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滬教版四上第40課《馬鹿有情》教案

滬教版四上第40課《馬鹿有情》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教學目標

滬教版四上第40課《馬鹿有情》教案

1、能借助提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並學會分清內容的主次。

2、聯繫上下文體會馬鹿藉助眼神、動作、聲音向人們求助,並能有感情地讀好有關句子。

3、結合馬鹿的叫聲進行說話訓練,體會母子情深。

4、體會馬鹿母愛精神的偉大,懂得感恩。

 教學重點

1、聯繫上下文體會馬鹿藉助眼神、動作、聲音向人們求助,並能有感情地讀好有關句子。

2、結合馬鹿的叫聲進行說話訓練,體會母子情深。

  教學難點:

體會馬鹿母愛精神的偉大,懂得感恩。

 教學過程

  一、照片導入,激情質疑:

1、(出示2張照片)

在課開始前,老師請大家看兩幀照片,一幀照片是攀枝花6.1級地震那一天,一位正在吃飯的母親,在地震襲來的瞬間,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一旁的女兒。連手中的筷子都沒來得及丟掉,無情的地震奪走了母女倆的生命,但當消防官兵把她們從廢墟中刨出來時,她們僵硬的身體依舊保持着緊緊相擁的姿勢,在死亡的最後一刻,母親依舊保護着她的女兒。

另一幀照片是學校放學時,我們的爸爸媽媽,年邁的爺爺奶奶頂着寒風瑟縮着身體,等待你們放學的情景。

2、從這兩張照片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情)

3、是呀,世界上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情”了,可是,你們知道嗎?不僅人有情,就連大自然中的動物也有着深深的情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馬鹿有情。(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4、看到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預設:1、馬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2、課題中的“情”是什麼情?

5、關於馬鹿,誰能來介紹一下?(出示馬鹿的圖片)

設計意圖:

1、“文道合一”是語文學科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生活中,我發現現在的孩子不太會把老師講的內容與生活相聯繫,情感上缺少從課文到生活的遷移。在這篇課文中學生僅僅學會理解馬鹿身上的母愛是不夠的,還要適當將課文的主題推向生活,感受自己家長對自己的關愛,因此在這篇課文的導入中,我選取了兩張照片,一張來自具有震撼力的新聞素材,一張來自自己班級學生的生活。從自己家長的照片導入,孩子們肯定意想不到,這樣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照片內容與課文的情感主線一脈相承,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人與動物情感的對比,又使學生自然地質疑,爲後面圍繞問題,抓住主線學習課文作了鋪墊。

2、馬鹿這種動物學生不是很熟悉,因此課前預習時讓學生查查資料,課上由學生簡單介紹來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質疑自己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同學們對馬鹿的瞭解還真不少,但課文中的馬鹿卻不僅如此。

2、打開書,自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這是一隻怎樣的馬鹿,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3、學生交流,概括出“勇敢、母愛”(板書:勇敢 母愛)

4、瀏覽課文,分一分,哪幾小節表現了馬鹿的勇敢,哪幾小節又描寫了馬鹿的母愛?(1-4小節:勇敢 5-13:母愛)

5、你這兩個內容,哪個是課文的重點?你們想先學哪一部分?

設計意圖

1、這篇課文很長,共13小節,初讀課文有些散,因此整體感知中,我分兩步走,初讀課文,找出馬鹿身上兩大特點——勇敢和母愛,再瀏覽課文,理清脈絡。有了“勇敢和母愛”這兩個關鍵詞,課文的脈絡一下子清晰了:前半寫馬鹿遇險,“我”扣動扳機救鹿。後半寫馬鹿引我們救落入陷阱的小鹿。

2、兩部分的內容比較獨立,情感上並不一定要有第一部分的鋪墊,纔有後一部分,因此,我讓學生來選擇先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爲主動。

3、分清課文內容的主次,學會抓住課文的重點是本單元的重點,分清脈絡後,學生很容易把握課文的重點內容。

 三、深入品讀,感悟真情:

圍繞“勇敢”,學習第一部分

1、讀1-4小節,你從哪裏讀出了母鹿的勇敢?

2、隨機學習句子:馬鹿知道自己跑錯了地方,於是就跳得高高地在空中打了個

旋兒,想重新跑回林子裏,而狼卻搶險一步橫在了馬鹿的前面。馬鹿使足氣力,準備騰空越過狼的攔截,可狼卻倏地俯下前身,前爪按地,眼睛瞄準了馬鹿的喉嚨。

3、根據學生回答,找到三個動詞,指導朗讀。

圍繞“母愛”,學習第二部分

1、馬鹿怎樣機智地向人類求助?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5-7節,劃出馬鹿向人類求救的句子,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

句子一:馬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視着我們。我的夥伴撿起一塊石子扔了過去,馬鹿機警地一閃身,敏捷地躲開了。然後邁着方步,不情願地朝林中走去了。

①“傻了似的”真的傻了嗎?結合“我的夥伴撿起一塊石子扔了過去,馬鹿機警地一閃身,敏捷地躲開了。”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感悟?(按照動物的常性,聽到槍聲,狼嚇跑了,馬鹿也應該嚇跑纔對,可它卻一動不動,傻了似的,其實馬鹿是想用異樣的眼神引起我們的注意啊!)

②“一動不動”,馬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你是馬鹿,你會想什麼呢?

③“不情願”想象一下,不情願離開的馬鹿會有怎樣的動作?(腳步很慢,眼睛看着我們)不情願的的表現其實就是馬鹿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

帶着理解男女比賽讀這一小節。

設計意圖:

1、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學生都能通過抓住關鍵詞句來讀懂文本,因此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估計學生能找到這三處關鍵詞,那麼我要做的是“點撥”。如“傻了似的”學生可能會一位馬鹿是受了槍聲的驚嚇,所以我引導學生結合“我的夥伴撿起一塊石子扔了過去,馬鹿機警地一閃身,敏捷地躲開了。”再讀一讀,有什麼感悟?不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從而自己得出結論。

2、換位思考,想象馬鹿的想法,有助於理解馬鹿在危急過後,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孩子,從而體會偉大的母愛。

3、結合“邁着方步”,想象馬鹿“不情願”的樣子,學生自然體會這是馬鹿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

句子二:馬鹿向前走了幾步,忽然停下來,回頭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們,而後又死死地盯着林中的一個地方,一步一回頭地朝那裏走去。

①“死死盯着林中的一個地方”,林中的那個地方有什麼?對於掉入陷阱絕望無助的小馬鹿,課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出示)

你體會到了什麼?(小鹿的無助)

這一切,讓馬鹿媽媽多麼痛心啊,那份無奈,那份牽掛使它不願離開。千言萬語盡在心頭,不會說話的馬鹿只能用眼神、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求救,從這段話中還能哪裏感受到馬鹿的求救信號呢?

② “期盼的目光望着我們”透露出馬鹿的愛和期望,救子的急切心情;也對我們充滿着暗示。

③“一步一回頭”帶着它無盡的期待,此時此刻,救出孩子是它最大心願,此時大馬鹿一定想了很多。你是大馬鹿,如果,你會說話,你會對我們說些什麼?

④ 指導朗讀:不會說話的馬鹿千方百計用眼神、動作向我們求助(指名讀)

馬鹿沒有救出自己的孩子,它不肯離開(指名讀)

小馬鹿已經幾天幾夜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救不出孩子,馬鹿媽媽心急如焚,它怎麼能離開?(齊讀)

句子三:馬鹿將我們帶到密林深處,在一棵老柞樹下,發出低沉的叫聲。它圍着一個坑子轉了一圈之後就跑出去很遠,站在一個較高的地方,大聲地鳴叫起來。

①就這樣,馬鹿想盡辦法把我們帶到密林深處,在一棵老柞樹下,發出低沉的叫聲,(聽聲音)這聲音多像母親在低聲安慰自己的孩子啊!馬鹿彷彿在對小馬鹿說:“ ”。

(也許母親在自責,自責自己沒有照看好孩子;也許母親在給孩子鼓氣,鼓勵孩子不能放棄;也許母親在把好心人已經來到的消息告訴自己的孩子;也許……)

②它圍着一個坑子轉了一圈之後就跑出去很遠,站在一個較高的地方,大聲地鳴叫起來,(聽聲音)好像在向人類大聲救助:“ ”。

(那陣陣大聲地鳴叫,是一聲聲迫切的呼救;那陣陣大聲的鳴叫,更是一位母親愛子心切的表現啊!)

設計意圖:重點內容部分,文字較長,跨了9個小節,比較散,學生不容易把握主次,緊扣母愛,分成“求救和團聚”兩個部分學習,就使教學條理強了許多,同時也分出了主次。求救部分抓住三句話來體會馬鹿媽媽求救時的動作、神態,體會對小馬鹿濃濃的愛。抓住兩次鳴叫,讓學生設身處地,想象說話,能使學生很好地體會母愛,同時也訓練了聯繫上下文來想象說話的語言表達能力。

2、感受母子團聚的激動場面。

過渡:人類被大馬鹿感動了,他們把小馬鹿救了上來。母子終於相聚了,你瞧,(視頻或圖片)

出示:忽然,大馬鹿一個箭步衝過來,在離我們十多米的地方折過身,聲音柔和地叫着它的孩子。

小馬鹿歡快地叫着,一跛一瘸地跑向母親。大馬鹿用舌頭舔着小馬鹿。小馬鹿緊緊地靠在母親身邊,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朝我們張望。

(1)精彩的朗讀同樣可以再現感人的場面,讓我們用聲音來表現母子的深情。(自由讀,指名讀。

(2)創設情境說話:你的感受太深了,我也被你的朗讀感動了,現在,我就是那慈愛的大馬鹿,你們就是歡快的小馬鹿,我們一起來讀。)

孩子啊,我們終於團聚了,此時此刻,你想對媽媽我說什麼呢?演一演

小馬鹿 說:“ ”。

換一換,我就是那小馬鹿,你們是我的媽媽,你們會對我說什麼?

大馬鹿 說:“ ”。

設計意圖:圍繞“母愛”的主線,後半部分的重點應在感受母子情深上,而不在於作者怎樣救,四年級的課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這樣的長課文,老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把握主線,抓住重點,同時抓住重點也是本單元對學生的訓練,因此,在本環節的學習中,我讓學生同學看,來體會母子經歷了大難後相聚的那種歡欣;通過讀來再現歡欣的場面;通過情境表演想象說話,來豐富無聲的畫面。層層深入,讓學生體會母愛。

回讀第一部分

1、再次回到第一部分,思考:課文的主線是“母愛”,寫“情”可爲什麼還要寫大馬鹿的勇敢?默讀1-4小節,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2、“悽慘的鹿鳴聲”:正是大馬鹿這聲聲悽慘的求救聲,引來兩隻狼。

3、“想重新跑回林子裏”:一個“回”字寫出了在危難中,大馬鹿對小馬鹿的牽掛。母愛的力量也給了大馬鹿與惡狼抗爭的勇氣

(設計意圖:如果學生選擇了先學第一部分,那麼在學完第二部分後對第一部分進行回讀十分重要,有了第二部分的情感鋪墊,學生很容易找到初學時被我們忽略的關鍵點。如果學生選擇了先學第二部分,那麼回讀與第一部分的教學,結合起來,學生能學得更深,對文本的挖掘就更透了。)

 四、小結疑問,總結全文:

1、(看板書)把兩部分內容結合起來,誰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而課題中的“情”就是——母愛

3、母愛無處不在,她有時轟轟烈烈,有時微不足道;有時纏纏綿綿,有時狂暴粗野;母愛,需要懂得感恩的孩子細細體會;母愛,也需要我們代代相傳……

4、當我們再次回眸這兩幀照片的時候,相信,我們會有更深的感受……

設計意圖:

1、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是四年級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在理清脈絡,學習課文後再進行概括,難度降低了很多,相信學生能順理成章地得出答案。

2、回到學生的質疑,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再次點出中心,深化了學生的理解,也是對學生提問的尊重。

3、再次回眸兩張照片,深化的不僅僅是對課文本身的理解,更是學生感恩教育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