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實錄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實錄】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天轉任途中經洞庭時所作。這首詩與其它詩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抓住了月下洞庭最富有特徵的湖光山色,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別出心裁地描繪了一幅玉宇無塵、澄靜空明、淡雅靜麗的洞庭山水美景。這首詩的教學難點在於讓學生走進詩境,體悟詩情。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實錄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裏一青螺。

這首詩的後兩句比較好理解,利用插圖,讓學生想象一下,較易形成感知,大腦中容易構勒出千里洞庭,青翠君山的畫面。但對前兩句的意象可能一時還不能體悟。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來展開:

師:“潭面無風鏡未磨”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

  點撥:

未就是──沒有,

磨就是──磨拭,打磨。

生:湖面上沒有風,就像還沒打磨的鏡子一樣。

師:這裏把什麼比做什麼?

生:把湖面比作銅鏡。

師:把沒有風的湖面比作還沒打磨的銅鏡。假如有風呢?還似鏡子嗎?

生:有風的話就有波紋了。

師:那又爲什麼比作沒打磨的鏡子,爲什麼不比作已打磨了的鏡子呢?(古時的鏡子是銅做的)

生:已打磨的鏡子很亮。

生:已打磨的鏡子在月亮照耀下會閃閃發光。

生:已打磨的鏡子很光滑。

師:沒打磨的鏡子呢?

生:沒打磨的鏡子有點粗糙。

生:沒打磨的鏡子不太光滑。

生:沒打磨的.鏡子還不能很清晰地照見人影。

師:那你想象一下,這秋月下的洞庭湖不那麼光滑,不那麼亮,是怎樣的景色呢?

生:有點模糊。

生:有點看不清。

生:有點朦朦朧朧。

師:對呀,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的景色啊。假如改成“潭面無風鏡似磨,你看又是怎樣的景象了呢?

生:很亮,有點刺眼了。

師:說得真好,那就不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了,就不和諧了嘛!

師:孩子們,這就是(齊讀)“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這一片段緊緊扣住“鏡未磨”來理解,雖只一字之差,但在辨析、交流、碰撞中,學生一步步走進了詩的意境,真正理解了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象,從而體悟到古詩的深層內涵。這一教學過程同時也是語言文字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相互穿插滲透的又一範例。

  【教後困惑】

今天的課堂學生的聽說讀都得到了訓練,但是,課後的作業做得並不理想。我在想,我的課堂設計應該是爲了學生能做題呢?還是着眼於他們的全面發展、終生學習?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是後者。可是素質教育怎樣才能與應試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兩頭都不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