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語文版《想當一棵樹》教學設計

語文版《想當一棵樹》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教學準備

語文版《想當一棵樹》教學設計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同學們,讓我們先一起欣賞一首歌(教師播放《好大一顆樹》。提問:聽了歌曲,你知道了什麼?

2、學生自由發言。

3、揭示課題:下面,我們再欣賞一首寫樹的詩《想當一顆樹》。(板書課題)

4、生說說自己讀了題目後知道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把握樹的特點:

1、指名讀課文,提問:讀了詩歌知道了什麼。(由二、三名學生接讀課文,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正確認讀生字的讀音。)

2、組織學生討論,談談對課文的初步瞭解。

(1)課文共有幾個小節?每個小節分別寫了樹的什麼特點?

(2)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嗎?

炙熱:像火烤一樣的熱,形容極熱。

姿態:詞語有兩層意思,一是姿勢、體態,二是態度。課文既描述了大樹的樣子、體態,也暗示着”大樹“那種爲人處世的態度。

雅量:寬宏的度量。詩中指大樹爲了他人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3、指導學生用一段話概括出樹的特點。

4、給學生思考兩分鐘,然後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聯繫生活,理解課文,感悟詩情:

1、師:詩歌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優美概括的語言,激起人們的思考、遐想與激情。下面大家再仔仔細細地品味詩句,看你能想到什麼。(提示學生抓住“沉默”“姿態”“雅量”“幽默”這幾個關鍵詞去產生聯想)

2、生:讀詩句,談談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

3、課下的思考題:這首小詩是寫樹還是寫人?什麼叫借物喻人?課外找一找寫樹的詩文。

四、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儘量用上詩中的詞語。(見演示文稿)

大樹常常是( )寡言、不吵不鬧,它( )挺拔,不怕( )的太陽,有甘於奉獻的( )。有時候,大樹也很頑皮( ),悄悄和你開個小玩笑。

2、朗讀課文。

3、抄寫生字新詞。

五、作業設計。

1、把課文讀熟,背給家長聽。

2、抄寫新詞,一個寫4遍,生字擴詞,並聽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朗讀、背誦課文的情況。

2、師: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始終沒有離開過綠色,離開過樹木。古老的詩歌中有樹(《詠柳》),現代的詩文中更是有樹(《鳥的天堂》等)。

二、比較閱讀:

1、出示《鳥的天堂》課文,讀一讀其中寫大榕樹的部分,與課文《想當一顆樹》比較,有什麼不同。

2、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解。即說出它們之間的異同。

3、出示《好大一顆樹》的歌詞,說說此文與《想當一顆樹》的異同。

(如《好大一顆樹》與課文《想當一顆樹》相比,也挖掘了樹的特點,但《好大一顆樹》讚美的是樹的高大、堅韌、奉獻、胸懷寬廣的品質。)

4、引導感悟《想當一顆樹》等詩文帶給我們的啓發。(小詩表面寫樹,實際是寫人。)

三、讀詩文、聽音樂、想畫面:

1、配樂範讀課文。

2、學生說說自己聽讀詩文後,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帶給你怎樣的啓示。

3、指導朗讀背誦。

五、結束課堂,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續寫《想當一顆樹》。

2、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2個生字,會寫5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課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通過有感情、帶有想象的朗讀,品味詩歌的形式美和課文內容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趣,在對自然的觀察、體會與思考中,感悟自然。

2、激發學生說、寫的興趣,續寫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回答課後問題。

2、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詩歌語言與形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