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模板(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模板(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模板(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模板(精選5篇)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1

活動目標

認知動物,情感愛護動物。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各種常見動物名字

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DVD。

活動過程

1、看圖識動物。通過《動物大百科》等書籍、動物卡片、貼紙讓寶寶對動物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和整體的影響,在閱讀書籍和卡片的時候記住常見動物的主要特徵。對動物的靜態和平面認識有助於提高寶寶的分辨能力、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

2、看電視識動物。通過觀看《動物世界》、動物卡通動畫。讓寶寶進一步瞭解各種動物的一舉一動,加深寶寶對動物的形象瞭解。可以先專門看一兩種動物的紀錄片,再換另一種,這樣有充分的時間讓寶寶瞭解同一種動物,加深他對該動物的瞭解。家長應該陪同寶寶一起觀看,指出動物的外形特點,告訴寶寶每一種動物都很可愛,讓寶寶產生對動物的憐愛之情,促進寶寶情感的發育。

3、到大自然觀察動物。帶寶寶去戶外,讓寶寶親眼看看戶外形態各異,能力各異的大小動物:如蜻蜓、蝴蝶、甲蟲、小松鼠、田鼠、麻雀、喜鵲、蛇等。我們可以讓寶寶卷起袖子,抓住一隻七星瓢蟲仔數數它的星星;也可以拿着小鏟子,挖開一塊土尋找躲藏在裏面的蚯蚓;還可以用蜘蛛網,網住一直蟬聽聽它的鳴叫。如果遇到的是蛇,就要告訴寶寶不要接近,讓他學會迴避危險,保護自我。

在這樣的過程中寶寶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所有問題都通過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父母在寶寶觀察完各種動物後,要告訴寶寶把它們放走,因爲它們都餓了困了,要回家找媽媽吃飯睡覺了。就這樣,寶寶們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就能認識身邊所有常見的動物,而且知道他們是能飛的還是會爬的,是住在樹上還是躲在地裏,是吃蟲子還是吃樹葉。

4、到動物園認識難得一見的動物。在週末休息時進行動物園親子一日遊。老虎、獅子、河馬、大象、狗熊、熊貓、長頸鹿、猩猩……數不過來的動物一定能讓寶寶興奮莫名。家長藉機讓寶寶把各種動物和在電視上見過的做一下比較,讓他們把兩者關聯起來,趁機把曾經學過的知識點複習一遍。遇到可愛無害允許撫摸的動物,可以讓寶寶勇敢地伸手觸摸;遇到可以餵食的動物如湖裏的天鵝和錦鯉,也要寶寶親自動手享受餵食的樂趣。告訴寶寶動物們是多麼的可愛,他們都喜歡生長在青翠的森林裏,森林就是他們的家,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森林,才能保護動物,培養寶寶愛護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反思

通過此課,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理解。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理解、尊重、接納了。有適度的自由空間?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泥土的種類及作用;知道人和動物都需要泥土;對幼兒進行初步的生態和環境教育。

2、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與泥土溼度之間的關係。

3、體驗自由創造的樂趣。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事先尋找一處安全的、有水源的泥地(最好靠近稻田)。

2、幫助幼兒獲得玩沙的經驗。

3、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廢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看泥。

1、帶領幼兒來到泥地,引導幼兒用腳踩踩,用樹枝戳戳泥地,說說自己的.感覺。

2、請幼兒分別從各處抓幾把幹泥土放在廢報紙上,看看泥土裏藏着些什麼(小石子、樹葉、草根等)並要求幼兒把它們與泥土分離開來。

3、清除雜質後的泥土看上去怎麼樣。用手搓捏有什麼感覺。

4、請幼兒用石塊敲擊泥土,看看它們會怎麼樣。告訴幼兒土壤就是由這些較小的泥土顆粒組成的。

5、引導幼兒通過回憶說說泥與沙的不同。

二、和泥。

1、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這些比較乾的泥土變溼呢。(加水)

2、請幼兒用各種辦法取水來溼潤泥土,感知幹泥土與溼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與泥土溼度之間的關係。

3、鼓勵幼兒邊和泥,邊互相交流和泥感受,如:泥土太溼,就會因太軟而不易成形;泥土太乾,就會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引導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幹泥變溼,溼泥變幹。

5、幫助幼兒和出軟硬適度、有一定彈性的泥團。

三、玩泥。

1、與幼兒一起自由玩泥巴,鼓勵他們邊玩,邊自由交流,引導他們互相學習。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泥方法,以拓展其他幼兒的思路。

(1)將泥搓成圓球放在地上滾動,使其粘上樹葉、小石子等,形成一個“超級球”。

(2)用樹枝把若干個泥球串在一起做成“羊肉串”、“豆腐乾串”等,做“燒烤店”的遊戲。

(3)將泥直接糊到玻璃瓶或塑料瓶外面,做成質樸的“泥瓶子”,並在瓶外用樹枝刻畫或用樹葉粘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4)將泥土做成大餅,並用樹枝在上面刻印圖案,或將樹葉撕碎撒在上面當作蔥花、芝麻等。

(5)捏可愛的泥娃娃,並藉助樹枝、石子等裝飾細節部分。

3、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學習。

4、帶領幼兒一起做“響炮”。

(1)大家玩得這麼高興,我們一起用泥來做個“響炮”吧!

(2)教師示範“響炮”的做法:將一團拳頭大小的泥搓圓,用拇指在泥團中間挖個坑,然後用拇指轉動泥團,用食指配合使其外部成碗狀,最後,把“碗”底捏薄,使其薄於其他部位。

(3)教師示範“放炮”:先托起“響炮”,然後使勁將它倒扣在地上(最好在石板上)。在空氣的推動下,“炮”會破裂發出響聲。

(4)請幼兒學着製作,享受自由遊戲的快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教師同時在旁用泥做一個“大碗”以備後用。

四、用泥做“小湖”。

1、教師在剛纔做的“大碗”裏倒入水,啓發幼兒看看這個“大碗”像什麼。(池塘、小湖、游泳池等。)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這個“大碗”是否滲水,說說爲什麼。

3、請幼兒設想:如果這個“大碗”放在野外,會有什麼結果?(如雨水一淋會酥,太陽一曬會裂,風兒一吹會幹等。)

4、請幼兒在“小湖”中放入樹葉當小船、小魚等,與幼兒約定第二天再來看結果。

5、啓發幼兒把玩泥場地收拾乾淨,以免污染環境。臨走時請每個幼兒帶一件得意之作回園,並啓發幼兒用塑料袋裝些肥沃的泥土回園養花。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晾乾後着色,體驗製作的樂趣。

2、如有機會,帶領幼兒到附近的磚瓦廠或陶瓷廠觀看工人制磚、製陶。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與環境的生態關係,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2、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動物家園的美好情感。

3、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4、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音樂《給動物留下美好的家園》;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瞭解動物生活的環境。

1、我們小朋友都喜歡旅遊,今天我們來到了動物村。

2、動物村莊裏小動物們幸福快樂的生活着,看看他們都住在哪裏?

(有的住在神祕的森林裏,有的住在蔚藍的大海里。)

3、哪些動物住在森林裏,哪些動物住在大海里?

(句式:有……有……還有……)

小結:動物們幸福快樂的生活着。

二、探討動物與環境的關係。

突然不知怎麼了,動物的家變了,變得……

1、動物對環境的作用。

幼兒觀看ppt,教師講解。

(1)這是誰?禿鷲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家的?

(2)海鷗呢?

(3)蚯蚓的家在哪裏?猜猜他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家的?

(4)別看烏鴉長的不漂亮,他也能保護自己的家,他能把蒼蠅的蛆吃掉。

2、環境對動物的作用。

(1)動物們的本領真大,有的動物能用自己的方法保護自己美麗的家園,動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怎樣保護他們的家園?

(2)遊戲:翻翻樂。

這是一個遊戲叫翻翻樂,在每個數字的後面都有一個幫助動物的好辦法,看看誰能把它都翻出來。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參觀動物村就要結束了,謝謝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你們想出的好辦法一定能讓動物的家更安全、更舒適,使森林更美、草原更綠、天空更藍。謝謝你們爲動物留下美好的家園。

三、歌舞:給動物留下美好的家園。

全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給動物留下美好的家園》。

活動反思:

整節課師幼互動較好,幼兒與我的配合有親近之感,我像是融於幼兒之中。使用ppt進行常識課的活動,此種形式吸引幼兒的眼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而學習翻翻樂,充滿情趣性,使幼兒在歡樂的遊戲中學習環保知識,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這次活動中有以下幾點需要改進。

1、活動過程中,沒能將有……有……還有……句式突出,由於大部分幼兒舉例動物限於1個或2個,因此,我就將句式更改爲……和……,兩樣動物之間要加一個“和”字。

2、每一次的小結都只是限於幼兒回答的總結,沒能很好的對幼兒已有經驗的一個提升。後面的總結可改爲:使森林更美、天空更藍。以此於之前的舉例、鋪墊呼應。翻翻樂遊戲之後可以將所有幼兒所提或未提及的答案全部翻開,有個小結的同時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3、活動最後一個環節,可讓幼兒分散在教室中進行舞蹈表演,效果更好。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4

活動目標

認識蜘蛛並知道蜘蛛圖斯結網的特性。

用不同的方法創造蜘蛛結網的情景。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蜘蛛結網的目的。

教學幼兒熱愛大自然。

活動準備

《好忙好忙的蜘蛛》

膠帶、尼龍繩或棉繩、碎紙。

“蜘蛛結網”參考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1、蜘蛛爲什麼會吐絲結網?

2、蜘蛛網有什麼功能?

3、除了蜘蛛之外,還有什麼動物會吐絲呢?

二、觀察掛圖,閱讀故事《好忙好忙的蜘蛛》

三、把幼兒分成數組,邀請各組幼兒爲“蜘蛛先生”結“蜘蛛網“,說說蜘蛛是如何織網的,然後每組選擇一種結網方式和大家交流。

四、講述合作過程中有趣的事情。

五、學習延伸

區域活動

美工活動:

幼兒可以在美工區探索用不同的材料結蜘蛛網。

科學活動:

將掛圖粘貼在科學活動區,讓幼兒進一步觀察、講述。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貼近生活,對幼兒進行了科學探索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完成了活動目標。但有的幼兒對蜘蛛感到害怕,所以沒有進行實物觀察。

三年級語文滲透生態文明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難點:

從身邊做起保護大自然。

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合作

教具準備:

幻燈片、音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談話導入,你能說說什麼是大自然嗎?

二、美麗的大自然

1、做一做

大自然中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哪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請你將有生命的東西用筆圈出來。

2、你知道嗎?

水、空氣、山脈、河流、微生物、植物、動物、地球、宇宙等,都屬於大自然哦!

三、矇眼遊戲

到樹林裏、草地上,和小夥伴玩一個矇眼遊戲。

活動說明:帶上矇眼布,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蒙上雙眼,靜靜地待上幾分鐘。然後,在老師或者家長的帶領下,走過一段路。最後,摘下眼罩圍成一圈,分享活動感受。分享:你聽到了什麼聲音?聞到了什麼氣味?摸到了什麼東西?請指出你走過的那段路。

交流:蒙上眼睛後,你害怕嗎?你會格外留心周圍的動靜嗎?

四、觀察雲彩

天上的雲彩千變萬化,觀察雲彩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去觀察雲彩吧,一定會有許多收穫。

想一想:1雲彩的形狀像什麼?它們會變嗎?

2、用筆畫一畫你見到的雲彩。

五、草地大家庭

青青的草地真美麗,花兒草兒鋪滿地,草叢裏藏着小祕密,小朋友們一起去看看!

1、你在草地裏看到了哪些小動物,請在圖中將它們圈出來。課本p8頁。

2、你還發現了什麼?請畫出來。

3、想一想,爲什麼那麼多動物住在草地裏?

4、找一找,有沒有不屬於草地的東西,我們應該把它放到什麼地方呢?

六、撿落葉

秋天到了,樹葉變色了,一陣風兒吹過,樹葉紛紛落下。仔細找找落葉的形狀、顏色真不少。選擇合適的樹葉,把它們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美麗的葉貼畫。見課本p11頁。

七、課堂小結

八、拓展延伸

製作樹葉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