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1

【教學設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議一議: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爲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3.課堂練習

1.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蜜蜂辨阻跨括檢查確誤途陌,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b.書寫後,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

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蜜蜂辨阻跨括檢查確誤途陌,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2.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拓展活動分工合作,蒐集有關昆蟲奧祕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2

【教學設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1.學習第1自然段。

讀一讀。誰願意把第1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實驗嗎?

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實驗?(可板書“實驗”兩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實驗的,請讀第2自然段。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議一議: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爲了保證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3.課堂練習。

a.學習生字。

出示要寫的.生字:蜜 蜂 辨 阻 跨 括 檢 查 確 誤 途 陌,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書寫後,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3、4、5自然段。

自由朗讀第3、4、5三、四、五自然段。

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讀了第3、4、5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

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3

一、教材簡說

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羣,在列寧的眼中卻有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關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啓迪。列寧關於觀察、善於思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關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教學時可指導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學完課文,再用多種方法複習鞏固生字。

讀音方面,注意訝讀第四聲,與牙的聲調不同。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派字右邊不是瓜。

敲字右邊不是支,應當提醒學生注意。

(2)寫美觀。

派字右邊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寫好看,建議在範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字中四個撇的變化:兩個平撇不宜太長,豎撇勿忘先豎後撇,右邊的小撇宜短。

談字右邊是個炎字,書寫時應注意:上邊一個火字的捺變成了點,由此可以給學生總結規律:一般情況下(衆等例外),一個字中不能存在兩個捺,如果出現了兩個捺,要將其中的一個捺變成變。在總結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生字,如淡、迷、食、雙、林、這等。引的書寫關鍵是最後的一豎不要靠左邊太近,又不能太遠,建議在田字格中示範書寫,讓學生觀察後再臨寫。

(二)朗讀感悟

朗讀本篇課文重在把它讀通順,讀得合乎人物的語氣和思想,同時要把朗讀作爲感悟課文詞句與內容的主要手段。

1.初讀課文時,在讀準生字、詞語的基礎上要引領學生把一些長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讀流利。

2.細讀課文時,建議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文中的詞語。

(1)附近、談天等詞語,可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經驗感悟。如,附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①學生以自己的座位爲中心,看看哪些同學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學坐在自己的旁邊,哪些同學坐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②以自己家爲中心,看看學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讓學生作出判斷後表達出來,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

(2)常常等詞語,可在學生熟悉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換詞比較來感悟。常常可以換成經常。經常是二年級學生已熟悉的詞語,通過互換能感悟常常的意思。

(3)往常、果然、嚮導等詞語,可在朗讀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詞可可這樣設計:

①在自讀課文後,教師提問,誰讀第三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指導學生輕聲地讀列寧觀察的句子,讀出列寧一邊觀察一邊思考的情境。

②教師啓發,誰能試着有不同的讀法讀果然後的句子嗎?可重讀果然後的句子,讀後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寧根據自己的觀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養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門,結果開門的就是就那個養蜂人。果然一詞表明結果和預料的完全一樣。

(4)理解驚訝,可在朗讀第四自然段中,通過模擬養蜂人突然在自家門口見到列寧時感到驚奇的語氣和表情來感悟。

3.深讀課文時,建議以第三自然段爲重點,進行探究性教學。

讀完第四自然段最後一句,由學生或老師提出問題:蜜蜂真的會給人引路嗎?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養蜂人的? 引導學生回到課文中仔細研讀第三自然段。把同學們的各種思考巧妙地利用下面歸納性的板書予以展示。

注意發現: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蜂人之間的相互聯繫

作出判斷:養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裏。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蜂人。

列寧在解決問題中注意發現、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敏銳判斷、立即驗證的這一過程體現了科學發現與研究的過程。通過這一探究性學習,可以從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善於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4.擴展想象,並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想象養蜂人聽了列寧的話後,會說些什麼,會怎樣邀請列寧進屋,怎樣進行交談,續編故事後,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附近、常常、談天、往常、親自、果然、驚訝、嚮導

2.課後讀讀想想兩個句子中加點的常常與往常兩個詞,要引導

區分詞義,學會運用,在運用中積累詞語。可設計一個遊戲情境: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往常、常常、經常、時常、平常,學生把詞語卡片摘下來放在下面句中,再讀一讀(注意答案的靈活性)。

(1)放學後,他()到操場打球。

(2)班長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他()得到老師的表揚。

(3)我們學校的'校車()都是一個男司機開的,但最近卻()由一個女司機開。

(4)他()就很愛運動,所以在運動會上取得了好成績。

這一遊戲活動不僅可以鞏固往常、常常這兩個詞語,還拓展了對相關近義詞的辨析、運用。

(四)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也可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上一些花叢、園子、小房子等。畫完後可展示交流,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圖意有條理地說一說。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交流自學筆記

1.交流認識的生字。

2.交流積累的詞語。

3.交流查找的資料。

(二)自讀自悟

1.你知道列寧和養蜂人的關係怎樣?是怎麼看出來的?

2.什麼叫親自?列寧爲什麼要親看去找?

3.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你能畫出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嗎?

(1)一邊走一邊看,列寧看見了什麼?他是怎樣分析的?

路邊的花叢;

花叢里正在採蜜的蜜蜂;

花叢上飛舞着的蜜蜂;

蜜蜂飛進去的小園子;

小園子旁邊的小房子;

(2)根據課文,畫一畫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

(三)自讀交流

1.小組交流。

2.路線圖展示。

3.學生總結:列寧是憑藉細心觀察和科學分析,在蜜蜂這個小嚮導的指引下,找到養蜂人的。

(四)看圖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自願介紹圖意。

2.同桌練習人物對。

3.對話朗讀擂臺賽。

(五)課外閱讀書目推薦

推薦閱讀列寧的故事。

(六)鞏固認字,指導書寫。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蜜蜂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探究蜜蜂辨別方向的試驗過程。

3.學習用關聯詞說句子,知道用詞準確有利於表達。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體會科學研究的嚴謹、認真。

教學難點

1.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

2.明白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麼得出的。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關資料和相關的故事。

3.製作有關蜜蜂的圖片、課件。

教學實際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

2.因爲有一年四季,有鳥語花香,有千姿百態的生物,這個世界才如此的奇妙與美麗。你們喜歡昆蟲嗎?你們瞭解昆蟲的哪些知識?(請學生交流。)

3.播放有關昆蟲的圖片,請同學們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羣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燈片出示蜜蜂的圖片)讓我們走近它們,瞭解它們。

(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已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可能會情不自禁地喊出課題)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6.通過課前的蒐集,你們知道了哪些關於蜜蜂的知識?交流一下。【見資料袋】

7.簡介作者。

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蟲解剖學及行爲而著名。自幼喜歡動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蟲。他窮盡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10冊之巨的《昆蟲記》。

二、初讀感知。

1.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同學們課文讀得怎麼樣呢?想要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同學們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然後查字典或與同桌合作解決生字詞。

2.檢查學生生字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卡片或展示生字詞課件:

試驗證實阻力幾乎(jī) 幾個(jǐ)

推測沿途超常儘管(jǐn)盡力(jìn)

陌生準確無誤悶熱(mēn)納悶(mèn)

(2)多種形式檢查: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3)老師用“準確無誤”來形容讀得正確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

3.檢查句子:

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着讀一讀。(給孩子當堂學習的時間。)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然後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或者做了一個什麼試驗?

(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三、歸類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等,組詞朗讀。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和寫字的經驗。

3.教師強調: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4.學生書寫。

四、課堂小結。

作者因爲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本領,所以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這就是科學家們研究問題的方法。那麼下節課我們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這個試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請學生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研讀課文,瞭解“過程”。

1.先默讀課文,看哪幾個自然段講了試驗的過程。

(第2~5自然段。)

2.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

3.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捉蜜蜂、做記號、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們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隻,用了多長時間?

幻燈片出示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1)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

(2)看到經歷了那麼多困難後歸來的蜜蜂,你是什麼心情?帶着自己的感三、歸類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等,組詞朗讀。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和寫字的經驗。

3.教師強調: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4.學生書寫。

四、課堂小結。

作者因爲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本領,所以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這就是科學家們研究問題的方法。那麼下節課我們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這個試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請學生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研讀課文,瞭解“過程”。

1.先默讀課文,看哪幾個自然段講了試驗的過程。

(第2~5自然段。)

2.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

3.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捉蜜蜂、做記號、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們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隻,用了多長時間?

幻燈片出示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1)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

(2)看到經歷了那麼多困難後歸來的蜜蜂,你是什麼心情?帶着自己的感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6)從蜜蜂回來時遇到的不同情況,你認爲蜜蜂有着很強的辨認方向的能力嗎?

(7)指導朗讀: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想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指導學生朗讀。

3.學習首尾兩段。

(1)出示第1段:同學們,讀到這裏,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麼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2)法布爾還得出了什麼結論?(齊讀最後一段。)

(3)在這個結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無法解釋的——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4)你們同意他的這個結論嗎?你是怎麼認爲的?

四、再思導疑,感悟課文。

1.瞭解了這麼多內容,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段或一句,讀出來,並說說理由,(其他人可以補充)聽清要求,先自己讀一遍,再找。

2.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時,預設了以下幾個問題,以啓發學生思考。)

(1)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嚴謹的,來不得半點馬虎。爲了保證試驗的準確,試驗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是必須的?少一個行不行?說出自己的理由。

(2)你從課文中的“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等詞語體會到了什麼?

(作者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精神;用詞準確,體現了科學的嚴謹性。)

(3)看了法布爾的這個試驗,你覺得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

(他是一個勤動手、善思考、細觀察的人。)

(4)你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受到了什麼啓發?

(熱愛大自然、愛護昆蟲、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對待客觀事物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五、課堂小結。

學完了課文,同學們一定嚐到了探索發現的樂趣。其實,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奧祕在等着同學們去發現,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於發現問題並有爲科學探究而不怕困難的精神。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