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總五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觀察並講述出用不同物品遮窗的不同效果,教育幼兒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2、學習詞:明亮、黑洞洞,詞組:吵吵嚷嚷,正確運用連詞:因爲、所以。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交待講述要求。

二、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講述。

1、出示圖一,提問:

A、森林小學的教室裏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B、山羊公公是做什麼的?它在幹什麼?

D、小動物們是怎麼上課的?

E、這天天天氣怎麼樣?

F、金色的陽光從哪裏照進了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陽光從窗洞裏照進教室的)教室裏怎麼樣?(教新詞:明亮)

教師小結:集體學講:一天,天氣真好,金色的陽光照進森林小學的教室裏,教室裏很明亮,小動物們坐得端端正正,在聽山羊老師上課。

2、出示圖二,提問:

A、突然,天氣怎麼樣了?

B、雨從哪裏打進教室,雨淋在小動物的身上、書上,小動物們怎麼樣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逐一講述小動物們的動態和簡單的對話,然後教師再用一句話概括大家講的意思:大家吵吵嚷嚷,教室裏亂了起來。老師引導幼兒集體跟說)

教師小結:集體講學,突然,颳起大風,下起大雨,雨從窗洞淋進教室,大家吵吵嚷嚷,教室裏亂了起來。

過度:山羊老師叫大家別吵了,趕緊想辦法。

三、出示圖三,提問:

1、小動物們拿什麼東西來遮風擋雨?(引導幼兒逐個講述。)

2、這三個辦法哪個好,爲什麼?引導幼兒講出用玻璃遮窗的辦法最好的原因,(要求幼兒運用連詞,“因爲、所以.”來説)

3、小馬的辦法好不好?爲什麼?運用連詞:因爲、所以、教新詞:嘿洞洞。

4、小鴨的辦法好不好?爲什麼?(運用連詞,因爲、所以)

教師小結:小鴨拿來一張紙,遮在窗上,大家說“紙淋溼了雨會破的,這個辦法不好。小馬拿來一塊板,遮在窗上,大家說:木板擋住了光線,教室裏黑洞洞的,這個辦法也不好,小猴拿來一塊玻璃,裝在窗上,大家說:玻璃石透明的,教室裏還是很明亮,這個辦法真好,現在,小朋友們又安靜下來了,聽山羊老師上課了。

5、 請個別幼兒完整小結。

四、請幼兒爲三幅圖片取名後結束。

教學反思:

我覺得我設計的這節語言活動適合我們班幼兒,剛開始全體幼兒積極參與,後來有少部分幼兒有說話的表現,可能是知道小動物們用什麼辦法來擋雨了就開小差了。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是選材好,易於幼兒理解學習,吸引力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通過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幼兒也積極想辦法幫助小兔子,尤其是通過實物教具更具有說服力,易於幼兒接受,不足的是在幼兒講述過程中沒有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顯的有點呆板,再就是提問問題時給的答案有點死,所以幼兒講述時就會呆板。

小百科: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爲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是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爲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瞭解水的特性。

2、感知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3、瞭解糖、鹽等物質的融化現象。

4、能仔細觀察,樂於嘗試,懂得保護水。

活動準備

1、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綵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菊花精、白糖、鹽、沙、石子、紅豆。

2、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鹽、鐵、塑料品、毛巾等 人手一份。

3、每組一隻塑料小籃、有洞小容器、2盆清水、一條毛巾。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4、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

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你們喜歡水寶寶嗎?水寶寶它呀有很多的祕密,你們想知道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祕密吧。

二、探索活動

(一)聞一聞,嘗一嘗

教師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顏色,有味道的)

幼兒猜猜水裏、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裏、米里都有些什麼東西嗎?

幼:有的說水裏有條金魚;有的說水裏有條金魚在游來游去。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有的說一看就知道;有的說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麼?

幼:有的說只有米;有的說什麼也沒有;有的說看不出。

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綵球。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裏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裏面的。

教師:剛纔我們發現了水的一個祕密,原來它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現在我們再來玩一玩水,看看你還會發現什麼?

(二)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盛水活動

老師今天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水的東西,有澆花用的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現在請你們用它們來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來,爲什麼?(引導幼兒講出結果,水是會流動的)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幼A:小容器裏的水跑到了盆裏。

幼B:籃子放到盆裏時籃子裏有水,拎起籃子水沒了。

幼C:塑料袋裏的水流到盆裏了,盛不住。

小結:水會流動。

教師:那我們就來看看水到底會不會流動呢?(教師操作)分別用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師小結:原來水真的會流動。小朋友真棒,那麼水還有沒有祕密呢?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菊花精……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用小勺在杯子裏攪一攪,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3)誰來告訴大家你放了哪些東西?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現在老師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杯子裏還能看到幾樣東西?還有幾樣東西到哪裏去了?(引導幼兒說出有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幼A:糖、鹽放在水中沒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攪一攪後沒有了,水變成了淡黃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糖、鹽、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沙子、紅豆、石子都在水裏。

教師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那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東西是不是會被水溶解了呢?(教師操作)分別把白糖、鹽、鐵、塑料品放進水杯裏。

教師小結:白糖和鹽真的被水溶解了。

小結:糖、鹽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師: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說果珍,有的說阿華田,有的說味精,有的說化肥,有的說感冒沖劑。

今天我們發現了水的很多祕密,它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的,有些東西還會被水溶解。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幼A:不把髒東西丟進河裏。

幼B:工廠裏污水不能放到河裏。

幼C:看到河裏有垃圾把它撈上來。

幼D:讓治污水的叔叔把水變乾淨。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纔水杯裏的水倒到水桶裏,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幼兒園教案 篇3

作品分析:

在閱讀了《大牙鼠送快遞》這本書後,我發現故事中的杯子、調羹和熱水瓶的碎片可以進行匹配練習,給兔子太太串項鍊可以進行尋找規律和創編規律的練習,看到裏面有這麼多的數學元素,理所當然就把它與數學領域相結合,藉助這個繪本故事學習數學知識。

但是在多次閱讀故事之後,又發現了故事中還包含着自我認知方面的教育元素,故事中大牙鼠的大門牙愛咬東西這個特點與所從事的快遞工作之間產生了衝突和矛盾,最後又能根據大牙的特點找到了適合的木匠工作。這些內容都能很好地引導幼兒通過對自身特點的進行子自我分析,並幫助自己在集體中找到適合的位置。讓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有自身不同的地方,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做的事情。

因此我認爲這是一個值得閱讀和欣賞的繪本故事,在語言領域、數學領域和社會認知領域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語言領域方面:認真細緻觀察圖片,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並能完整流暢地講述畫面內容;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並能適當地補述。

2.數學領域方面:通過故事幫助孩子提高找規律的能力,學會尋找項鍊珠子的排列規律和碎片形狀匹配的規律。

3.社會領域方面:欣賞繪本,感知大牙鼠自身的特點與從事工作之間的關係,讓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點,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提高幼兒自我的認知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的PPT

2.操作材料:

(1)給項鍊塗色

(2)給裙子找碎片。

(3)紅白色的磁鐵若干,用於排列項鍊。

活動過程:

一 導入,瞭解快遞員的基本信息。

1 今天汪老師上班的時候收到了一個包裹(出示包裹)

2 你們管送包裹的人叫什麼?(快遞員)

3 你們想不想看看包裹裏是什麼?拆開包裹,出示一本書。巧了,這本書講的就是快遞員的故事,這個快遞員的名字叫“大牙鼠”

二 跟着幻燈步步進入故事內容。

1 圖片一

瞧,這就是小小快遞員大牙鼠,它每天都要去森林的各個角落裏送包裹,森林裏最最忙碌的就是他啦。

你們知道他爲什麼叫大牙鼠嗎?它的牙爲什麼這麼大?大牙好還是不好?

2 圖片二 到四

看看下面的圖片,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圖片二:找找桌面上有哪些餐具的碎片?

圖片三:找找地上有哪些物品的碎片?

圖片四:找一找牀上有哪些碎片?

3 圖片五

兔子太太的項鍊被咬斷了,珠子撒了一地,怎麼辦?

你認爲珠子應該怎樣排列?

大牙鼠又買了許多的紅珠子和白珠子,讓小朋友們幫忙穿項鍊,它要給森林裏的動物太太都送上項鍊。老師也穿了一根我們看看是什麼規律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規律嗎?(個別幼兒交流自己創造的規律,並能在黑板上用磁鐵擺出來。)

4 幼兒操作:(1)給項鍊塗色。

先交流自己串項鍊的規律,再交換項鍊說說別人的規律。

送項鍊。

5 圖片九和十

大牙鼠收起了項鍊,沒過一會兒它的牙齒又閒不住了,這次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們來找找裙子的碎片在哪兒?

雞媽媽拿着放大鏡在找碎片,小朋友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我們一起他們吧。

6 幼兒操作:(2)給裙子找碎片。

仔細觀察裙子上的花紋,找找,哪塊布和裙子上的花紋是一模一樣的?

幼兒剪貼縫補裙子。

檢查找得對不對。

送裙子。

7 圖片十三 項鍊串好了,裙子補好了,大牙鼠這回應該高興了吧?

爲什麼不高興?

你認爲大牙鼠能當一個合格的快遞員嗎?怎麼辦?(換工作)

你認爲大牙鼠做什麼工作最合適?

8 講述第十四頁。

三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纔可以更好的爲別人服務。

交流討論:你認爲你有些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你在班級裏可以爲夥伴們做些什麼呢?

幼兒園教案 篇4

要求:

1、關注同伴,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共處的的快樂。

2、嘗試在合作中與朋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

準備:

掛曆一本、各人小照片一張

製作材料:

空盒子、小禮物、帶子、包裝紙、彩色紙、各色手工紙、剪刀、漿糊、雙面膠、玻璃膠、橡皮泥、蠟筆、錄音機、小籃子等

小朋友事先已瞭解自己的生日日期

過程:

一、豐富有關生日的知識

1、什麼是生日?

2、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二、記錄自己的生日並進行簡單的統計

1、熟悉年曆的構造

2、 找出自己的生日並作紀錄

3、 進行簡單的統計

三、設計慶祝生日方案:

1、個別談

2、獨自和結伴動手創作

3、交流分享

4、確定日期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向幼兒介紹壁掛,欣賞各種壁掛,用毛巾做壁掛等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和良好作畫習慣。

3、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老師製作好的壁掛一幅、VCD光盤,幼兒每人一條長方形白毛巾,水筆,穿繩的小棒,裝飾穗。

【活動過程】

1、直接引入主題。

今天,張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什麼好消息呢?你們想要知道嗎?(想)好,我來告訴你們,張老師快要搬新家了,我剛剛裝修好了新房子,小朋友你們想去參觀張老師的新家嗎?(想)好,咱們一起去看一看。

2、播放VCD

(1)觀看新家,裏面光禿禿的,沒有任何飾物。

(2)欣賞各種圖案的壁掛。

剛纔,小朋友欣賞了許多不同圖案的壁掛,誰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幅壁掛?(請幾位幼兒回答)小朋友選的張老師都很喜歡,張老師都想買下來,但是今天張老師想了一個又省錢又能得到許多壁掛的好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好辦法嗎?(不知道)

3、出示製作好的壁掛。

張老師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壁掛,你們看好看嗎?(好看)你們想自己動手製作嗎?(想)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壁掛是怎麼做的?

(1)小朋友你們看壁掛是用什麼做的?(毛巾)

(2)毛巾上的畫是用什麼筆畫的?(水彩筆)

張老師畫的是幅風景畫,你們可以畫自己最喜歡最拿手的畫。

(3)右下面是裝飾的穗穗,畫好畫兒後,選一條裝飾穗,背面粘的是雙面膠,把雙面膠外面白紙撕掉粘在毛巾下面。

(4)拿穿好繩子的小棒從上面穿過去,兩頭系成死結就做好了,你們看明白了嗎?

4、幼兒動手製作壁掛。

張老師要求你們必須在20分鐘內製作好壁掛。

5、製作完壁掛的幼兒掛在牆壁上。

6、請幾位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壁掛。

7、請家長評價。

8、結束。

幼兒拿着水筆筐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