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桂花雨》。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瞭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讀課文。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

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這節課,我學會了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我會用其中的一些詞語造句。

3、我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5、我會解答(課後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爲一體)

1、瞭解課文的主內.

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作者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2、學生從重點詞句中感受文本所蘊涵的豐富內涵。

生1:“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我體會到桂花是精緻的小花,會散發着那樣迷人芳香,讓人快樂?)

生2:第五自然段內容中的“是件大事”,“總是纏着母親”我體會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搖花。

生3:“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我體會到“沒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縷,而是空氣中都散滿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氣裏。“十幾家鄰居”說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聞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這句話我從“全年”感受到不光是開花季節香,人們還把桂花做成了各種食品後,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個村子”可以感受到,我們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戶戶都可以分享。

生5:“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我的體會是“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母親年都聞着院子裏的桂花香,關注桂花,收穫桂花,體驗着豐收的喜悅,饋贈的快樂……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間。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親生命中的一部分,還有什麼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母親其實是對家鄉的一種什麼情懷——思鄉。”

3、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生1:我覺得這個句子“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應讀得“樂”一些。才能感受到搖花的快樂。

生2:我覺得這個句子“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回,嘴裏念着:‘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薄餅做得多。’”這句應該這樣讀,才能讀出一種把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快樂!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通過朗讀蒐集到的思鄉的詩句。(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衝突(適時進行)(5分鐘)

童年和故鄉留給了作者什麼呢?其實令作者真正難以忘卻是什麼?(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爲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願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教學反思:

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這樣一句話。我準備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過孩子們的品讀並不到位,比較他們在理解重點詞語前後的朗讀,沒能發現明顯的區別,證明這一環節效果沒達到。

語文課真正成爲語文課,研究語言、品味語言是關鍵。可是如果教師引導重點詞語的把握不全面,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果。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2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中的2個生字,積累詞彙;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2. 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導入課題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桂花雨》(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二、自讀提示,明確目標

輕聲速度閱讀提示,看看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目標(學生小結)

點擊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1、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2、體會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清順序,明確內容。

(二)細讀探究

1、自主讀文,畫出桂花給“我”帶來快樂的句段,邊讀邊在書中作批註,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小組交流,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伴聽,不懂的內容,同伴互助 或做標記,集體交流。

3、代表彙報,分享閱讀感悟。教師參與學生討論,並恰當點撥。

學生彙報哪些內容,教師相應點擊哪部分課件演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用“讀句子,想情景,談感受”的方法,重點交流以下內容:

1、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偷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課件演示桂花樹與梅花樹的對比)

2、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回,嘴裏念着:“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得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體會饋贈的快樂,引導學生練習生活實際談感受。)

3、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課件演示桂花香,課前泡一杯桂花茶,讓學生聞一聞,嘗一嘗,體會桂花的香;感受“浸”字的恰到好處,同時進行誇張句的訓練)

4、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搖花樂,這是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創設想象人物的內心,體會“我”童年的搖花樂。教師點擊課件演 示搖花樂的情景,把學生帶進花香飄溢的桂花雨之中,體會課題的含義。)指導朗讀,通過讀讓學生體會“我”童年的搖花了。

5、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體會母親的話的含義,揭示主題——熱愛家鄉)

四、感情朗讀,拓展昇華

多麼令人難忘的搖花了呀,同時,作者也把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在寫搖落的桂花雨嗎?同學們,放開聲音,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童年的搖花了,體會濃濃的思鄉情!

板書設計:

搖花樂

思故鄉

教學反思:

上完《桂花雨》一課,自我感知,效果良好,主要突出以下特點:

1.賞出喜愛。我根據課文內容,自制了《桂花雨》課件,大連的孩子賞過槐花,但從來沒有見過桂花,那一張張桂花圖片展 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特別地興奮,看得出他們喜愛桂花。於是到文中去體會“我喜歡的.是桂花”。課件的運用恰到好處,淡化了教學的難點。

2.讀出快樂。課文的第3、4、5自然段是重點,母親的“助人樂”,我的“搖花樂”盡在其中。我讓孩子們盡情地讀,入境的讀,想象着讀,讀出快樂,在讀中體會童年的樂趣,思鄉的情感。

3.悟出真情。作者僅僅在寫搖落的桂花雨嗎?母親的話,讓你感覺到了什麼?在反覆的體會中悟出真情——思念故鄉!

儘管如此,仍有遺憾:其一、個別環節處理不到位,如:母親的“助人樂”一處,聯繫生活實際去理解,是很好的讀書方法,可是,沒有讓學生放開去談,就草草收尾。其二、母親的話是點睛之處,由於時間把握不好,也草草結束,使得昇華之處覺得缺了點什麼。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3

學習目標:

1.探索文章優美之處,學會圈點批註。

2.品讀課文,體會作者那濃濃的鄉情,培養一顆顆兼善天下的好心。

學習重點:學習用圈點批註的方法來閱讀,精讀“搖花樂”的有關內容,交流評點。

學習步驟:

一、導入:

美麗的大自然中,雨可以說是最能觸人心絃的景物之一了,你們見過哪些雨呢?(學生答:暴雨、小雨、濛濛細雨……)今天我們將見識到一種特殊的雨——桂花雨(出示課題)

二、指導朗讀:

體會文章滲出的溫馨的人情。(有重點地指導兩個地方的朗讀:一是“搖花樂”,要讀出“我”問母親時語氣的急切,母親卻說“還早”,這時“我”的心情是失望的。“颱風要來了”,語氣也是急促的。從“這下可樂了”到“好香的雨啊。”充滿歡樂,語氣要略顯誇張。另一處是最後一句話,語速要舒緩,以傳達出綿綿不盡的懷念和遐思)。

三、出示有關桂花的圖片(桂花樹林,桂花朵。讓學生感受桂花的美麗學生在音樂與圖片的渲染中,將會喜歡上桂花。在此情境中,讓學生結合圖片和對桂花的回憶,把桂花的美麗用自己的方式描繪出來,學生描繪的方式可能會有如下幾種:畫畫、朗讀有關句子、回憶有關桂花的詩句。此時,教師應給學生以廣闊的自由描述空間,並一一加以肯定。)

大家所描繪的桂花真美呀,可以想見大家對桂花的喜愛,文中的作者對桂花也是情有獨鍾,我們看看她筆下的桂花是怎樣的?大家試着把描寫桂花的語句找出來看看?(學生回答,教師評點)

四、文章結構

桂花不僅美麗清香,還可以吃呢。文章的第一段(1、2節)爲我們介紹的清楚。

第二段(3節)採用倒敘的'方式回憶了故鄉的桂花雨,具體描繪了“搖花樂”,大家喜歡“我”的父母親嗎?爲什麼?(學生大多會回答,“喜歡”,擺出的原因不一而足,老師總結:因爲母親敦厚、溫柔,父親儒雅和樂)

最後一段(4、5節)作者還回憶了在杭州念中學時和桂花有關的一段往事。

全文脈絡很分明,銜接上不着痕跡,其中有一句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桂花,真叫人魂牽夢縈”,什麼作用呢?(點2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五、主旨探究

故鄉的桂花雨,籠罩着一層黯黯的感傷和偶爾跳躍着的淡淡的喜樂,從中我們捕捉到了作者其實想要向我們傾訴什麼?(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作答:①對故鄉的懷念;②對親人的思念;③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六、美點的圈點、批註

1.教師示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迴應文章題目,令人拍案叫絕,讚歎不已

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全桂——“月是故鄉明”啊,表現出了作者的戀鄉情節。

2.學生髮言。

七、詞語積累:魂牽夢縈、嫋嫋、才高八斗、沉浸、淡雅。

八、遷移創新

“鄉愁”是什麼?(出示關於“鄉愁”的詩:余光中的《鄉愁》,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齊誦,然後討論關於鄉愁蘊含的情感,分組交流。)

反思:琦君的散文總是蘊藏着生命的喜樂和慈悲,總在謳歌着人性的良善,在教學中,我着重讓學生體會這一點,並在此情境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朗讀的、品析的。他們在學習之後或多或少有了關於生命的、生活的啓迪,語文方法、技能上的收穫和詞句方面的積累,我想這也是我們的語文課所應該做到的吧。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4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2個生字,會寫“蘭、籮”等10個字,會寫“桂花、木蘭花”等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桂花給作者帶來哪些美好的回憶。

3.藉助相關語句和資料,體會作者借桂花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桂花圖片: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花?——桂花(師板書:桂花)

2.師: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借桂花這一事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課文——桂花雨(師板書:雨 齊讀課題)

大家已預習過課文,誰來說說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麼?(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二、自由讀文,檢查預習。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籮筐 杭州 2.聽寫生字,提醒書寫和讀音“浸”、“纏”爲前鼻韻母3.概括主要內容: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三、初讀課文,初聞花香

1.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桂花的喜愛,是因爲桂花很美嗎?請大家找出課文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香氣無處不在,沁如小村子的角角落落和每個人的心中)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搖桂花的快樂)

(4)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5)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

(6)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讀了以上的句子,有沒有那個詞或者那句話你有疑問?想提出來和大家探討?

預設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兩個浸有什麼好處?蘊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爲什麼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杭州香飄十里,應該更香,可以媽媽卻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這是爲什麼?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2.理解句子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浸”本意是指泡在液體裏,在課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

生:浸:浸透,花香濃郁,向四周瀰漫,就像被泡在花香裏一樣。

師:點撥:理解詞、句的意思,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一個“浸”字把無形的香氣寫得可感可觸。

師:是什麼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浸泡時間有多長呢?

(“鄰居” “整個村子” “全年”)

師:從這幾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兩句的含義:

生理解:桂花盛開時,花香瀰漫四方。不開花時,人們可以把以前曬乾的桂花拿出來,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說的桂花茶、桂花糕,因爲有了桂花食品,人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氣息。

師小結:故鄉的桂花掙脫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整個村子。

四、創設情境,感受搖花樂

⒈體驗搖花樂[

(1)師: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聞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麼想快點搖桂花啊!你能讀出她當時的迫不及待嗎?

(2)課件出示句子,學生朗讀。

(3)情境對話,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想想我會在什麼時候纏着母親問呢?(早晨睜開眼睛,吃飯的時候,睡覺前,放學一回家)體會迫不及待的心情。

引讀: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我總是早晨睜開眼總是在吃飯的時候我總是放學一回家,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

可是媽媽卻說——還早呢,花開時間太短,搖不下來!於是我日盼夜盼,終於要來臺風了,媽媽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

2.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着紛紛揚揚的桂花輕輕地落在了你的頭髮上,落在了你的臉頰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裏,你的手心裏,你的.全身都是金黃的、散發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時你有什麼感受?

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課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樂、激動,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伸開雙臂,閉着眼睛陶醉)

3.快樂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師:多麼美麗、溫馨的畫面,這段話描寫了搖桂花的情景,桂花又美又香,像雨一樣紛紛飄落,作者興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表達了對桂花的喜愛之情。

難怪多年以後作者還總是想起這陣陣桂花雨,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板書:搖花樂)

五、品讀句子,感悟思鄉情

1.師:兒時“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樂的雨;如今回想,桂花雨,是回憶之雨,更是思鄉之雨!難怪母親會說——(課件出示:“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師:同學們,你理解母親說的這句的含義嗎?

故鄉的桂花融入了母親的生活,母親比的不是花香,而是感情的深與淺,在母親看來,桂花就是家鄉的代名詞,因爲桂花寄託了母親濃濃的思鄉情感。

月是故鄉明,花是故土香,水是故鄉甜。在母親眼中,故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難怪,母親會說——讀“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3.師: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母親,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除了桂花,母親還會想起故鄉的什麼呢?預設:生:想起家鄉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想起家鄉的田野。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鄉情難忘,童年難忘,千般情,萬般情,化成了一場美麗的桂花雨,永遠地縈繞在作者的心中,也飄落在我們的心間。

結尾段——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板書:片片桂花雨,濃濃故鄉情)

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樂的時光是最難忘的,作者對桂花的記憶,是香香的、甜甜的。

板書設計: 愛桂花:迷人香氣

桂花雨 搖花樂 片片桂花雨

濃濃思鄉情

思桂花

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爲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上課時,我們要把教學重點放在:

1.談話營造閱讀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在具體教學中,抓住一個“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2.享受搖花樂,體悟母親的思鄉情懷。藉助朗讀,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畫面,從畫面中點出這是思鄉之雨、回憶之雨。這樣的處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牽出對童年的懷念,對故鄉有留戀,讓作者魂牽夢縈。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桂花雨》這篇優美的課文,做到了將課文讀通順流暢,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回憶一下課文記敘的哪些人和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搖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寫的一段童年趣事,現在就讓我們隨作者一起走進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板書:搖花樂)

二、體會“搖花樂”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語言中體會到了作者“搖桂花”的快樂?畫出有關的語句,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自由交流以下內容。(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和聯繫上下文來說體會)

1、“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是件大事”可見搖桂花對我的意義不一般。

(“老是”“纏”表現了作者急切的心情,可見我對這一樂事的嚮往程度.能抓住關鍵詞語說出自己的體會真好。能把你的體會帶進去讀一讀嗎?瞧你急的,師示範讀母親的話)

2、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兩個“幫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樂乎的心情。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使勁”一詞中能體會那份高興勁。這便是兒童快樂,是童真,是童趣,只有兒童才能瞭解,才能體會。正所謂“兒童解得搖花樂”。

3、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讀這個句子,你感覺到那紛紛飄落的桂花像什麼?這繽紛的花雨落在你的頭上、身上,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於是我會情不自禁地喊。假如是你,你也會這樣喊嗎?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聽出的是一份驚喜,感受到的是情不自禁的讚美。我們每個人都讀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穫。這桂花雨多香呀!課文裏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桂花的香味,找出來讀一讀。

(板書:桂花雨 香)

1、桂花不與繁花鬥豔,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迷人)

2、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香裏的。

3、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濃郁)

4、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嫋嫋,兩種香混合在一起。(飄向空中,連風打的旋兒都是香香的了,這正是“細細香風淡淡煙”。)

師小結:是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母親洗淨的雙手”,香了那水晶盤,香了父親的詩興,香了整個宅院,香了整個村莊,香了作者童年的.夢。這真是“花雨繽紛入夢甜”啦。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吧。)

三、感悟“思鄉情”

師:沐浴着這場紛紛飄揚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陣陣飄逸的桂子芬芳,感受着這份快樂的又何止是我一個呢?還有誰也在這場桂花雨中感受到快樂呢?到課文裏找一找,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自由交流的重點:

(1)於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父親用詩表達了一份豐收之樂)

(2)可是母親一看天上陰雲密佈,雲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因爲大家都用桂花來做糕點,而桂花是母親分給鄉親們的。母親樂嗎?讀讀原作,再來說說你的體會。因爲母親不希望桂花被颱風吹落,沒有辦法送給鄉親們。所以提前搖花。這是一份濃濃的鄉情。母親在分享勞動成果的同時感受了一份快樂。)

(3)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這正是“競收桂子慶豐年”的歡樂場面。)

師:許多年後,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你現在知道母親爲什麼這樣說了嗎?

仿照“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的句式,讓學生說一句話。(如,外地的環境再好……外地的生活再舒適……)

引導學生體會母親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之情。

師:故鄉的桂花雨,給大家帶來了快樂,是母親珍愛的。現在,我們來到了作者母親的身邊,假如,我對她說:

(1)這裏的水真甜,她會說:

(2)這裏的橘子真紅,她會說:

(3)這裏的人真好,她會說:

(4)十多年後,作者來到了國外定居,她打電話給母親說:“國外的生活真好呀!”,母親一定會說:

四、小結: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鄉情難忘,童年難忘,那一場美麗的桂花雨飄落在我們的心間。

教學反思:

從文字入手,引導感悟,聯繫自己實際生活,增加體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積累,當感情增加到至高點時,讓學生直接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專著重點字詞,通過表演感悟,作者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產生共鳴,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作者豐富的情感,通過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來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師:我是那麼愛搖桂花,母親也是很愛家鄉桂花,一起讀一讀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前後連起來看,前面寫“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你還能聯繫上下文讀,真好,我們也感受到了杭州的桂花可能比家鄉的更香,那爲什麼母親要說家鄉的香呢?

生1:熱愛家鄉

生2:對家鄉的桂花印象太深了。

師:是啊,母親覺得自己的東西要好,所謂“月是故鄉明”啊。

反思:學生能聯繫上下個文理解句子,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但是在挖深一層時,也就是通過景物描寫來體驗眷念故鄉的時候,情感還不到位。學生只是籠統的說是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並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6

教學目標 :

1、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啓發學生談談自己難忘的事和人,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2、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回憶童年的事嗎?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

3、齊讀課題。

4、師: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閱讀課文要求我們怎麼學習?

5、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自學這篇課文。

6、師:老師已經把閱讀提示細化了,請看閱讀要求。(出示課件)

7、生:齊讀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自學情況,

師: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主要寫了我小時候在故鄉搖桂花的樂趣。(主要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院子裏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3、 同學們真能幹,這麼快就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三、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1、 師:指名讀。你喜歡哪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2、 生: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師:爲什麼喜歡這段?這段描寫了什麼情景?

生:自由發言。

師:喜歡這段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適時表揚)

4、 師:知道這篇文章爲什麼叫桂花雨了嗎?

5、 生:

6、 師:想象一下搖桂花的情景。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雨有什麼不同?(老師追問)

7、 生:自由發言。

8、 師:同學們想象得真美。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我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9、 生:自由發言。

10、 師:大家說得真好!這篇課文通過寫搖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也看出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的桂花有着多麼深的感情。

四、拓展訓練

1、 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你們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有許多不能忘懷的有趣的事吧?

2、 師:引導學生說說都有那些不能忘懷的有趣的事。

3、 生:

4、 師:大家有這麼多不能忘懷的有趣的事,想不想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好!小組交流交流,然後說給大家聽聽。

5、 生:小組交流。(老師巡迴參與小組交流)

6、 生:全班交流。

7、 師:總結髮言。

五、佈置作業

1、 請同學們完成一篇習作。題目:《童年趣事》

2、 要求:

①寫清楚時間、地點、事件的經過、有趣在什麼地方。②不少於350字。

板書設計 : 喜歡桂花

桂花雨 懷念童年生活

搖花樂

教學反思

《桂花雨》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寫了作者兒時在家鄉搖落桂花的情景,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先讀課文前的導讀部分,思考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桂花帶給“我”哪些快樂?爲什麼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的桂花香”?這兩個問題對學生來說都有一定難度。課文中桂花帶給我的快樂有些地方比較明顯,有些地方比較含蓄,所以學生較爲容易找出搖桂花的快樂,但是無法尋到桂花糕、桂花香、桂花茶的快樂 。於是,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到描寫桂花的句子,再帶着感情朗讀,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接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讓學生扮演作者,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整個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 這是本節課的優點之一。

但也有不足之處。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學生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我準備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通過“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與“全都浸在桂花香裏”的換句式訓練來強調桂花香,卻忽視了一個“浸”字的獨特作用。尤其是一個“浸”字,這裏可以嘗試學生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來代替“浸”字,通過他們自主的比較,體會詞語的含義,培養他們推敲詞語的良好語言習慣。有人說語文教學應該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少一點理性的分析,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指導並幫助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上來,這是語文教學本體的迴歸。我覺得這話說得好,今後,在這方面一定要加強,才能避免課堂教學蜻蜓點水的現象,力求做得更好。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7

【設計理念】

在豐富的言語實踐中,激情打開學生與文本的綠色對話空間,濃情營造師生之間充滿靈性的對話磁場。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識2個生字,理解“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預設流程】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同學們,我們說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難忘的。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場奇妙的——《桂花雨》。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讓我們用心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3.讀完了,你想跟老師說點什麼?

4.初讀課文,交流讀書體會。

5.那你們見過桂花樹嗎?(幻燈)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來形容這些桂花樹呢?

6.是呀,桂花樹的樣子長得笨笨的,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見到金黃而又細小,樸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歡的就是桂花,這是什麼原因呢?

7.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能找出文中描寫桂花香的句子嗎?

8.感悟: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朗讀指導:是呀,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輕輕地呷上一口,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難忘啊。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一讀;過年時嘗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脣齒留芳,彌久不散,誰來感受這樣的香?讀——)

(4)誰來讀二、三兩句,老師建議你,如果你能把兩個浸字讀好了,就能夠把我們也帶入一個美妙的境界。(指名讀)讀着讀着,這個浸字變了——

每當桂花盛開時,滿樹生香,花香隨風飄逸,瀰漫四方,人們沉浸在花香裏;不開花時,人們用它泡茶做糕點,整個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裏似的,人們被這濃濃的花香給深深地陶醉了。

讓我們一起陶醉一下(齊讀)。

9.老師有幸在課餘讀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深深的吸引我:

“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讀到這裏,你明白是什麼讓作者對桂花魂牽夢縈?

是呀!正是“桂子花開香十里”讓作者對桂花魂牽夢縈呀!(板書:桂子花開香十里)

二、享受“搖花樂”和“花雨美”

但是,在作者的記憶裏難以忘懷的僅僅是桂花的香味嗎?

你認爲更重要的是什麼?出示:

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文中哪些句子具體描寫了搖花樂和桂花雨?出示: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是呀!這就是搖花的樂趣,奇妙的桂花雨。你們想讀讀這些句子嗎?你最喜歡哪一句?(朗讀指導)

2.下面,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享受搖花的快樂,桂花雨的美麗。請大家輕輕閉上眼睛。師配樂範讀: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我盡情地搖着桂花樹,任由桂花像雨點一樣紛紛落下來,搖啊搖,桂花落在我的頭上、臉上、肩上、身上、腳上,落得我滿頭滿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個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聽着聽着,你笑了,告訴老師你爲什麼笑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呀?

4.此刻,我們也都浸在香氣四溢的桂花香裏了!搖啊搖啊,桂花落下來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同學們,在你的腦海裏是怎樣一副畫面?請趕緊寫下來吧!

5.寫作反饋。(板書:枝搖花落樂心頭。)

6.作者已深深地沉浸在桂花雨歡樂的笑聲之中了,已深深地浸潤在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中了!其實,當時作者的父母親也都在場,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馬上點上檀香,爐香嫋嫋,兩種香混合在一起,父親頓時詩性大發,作詩一首,想讀嗎?

細細香風淡淡煙,

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

花雨繽紛入夢甜。

是呀!桂花雨中有我多少歡樂的笑聲,桂花雨中有我多少童年的回憶呀!難怪琦君會說“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出示)(板書:魂牽夢縈桂花雨)

三、體悟母親思鄉的情懷

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都讓我對桂花魂牽夢縈,但僅此而已嗎?還有更特殊的原因嗎?讓我們再深入地讀讀課文最後第二自然段。

1.我念中學的時候……可是,母親卻說……出示母親的話:

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母親說什麼?

2.難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過家鄉院子裏的一棵桂花樹嗎?母親爲什麼這樣說呢?你能理解母親嗎?

3.其實,除了這一句,在這篇文章的字裏行間還隱藏着許多母親與家鄉桂花的小故事,隱藏着母親與家鄉的一片深情。讓我們再細細地讀讀文章,把這些小故事找出來,把這份情讀出來!

4.反饋。

5.是呀!母親每年都關注着桂花,收穫着桂花,她品嚐着桂花的香甜,體驗着饋贈桂花的快樂,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的桂花,成了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在母親心中,家鄉的桂花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所以,當我把杭州的桂花捧給她時,母親深情地說……我把母親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裏,也輕輕地對自己說……(指導朗讀母親的話)。

6.母親的這番話,這份情,自然影響了我,感染了我,於是……(讀最後一句)

7.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對童年的懷念,對母親的依戀,對故鄉的留戀,怎能不讓作者魂牽夢縈呢?讀“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你們讀出了作者內心深處濃濃的情。這桂花讓我……(板書:恍如重返故里遊)

四、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1.許多年過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別了童年,早已離開了母親,早已遠離了故土,如今的她已有88歲的高齡,可是她仍然喜歡用自己的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土。別人問她爲什麼,她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總是不能忘卻舊事,我一輩子最愛寫的就是故鄉,親人,朋友,花草樹木。這魂牽夢縈的故土,這難以割捨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來,藏在記憶的花園裏,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開不敗的花。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溫馨,那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麗的人生。”(師讀幻燈出示)喜歡這段話嗎?原來琦君寫“桂花雨”,其實是在記錄美麗的人生呀!

2.感謝琦君,感謝桂花,他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麗的,人生更是美好的。讓我們就用這四句話把這場美麗幽雅、清香四溢的桂花雨永遠留在記憶深處吧!想再讀一遍嗎?

桂花雨

桂子花開香十里,

枝搖花落樂心頭。

魂牽夢縈桂花雨,

恍如重返故里遊。

教學反思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寫的這篇文章的確十分優美。初捧這篇文章,我便愛不釋手地讀起來,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但是,雖然文章充滿着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一樣得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必須要將自我全身心放入文章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番思鄉情,童年樂。下方就是我這天在課堂上的小小的體會: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資料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情緒。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概括文章主要資料,然後從課文插圖入手,讓學生說說圖畫上的資料,再從文中找出描述圖畫資料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朗讀後劃出重點語句,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情緒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主角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情緒,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我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潛力的遷移。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於像我這樣普普通通的一線教師來說,更是遺憾多多。前半堂課課堂很沉悶,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我想,主要原因在於當學生劃出了描述香氣的句子談感受時,脫離了文本具體的語言環境,孤零零地那麼幾個句子,確實很難入情入境。讓學生自讀4、8小節,在語境中感受體會,或許狀況就不一樣了。我感覺教師牽得痕跡太濃,略讀的味道沒上出來。但具體如何放,我不明白,這方面只有以後多關注,在教學實踐中爭取摸索出一點教學略讀課文的方法來。

通過這次上課,我發現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或許,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過來的,但學習無止境。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8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留戀童年、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根據學生家庭的實際,讓學生聽聽長輩講的關於小時候家鄉生活的故事,或者回憶自己的兒時趣事,豐富他們的感情體驗。

教學過程:

一、聯繫上文,激發情感

學習了上課《梅花魂》,通過一位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唐詩宋詞的喜愛,尤其是對一幅墨梅圖的分外愛惜,以及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殷殷期盼,深深激起了我們的愛國之情。下面,老師帶來了王維的一首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裏面也提到了梅花,它表現的又是怎樣一種感情呢?(出示詩歌

學生自由吟誦詩歌,交流體會

小結:

詩人漂泊他鄉,通過心繫家鄉窗前的梅花,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而在不少文章中,通過對某樣事物的描寫同樣能傳達人物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桂花雨》,聰明的同學們一定猜出了課文主要寫的是—— 桂花,那它又表達了什麼感情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體會情感

學生帶着閱讀任務,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借桂花表現了怎樣的感情,並劃出有關詞句。

反饋交流:

⒈“中秋節前後,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⒉“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

⒊“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⒋“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從這些句子,體會到課文表現了對故鄉和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爲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並思考相應的對策。

所以在設計《桂花雨》時我儘量以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並通過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一說自己不能忘記的人和事,在閱讀學習中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時候,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大事?學生髮言熱烈,覺得很開心,這時學生融入課堂中間,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接着讓後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學生扮演小作者,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但在課堂上也有不足,在理解“浸”時,對於學生的發言沒有很好的引導,分析來去,是自己問題在設計時有些問題。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對課文中心句的閱讀感受。

3、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並領會這種感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並校對。

新鮮尤其糕餅沉浸

即時揀

2、師生談話: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板:搖桂花)搖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寫的一段童年趣事,現在就讓我們隨作者琦君奶奶一起走進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二、感受“搖花樂”

1、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小琦君搖花裏的心情如何?從哪裏感受出來的?可以做做記號,在書邊寫下來。(樂)

2、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1)“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師生對讀)

(2)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個別讀,齊讀)

(3)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我就喊。

3、齊讀,讀出快樂。師:想看桂花雨嗎?(出示課件)師配樂誦讀:桂花雨紛紛落下來,落在我的頭髮上,香了我的每一根髮絲;落在我的鼻尖上,落在我的衣領上,落在我的小腳丫上。不一會兒,就落得我滿頭滿身的了。這時,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自由說。

4、師:難怪小琦君會情不自禁地喊:(出示)讓我們也來喊一喊吧!(多人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5、這一喊,喊出了陶醉,喊出了驚喜,喊出了快樂!沐浴着這紛紛飄落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陣陣飄逸的桂花香,感受到快樂的僅僅是我嗎?還有誰?引讀:母親——父親——(出示詩句,指導理解、讀)

三、品味桂花香

1、多麼讓人難忘的快樂呀,多麼令人沉醉的桂花香啊!課文還有許多處都寫到了桂花香,請同學們趕快找出來,在下面劃上橫線。

2、交流,指導品詞析句:

(1)桂花不與繁花鬥豔,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

(2)桂花開得最茂盛時。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帶着這樣的香我們一起讀——(齊讀句子)

四、感悟思鄉情

1、正因如此,以後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母親總是說(出示)

真的是所有的桂花都沒有家鄉的桂花香嗎?

生自由發言。

2、是啊,誰不說俺家鄉好?出示詩句,集體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3、配樂,引讀中心句:

師:當年,母親觸摸着故鄉的桂花說——(生讀)

每當我捧一大袋桂花回家,母親總是說——

每年丹桂飄香,母親總是說——

當八十多歲的琦君奶奶回到家鄉,彷彿聽到母親在說——

4、引讀最後一段:每到這時,——

5、結課:悠悠桂花雨,濃濃思鄉情,鄉情難忘,童年難忘,那一場美麗的桂花雨飄落我們心間,滋潤着我們的心靈,琦君奶奶被稱爲臺灣的冰心,在她的作品中,寫得最多的就是懷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文字,課後同學們可以找找她的作品讀一讀。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背父親吟誦的小詩。

2、課後讀一讀琦君的作品,做讀書筆記。

附: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桂花雨》主要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後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

文章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抓文本用心讀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範文,仔細揣摩,反覆體味,內心融入。

第一,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

第二,選好讀的重點去讀,一篇課文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須選擇有助於進行詞句訓練的、有助於挖掘文章主題的、有利於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內容作爲重點來讀。我採用範讀、朗讀、默讀、自由讀、引讀、配樂讀、師生互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若能長期堅持這項訓練,讓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爲什麼說母親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呢?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寫桂花香的句子,哪個句子最能體現桂花香呢?學生找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這兩句。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的這兩句不同,這些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母親所說的話了。

2、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着”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着,我讓學生試着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爲了理解“纏”這個詞,我用情境導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起來就比較到位了。

三、在感悟中讀美

1、課文的第三小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使勁地搖”搖出了什麼?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讓學生帶着歡樂的心情讀文,學生歡樂的心情體現得不夠充分,我又讓學生把歡樂的詞語帶到句中讀。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

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着畫面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歡樂情景。通過同桌共同享受着歡樂時刻,師生合作說話,來進一步享受“搖花樂”這一快樂時光。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爲什麼?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凝聚着母親的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作者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10

《桂花雨》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琦君用柔美的筆觸,動人的語言回憶了飄滿桂花香味的故鄉以及童年時期充滿童真童趣的“搖花樂”,兒時生活的樂趣躍然紙上。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對故鄉、對童年的深深懷念。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能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他們初步接觸散文這一文體,對於這樣形散神聚,情感表達較爲含蓄的文章,更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文本背後所蘊含的深深的思鄉之情。也應在讀文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式。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自讀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學會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悟作者感情的方法。

3.通過自讀自悟和交流,體會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的思戀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的思戀之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題導入,初識桂花

1.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請同學們放鬆放鬆,跟我一起深呼吸。今天我們要上的課文就和這味道有關。(齊讀課題)

2.猜題:這“桂花”和“雨”的組合有些奇妙,看到課題,你的腦海裏會浮現出什麼畫面?

中秋節前後,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這絲絲縷縷的香縈繞着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

3.你們見過桂花嗎?(桂花簡介)課文裏又是怎麼描寫的呢?(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

既然它並不出衆,作者爲什麼偏偏對它情有獨鍾?

(香。僅僅是香嗎?還有搖花的快樂)

學完這篇文章,我們就能明白作者爲什麼桂花在作者的腦海中這麼久久揮之不去了。

二、導讀提示,疏通脈絡

1.閱讀“導讀提示”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前的導讀提示裏就隱藏着學習這篇文章的方法。請一位同學爲大家讀讀“導讀提示”,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提示裏要求我們做哪幾件事?

2.梳理問題

①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麼呢?

②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③和同學交流讀了“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這句話的體會。

3.接下來我們就帶着這問題隨着作者琦君一起共賞這場紛飛的桂花雨吧。

三、詞句引領,細品花香

1.請大家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中秋節前後,桂子飄香。課文裏有哪些文字也能讓你感受到桂花的“香”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下來。

“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3.看來這香味也特別吸引大家的注意,那麼老師想請大家再次仔細地品讀這幾個句子,聯繫上下文思考思考,哪些字眼讓你特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把它們圈劃下來,並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想。

4.小組合作探究

5.全班交流

相機引導:全年--桂花花期長、曬乾的時候香、製成糕點的時候香,香味持久。

至少、前後十幾戶人家--範圍廣、村子裏鄰居友愛

6.聚焦“關鍵字眼”

(1)剛剛這兩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你發現了什麼?(“浸”用了兩次)

(2)是的同學們,這種特別之處值得我們品味。我們來琢磨下這個“浸”裏包含着什麼。

a.浸:(出示字典裏的字義)意思是泡、沉浸。瀰漫,充滿。你能讀一讀嗎?

如果換成“飄”字可以嗎?對比下好不好?

b.看來整個村子裏都瀰漫着濃濃的桂花香呀。

孩子們想象下,假如此刻你漫步在村頭村尾,你感受到什麼?此刻你正坐在綠意盎然的小山丘上,你--

此刻你踏上村裏那條鋪鵝卵石的路,你--

是呀,無論你村子的哪個角落,那陣濃郁的花香總會縈繞在你的身旁。

而當春天來臨,在翠綠的草地上端一杯桂花泡的茶,你會感覺--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夏天,在綠樹陰下,咬一口桂花糕,你會感覺--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秋天,忙完農活,賞着芬芳的桂花,你會感覺--

冬天,白雪皚皚,還可以品着桂花酒暖身,你會感覺--

c.看來,家鄉的桂花香真的是與衆不同,久久都飄散不去,並隨着歲月的累積而日益濃郁,日夜累積,這香味還僅僅是桂花的香嗎?那更是家鄉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四、想象畫面,享“搖花樂”

1.過渡:其實,深刻我心的不僅只有桂花的香味,還有--搖花的快樂。

2.尋找“搖花樂”

請同學們再次默讀文章,你從哪裏感受到了這份快樂?

3.全班交流

指導朗讀:

①纏“--纏是什麼意思?怎麼纏?假如你就是小琦君,老師來當你的母親,請你來表演下。爲什麼會這麼”纏“着母親?

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也感受到了這搖曳的花朵帶來了滿懷的歡喜。老師這還有幾張圖片?視頻?讀了,看了畫面,此刻的.你們一定有別樣的感受吧。

5.想象畫面,隨機採訪:此時此刻,假如你正和作者琦君一起,沉浸在這漫天的桂花香裏,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輕輕地落在你的頭髮上,你此刻有什麼感受?

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悄悄地鑽進你的領子裏,你--

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悠悠地棲在你的小手上,你--

搖着那桂花樹,

你搖出了--

你搖出了--

更搖出了--

6.是呀,所以這份快樂是特屬於家鄉,屬於童年的歡樂。連在一旁看着的琦君的父親也忍不住吟詩道:

細細香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小結:花語繽紛入夢甜。這做的是什麼夢?童年的夢,思鄉的夢。

五、資料補充,感悟鄉情

1.過渡:一樹桂花開,心頭難忘懷。只是,童年終會遠去,而”我“也離開了故鄉。

2.作者生平簡介

琦君,是我國著名的現當代女作家。她出生在一個氣候溫和,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而後舉家遷往浙江杭州,她在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完成了學業。1949年,琦君離開祖國大陸到了臺灣,後來定居美國。直到2001年,84歲高齡的琦君首次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故鄉。遠離故土的漫長歲月中,家鄉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以及她在故鄉所度過的童年美好時光,都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琦君對家鄉的一切都難以忘懷。她忘不了故鄉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鄉人,忘不了親愛的父母,尊敬的老師、姐妹……她把自己的滿腔思念,一片摯情,熔鑄到每一篇作品裏。《煙愁》、《桂花雨》、《春酒》《水是故鄉甜》等文章裏就流淌着她濃濃的思鄉之情。這份濃濃的愛將與她的文字一起永遠縈繞在我們的心間。她曾深情地寫道:“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孩子們,畫面定格在這裏,看着琦君的這些經歷,你會想到什麼詞語(漂泊、無依無靠、浮萍)

2.理解母親的話。

難怪,我們搬離了家鄉,我也常到杭州的那處滿是桂花樹的小山上賞花當我把桂花帶回給母親時,母親卻說:

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杭州這滿山遍野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院子裏那一棵桂花嗎?

3.學生交流

4.小結:是的,對於琦君來說,那陣陣搖落的桂花雨分明就是她夢裏故鄉的甜美記憶,是濃濃的思鄉情愁,是童年歡樂生活的深情懷戀;而對於母親來說,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是獨一無二的,早已成了母親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母親心中對家鄉的思念!

六、拓展延伸,直抒真情

1.所以,在母親的眼裏這杭州的桂花再美、香味再迷人也永遠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出示:花還是故鄉的香。

2.除了這花,故鄉的一草一木,在母親和“我”的心中都是最爲珍貴的。孩子們,你們能不能也仿造這樣的句式說說心中所感呢?

3.生仿寫句子()還是故鄉的()。

4.指名上臺將答案填寫到白板內。

5.看,將這些句子組合在一起,不就構成了一首清麗的小詩?老師想給它取個題目,就叫--《鄉情》。

【板書設計】

桂花雨

品花香

搖花樂

思鄉

教學反思

初讀《桂花雨》這篇美文,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隨後,又讀了作者琦君的其他幾篇散文,感覺如飲甘泉,清洌甘醇,被她的文章中透出來的幽幽情思所感動。所以我決定把這篇課文作爲我的教研課,讓一場桂花雨飄落孩子們的心田。

上完這堂課,我久久沐浴在那花香四溢的桂花雨中。我覺得今天的課成功之處主要有這幾點:

⒈創設情境,善用“空白”,引發想象。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需通過感悟自得的語言實踐來實現的。而教師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思維支點進行啓發、導向,才能挖掘創造想象的潛力。例:教學桂花紛紛落下情景時,我先出示課件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想象桂花落到你的頭上、頸上、身上、地上的感受,再說出表現作者當時喜悅心情的詞語,最後用詞語喊出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樣一步步深化進行語言實踐,使學生讀出、說出了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能融入文本,有身臨其境之感。還善用文中其他的“空白”,啓發學生想象,放飛想象的翅膀,聽絃外之音,會意外之意,這樣可調動學生平常的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拓展、豐富、充實課文內容,獲得許多動態生成資源,對文本的理解有了昇華。

⒉整合教學資源,觸發學生情感。教學過程中,學生從“搖花樂”到“思鄉情”情感需一個轉折過渡,才能漸漸沉浸文本,體會真情。爲此,我收集了有關琦君簡介、還配了音樂創設情境,還補充了了作者另外一部作品《煙愁》中的話,讓學生從提供的資源中獲得信息,通過自讀自悟,有層次地階梯狀地感受到了作者和母親那份思鄉情。

語文課該用演繹法還是歸納法,上了這堂課我真的是很有感觸。成功的語文課堂就因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行雲流水,水到渠成。只有符合學生的纔是最好的。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11

一、教學內容:

《桂花雨》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採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形式,將學文感受蘊涵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一句話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桂花雨》。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誰能用一兩個字說說桂花的特點?(香、小等)(板書:桂花香)

2、誰能用一個俗語說說桂花有多香?(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3、桂花這麼香,同學們你們想做些什麼呢?(想聞一聞、想摸一摸、想……)那麼作者是怎樣做的?(搖桂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請大家自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邊看邊畫出表現作者一家人搖花樂趣的語句(學生自主學習)

討論交流:

1、“我”是怎樣催促母親搖桂花的?(出示課件:“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2、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怎樣纏着母親問呢?(請三位學生讀出不同的語調。)

3、作者老是纏着母親搖桂花,但是母親卻不答應,這是爲什麼呢?(請學生讀一讀課件中的語句。)

4、母親終於答應搖桂花啦!“我”是怎樣做的?(出示課件: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板書:搖桂花)

5、哪些語句最能表現“我”搖桂花時的歡樂之情?(出示課件: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板書:搖花樂)你來喊一喊,好嗎?(請三位學生喊)

6、你們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嗎?(出示課件:播放動畫的桂花飄落的情景)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我”搖桂花時的歡樂的語句。

7、桂花搖下來了,父母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出示課件:母親洗淨雙手,……花雨繽紛入夢甜。”)

8、父親的這首詩寫出了我們一家人搖桂花的歡樂之情,哪位同學來讀一讀。(出示課件: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指名讀詩。)

小結:搖桂花是我們大家的大事,充滿了無盡的歡樂,也寄託了我們對來年豐收的期盼,使我們一家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表現作者一家人搖花樂趣的語句。(引讀搖花樂趣的語句)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搖桂花的樂趣對於我來說是無窮的,桂花搖下來了,我們大家還在做什麼?請全體女生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2、學生小組討論。(板書:曬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3、我們全家人是這樣做的,那麼村子裏的人又是怎樣的?你從哪一句話看出來的?(出示課件: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請全體男生把它讀一讀,從“沉浸”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桂花給家鄉人帶來的歡樂。)

4、這種事情在作者的家鄉是一種風俗,同學們,你們的家鄉有沒有什麼風俗呢?(請一兩位學生說一說)

5、全村的人都在享受着桂花帶來的豐收和喜悅。讓我們帶着這份喜悅再把這句話讀一讀。(再讀這句話)

(四)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幾十年過去了,搖桂花的樂趣還深深地銘刻在“我”和“我們”一家人的心裏,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指名朗讀)

2、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爲什麼作者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作者的思鄉情)(板書:思鄉情)

3、母親又是怎麼說的呢?(出示課件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指名讀)

4、母親說的這句話,體現了她怎樣的感情?(母親的思鄉情)

5、我們也帶着思鄉之情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齊讀)

6、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因爲它帶給我的是童年時代的無限樂趣和離開家鄉後的無盡鄉愁。(出示課件:欣賞余光中的詩《鄉愁》)

(四)總結全文。

1、童年是多麼的美好,那一幕幕回憶都將永駐我們心間。當桂花雨從桂花樹上被搖下來時,花雨繽紛,飄墜如雨絲,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個非常快樂的鏡頭。下面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一下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2、同學們,讓我們也把桂花雨和童年的快樂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吧!

(五)板書設計:

桂花雨

桂花香

搖桂花

曬桂花

搖花樂

思鄉情

藏桂花

食桂花

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充滿着濃濃鄉情的優美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完美的回憶。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搖花的樂趣,難點是體會母親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資料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歡樂心境。因爲是略讀課文,我採取了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境和“搖桂花”的歡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發揮想象,填寫閱讀卡。同學們的想象力十分的豐富,很圓滿的完成了我的教學任務,很是出乎我的意料。

本堂課,總體感覺還是比較順的,我最滿意的就是孩子的配合。在備課的時候有好幾個知識點,我還生怕孩子到時候回答不出,找不到答案。比如說:畫出文中描述桂花香的句子。我班的孩子都能很好的找出問題的答案,這讓我很是佩服。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12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新詞。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思路及主題。

2、“感悟式”教學流程,想方設法給學生學習、思考的憑藉,讓學生在教師引領下,獲得言語智慧的生長。

3、注重人文精神的教導,體會文章豐富的意蘊:對家鄉的思念和熱愛;對童年快樂生活的眷戀和熱愛;對家鄉人和年豐、四鄰友好生活的熱愛;對桂花質樸無華,默默奉獻的讚美等,同時,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孩子們碰到好文章,學會感動;有收穫的時候,學會分享等。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再現“搖桂花”的情景,感受“搖花樂”,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

教學難點

理解母親所說的那句話的真切含義。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

學法指導

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瞭解桂花;

3、瞭解作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近文本,初聞桂花。

1、直接板書:桂花

問:你們知道桂花嗎?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香)

2、有一位臺灣女作家叫琦君,她筆下的桂花也是香氣撲鼻的,請同學們趕緊打開課本,仔細、認真的讀一讀。注意文中的兩個生字和部分新詞,爭取讀準它們。並找一找這些描寫桂花香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

3、出示兩個生字和部分新詞,指名學生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浸潤花香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1)好的句子是要多讀的,讀着讀着,就會有一些特別的字眼留在你的腦海裏。現在請你們自由讀讀這個句子,是不是有一個特別的字眼跳入了你的腦海。

(2)“浸”本來是指一個東西泡在水裏,爲什麼把“浸”字用在這兒呢?請你再讀讀句子,有什麼發現?

(3)如果你是琦君的鄰居,你有什麼感覺?

(4)那就請同學再來讀讀,誰來陶醉一下。

2、過渡:是啊,桂花如此美,如此的香,但是,作者卻沒有把課題叫做桂花,而是桂花雨,這是爲什麼呢?請大家再次快速讀課文,看看使作者最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

三、重點感悟,感受搖花樂

1、誰來說說,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什麼?

2、你是從哪裏發現的?

3、品讀句子:“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

(1)好,現在你們就是童年的琦君,我就當“媽媽”,誰來纏纏我?

(2)你們這麼纏想幹什麼呢?

(3)知道要提前搖桂花,你的心情怎樣?(高興、快樂、開心)

4、好,帶着這樣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1)指名,你在桂花樹下搖得歡嗎?你來喊一喊。

(2)你們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嗎?

(3)好美的桂花雨啊,誰站起來感受感受。指名讀整個句子。

(4)桂花樹大,桂花又多,琦君一個人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5)此時此刻,你們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沐浴着繽紛的桂花雨,你們想到了什麼?請拿着筆,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

(6)在學生的回答中生成朗讀。能讀出你的思念嗎?能用朗讀表達你的()情感嗎?你能把這種情感帶到字裏行間讀出來嗎?你也試試吧……

(7)過渡:香飄十里的桂花,繽紛下落的桂花雨帶給我太多的快樂了,我想這便是作者把課題稱作“桂花雨”的真正原因了。(後來,作者離開故鄉,到了杭州。從此,童年的搖花樂沒有了,豐收的喜悅又那麼遙遠。一家人其樂融融搖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每次賞花回來,琦君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卻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四、品味生活,感受鄉愁

出示:“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1、說句實在話,是杭州的桂花香,還是琦君院子裏的桂花香?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說明嗎?

2、母親爲什麼會這麼說呢?

3、小結:桂花裏有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4、結束語:同學們,桂花是故鄉的香,月亮是故鄉的.明,溪水是故鄉的甜,人兒是故鄉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板書設計

7、桂花雨

香!樂 情

課後小結:

桂花的香是作者一家人愛桂花的情感源頭。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對桂花的感情,才能爲下文的搖桂花做好情感鋪墊。所以我從引導學生體會桂花“香”入手,先讓學生找到文中描寫桂花香的句子,在逐句知道學習“桂花不與繁花鬥豔,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等語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感悟,體會桂花的香,體會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從而很自然的就過渡到搖桂花的“樂”。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課文以“桂花雨”爲題,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 花樂”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在如此淡雅的文章教學中,我採用以讀代講法:用“讀”來理解課文,來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讀”的三點小小的體會:

指導學生讀出喜愛:課文的第一小節主要寫了作者最喜歡桂花。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時,我就是抓住了“最”字進行做文章,問學生作者最喜歡桂花的什麼?學生開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但如果僅僅是香氣迷人可能並不一定引起作者深深的喜愛,對桂花的品格也是作者深愛的原因之一作者還喜歡桂花的“謙虛”,“不愛張揚”。開始學生理解不到位,我就讓學生靜心默讀課文,一遍下來,學生舉手了,找到了課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與繁花爭豔”等,於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指導學生讀出快樂:課文的第三小節是重點段落,在這節中,我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父親的“豐收樂”、母親的“助人樂”以及母親和全村人的濃濃的鄉情。在教學中設計了感悟---理解—朗讀—體會的教學過程指導學生讀出我在搖桂花時的樂趣。

指導學生讀出真情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這兩段的學習,在學習這段時將作者琦君的生平和《桂花雨》的原文錄音出示通過拓展寫作背景幫助理解難點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理解文章的中心,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讀懂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注重以讀爲本,做到師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體驗成功歡樂的目的。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13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瞭解桂花;

3、瞭解作者。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熟悉桂花嗎?(師生介紹桂花)

2、介紹作者——琦君。想起我們一般大小時所經歷的——桂花雨。

二、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仔細、認真、大聲地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家鄉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裏,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過渡:哪一句話寫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滿隴桂讀《品桂》

可母親卻說: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爲什麼呢?再讀課文。

三、走進村子,浸潤花香。

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讀:“浸”。

爲什麼用“浸”?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地遠;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很久……

2、品讀:“全年”

除了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一個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季節”……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是怎樣的一年

師引讀:每一天,……

每個月,……

每個季節,……

這個“全年”讓你體會到什麼?(時間久遠)

3、品讀“整個村子”

什麼浸在桂花香氣裏?

生:村長、村裏人、作者的母親、……

師:除了人呢?

生:鳥兒、動物、花草、每一樣物品……

讀句子“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四、透過花香,體悟思鄉。

1、抽讀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麼纔是大事?)

2、你有什麼感受。

3、自讀,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4、“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生讀;師評:不着急,你可以讀得更好!)

(生讀:師評:一臉的`燦爛,真的樂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麼?

(童年的樂趣;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6、在我們家鄉難道香的僅僅是桂花嗎?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飄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讀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除了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還會想起什麼呢?

結束語:孩子們,桂花是故鄉的香,月亮是故鄉的明,溪水是故鄉的甜,人兒是故鄉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教學反思

講桂花雨這篇文章提前看過優質課,但是引導的還是不夠。

那桂花樹的花好看嗎?學生有些愣,他們自然而然覺得文章是寫桂花,那麼必然桂花的任何方面都是好的,所以習慣性就說好看,最後導致完全不看文本按照習慣回答,這是我們班學生的一個比較差的習慣,不從文本里找依據。

圈畫文章中表現桂花雨香的句子: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浸”字是什麼旁?三點水。淹沒在水裏就叫“浸”。水看得見,摸得着嗎?看得見,摸得着。桂花的香氣看得見,摸得着嗎?看不見,摸不着。現在用了一個“浸”。香氣就變得好像看得見,摸得着了。一個“浸”字,使得香氣不但聞得到,還能感覺得到了。所以這個“浸”用得恰當,用得傳神。讀這句話的時候,注意要把“浸”字讀得輕一些、柔一些。反覆品讀。還有一句話也有“浸”字。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中秋節前後纔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其他季節的香氣是從哪裏來的呢?讀第六自然段。想象,桂花酒裏有——桂花糕裏有——桂花茶裏有——怪不得作者琦君說——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原本想爲思鄉情做鋪墊,“不說香飄萬里”和“纔是香飄萬里”進行對比,其實在母親心裏不是桂花的香濃比較,而且情的濃與淡,但由於前面學生兩次那種習慣性思維,導致拖了一些時間,所以沒有完成。

對於學生的回答沒有激情澎湃的鼓勵,整個課堂慢悠悠的,效率極低。本來可以十分鐘解決的問題,被我活生生拖延到了一節課,其實很多問題學生已經略知一二了,我只需要順勢而爲就能引出重點,這是其一;其二,不要爲了極個別學生耽誤了整個班的學生,不值得。其三,課堂語言一定要準確,這節課我在不同的香氣上花了太多太多時間,意義不大,效率不高,其實我只需要說不同香氣中蘊含着作者怎樣的情感呢?學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