼兒瞭解手指名稱。

二、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那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1、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能做那些事情?

2、組織幼兒進行穿鞋比賽,激發幼兒自我服務的願望。

3、引導幼兒玩夾夾子的遊戲,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在夾的過程中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4、利用豐富的手工活動材料,讓幼兒自己去體驗小手還能做那些事情。

三、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小朋友的小手能幹這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自己的小手呢?(剪紙時怎樣用小剪刀?太熱的水小手能不能碰?指甲長了要勤剪指甲,但不能剪的太短;手髒了,要勤洗手;冬天天冷,外出時要帶手套等。)

總結性談話:小朋友要經常動一動我們的小手,小手越用會越靈巧,我們的腦袋也會越來越聰明,我們不僅要用小手幫自己幹好多事情,自己的小手還能幫別人幹許多事情呢?(幫媽媽擺碗筷,小朋友摔到我扶起,幫助老師收拾玩具等)。我們的小手能幫助別人幹好多事情,想一想,我們的小手不能去幹那些事情?(不能打人,好看的花我不摘,不能撕書等)

四、遊戲;剪子、包袱、錘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活動反思

《能幹的小手》是小班主題活動“快樂的六個寶”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目標是: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三到四歲的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新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在這個時期,幫助幼兒瞭解一些身體及其自我保護的常識,激發他們自我服務的願望適宜的,也是必要的,而且手指與數數有着直接的聯繫,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整合,讓人感到順理成章,也就容易被幼兒接受。

在以上對教育目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我將整個活動過程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新奇、直觀、有趣的特點,藉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設計了大手教具和手指寶寶的遊戲,吸引幼兒在玩中學習,使枯燥的知識變的有趣,讓幼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事實上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很感興趣,活動積極性很高。

第二部分: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哪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這一部分又分爲三個層次。一是通過“穿鞋”比賽的遊戲氛圍來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願望;二是通過“沒有腿的螃蟹”遊戲來激發幼兒點數的興趣,幫助幼兒獲得初步的數概念,也體現了玩中學的宗旨;三是通過自主操作,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來建構經驗。我覺得通過這三個層次都較好地呼應了教學目標。

第三部分: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主要通過討論交流來教給幼兒一些保護手的方法。由於這個環節不適合讓幼兒去體驗,我就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孩子們好象沒有太多的話要說,現在分析反思:一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匱乏,二是許多孩子在大人的保護下,還沒有小手受傷的體驗。因此,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示保護孩子小手的一個課件,給孩子展示一些真實、直觀的場面,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幼兒園教案反思5

活動目標:

1、懂得預防溺水的相關知識。

2、增強安全意識,預防溺水事件發生。

活動準備:自制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瞭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討論: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三、看相關圖片,體會失去孩子後父母的悲痛

討論: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四、學習《中國兒童意外溺水調查報告》

五、教育幼兒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幼兒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教學反思: 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課件演示、學生討論、角色扮演來完成,使學生認識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庫中嬉水落水的危險;知道了在路上的井蓋以及開放性水域無明顯警告標誌和隔離欄的地方危險性大;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與預防知識,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一二節課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將安全工作細緻化、常態化。生命安全,警鐘長鳴!

幼兒園教案反思6

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知能力。

2、鞏固練習徒手用泥團圓與搓長的技能。

3、初步練習分泥的技能。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彩色長布條若干、紅色方塊布一塊、橡皮泥若干、印模兩個、幼兒圍圓坐好。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紅色方布,放在圓圈中間,告訴幼兒這代表我們的幼兒園。問問幼兒你住在那裏?你每天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給“幼兒園”安上大門(用印模)在次提問:你每天從哪裏進到幼兒園?請幼兒走一走注意不要碰到兩邊。

二、放“地圖”:

在“幼兒園”四周方布條作通道,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從那條路進入幼兒園的,走走看。

拓展通道的各個方向與長度、擺放小區大門(用印模)引導幼兒看看自己上幼兒園時走過的路。說說來幼兒園時一路上看到那些東西?(人、樹、房子)三、置展:

示範用手將一團泥分成2塊,徒手團圓與搓長,分別表示樹與人。將他們放在道路兩旁與道路中間。

給每個幼兒一團泥,指導幼兒團圓與搓長,並放置到地圖上。注意不要碰到邊上的作品。

四、個人解說:

三裏亭序早上可真熱鬧!馬路上到處是人,有的是幼兒園的,有的是上班的。路旁種滿了數,真漂亮,走在幼兒園的路上,小朋友可真開心!

請幾名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幼兒來說說自己上“幼兒園”走過的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從哪裏來近來到達幼兒園的?

《我愛我的幼兒園》教案一、活動目標:

1、反覆感受歌曲,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喜歡唱歌。

2、通過大帶小的活動過程,體驗活動的樂趣,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二、活動重點: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

活動難點:瞭解歌曲的內容。

三、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事先排練好表演和節奏樂。

2、表現歌曲內容的掛圖一幅。

3、木偶娃娃一個。

四、活動過程:

1、大班幼兒扮演小動物(小鴨、小狗),聽音樂表演小動物律動,在教師的帶領下,啓發小班幼兒邊走邊學小動物的叫聲。

2、“我們跟着哥哥姐姐邊走邊學小鴨子叫,到幼兒園去玩嘍!”表演大膽跟着做的幼兒。

3、觀看哥哥姐姐做歌表演兩遍,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1)觀看第一遍表演後問:哥哥姐姐在做什麼?(唱歌、跳舞、做遊戲)(2)觀看第二遍表演前提示:哥哥姐姐在幼兒園唱歌、跳舞、做遊戲,真快樂,我們邊看他們的表演邊給他們拍拍手吧!

4、感受歌曲的內容。

(1)教師邊演示木偶邊演唱兩遍歌曲。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我真喜歡我的`幼兒園,我還會唱一首歌曲呢!名字就叫《我愛我的幼兒園》,你們聽聽,我們在幼兒園有些什麼高興的事。

(2)欣賞哥哥姐姐表演。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後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唱出相應的歌詞。

誰愛我的幼兒園?(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什麼多?(朋友多)哥哥姐姐在幹什麼?(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怎麼樣?(真快樂)(3)教師邊指點圖片邊唱。

(4)哥哥姐姐演唱,並用節奏樂伴奏。

5、跟着大班幼兒表演,進一步理解內容,體驗歡快的情緒。

(1)在歌曲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隨意做動作,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跟隨哥哥姐姐邊唱邊表演。

6、在《我愛我的幼兒園》的音樂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歡快的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幼兒期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因此,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孩子感興趣的各種活動,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幼兒園教案反思7

設計意圖: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裏,廣告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而又非常喜歡的一個內容。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在新《綱要》中,有多處強調,幼兒園的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去進行,“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因此,幼兒園的課程不僅應選擇幼兒的生活作爲教育的內容,而且應通過幼兒的生活來進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內容,又是教育的途徑。而廣告就是來源生活,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定的直接經驗,容易進行交流。但他們對廣告的瞭解是無意識的。通過活動能幫助幼兒認識廣告與現代生活的一些關係,並可以培養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廣告,使他們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

2、初步瞭解廣告的一些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外出參觀,和家長共同收集各類廣告。

2、部分廣告宣傳單、錄像、報紙、畫等。

3、幼兒熟悉和喜歡的玩具、食品。

活動過程:

  一、觀看超市廣告宣傳單

1、幼兒各自觀看廣告宣傳單。

2、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爲什麼要有這些廣告?

3、小結:看了這些廣告後,我們就知道商店裏有什麼商品可以買。廣告能使所有人知道,這些商品都是怎樣的商品。

(評:以觀看超市廣告引出交流的主題對幼兒來說既熟悉又新鮮,激發了他們對問題提出有關經驗的聯想及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二、瞭解廣告特點

1、幼兒觀看廣告。(觀看若干廣告錄像片段)

2、問:看了廣告,你想去買什麼商品,爲什麼想去買?

你記住了那個廣告?爲什麼記住它?

3、小結:廣告還能讓大家都知道商品好在那裏。一個好的廣告能讓大家都喜歡它,記住它,想去買它。

(評:藉助媒體這一動態情境使幼兒更富有充實感地去接受新的信息,喚起幼兒積極地用已有的經驗去理解和把握新的科學知識和經驗,併產生好奇、疑問,進而使他們勤想、好問、樂於交流。)

  三、說說我知道的廣告

引導幼兒交流有關廣告的各種經驗。

1、問:除了能在這些廣告宣傳單以及電視裏和收音機裏看到或收聽的廣告以外,你還能在哪裏找到廣告。

2、幼兒相互交流廣告的種類。

3、幼兒集體交流信息,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各種廣告。

問:“誰向大家介紹,你在哪裏找到廣告?它告訴大家些什麼?”

4、小結:其實能在很多地方找到廣告,報紙上、雜誌裏、車廂中、街上、燈箱廣告、商店門口……這些廣告能讓大家隨時隨地瞭解到商品的信息。

(評:這一環節注重了信息交流的雙向性,即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信息及時得以回收、整理。同時在這充滿寬鬆自由的氛圍中進行交流討論,讓每個孩子都有獨立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幼兒主體的關係。教師對孩子的啓發引導方面把握的很好,切合幼兒的實際水平,讓孩子敢說、敢做,探索欲強,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

  四、設計廣告語

1、爲了設計出更好的廣告,就出現了一種新的工作———廣告設計

2、現在,我們也來做廣告設計師,用一句好聽的話來介紹商品。讓大家一聽就喜歡它,記住它,想去買它。

3、幼兒設計廣告語。

選擇一件自己感興趣的實物,觀察後,爲它設計廣告語。

4、請幾位幼兒向大家介紹他們自己的廣告語。

(評:幼兒在創編和設計廣告語的過程中,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信息再一次進行整理和回收,促使幼兒在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等個方面形成整合發展的動能,全面提高幼兒的各種素質。)

  五、延伸活動:

1、帶領幼兒外出尋找、觀察。

2、準備各種材料,幼兒自發畫、編、創作廣告。

活動反思:

孩子生活的社會系統爲孩子提供了多樣的讓孩子有機會成長的刺激,而這一交流型教學內容的選擇正是來源於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而又非常喜歡的素材,幼兒有一定的直接經驗,容易進行交流。但他們對廣告的瞭解是無意識的、片面的、不完整的,因此選擇此教材內容能使幼兒有機會完成其所參與的活動,完善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

在交流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逐層深入的提問,向幼兒展示新的交流信息,使幼兒思維具有連續性、開放性,如:“爲什麼要有這些廣告?”“你記住了哪個廣告?爲什麼能記住?”“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廣告?”等等,通過逐步擴展幼兒的信息交流,給幼兒提供了學習運用新的信息交流經驗的機會,進一步提高幼兒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還注重了信息介入的多樣化、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如藉助已有的經驗、藉助圖像、藉助媒體的動態情境及教師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氛圍幫助釋疑,從而使幼兒思維的深刻性不斷提高,主動獲得科學知識經驗的能力不斷加強。同時,本活動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得到了整合,全面提高了幼兒各方面的素質。

幼兒園教案反思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體驗參與集體遊戲的樂趣

2、激發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培養求異思維的習慣及初步的創新意識。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辯論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活動準備】

物品各種若干、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若干、課件、製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手偶小熊:小朋友,看這是誰?今天呀小熊過生日,要請好多的小動物一起來慶祝呢。看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二)出示課件,欣賞故事《小熊過生日》

1、結合課件講故事:

第一幅:畫面上的小動物在幹什麼?幼兒1:在共同舉杯祝小熊生日快樂。幼兒2:在喝飲料。

第二幅:小兔和小狗怎麼了,它們在爭論什麼呢?小狗說:易拉罐喝完就沒用了,扔到垃圾桶就好了。小兔說:不是的,易拉罐還可以做筆筒。

第三幅:他們吃完飯又做了些什麼?面對一堆鉛筆屑他們又在討論什麼呢?

第四幅:哦,原來小狗說:鉛筆屑是垃圾,丟在地上是不衛生的,而小兔說:鉛筆屑可以做裝飾畫。

2、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原來任何一件物品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說法。

(三)遊戲:從不同角度說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物品?它們的優點有多少?缺點有多少呢?請小朋友也來玩玩這個“從不同角度說”的遊戲,好嗎?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物品,並請倆個幼兒分別說出他們不同的觀點,從不同角度說出該物品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說得越多越好,觀點越新穎越好。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習慣。

教師小結:

小朋友,任何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作用,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去想。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你們喜歡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物品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

【活動反思】

用不同的知識解答應用題一課是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來解答應用題,主要是比的關係,分數關係,倍數關係三種分析方法。雖然方法不相同,但是這三種關係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根據這些數量間的轉化,就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知識來解答一道應用題。

引入部分,我創造了一個情景:計算機報名參加比賽,據張老師統計男女生人數比5:2,由此讓學生說出知道相關數學信息,由此學生了解是比的關係,分數關係,倍數關係,由此近於新課,問題是在小結時,我的總結不到位,比分數倍數是可以互相轉化。雖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認識到倍數關係分數關係比的關係可以相互轉化。在後面具體解題過程中能夠從從角度解應用題,達到了我設計的目的,在那道練習中,學生已經突破了轉化數量關係這個難點,由此得出了我都沒有預料到的多種解法。

例題爲了貼近生活,所以沒有用課本上的例題,而是改編成學生身邊的事情,雖說數字沒變,但內容改編了之後學生很感興趣,比原題感覺要輕鬆,讓學生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係轉化得到另幾種關係後就放手讓學生分組自由解答,我在巡視的時候特意加以引導,基本上人人有不同解法,最多學生得到了9種的解法,我巡視中發現做不出來或做得的不錯也能說不清楚的學生就引導學生畫圖,對後面集體訂正講解的時候效果很好,學生說的清楚,大家聽得明白。

課後練習中我還是改編已知條件男生和全班人數比5:7,目的便於學生加深理解。最後安排的練習頗有難度,是判斷一道應用題的幾種解法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錯在哪裏。因爲放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短,所以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個練習應該怎樣設計還有待商榷。

課後收穫:課前引導部分鋪墊做的好,課上的重難點就容易突破。例題過於死板,要更加貼近生活,可以大膽修改。

課後困惑:應用題的複習課,練習應該怎樣設計?因爲要留給學生思考分析時間,練習量少而精,我覺得練習設計還存在問題不顧開放。

幼兒園教案反思9

看圖講述具有培養觀察、思維、語言表達三種能力的綜合作用,但最終表現形式爲講述——語言。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呢?它需要幼兒主動地去觀察圖片,然後,積極地思考,再主動用語言進行講述。

在活動開始前與幼兒的談話中,我有意識的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之前課上我對他們灌輸過這個詞,晨晨想了一下馬上回答“是冬天。”我馬上表揚了他,隨後我出示小烏龜圖片立即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我並不是馬上讓幼兒看圖,而是讓他們大膽猜測小烏龜曬太陽可能會曬哪些地方?

請個別小朋友上來嘗試着學學小烏龜曬太陽的動作。這時幼兒大膽猜測興致很高,隨後我們帶着疑問來看圖欣賞這個故事,幼兒聽得很認真,猜對了的幼兒很高興,我也進行了表揚。在後來的提問中幼兒學會了說“暖洋洋”,並且也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暖洋洋”。最後再次欣賞故事時已經有個別幼兒會看圖跟老師一起講述了。通過幾次不同形式的講述故事幼兒基本能夠講出故事內容而且還能願意跟同伴一起分享故事內容。

選擇一節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對整個活動的組織和目標的完成度都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幼兒的知識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幼兒園教案反思10

  科學意圖:

科學實驗不僅增長幼兒的知識,而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鼓勵大膽地嘗試,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相信幼兒將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適合班級:

小、中班

  材料準備:

氣球兩個、乾燥的絨布(或絨毛衣)、細線。

  製作方法與步驟:

把兩隻氣球吹滿氣,綁好以防止漏氣,並用細線連在一起。

  實驗操作:

(1)讓幼兒手提細線的中間,會發現兩隻氣球是相互靠在一起的。(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1”)

(2)讓幼兒用乾燥的絨布(絨毛衣)分別在兩隻氣球上充分摩擦,然後再

提起線,會兩隻氣球分開了。(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2”)

  教師指導建議:

提醒幼兒摩擦時用力要適度,不要把氣球弄破。

  拓展與替代:

把塑料繩紮成把,自上而下用手不斷地捋,就會看到塑料繩像花朵一樣展開。(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4”)

  小知識:

科學實驗表明,物體因摩擦而帶的電,不是正電就是負電。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相同的,叫做正電;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相同的,叫做負電。相同的電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而不同的電荷會互相吸引。由於兩個氣球被絨布摩擦後帶上了同種電荷,所以會互相排斥,自然就分開了。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是通過問題來開展的。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纔會在實驗結果中解決問題。在幼兒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途徑與事物親密接觸,感知物體的特性及事物之間的關係。教師是幼兒探索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有效引導能幫助幼兒感受學習科學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時激發起學科學的熱情。

幼兒園教案反思11

【摘要】會寫教案,會進行教學設計是每位學前教育師範生必須具備的教學技能。文章在對目前教案教學模式進行新嘗試和對學生關於教案寫作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從教案教學方式、教案語言的組織、教學設計的困難、利用模擬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教案寫作四個方面進行反思,以期提高模擬課堂教學在教學中運用的質量。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要進入幼兒園工作,成爲一線教師,因此,會寫教案,會進行教學設計是每位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技能,也是教師專業化的重要體現。進入四年級後,學生便開始接觸教學法課程,如幼兒園音樂教學法、語言教學法、美術教學法,等等,這些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如何設計和組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爲了實現這個終極目標,先行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設計和撰寫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即教案。教案是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用於課堂講授及組織教學的重要藍本,一篇優秀的教案可以爲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方向的指引與方法論的指導。筆者從事學前教育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已有五年時間,擔任過多門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工作,發現多數學生撰寫教案的能力都比較薄弱,要想寫好教案一直也是學生覺得比較難的事情。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找出學生撰寫教案能力薄弱的原因並且探討了相應措施,以期能改善這一現象。

在新學期第一次接觸教案寫作的幼兒園美術教學法的課堂上,和往常一樣,筆者先詳細講解了一個完整的教案,包括導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以及撰寫這幾個部分的具體要求。講完之後,筆者沒有讓學生直接練習寫一份教案,而是先觀摩了一個幼兒園美術教學的視頻“創意彩條裝飾”。在觀摩之前,先帶着學生一起學習了視頻中教師撰寫的教學準備,教學準備包括物質準備和前期經驗準備,物質準備又包括教具準備和學具準備。瞭解了這些基本情況之後,學生開始看視頻,要求邊看邊記錄下整個教學的流程。看完之後,筆者留出15分鐘時間,請學生嘗試撰寫這個活動的教學目標,然後請學生來讀一讀自己撰寫的教學目標,最後再出示原教案中的教學目標,請學生比較,找出差距,總結出教學目標撰寫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接着,筆者又留出半個小時,要求學生嘗試寫出教案的基本部分和總結部分,然後和原教案進行比較,分析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下課後,筆者就留了一道寫教案的作業。通過這種視頻觀摩加講解教案寫作的方式,學生書寫教案的整體情況較往年有了一定的進步。爲了進一步從學生的角度瞭解他們在撰寫教案中存在的困難,筆者設計了一個“關於師範生撰寫教案的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問卷的分析,發現學生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

①教案語言的組織問題;

②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齡班幼兒能力發展的差距,經常是“想當然”地設計教學環節;

③教學目標的撰寫存在較大的問題;

④不知道怎麼設計教學活動。總結完之後,筆者專門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幫助學生分析了他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在寫教案過程中的問題,並逐一提出瞭解決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生教案寫作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案是教學設計的文字表達形式,直接體現着師範生的教學設計能力,筆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較爲全面的反思,並提出瞭如下四種策略:

一、對教案教學的反思

當前,多數教師在進行教案教學時都將重點放在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組成部分上。而通過採取了視頻觀摩講解教案寫作的方式,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教案寫作的格式,知道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是如何用教案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而且把紙質的教案和動態的教案實施結合起來。這種方式就像在靜態、紙質的教案和動態的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樑,幫助學生把握了教案寫作和教學設計的重點。

此外,還爲學生樹立了教案格式書寫的榜樣。雖然在傳統的教案教學中,教師也會選擇一個很規範的教案文本供學生學習,但是由於沒有觀摩過和教案匹配的教學視頻,學生對教案的揣摩僅僅停留在文本上,因而很難深入理解。通過將教案和視頻觀摩相結合,學生可以邊觀摩邊看教案,將兩者建立起及時的聯繫,學生知道了什麼是教案中教師的指導語,什麼是教師的核心提問,什麼是教師對本環節的總結、對下一環節的過渡,爲什麼教案中不要寫幼兒的回答,等等。

二、對教案語言組織問題的反思

教師的教學設計意圖要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教案寫作語言與一般的人與人交流並不相同,也不同於書面的文字記述,而是介於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的一種具有屬於學科特性的講述話語。學生教案的語言問題主要表現在語言組織不通順,句子主謂賓不完整等文字組織方面的低級錯誤。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無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文字組織的基本功較薄弱,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等情況時有出現;二是學生對待寫教案的態度不夠認真,通常是寫完就交,基本不檢查。文字功底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大幅度提高的,但是學習態度可以糾正,學習方法可以改進。所以,筆者要求學生寫完教案之後認真讀幾遍或者請同桌幫忙互查,在和學生的交談中得知,大家都認爲這種方式有效地解決了教案文字方面的問題,後來寫完讀教案修改教案、已經逐漸成爲他們下意識的行爲。

三、對教學設計困難的反思

本學期進行的期中問卷調查總結出學生在寫教案中存在的困惑,其中反映最多的問題是拿到一個活動主題後不知道該如何設計,沒有思路。即便有時候好不容易想到某個教學環節,但可能並不適用於某個年齡班,而學生並不能很好地把握小中大班幼兒發展能力的差距,而是常常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教案。我們知道,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是需要長期實踐練習的,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最終實現教案寫作能力的提升。

那麼,怎樣能在這種現狀的提前下儘可能提高學生教學設計的能力呢?對此,筆者採取了兩種方法:一是多看一些幼兒園教學設計的書。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在帶領學生一起分析、總結他們在寫教案中的困惑後,筆者就爲學生列了幼兒園課程設計方面的書單,如《滲透式領域課程》《多元能力課程》《生態式藝術課程》等,要求每位學生必須小中大班的課程各讀一本,分五大領域進行摘抄並分析教案每一步驟的意義,製作屬於自己的教學設計集錦。這樣,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每個學生都積攢了厚厚的一本教學設計集錦。二是每節課的最後十分鐘用來給學生訓練教學設計,學生親切地把它稱爲“教學設計頭腦風暴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裏,筆者會給學生出一個任意年齡班的美術活動的內容,請學生先思考目標,然後思考“頭腦風暴”這個教學內容可以設計哪些環節,筆者則一一記錄在黑板上,然後帶着學生逐一分析他們提出的教學設計方案。與此同時,要求學生在開始寫教案時嘗試在自己的大腦中構造出一種課堂教學的場域,即在自己的頭腦中主動建構一種對於即將面對的課堂環境的感覺預設,並帶着這樣的感覺進行教案的設計。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教學設計能力都有了一定的進步。

四、對利用模擬課堂教學提高教案寫作能力的反思

教學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橋樑性學科,師範生不但要掌握教學設計理論,還要具備將教學設計理論付諸實踐的能力,所以,在教法課中,一直都有模擬課堂教學的環節。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設計好教案後,教師就會安排模擬課堂教學,在做中感悟和體會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模擬上課教師說課,然後這個活動就結束了。但筆者發現存在這樣一個情況:學生在說課時往往會提到在上課時感受到原教案中的某些教學環節或者提問不太合適,而由於教師沒有強調,所以幾乎沒有學生會主動再去修改原來的教案。爲此,筆者嘗試在學生進行模擬課堂教學後再請學生在反思的基礎上對原有教案進行進一步改進。這樣,師範生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才能隨機應變,才能靈活地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問題。

此外,筆者還有意識地把學生在模擬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爲小案例讓他們進行思考。比如,學生在進行模擬課堂教學大班歌唱教學《小熊過橋》時,最後一個環節設計的是小朋友分角色演唱。在組織這個環節時,教師還沒有說清楚具體的要求就直接讓學生選擇扮演熊寶寶還是熊媽媽,結果小朋友在這個環節全都亂了。於是筆者抓住機會請大家思考,教師組織存在什麼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組織這個環節呢?在這個情境中,大家都能積極動腦筋思考更好的組織策略,而且能激發師範生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能提高師範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應用教學設計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曹周天。教案寫作的概念、問題與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29)。

姜春霄。“教學設計”培訓策略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xx,(2) .

牛震乾。教案問題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xx.

也談日記成文寫作訓練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思考讓兒童寫作根植於校園文化生活

幼兒園教案反思12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2.知識目標:培養幼兒對看、聽、說故事的興趣,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複述故事。

3.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看圖說話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能看圖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幼兒能夠運用詞、詞組完整的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電子琴。

一、 導言:

小朋友們誰能說一說你家裏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呀?(平房、草房、樓房)老師這也有一座小房子,你們想住嗎?(想)好請小朋友們看黑板。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房子呢?它漂亮嗎?誰能說一說呢?(是一座金色的小房子)這位小朋友說對了。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講這個金色的房子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 (想)

師:好,請大家向老師這樣坐好,我們一起聽錄音故事,看誰聽的最認真、仔細,聽完了能說出故事的內容。

師:這位小朋友說的真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圖學習這個故事。

二、看圖講述

師:請小朋友向老師這樣坐好,看

1. 畫面(出示圖一)

問:小朋友,畫面上都有什麼呀?

幼:白雲、大樹、小草、花朵、金色的房子(1-2名)

問:金色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幼: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太陽一出來、照得一閃一閃的、漂亮極了。

問:這麼漂亮的房子誰住呢?小朋友想知道嗎?請大家看第二幅圖。

2. 畫面(出示圖二)

師:小朋友細細地觀察畫面。上面都有誰?在幹什麼?

幼:答。

師:有一天,來了好多的客人,大家知道是誰嗎?請看第三幅圖。

3.畫面(出示圖三)

師:大家看畫面,誰能說一說,畫面都有誰?正在幹什麼?

幼:答。

師:她們在做什麼呢?

幼:答。

師:他們玩着,採着鮮花,又想去哪呢?我們來看第四幅圖。

4. 出示圖四

師:請小朋友看畫面,他們來到了哪?小姑娘又是怎樣做的?誰能看圖說一說?

幼:答。

師:小姑娘說完後自己是怎樣做的呢?大家看第五幅圖。

5. 出示圖五

師:請小朋友看畫面,看一看小姑娘的表情是什麼樣的?誰能說一說?她在想什麼?

幼:答。

師:她想什麼呢?她又是怎樣做的呢?

幼:答。

師:她是怎樣做的呢?

幼:答。

師:這時誰看見她了?你們想知道嗎?

幼:想。

師:請小朋友看第六幅圖。

6. 出示圖六

師:請小朋友看畫面,說一說小姑娘看見誰了?她是怎樣做的?

幼:答。

師:小姑娘是怎樣做的呢?

幼:答。

師:小動物聽了,他們是怎樣做的呢?

幼:答。

師:他們和小姑娘一起到哪去了呢?請小朋友看第七幅圖。

7. 出示圖七

師:請大家仔細看畫面,說一說他們在做什麼?

幼:答。

師:他們唱的什麼歌呀?哪位小朋友能說一說?

幼:答。

三、組織教學,請小朋友坐好。認真看畫面,講故事,看一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四、指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五、間休

六、指明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我們學習講解了金色的房子這個故事,你們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誰能說一說?

幼:答。

師:這位小朋友說的真好。那小動物們要到金色的房子裏去玩,小姑娘答應了嗎?後來她是怎樣做的呢?

幼:答。

七、大家說的真好,下面誰願意到前面來表演這個故事呢?

八、總結:

請小朋友坐好。

今天我們學習、表演了《金色的房子》這個故事,你們表現的非常好,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回去之後,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金色的房子》反思:

這次活動我採用的是立體式教具,給幼兒創設一個情景,就好象在演童話劇一樣。本來這個故事就是要讓孩子來進行角色表演。剛開始,幼兒被我的精美的教具吸引了,可是到活動的後半段,孩子對教具的興趣明顯不投入……教具擺在桌面上,移動的空間較小,有些幼兒是視線不太好。

在最後一個環節,教師與幼兒進行角色表演,學說對話的時候,孩子的積極性很高,都很願意表現自己,在提升問題中,孩子已經能理解整個故事帶來的含義了,大家都覺得小姑娘剛開始是不對的,她很小氣,不讓小動到家去玩,可是後來小姑娘又改正了,孩子都表示自己喜歡改正的小姑娘。

我覺得本次活動上得很辛苦,在問題的引導上和師幼互動上都做的不好,雖然孩子通過活動知道了這個道理,掌握了語言表達,但在活動中,我沒有真正地把孩子們的興趣提上來。

最後,讓我有一點欣慰的地方就是《金色的房子》,投放進區角以後,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高,每天都有孩子去表演這個故事。

幼兒園教案反思1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老師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到:大班上學期,幼兒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爲集體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兒還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辦,缺乏獨立性。爲了提高幼兒的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豐富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老師嘗試讓幼兒在說說、畫畫中制定做事的計劃,從而幫助幼兒提升已有做事經驗,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瞭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獨立計劃做事有一定的侷限性

活動準備

1、自己、家裏、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2、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君君請客》

2、幼兒討論:君君爲什麼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小美做事》

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麼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裏掃地

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在小區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1、想一想:你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麼事?

2、幼兒制定計劃

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貼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裏、班級、小區進行分類。)

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我樂意做……我會做”

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教學反思

學期大班的專題內容是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着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爲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節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節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於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並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後交流與乃至此後幾天中,幼兒常圍繞着四大幅畫在交流。並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並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聖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裏、小區”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於老師規定了範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

幼兒園教案反思14

傳統遊戲,“搭山洞”、“過山洞”活動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和合作精神,深受幼兒喜歡。爲了能滿足幼兒興趣和鍛鍊的需要,在安全衛生的環境和教師的合理指導下,積極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創造力和合作能力,我精心設計組織了《有趣的山洞》體育活動。

《有趣的山洞》這節課,能滿足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需要,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體育活動。本活動首先讓幼兒以人體動作“搭山洞”進行遊戲,接着探索紙棒山洞和鐵圈山洞的玩法,和嘗試多種過山洞的方法,鑽山洞遊戲簡單易行,隨時可做,有趣又實用,避免了活動中單調的動作練習帶來的枯燥乏味,讓幼兒學得快樂,練得輕鬆。整個活動動靜交替,張弛有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不足之處是:活動中幼兒鑽鐵圈山洞時有的幼兒沒掌握好技巧,經常把圈碰倒,另外,在今後的活動中要調整好幼兒的活動量、活動密度、難度,又要注意個體差異,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通過自己適度的努力,實現各自的目標。

幼兒園教案反思15

今天,我帶孩子們玩了“森林運動會”的遊戲。遊戲前孩子們和我分別帶上了“小動物”和“大象”的頭飾。遊戲開始時我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小動物們要先跟大象伯伯一起說兒歌,當聽到大象伯伯發出開始信號的時候,你們要模仿那個小動物的動作跑步。”遊戲玩了兩三次,總有幾個孩子不顧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自己在一邊跑來跑去,“森林運動會”這個遊戲兒歌朗朗上口,內容簡單易學,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同時我還準備了遊戲材料,爲什麼孩子興趣不高呢?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

一、小班孩子年齡小,遊戲必須具有情節性和情景性。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再加上誇張的表情、語言、動作,充分適宜的遊戲材料,完整的遊戲情節,引發孩子不自覺的進入遊戲情景中去。首先遊戲前我應該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遊戲兒歌發揮成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今天森林裏舉行了熱鬧的運動會,大象伯伯年紀最大,小動物們都願意讓他來做裁判,今天都有那些小動物參加森林運動會呢?我們聽大象伯伯發出的信號,大家來學一學吧!”這樣導入相信要比“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生動了許多。誘發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須生硬地介紹遊戲規則了。

二、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爲老師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遊戲時韓瀟羽總喜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聽到“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總是不能按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請小羽兔加油跳哦”,然而這種干涉並沒有起作用,於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現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爲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隻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起跑線上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需求,又間接影響了他。當然也可以用語言幫助孩子積累經驗,引導孩子游戲的方向。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說“不好啦,我丟了一個小運動員,你們少了一個運動員朋友,讓我們一起把他喊回來吧!”於是小動物們和大象伯伯一起喊“小馬弟弟,快回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

在反思過程中,我再次認識到:無論哪個活動和遊戲,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要不斷挖掘活動和遊戲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