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熟知動物的特徵和習性,用猜測身體部分圖片和符號圖示激發幼兒猜動物的興趣。理清對答兒歌特點,逐步過渡到發現規律,掌握看圖示朗誦猜謎歌。運用猜謎問答的形式,讓孩子體驗合作的快樂。通過創編環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討論中,給集體活動中來不及表現的孩子機會發表意見和建議,同時檢驗孩子對動物猜謎歌的掌握情況。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物圖示符號猜測動物,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會運用概括性的語言描述動物的特徵、習性。

2、熟悉兒歌內容,發現兒歌的規律,會用“腦袋圓圓,眼睛亮亮……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的問答句式進行創編。

3、喜歡猜謎對答兒歌活動,能與同伴分享猜謎問答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戲劇道具 圖示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盒子,叫紙戲劇,我們拍拍手,一起呼喚一下我們今天神祕的朋友。

2、和孩子一起觀察動物特徵,熟悉兒歌句式的特點。

(1)學習第一段小兔

抽拉出兔子,提問:誰來說一說兔子的特徵。腦袋?眼睛?……

一兒歌圖示: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兔子啊?

前面幾句是用兔子的特徵來問,後面這幾句是什麼?(答)

師幼對答一次。

:這首兒歌叫動物猜謎歌。它有一個固定的句式“腦袋圓圓,眼睛亮亮……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前面四句是兔子的特徵,接着問和答。

(2)既然是動物猜謎歌,除了兔子,還有……

抽拉出大象的鼻子,請你猜猜這是誰?

除了鼻子,大象最明顯的特徵還有什麼。

看圖示念一念兒歌。

(3)抽拉出畫有叉叉的貓和打勾的竹子,這回是那個動物呢?

全部同意,說說理由。

同意的站在左邊,不同意的站在右邊,請你說說猜出來的理由?

看圖示一起按句式朗讀一邊兒歌。

(4)依次是出示小貓圖示,讓孩子根據圖示直接對答朗誦。

我們已經學會了三段,這一段我們直接看着圖示一起來朗誦。

3、創編比賽:四人一組,每組一種動物進行創編,兩組兩組比賽,一方問,一方答。

用對答的方式朗誦兒歌一遍。

給我們的小詩人們頒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遊戲意圖:

隨着社會發展經濟條件的提高,現在的孩子都有很多玩具,那麼,你對自己的這些玩具,有親自整理過嗎?不妨和家長一起玩個親子游戲,在遊戲中整理自己的玩具,鍛鍊孩子整理玩具的能力。

遊戲準備:

寶寶的各種玩具、廚房圍裙

遊戲過程:

1.將寶寶的各種玩具都找出來,然後故意散落到地上。

2.讓寶寶給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分別戴上一個圍裙。

3.爸爸和媽媽站好,開始讓寶寶分類吧。

4.媽媽喊出“給我一個紅色的玩具”,然後,寶寶就從地上撿起一個紅色的玩具放到媽媽的圍裙裏。

5.爸爸喊出“我要一個最大的玩具”,那麼,寶寶就比較下,把最大的玩具找出來,然後放到爸爸的圍裙裏。

6.就這樣,根據玩具的特性,將玩具進行一個大的分類。

7.寶寶最後把所有的玩具都分來好吧。

溫馨提示:

上面這個親子游戲,可以讓孩子在整理玩具的過程中,掌握更多關於分類的小知識,而且,還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把握關於玩具特性的知識。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對災區人們有同情心,產生幫助他們的願望。

2、瞭解地震對人類的危害,感受學習災後人們的互助互愛精神。

  二、活動準備

一張災區孩子照片、地震、災後救助相關錄像、

  三、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引出主題內容。

(二)聊聊汶川地震,瞭解地震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師:你所知道的汶川地震是怎樣的?(幼兒個別回答)

(三)看看汶川地震後的圖片及人們生活,引發共鳴。

師:地震使人們失去了什麼?(地震毀壞了人們的房屋,造成人們財產的損失;引起山體滑坡,造成橋樑斷裂;使我們的生命受到威脅,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人們生活上的不便利,使小朋友無家可歸,同時失去讀書學習的機會。)

(四)瞭解災區朋友當時的生活及感受,萌發同情心。

老師講故事:剛纔大家說了自己對地震的看法,我們來看看災區小朋友在地震後生活是怎樣的?聽聽他們說些什麼?

(五)觀看經過他人幫助後的災區小朋友的幸福生活圖片,明白幫助別人的重要性。

師:他們現在心情怎樣?怎麼做災區的小朋友纔會開心起來呢?(幼兒個別回答) 地震後大家都在默默地關注着災區的人們。我們來看一下,都有誰在幫助他們,最後宋馨懿他們生活開心起來了嗎?(幫助可以使人戰勝困難,獲得開心快樂,你打算怎樣幫助別人呢?)

(六)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將怎麼幫助別人。

(七)教師總結,活動延伸。

師:我們要學會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充滿愛與幸福。現在,我們回去把自己剛纔所說的記錄下來,貼在愛心牆上,讓大家都知道生活需要愛與幫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單數、雙數的意義。

2、認識10以內的單數雙數,發現單雙數之間的規律。

3、能在生活中尋找10以內的單雙數。

二、活動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活動難點:能尋找生活中10以內單雙數。

3、指導要點:在數數中能辯別10以內單雙數。

三、活動準備:

10個彈珠,幼兒用書:《猜猜我是誰》。

一、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向幼兒提問:

(1) 開心的彈珠是怎麼樣排列的?(兩個一組)

(2)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開心的?()

(3)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不開心的?()

(4) 觀察圖中10行彈珠的排列,你發現了什麼?(單數後面是雙數,雙數後面是單數;前後的單雙數一定相差1)

反思:由於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對單雙數已經有了一些大概的瞭解,概念不清晰,但是意思都能理解,所以在此環節中多數幼兒都能找出單數和雙數,通過形象的.排列和擬人化的語言,最後大多數幼兒都能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就是兩個一組有朋友的數就是雙數,單個沒有朋友的數就是單數。整個環節幼兒參與願望很強、興趣很高、效果很好。有幾個年齡小、能力差的幼兒理解能力稍差,需要調整目標、加強引導。請幼兒讀出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手的作用及五個手指各自的名稱和用途。

2、願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3、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重難點:

重點:願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難點: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教師範例畫(單個的手指印畫和手指組合印畫)

2、幼兒用紙、顏料、抹布、鉛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猜謎遊戲,導入活動。

教師: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教師: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來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人人誇。(手)

2、師幼共同討論:“我的小手真能幹”

(教師出示一隻大手的圖片)

教師:這是手媽媽,看一看她有幾個手指寶寶?

教師:你知道這幾個手指寶寶的名字嗎?(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教師:你最喜歡那個手指寶寶?你能用它做什麼?

3、討論“手指王國”

(教師出示“手指印畫”的範例)

教師:今天一羣生活在手指王國的人要舉行盛大的聚會了,看看都有誰來參加了?(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的內容。)

教師:你想參加嗎?那你會代表誰來參加?(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爲下一步的創作打下基礎。)

4、示範與講解:

教師向幼兒示範手指印畫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步驟:

(1)用任意一指蘸顏料,在合適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顏料要覆蓋整個指肚。若顏料太稀,注意在顏料盒旁邊刮一下;若顏料太乾,注意儘量讓顏料覆蓋整個指肚;可以嘗試分別用五個手指進行印畫,注意一個手指儘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

(2)待顏料幹後,用鉛筆在按出的形狀上進行添畫、創意。

(鼓勵幼兒嘗試用多個手印進行組合創意。)

二、基本部分: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將手印添畫出印各種各樣的形象,提醒幼兒將手印進行大膽組合。教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大膽創意。)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展示,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作品,啓發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四、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將手印畫設計地更有情節,然後投放到閱讀區講給同伴聽。

2、在手指印畫的基礎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畫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畫方式,讓畫面更豐富。

3、製作賀卡,將手印畫和其他繪畫形式加入其中。

幼兒園手指印畫教案,對於沒有繪畫基礎的幼兒來說,繪畫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時候教師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簡單的繪畫方式來提高幼兒對於繪畫的熱情,比如說手指繪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名稱:讓座

設計意圖:正值各地爭創首批文明城市之際,對幼兒進行做文明小市民,我做主動人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幼兒在出遊時多以乘座公共汽車爲主,爲此選擇<讓座>這個古老而又洋溢着熱情的兒歌爲主線展開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目標: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幼兒在遊戲中體會文明禮貌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關愛他人,並體驗到互敬互愛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材料準備:小椅子若干 小娃娃一個 自制方向盤一個.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談話引題:星期天去了哪裏?乘什麼去的?看到了什麼?(重點引導幼兒講出公交車上擁擠的情況及所見所聞)

(二)進行部分

1.象表演:公交車上的故事

幼兒分別扮演司機售票員乘客,教師自告奮勇扮演老奶奶.

2.講評:車上出現了什麼情況,乘客們是怎麼做的,你怎樣看這件事?

3.教師用兒歌的形式講述公交車上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熱情和再進行表演的願望.

4.師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由組合成三組進行表演遊戲. 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演,不拘泥於兒歌的內容,盡情想象,扮演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將公交車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動活潑,並評選出最佳的一組.

教師的講課技巧

語言語調的技巧

教師講課的語言應清楚流暢、精練樸實、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講課的語調要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對重點內容、公式、定理應加重語氣,力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否則語言平淡呆板,只能成爲催眠曲,使學生昏昏欲睡。教師講課的語速要適中,要始終與學生的思維協調合拍。

有關資料已總結出教師的語言應具備"六性":1、敘事說理,條理清楚,言之有據,全面周密,具有羅輯性。2、描人狀物,有聲有色,情景逼真,細膩動人,具有形象性。3、範讀談話,情真辭切,平易流暢,真摯感人,具有感染性。4、藉助手勢,穿插事例,比喻新穎,生動有趣,富有趣味性。5、發音準確、吐字清晰,措詞恰當,寓意貼切,富有精確性。6、舉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餘地,循循善誘,富有啓發性。

時間分配的技巧

一節課中各部分內容大致需要多長時間,應心中有數,重點和難點需要的時間要長些,講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點不清。時間分配要講究科學,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都會影響教學效果。有的教師講課開始時怕學生聽不懂,反反覆覆,絮絮叨叨,把精講變成了繁講,到後來一看時間不多了,便任意刪減授課內容,"草率收兵";還有的教師隨意拖堂,下課鈴響了半天,還在不停地講授,室外"喧鬧四起",室內"無心聽講"。"草率收兵"或"隨意拖堂"都是不良的教學習慣,應努力克服。

課堂舉例的技巧

一堂課45分鐘,若老師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述,勢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適時穿插一些妙趣橫生的實例,往往會將平淡的一堂課變得生動,富有情趣。課堂上一個好的例子,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不但使學生們學得懂,記得牢,而且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但舉例也不能太隨意,以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課堂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是啓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有效方法,設計的問題必須保持邏輯性、系統性,要注意深淺程度,既不能冒進,也不能保守。課堂提問可分爲以下三種:

1.爲講新課鋪路的提問。這種提問可創設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爲講清新課內容鋪平道路。2、爲突出重點難點而有意創設的提問。通過提問,啓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自覺地接受、掌握課堂知識。教師在講授新內容時如果遇到了舊的知識,不要直接應用,而應採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從而加強教學的系統性和鞏固性。

3、總結式的提問。這種提問一般在每節課的小結中進行,老師可以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最後,還可以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作示範以便糾正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講課的技巧是多方面的,注意上述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就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形成具有特色的講課方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1幼兒園過新年教案:活動目標

1、瞭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2、通過遊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2幼兒園過新年教案:活動準備

1、準備過新年課件。

2、自制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3、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4、剪刀、水筆、蠟筆。

5、錄音機、磁帶。

  3幼兒園過新年教案:活動過程

)、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瞭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幹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 :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幼兒D:還要說一些祝福的話,我的阿姨去年打電話祝我們新年快樂。

……

(評析:適時播放課件起了調節作用,儘管都是看,但內容不一樣,幼兒不會感到厭煩,通過課件的欣賞加深了對過年習俗的瞭解,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小結: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爲什麼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麼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爲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評析:通過邊看邊聽的形式來幫助幼兒瞭解過新年習俗的由來,直觀易記且能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三)、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1、師:“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在熱鬧愉悅的音樂聲中互相拜年和發紅包。

第二組:合作舞龍舞獅。

第三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組:設計製作賀卡、做窗花、製作簡單的春聯。

2、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過新年”的小組活動。

(評析:通過分小組的慶祝活動滿足了幼兒想過新年的願望,並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了愉悅的體驗,使幼兒的情緒和活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四)、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1、思想教育: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2、小朋友們一起帶着自制的賀卡、春聯和窗花,舞着獅子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帶着幼兒隨着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4幼兒園過新年教案: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拜年、送賀卡,並且舞龍舞獅給他們看,將過新年的歡樂與他們共享。

2、教會幼兒唱《過新年》歌曲,可以在幼兒熟悉了歌曲以後,爲歌曲加入動作進行表演,也可以幾個人合作,編排一個舞蹈。

  5幼兒園過新年教案:活動評析

教師能利用傳統的節日資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幼兒在看看、說說、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動中加深對過年習俗的理解,感受過年的歡樂。

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能注重給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活動氛圍,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自由和動手機會,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注意動靜交替,孩子們始終積極參與活動,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得到了培養。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對於純粹以“數字符號”進行“運算”的數學活動尚顯吃力。這種吃力,有時候表現在運算時的猶疑和出錯,有時表現在偷偷摸摸的手指掐算中,還有時候表現在偏愛加法運算、迴避減法運算中,等等。究其原因,是與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年齡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在相關的課程安排和活動設計中,爲了減少孩子在數的運算學習中的困難,我們慣常的做法是:從比較簡單的2的加法開始學起,在活動中儘可能豐富的材料、反覆的操作,爲他們的運算思考形象的支撐和儘可能多的知識歸納和演繹的機會。然而,對於孩子的數學運算學習而言,收效並不明顯。

從孩子們屢禁不止的“掐手指”運算中受到啓發,筆者利用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10個手指頭”,作爲他們學習加減法的形象具體、使用便捷的“操作材料”,來支撐他們運算思考,以期孩子從相對固定的操作對象、持續漸進的運算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產生從“手指在眼前”到“手指在心中”的相關10以內數運算的概括、內化。同時,本着“每一位幼兒都是其他幼兒的重要資源”的思考,引導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輕鬆的手指遊戲表演、記錄等的互動情境中,共同梳理出10的減法算式,體會同伴合作學習帶來的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勝任感。這些相關運算活動的積極情感和學習技能的積累會潛移默化地遷移到日後的2~9的加減法學習活動中去。

活動目標

1.以同伴10個手指的“藏起”爲情境進行10的減法算式的記錄,體會減法算式在記錄數量變化中的簡單、便捷。

2.比較同伴間10的減法算式記錄條目的多、少、一樣多,體會“有順序”的操作活動給記錄帶來的幫助。

3.在遊戲活動反覆進行中,增進幼兒對“一”、“一”等符號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兩兩結伴進行合作運算和記錄的經驗。

2.教師自制10隻手指分別藏起1個到9個的圖片,以及對應的10的減法算式ppt課件。

3.記錄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手指遊戲。

和幼兒一起玩他們所喜歡的手指遊戲。

師:你有幾個手指頭?你喜歡它們嗎?你會用手指頭擺造型嗎?這個造型要用幾個手指頭?

(這一環節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從對手指遊戲、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現中’,豐富和加深幼兒有關手指和數量的特殊表象,爲接下來的數的運算活動建立“跳板”。)

2.看“圖”玩遊戲——手指頭,藏起來!

(1)介紹遊戲玩法,激發幼兒的興趣:老師喜歡一個“藏起來”的手指遊戲。我來藏,你來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師藏了幾個手指頭。

(2)教師演示,幼兒猜測。幼兒猜測後,教師追問:你怎麼猜得這麼準的呢?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觀察、思考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們一共是4個,所以藏起了4個”。

(3)鼓勵幼兒自主玩這個遊戲。教師可以用激將法,比如說:你們會玩這個遊戲嗎?讓你看“圖”玩“藏手指頭”的遊戲你能行嗎?

(4)出示“圖卡”,逐張和幼兒討論圖畫的意義:這是什麼意思?提醒你們藏幾個手指頭?

(5)幼兒自主看“圖”遊戲。

(由“藏起”的遊戲,自然引發到對“少掉”的直觀理解,再分別與數學符號“10”、“一”、“4”等之間建立更進一步的聯繫,引發幼兒自主建構“10一4”這一算式中所隱藏的數學運算意義,並通過自身的實踐——也來玩“藏起”遊戲,在動作表現中不斷鞏固和加深對減號以及減號前後數字的理解認識。這個過程必須以孩子自身的反覆動作爲基礎建構,孩子的理解認識才能深入透徹,日後的應用也纔有可能自如流暢。)

3.“示意圖”大變身——看看“?”來回答。

(1)將“10一1”變化成“10一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你發現了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讓你來回答這個“?”你會怎麼回答?

(2)結合情境“10—1=9”所表達的完整意思:原來是10個手指頭,藏起了一個手指頭,還剩下9個手指頭。

(3)通過追問,引導幼兒理解各種符號的意義:“一”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後面的數字又是什麼意思?

(4)出示圖片“10一4=?”,引導幼兒思考:你會回答嗎?你怎麼回答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

(5)請幼兒自主出題進行運算:讓你來出“題目”考考大家,你還會出些什麼題目?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書寫算式,並引導集體中的其他幼兒及時回答。

同時引導幼兒思考:哪些題目我們回答比較快?爲什麼?有沒有什麼方法把那些讓我們“回答得慢”的題目再快一點呢?

:如果讓你給今天我們玩的這個遊戲取個名字,你說是什麼遊戲?(10的減法)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就是“減法算式”。

(至此,孩子們對於10的減法算式的完整結構纔有了整體認識和理解。回顧這個逐步建構的過程,是以孩子的操作遊戲爲基礎,讓孩子主動觀察發現、積極猜測理解的動態的過程。抽象的減法運算因爲有了孩子手、眼、.腦的相互協同、互爲補充,因而在理解時孩子感覺自然、輕鬆。另外,運算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內化的過程,教師鼓勵孩子將“感覺回答得快”的題目提升出來,並結合手指的形象進行印證、點評,既能夠分享個體的學習與經驗,又收穫了來自集體的智慧解析。)

4.你來玩,我來記——10的減法算式還有哪些?

(1)引導幼兒分組自主玩減法遊戲:10的減法算式可不止“10—1=9、10—6=4”這幾條。現在請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一起,一個表演手指遊戲,一個來記錄算式,想想怎樣表演記錄的算式多、而且不重複。

(2)交流、展示與分享: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算式你們都找到了,哪些你沒有找到?爲什麼?

(3):有順序地表演手指遊戲,所有的l0的減法算式都會被一條條地記錄下來。

(4)再次結伴活動,展示作業成果。在這過程中追問:你的小夥伴在記錄10的減法算式時記得怎麼樣?錯了沒有?你怎麼幫助他的?

(利用結伴分組來討論一個已經明確了目的的活動——10的減法,能讓孩子們以更加專注的狀態,在分別作爲說話者、傾聽者、記錄者的角色轉換中,思考自己和合作夥伴的想法、表現,形成和回答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梳理提升出操作遊戲中的經驗、結果。這種“幼一幼”互動中動態的、變化的探索過程,較之於“幼一作業紙”的靜態作業活動,能給予孩子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濃厚的興趣,更能促進他們相關數的減法知識的自主建構。)

5.延伸——10的減法算式還能記錄什麼?

(1)拓展幼兒的思考:10的減法算式不止是能記錄10個手指藏起來的遊戲,還能記錄、表示很多事情呢,你猜猜看。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以簡筆畫的形式畫出問題情境並配上完整的減法算式記錄。

(3)結伴討論:還有什麼事情可以用得上這些減法算式?

(“藏起”本身所帶來的“減少”相對於手指遊戲情境是特殊的。而數的減法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應用意義。從當前的學習出發,引導孩子將已有的減法知識進行遷移、演繹,這既是當前的數學學習活動的必要環節,也是日後的所有的數的加減學習活動所必須注意的。)

附:

大班數學10的加減法

學習進程建議

1.10的減法(4周)

2.10的加法(2周)

3.5的減法(1周)

4.5的加法(1周)

5.6的加減法或9的加減法(2周;根據幼兒的選擇定前後的學習順序)

6.5以內的加減法(3周)

7.7的加減法(2周)

8.8的加減法(2周)

9.複習6-10的加減法

l0.複習l0以內的加減法

進度安排原由

1.將10的減法作爲加減法運算的開端,其內容本身的煩雜和細碎能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回顧學習經驗且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熟悉這些經驗的機會。隨着回顧次數的增多,幼兒熟悉的不僅僅是對10的減法熟練掌握,更有對減法算式中符號的深入理解和生活遊戲應用中的自然滲透(比如娃娃家、超市等遊戲中的“購物”),甚至能在大數量的反覆運算中漸漸累積起個性化的“數感”的直覺。

2.有了“減法”運算作鋪墊(整體一部分一部分),在加法的運算學習中,孩子較容易遷移前面學習的經驗進人到後續的學習(部分一部分一整體),在新的學習中的勝任感和成就感會帶動他們在整個運算學習中的積極性。

3.學習的進度緊緊圍繞“手指”這個特別的操作材料展開,圍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有靈活的調整,這能讓孩子在相對單調的學習活動中形成主動性並獲得自我挑戰的信心。這些情感、態度,對孩子的學習影響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