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5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2種份法,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份法。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3.在遊戲中學習3、4的組成,發展動手能力及觀察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荷葉與蜻蜓的圖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遊戲: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提問幼兒。 (2)老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來都是3、讓幼兒指讀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組成。

(1)出示4片荷葉的圖片請小朋友動動腦把它們分成兩份

(2)讓幼兒把荷葉分成兩份你們會怎麼分?有幾種分法?

(3)老師寫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後,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

(4)老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4.幼兒操作練習,鞏固遊戲----"分糖果 ":3的組成3顆糖分成2份,4的組成4顆糖分成2份。

5.集體講評幼兒操作練習,進一步鞏固3、4的組成。

活動反思: 教學不能只光教學當下的知識點,更要爲以後的教學服務,好的方面是準備充分課堂氛圍比較好幼兒積極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兒造作較少應讓幼兒多動手多探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蠟燭燃燒需要空氣,瓶子的大小影響蠟燭燃燒時間長短的關係。

2.感知蠟燭在生活中的多種用途和與人們的關係。

3.能在活動中大膽想象探索實驗原因。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見過蠟燭燃燒的經驗

物質準備:蠟燭大小不同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以給同伴過生日上午活動,引出活動的興趣。

教師爲幼兒提前過生日,通過點蠟燭,吹滅蠟燭引出下面活動。

  二、探究問題,大膽想象探索實驗答案。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探索

小結:原來,有風就可以把蠟燭吹滅。

2.出示瓶子,提出問題,怎樣用瓶子把蠟燭熄滅?

提問: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一樣東西,看,瓶子,

想個辦法看看能不能用這個瓶子把蠟燭熄滅呢?

小結:把蠟燭放在瓶子裏,沒有氧氣就不着了。

  三、動手操作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瞭解空氣是蠟燭燃燒的必要條件。

1、出示瓶子,教師講解實驗注意問題。

提問: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把蠟燭熄滅,蠟燭熄滅的過程有什麼變化?

2、幼兒動手操作,探索實驗過程,交流實驗結果。

提問1:你的蠟燭滅了沒有?你是用什麼樣的方法把蠟燭熄滅的?

提問2:我們發現原來這個蓋子蓋上去蠟燭就會熄滅,想想爲什麼?

小結:原來把瓶子蓋住之後,外面的空氣跑不到瓶子裏面去,然後蠟燭燃燒把瓶子裏的空氣一點點燃燒掉了,最後蠟燭就熄滅了,說明了蠟燭燃燒需要空氣。

  四、進行誰的蠟燭燃燒時間長的遊戲比賽,瞭解瓶子的大小能影響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

1.講解遊戲規則和應注意的問題

要比賽了,比賽之前要將規則,那我的規則就是把你的蠟燭點燃後放到自己的桌子前面,然後我說開始的時候,我們統一把瓶子蓋下去,蓋下去的時候我們就要數數,剛剛你的蠟燭燃燒到5熄滅了之後,說明你的蠟燭燃燒到了幾呀?5,我們用計數的方式,比一比,看一看誰蠟燭燃燒時間長,好不好?

2.交流比賽結果,探索實驗過程,瞭解瓶子的大小能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的長短。

我們看一看爲什麼有的人可以燃燒到55,有的可以燃燒到19就滅了爲什麼?

小結:因爲蠟燭燃燒需要空氣,空氣越多,蠟燭燃燒時間越長,所以這個遊戲關鍵在於瓶子,瓶子越高,裝的空氣就多,蠟燭燃燒時間越長。

  五、玩“拯救火焰”遊戲,瞭解空氣是蠟燭燃燒的必要條件。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提出問題。

我們玩一個遊戲,叫拯救火焰,我們把自己的蠟燭再次點燃,點燃之後蓋上瓶子,你看一看你的蠟燭快要熄滅的時候,有沒有辦法讓它再次燃燒起來?

2.幼兒動手操作探究,交流實驗結果。

提問:爲什麼把瓶子拿開,蠟燭就會燃燒?

小結:瓶子裏的空氣快要燃燒殆盡的時候,我們猛的一拿瓶子,外面的空氣迅速跑到裏面去了,然後蠟燭就又可以燃燒了起來了。

  六、觀察不同種類的蠟燭,感受蠟燭的多種用途和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我們今天玩了好多燃燒蠟燭的遊戲,知道了很多蠟燭燃燒的祕密,今天老師還帶了別的蠟燭,你們去看一看。

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不同的蠟燭,它有什麼不同的作用?

小結:老人過生日用的蠟燭,可以開花有聲音;這叫電子蠟燭。你看蠟燭種類有很多,作用也不同,剛纔我們說的風景蠟燭,電

子蠟燭,都給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過生日需要它,有時候可以給我們營造很溫馨的氛圍,也可以照明,,可以裝飾我們的家,把我們的的家裝飾的更漂亮。

  七、活動延伸:

教師在區角投放各種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的瓶子,引導幼兒繼續探索不同的'瓶子與蠟燭燃燒時間長短的關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冬日暖陽,喜歡在暖陽下活動。

2、對人們利用太陽取暖的方式感興趣。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找一塊陽光充足,便於幼兒圍坐在一起討論的地方。如戶外木地板區、草地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結伴曬太陽。

1、帶幼兒到室外去找找陽光。

師:上次我們一起到戶外,體驗到冬天的風吹在身上很冷。今天我們一起去尋找冬天的太陽,感受有什麼不一樣。

2、在操場上,幼兒自由結伴,尋找陽光充足的地方,享受冬天的太陽。

師:你找到太陽了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曬曬太陽,讓陽光抱抱你。

幼兒曬曬太陽,和好朋友輕鬆愉快地聊天,或是自由地在陽光下追逐遊戲。

二、感受暖暖的陽光。

1、沐浴在陽光下,感受身上暖暖的。

——選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大家圍坐在一起集中交流曬太陽的感受。

——幼兒互相摸一摸衣服、頭髮,感受到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師:你喜歡曬太陽嗎?冬天的太陽曬在身上是什麼感覺?(暖洋洋、暖和、很舒服)

2、欣賞兒歌《冬天的太陽》

——師:小朋友喜歡太陽,小動物也喜歡太陽。我們一起來欣賞兒歌《冬天的太陽》吧!

——師:我們班裏哪位小朋友特別喜歡曬太陽?笑臉是不是紅彤彤的?山上是不是暖洋洋的?

——教師和幼兒一起改變兒歌,唸到小猴和小羊時,換成兩個小朋友的名字

三、討論怎樣利用太陽取暖。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幼兒用書。

2、討論:冬天,還有什麼東西需要曬一曬?

【活動反思】

爲了讓幼兒更深刻的感受太陽,我把教學地點定在室外,原本以爲這樣會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熱情,但在活動開始以後我發現效果並不好。因爲換了一個環境,幼兒可能以爲並不是在上課,部分幼兒始終沒有把思緒拉回到教學活動中,整個氣氛很散漫,回答問題也不積極。看到這樣的情況我開始緊張了,沒有及時調整課堂氣氛,以後在應變能力上還應加強。

整個活動過程時間偏短,內容偏少,備課時沒有設計的更加充分。在讓幼兒學習“暖和”這個新詞的時候,講的不夠詳細,應該再多學幾遍,在後面的活動中也應該多提幾次,讓幼兒有更深刻的記憶,這些我都做的不夠好。在給幼兒講曬太陽的好處時語言太過書面,比如“骨骼”、“細菌”這樣的詞語他們很難理解,應該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傳授知識,這樣才能提高類似這樣的社會活動的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感受重回幼兒園的快樂。

喜歡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活動準備

《開心回到幼兒園》兒歌。

毛公仔小熊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出示小熊和幼兒打招呼,表示很羨慕幼兒已經是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了。

2、出示《開心回到幼兒園》兒歌,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開心回到幼兒園

歡歡喜喜開學了,

老師小朋友又見面。

老師說我長高了,

主任誇我長胖了,

男孩成了大哥哥,

女孩成了大姐姐,

長大的感覺多麼好!

4、向幼兒提問:

兒歌裏提到什麼人?(老師、主任、男孩、女孩。)

老師和主任說了什麼?(老師說我長高了,主任誇我長胖了。)

兒歌中哪些詞語表示高興和開心?(歡歡喜喜。)

開學了,你的心情怎麼樣?(自由回答。)

5、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詞語,形容回到幼兒園的心情,例如開心、緊張、興奮等。

6、請幼兒設計朗誦兒歌時的動作,一邊朗誦兒歌,一邊做動作。

評價

能說出回到幼兒園的感受。

會朗誦兒歌《開心回到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物體下落現象探索的興趣。

2、通過一系列小實驗,培養幼兒操作、觀察、講述能力。

3、通過比較引導幼兒感知物體不同的下落速度和線路,並獲得較正確的比較方法。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不同的物體下落的線路,速度都不一樣。

2、活動難點:同物不同形狀下落速度理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塑料袋、沙包、小型玩具、紙片、羽毛、 糖紙、毛線繩、實驗記錄紙等。

2、知識準備:有觀察過輕的物體(如:羽毛)下落時的經驗,知道是慢慢的、飄着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演示物體下落實驗,幼兒觀察講述。(2分)提問:老師手上有什麼?(沙包、羽毛)我分別把它們拋到空中!大家看看,說說它們是怎樣下落的。

(二)展開:(25分)1、小實驗《物體下落》。(4分)觀察講述實驗材料(幼兒分成組),每組一份實驗材料。

提問: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材料,你們看都有什麼?幼兒說出實驗材料名稱( 幼兒進行實驗方法) 各組幼兒每人拿一個實驗物依次上拋! 大家共同觀察現象。

提問:所有的物體被拋到空中後是怎樣下落的?

2、小實驗《物體下落速度比較》(重點)(7分)方法:幼兒分成4組,各組幼兒一起拋出手中物體,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現象,(可進行2次實驗)。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指導語:剛纔許多小朋友也發現了有的物體落得快,有的物體落得慢,在你們實驗的材料中,哪些物品落得快?哪些物品落得慢呢?請小朋友再試一試。實驗時大家要同時鬆手,儘量把實驗材料拋到一樣的高度。

提問:什麼物體落得快?什麼物體落得慢?爲什麼?

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比較重的物體落得快,比較輕的物體落得慢。

3、小實驗《物體下落時的路線》(重點)(6分)(1)教師演示將羽毛和沙包分別拋到空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2)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物體下落路線。

(3)每組選一位代表說說物體下落時呈現的路線。

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4、小實驗《同物不同形狀下落實驗》(難點)(8分)(1) 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問: 你用什麼辦法讓它們落下時的速度和線路不一樣?

(2)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進行實驗。

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小結:同樣的物體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三)結束:(3分)1、對幼兒操作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 請幼兒收拾整理桌面物品。

2、活動延伸:製作《美麗的下落圖》。方法:在白紙的一個角落,倒一點粘稠度適宜的水粉顏料,緩緩拿起白紙,使之豎直,顏料便往下直線流動,快到紙邊時 轉一個方向,使顏料繼續直線往下流動。如此循環,顏料在紙上,“走”(流動)出一條路徑(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