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8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3K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漂亮的小花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各種圖案的傘,認識傘的特點,初步感受傘不同圖案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裝飾漂亮的傘面。

3、體驗裝飾傘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雨傘、課件、傘面、蠟筆、水彩筆、雙面膠、即時貼、皺紋紙、海面紙、各種亮片等。

  【活動過程】

1、用歌曲《小雨傘》導入活動。

(1)剛纔我們唱的是什麼歌?

(2)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用到什麼?

(3)你見過的雨傘是什麼樣子的?

2、讓幼兒觀察實物雨傘。

(1)引導幼兒觀察傘的結構。

(2)欣賞雨傘的不同圖案。

3、展示課件雨傘。

——這裏還有更多漂亮的雨傘,我們一起來看看。

4、製作小花傘。

(1)小朋友想不想擁有一把屬於自己的漂亮的小雨傘呢?

(2)展示製作小傘用的材料。

——要怎麼裝飾這把傘面,纔會漂亮呢?

(3)請個別幼兒來裝飾。

5、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1)介紹桌上的裝飾材料

(2)製作完了,將所有材料工具收拾放好。

6、欣賞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知道進餐的禮儀。

2、學會正確的進餐方法,專心進餐並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後會收拾自己的餐具等。養成正確進餐的好習慣。

3、享受進餐的過程,珍惜糧食,愛護食物。

4、養成文明進餐的良好習慣。

5、繼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好!”“謝謝”、“再見”“請”等。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老鼠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老師聽說森林王國裏要要進行一場關於“文明進餐者”的調查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視頻)

師:我們看完獅子、猴子、兔子、小貓咪進餐表現,我們來投票吧!看誰是最文明的進餐者?(小貓咪)爲什麼?

師:獅子、猴子、兔子爲什麼不是最文明的進餐者?他們什麼表現不好啊?

2、傳授進餐禮儀。

進行到“老婆婆家做客”的遊戲,在遊戲情景中愉快地練習進餐的正確姿勢。

(1)師:“今天我和小朋友玩個遊戲叫“到老婆婆家做客”,我

扮演老婆婆,你們吶,扮演小動物。老婆婆請小動物到我家做客,你們高興不高興?好!看我扮演老婆婆了,戴上頭飾,請小朋友也來扮演小動物,來吧,自己戴頭飾。

(2)老婆婆慈愛地撫摸着小姑娘說:“我家小姑娘可能幹呢?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飯,不要媽媽、老師喂,吃得可好吶!你們看雞寶寶是怎樣吃飯的呢?看,她先坐在椅子上,兩腳放在桌子下面,身子靠着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飯菜”。小動物們跟着做。

並伴隨提問:兩隻小腳放在哪裏?身子靠哪裏,有沒有用手抓飯菜?

吃好了提問:“小姑娘用什麼擦嘴巴的?”,“誰替她擦嘴巴的?”“看看碗底怎麼樣?”“雞小姑娘把碗和勺放在哪裏了呢?” 老師,雞寶寶吃得真乾淨,你們到我家來做客,我請你們吃又香又甜的炒米,你們要像雞寶寶一樣認真吃飯噢!”

小動物做客時“老婆婆”和“小動物”要注意禮貌,雞婆婆態度親切地檢查幼兒進餐的姿勢,對規則遵守好的,吃得乾淨的要予以表揚。(強化規則教育)

(3)活動總結

老婆婆說了,小動物們真棒,來做客又懂禮貌,又會吃飯吃得真

乾淨,也不挑食你們在家,在幼兒園是不是也是這樣自己吃飯的? 那老師要問問你們我們在進餐時都要做到什麼啊?(專心進餐。進餐時不講話,不能邊吃邊做其他的事,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

後再離開餐桌。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後會收拾自己的餐具。)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自然現象,培養好奇心和探索欲。

2、積極參與談話交流,能語句完整的表述意見。

3、理解雨的形成過程,知道安全的避雨方式。

活動準備

1、音樂:小雨小雨別下了

2、避雨的圖片。

3、動畫摺紙:彩色的雨滴

活動過程

一、聲音引入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是下的大雨還是小雨?分別播放大雨、小雨的聲音。

2.欣賞歌曲《小雨小雨別下了》

二、瞭解雨的形成好作用

1、演示課件,雨水怎樣形成的。

(1)你知道雨水是怎樣形成的嗎?

(集體討論)

小結: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不斷受熱升到空中,聚集在雲朵裏,水蒸氣越積越多,水滴就會降下來,也就是下雨了。

2、談話:雨水的作用。

(1)雨水對動物有什麼好處?

(2)雨水對植物有什麼好處?

(3)雨水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集體討論)

小結:雨水可以使種子發芽、促進植物生長。雨水可以匯成小河和湖泊使動物們喝上水。雨水可以淨化空氣,給人們帶來舒適的環境,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種都離不開它。

3、學習安全的避雨方法。

(1)下雨後,應該怎樣採取正確的方法避雨呢?

(幼兒互說)

(2)小結:在春夏秋三個季節下雨的時候會電閃雷鳴,人們不能站在大樹下避雨,因爲樹被雨水淋溼後會傳電,會引來雷電,很危險。下雨的時候不能站在戶外打手機,因爲這樣會引雷電擊身,很危險。最好的方法在商場內避雨。

三、摺紙:彩色的雨滴

引導幼兒觀看動畫學習摺紙“雨滴”,鞏固所學知識。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並瞭解水果的剖面以及水果種子的特點。

2.嘗試用恰當的詞彙談論水果的剖面和種子的特點。

重點:

觀察並瞭解水果的剖面以及水果種子的特點。

難點:

嘗試用恰當的詞彙談論水果的剖面和種子的特點。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水果切切切】。

2.掛圖:【水果切切切】。

3.1~2種水果,如變西瓜,木瓜或橙子等。

4.小牙籤或叉匙、餐巾紙。

5.學習單:【切水果,大發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水果並切開水果,請幼兒說一說水果切開後的樣子。

1.你知道西瓜切開後的樣子嗎?

2.你還想知道那些水果切開後的樣子?一起來看看這張圖吧。

二、出示掛圖,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水果,觀察描述水果的剖面的形狀、果肉的顏色以及種子的特點。

1.橙子的剖面像什麼?(像一片片的花瓣)

2.楊桃的剖面像什麼?(五角形的星星)

3.楊桃有幾個籽?

4.木瓜裏面黑黑的籽是什麼?(木瓜的種子)這些籽能吃嗎?

5.什麼水果的種子是黑色的?什麼水果的`種子是白色的?

6.桃子、蘋果和木瓜的種子長得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種子的不同,並用“大大的”、“小小的”、硬硬的等詞彙進行描述)

7.草莓的果肉裏面爲什麼一顆種子也看不見?(請幼兒充分討論和猜測,教師不要公佈答案。)

四、請幼兒自助翻閱幼兒用書,觀察並比較水果的外皮和剖面的差異。

1.獼猴桃的外表是什麼顏色的?裏面是什麼顏色的?

2.獼猴桃裏面黑黑的小點是什麼?(獼猴桃的種子)

3.還有什麼水果的種子也是小小的?(草莓)

4.草莓的種子和獼猴桃的種子長得一樣嗎?

5.不一樣,獼猴桃的種子長在果肉裏面,草莓的種子長在表面。

五、請幼兒品嚐水果的味道。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

2.幫助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聽說應變能力。

4.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拉線木偶玩具一個(或用紙板製成的活動拉線木偶人)。

(準備的材料是用來創設遊戲情境的。若沒有活動木偶,也可以採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動過程:

1.示木偶人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紹:"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着,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後,教師繼續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教師可以這樣說:"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纔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遊戲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活動開始,採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在此活動中,教師通過語言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教幼兒正確地念兒歌·這樣可以爲以後順利開展遊戲奠定基礎。)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做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爲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後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遊戲結束。

(聽說遊戲規則中一定要包含語言練習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此遊戲規則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這就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瞭,以便於幼兒理解遊戲的規則,基本瞭解遊戲的玩法。)

3.教師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分別與全體或個別幼兒進行交往活動,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兒歌唸完後,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遊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

(在幼兒基本瞭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遊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

教師先與全班幼兒遊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爲勝利者,練習遊戲中的規則性語言,並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接着,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遊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遊戲的全過程,爲幼兒自主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安排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遊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遊戲。

(此遊戲較適合採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遊戲活動,爲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教師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但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活動,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並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附遊戲兒歌:

山上有個木頭人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

三,三,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

不許說話不許動。

《山上有個木頭人》課後反思:

我在上《山上有個木頭人》這一語言課時,邊遊戲邊學兒歌。教案上的活動準備是一個木偶人,因爲時間關係我改用紙人,把紙人的手穿上線,讓孩子對木偶人有個簡單的印象。活動過程是先讓木偶人玩一遍遊戲引起孩子注意,然後以會念兒歌做爲小孩玩遊戲的要求。但是我發現一個木偶人怎樣能完成一個遊戲,所以我採用三個紙人做木頭人。在整個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參與到活動中來,能把兒歌說下來,基本達到活動目標。

一、較好的地方有:

1、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參與積極性高。

當活動到小朋友與老師做遊戲時,小朋友都很興奮,仔細聽老師講遊戲規則,然後邊念兒歌邊遊戲。

2、教具充分發揮特長,讓幼兒感受一種不常見的“上課小幫手”。

在出示圖片時,幼兒反應一般,但在用線控制紙人時小孩子反應很激動,

意力很集中,都仔細觀察木偶人的一舉一動。跟着木偶人一起念兒歌。

3、以遊戲作爲引導,小孩子在學兒歌時很開心,表現的也很積極,一節課下來,一部分孩子基本上學會了兒歌也學會了如何玩剛學的新遊戲。活動目標基本上達到了。

二、需改進的地方:

1、孩子的反應預想的跟現實不一樣

我預想這個“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全班孩子都因很喜歡,在做遊戲時會很積極,反應很強烈,結果上下來發現只有平時好動,上課很認真的一部分孩子在做這個遊戲時很積極,還有一部分孩子好像沒聽懂我說的話,還沒弄清是怎麼一回事。一節課下來把兒歌學會了可遊戲沒有掌握好,這種情況還是頭一次。

2、在語言上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

我在講解遊戲過程中,鎖碎的語言有點過多,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有些一般的孩子沒聽懂我說的要求,一時反應不過來。在玩遊戲時,當我講到不準說話不許動時,仍與孩子在嘻嘻哈哈,動來動去,在對輸的小朋友進行懲罰時,孩子好像處在雲裏霧裏的狀況,不管是有些小朋友對遊戲不敢興趣還是不會玩,總之好像給人一種沒聽懂的感覺。在講故事時語言還不夠生動自然,不能引起所有孩子的興趣。

3、時間把握不好

一節課是20分鐘,我在上課流程中有點急,在上課和與孩子互動時,時間安排的不夠妥當,在活動過程中不夠自然,隨意。往後,我上課還要多放輕鬆,時間上因安排合理,學會巧用一節課同時把一節課的活動目標都達到。

4、對孩子瞭解不深,儘快加深與孩子間的感情.

在活動過程中,一些上課不聽只顧個跟其他小朋友玩和內向的孩子對我置之不理,即使用眼睛看着他們,他們仍做他們自己的事,而且不能跟上我上課的節奏。我想與我對他們瞭解不深有着必要的關係,我還要儘快瞭解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與行爲習慣。

小百科:木頭,漢語詞語之一,意思是砍伐後的樹木的統稱。木頭爲林業主產物,對於人類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徵,人們將它們用於不同途徑。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幼兒的跳躍能力。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

  活動準備:

寬闊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課是戶外遊戲,我們要來複習一下好玩的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做《小兔吃青草》,現在我們開着小火車到戶外做遊戲吧!

老師:我們把火車開成六列站好吧,遊戲前我們先來鍛鍊身體,學習小動物來做操吧!

(練習小動物來做操)

二、再次交代遊戲名稱和玩法

老師:今天我們要做的遊戲名字叫做《小兔吃青草》,小朋友們還記得這個遊戲怎麼玩嗎?我們要學習小兔子一樣,邊念兒歌邊蹦蹦跳,現在就讓我們複習一下兒歌內容吧!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愉快。

老師:好啦,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小兔子去草地上吃青草吧。

(幼兒參與活動並且跟着老師一起念兒歌)

三、基本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表現的都非常棒,現在呢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當你們聽到老師說:“大灰狼來啦!”你們小白兔就要馬上跳回自己的圈圈裏哈!

(老師找幾個積極的小朋友示範)

遊戲可以反覆多次進行。

四、結束部分。

老師:好啦,我的小兔子今天表現的真棒,兔媽媽現在有一點點累了,請兔寶寶跟兔媽媽一起回家休息休息吧!

1、組織幼兒有序的回教室。

2、老師小結遊戲情況。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聽指令練習交替走跑。

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槍(紙棒)若干,鈴鼓等。

活動重點:

練習聽指令交替走跑。

活動難點:

聽到指令後快速反應。

指導要點: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一定要按老師的指令做交替走跑,在快速跑的過程中注意安全。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聽鈴鼓的節奏,帶幼兒踏步走成一個大圓圈。(教師手持鈴鼓走在前面,提醒幼兒跟上前面一個小朋友的步伐,同時聽鈴鼓所發出來的信號。)

二、基本活動。

1、交替走跑練習,幼兒跟着鈴鼓節奏的快慢進行交替走跑練習。

師:現在呢我們要跟鈴鼓一起做遊戲,當你們聽到她的聲音後可以隨意走動也可以四散的跑。但是不能同一個方向哦。

小結:你們的耳朵真棒,鈴鼓很喜歡你們。接下來我們去幫警察叔叔巡邏,我們要當小小的巡邏兵。

反思:孩子們習慣性的一個跟着一個跑或者一個跟着一個走。突然轉換成四散走孩子們一下子適應不過來。指令要說明好幾次才能順利進行。

2、示範講解遊戲:巡邏兵。

教師和幼兒拿着自制的槍(紙棒)扮演巡邏兵,聽老師“一、二”的口令後自由走。當聽到“有情況,快跑到圈圈裏”的指令後幼兒跑到指定地點(大圓圈裏)。

師:出示槍(紙棒)

3、遊戲:巡邏兵。

第一次遊戲,在幼兒走較長的時間後在發出跑的指令。

反思:孩子們在自由走跑時,對於老師發出的指令“有情況,快快跑到圈圈裏。”

個別孩子沒有跑到圈圈裏,而是找到一個隱祕的地方躲起來。這樣不止有了新的玩法,還避免了孩子們跑回圈圈裏的碰撞。

第二次遊戲,教師發出指令速度加快,交替走跑的次數增多。

反思:第二次遊戲進行前更換了遊戲規則,幼兒隨意找到隱祕的地方躲起來即可。

這樣的遊戲規則進行遊戲孩子們覺得很刺激也有趣。

三、放鬆活動。

師:小小巡邏兵累了,我們排隊回家吧。(教師帶領幼兒繞圓圈一圈後做放鬆活動)

四、評價要素

是否能聽指令做交替走跑。

是否能積極的參與到遊戲中。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開學以來第一次集體活動,孩子們都比較乖,活動進行的比較歡快孩子們也在戀戀不捨中結束了遊戲。一開始孩子們都很遵循遊戲規則,但是到了第一次遊戲是,一個孩子沒跑回圈子裏,而找到了一個隱祕的地方躲起來了,於是我在想,爲什麼要限制孩子們的藏身之處呢?只要不被敵人發現,藏在哪都可以。所以第二次遊戲時,我更改了遊戲規則,孩子們對於新的遊戲規則更感興趣了。

幼兒園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使兒童瞭解壁虎的生理特徵,它的尾巴有自我保護的功能——斷了可以再生。

教學要求:

培養幼兒用連貫的詞句複述故事。

教學準備:

①兒歌《比尾巴》磁帶。

②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磁帶。

③幻燈片兩張。

④各種小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1、放兒歌《比尾巴》,導入新課。

放兒歌《比尾巴》。大家來聽一下,兒歌裏主要講了什麼?講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的樣子,這麼多小動物都有尾巴,而且都很漂亮

它們都在互相炫耀自己美麗的尾巴,可有一隻小動物在偷偷地哭呢?大家知道爲什麼嗎?因爲這隻小動物的尾巴斷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

它很傷心!這隻小動物是誰呢?它的尾巴是怎麼斷的?後來怎麼辦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講《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

出示小壁虎的圖片。

2、看圖畫,觀察。

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小壁虎長什麼樣子?

(長着大大的腦袋,身上有許多小黑點,還有一根長長的尾巴。可是現在它的尾巴斷了,很短。小壁虎是吃蚊子等害蟲的動物,我們大家要愛護它)。

3、想問題,聽故事。

沒講故事前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爲什麼?它怎麼又有尾巴了呢?

打開錄音機放《小壁虎借尾巴》,聽故事,思考問題。

4、回答問題。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因爲別的小動物的尾巴不合適,它們的尾巴也有用處。小壁虎的尾巴是自己長出來的,它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

5、根據故事,表演故事。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拍成電視,那老師是導演,我來挑演員。

找幼兒表演,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老師在旁提示,念故事背景。評價幼兒表演,鼓勵幼兒。通過表演,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6、教唱歌曲《小壁虎》,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帶動作、表情教唱歌曲《小壁虎》。

7、想故事內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