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理解兒歌內容,讓幼兒體驗關心他人的情感。

2.能正確演唱象聲詞,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3.引導幼兒初步根據歌曲的內容,學習創編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娃娃的哭聲

2.佈置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引導幼兒知道那些是象聲詞?什麼是象聲詞?

2.課件:有小雨點`小青蛙

複習歌曲《小樹苗快長大》

二、展開

1.體驗我和小鼓玩得真開心

(1)出示一隻布娃娃,引導幼兒與娃娃打招呼。

(2)老師敲鼓。

幼兒敲幾下,小鼓就響幾聲,表示小鼓真聽話。

(3)個別幼兒敲鼓

請名幼兒帶有節奏變化的敲鼓,在敲上打出不同節奏。

(4)幼兒欣賞歌曲第一段

(5)幼兒再自由玩鼓

(6)老師引導幼兒共同敲鼓

老師敲鼓,幼兒聽着老師發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帶有節奏的變化。

(7)欣賞兒歌第一段或跟着念。

2.體驗理解關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

(1)放娃娃的哭聲

引導幼兒猜猜講講娃娃爲什麼會哭?

(2)幼兒自由講述,引導幼兒講出是小娃娃要睡覺了。

(3)哄娃娃睡覺,師生共同唱"搖籃曲"。

(4)師生共同把小娃娃送到小牀上睡下。

老師以自己輕輕地唱,輕輕地哄,輕輕地走,輕輕說話等言行和情緒來感染幼兒,使那種關愛他人的情緒得到擴散,

從而理解小妹妹睡覺了,我們不能影響她的思想情感。

(5)欣賞兒歌第二段。

3.幼兒與小鼓說悄悄話。例:小鼓你別響了,小妹妹睡覺了等等。

引導幼兒輕輕走,輕輕地用兒歌第二段的內容與小鼓說悄悄話,讓小鼓別再響了,把對兒歌的理解化爲具體的行動。

4.老師完整念兒歌,幼兒跟念。

5.幼兒輕輕走出活動室。

教師:小妹妹睡覺了,我們去操場上玩吧,幼兒模仿小貓走輕輕離開。

三、結束

引導幼兒在午睡時,同伴可以引導幼兒用關心他人,不影響他人的正確行爲來表現。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3、幼兒通過演唱歌曲,感受節奏音樂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準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遊戲進入教室。(遊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隻紅公雞,不知在哪裏?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二、進行部分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複習上週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並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範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_∣的節奏來爲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並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麼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麼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麼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爲什麼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麼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並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並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係。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着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遊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踊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爲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爲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小鼓響咚咚》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3、幼兒通過演唱歌曲,感受節奏音樂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準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遊戲進入教室。(遊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隻紅公雞,不知在哪裏?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二、進行部分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複習上週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並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範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_∣的節奏來爲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並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麼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麼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麼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爲什麼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麼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並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並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係。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着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教學中另一個難點就是符點音符的演唱。教師首先解釋了符點的意思和使用在音樂中所起到的作用(延長原音時值的一半)。接着教師通過讀節奏的演示把無符點和有符點之間的不同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意識,然後引導他們跟讀,從而掌握符點音符的讀法,那麼這樣一來在演唱的過程中只要教師稍加指導學生就自然而然的準確的演唱出了符點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