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通用11篇)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下面小編爲你整理了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通用11篇)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朗潤、醞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⑵流暢地朗讀並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

⑴揣摩欣賞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⑵掌握課文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的寫作特點。

⑶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多種修辭進行生動描述的方法。

3、德育目標:

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情味,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難點】

領會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

本文是篇美文,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有很強的節奏感,在聲情並茂的涵詠中創設欣賞氛圍,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薰陶。

2、點撥法:

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爲主,比如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情感,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課堂討論、評述、借鑑:

如在討論、評述課文精彩片斷的基礎上,借鑑語言表達技巧。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打印好的“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的講義資料、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本節課在充分誦讀感知的基礎上,揣摩品析精彩詞句,體味文章樸實雋永的語言美。理清盼春──繪春──頌春的行文思路。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課件展示冬春對比動態畫面,以《藍色多瑙河》作背景音樂。)

同學們,正如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的經典名曲《藍色多瑙河》所表達的,人們在飽受了寒冷的嚴冬之後對春天到來的企盼、歡悅,春天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明媚豔麗、鳥語花香的季節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詠對象,許多名句廣爲傳誦。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以聲寫春,表達喜愛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則以色寫春,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則描寫了春遊踏青的樂趣。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盡享詩情畫意中去探訪作者是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爲我們描繪這江南春景圖的。(板書文題)

二、根據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創作

投影:

這是一個普通的中學國文教員的永恆記憶: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門,就看見一羣小學生在爭着搶着地看一張當天的報紙,其中一個驚慌地喊道:“老師,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們那種愴惶悲慼的神情,不禁無言地流下淚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麗樸素、真摯質樸、獨樹一幟,“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貯着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郁達夫)

“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發他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林非)

《春》大致寫於1928年至1937年,此時創作風格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樂的情緒。

三、感知樸實雋永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

投影顯示:

⑴正音正字:(查閱字詞典,注意辨識)

⑵釋義:(結合註解,理解詞義)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炫耀。

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舒活:舒展,活動。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爭先恐後地開花。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宛轉:同“婉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

2、感知閱讀,要求讀得順口、流暢。請班裏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1~2名範讀,教師作朗讀指導。

本文是篇貯滿着“詩意”的散文,描繪了春回大地、詩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讚美春天的活力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語言優美、形象生動、節奏感強,朗讀時採用的基本語調是輕盈的,各部分因內容不同可有所變化,表達盼春天到來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悅的語調;表達作者對春喜愛欣賞的感情,應用輕鬆明快的語調朗讀;表達作者對春天讚美之情,應用高昂的語調。朗讀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匯到課文的情景氛圍中。

針對朗讀的情形,作簡短的點評。

3、放多媒體課件的配套畫面,配樂朗誦,學生循聲朗讀,進入情景,欣賞如詩如畫的春景。

⑴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選請小組代表陳述,教師可作如下歸結:

文中句式以短句爲主,短句節奏明快,適合描寫春天的旋律;運用大量疊字,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的、軟綿綿的;大量運用輕聲、兒化,輕盈優美;排比句和“了”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味和節奏感。

⑵請同學們瀏覽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擬人來描寫景物,你最喜歡哪些?談談看法,進而可仿例造句。

學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教師可設置情景讓學生充分想像: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經歷了漫長寒冬,當你剛從有些鬆軟的土地裏甦醒過來,你會做些什麼?

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鑽”這兩個詞語好在哪裏嗎?(教師歸結:“偷偷地”和“鑽”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小草前面,爲什麼放在句末?(教師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爲了強調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②“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請仿照這個句式造一個句子。

比如:

蝴蝶滿天飛:五彩的,絢麗的,繽紛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還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叢裏”的“散”,是否可以改成“開”呢?說出你的理由。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賣弄”解釋爲“炫耀”,含貶義。在本句中還可以這樣理解嗎?爲什麼?

④“‘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

句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

如果將“不錯的”句改爲平實說法“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表達效果你認爲會有什麼區別?

四、感知課文思路流向,理清層次

1、提問:由閱讀提示得知,本文是篇繪寫江南春景的散文,請同學們採用跳讀的方式找出課文哪些語段是描繪春景的?

學生回答。

明確:課文的2~7語段。其中第2段是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情態,是以下5個語段具體描繪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可稱之爲“春之五圖”。(板書加粗詞)

2、提問:請同學們輕聲誦讀第1段,體會其中兩個“着”、兩個“了”動態助詞在語氣上的柔和親切的感覺,思考它和文章主體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交流。

明確:疊用“盼望着”是運用反覆手法,生動地表達出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則運用擬人手法,表達喜春的感情。(教師適機補充擬人手法的常識:把物當作人來寫,作用在於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樣的思想感情)寫盼春,爲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基調,創設詩一樣的`氛圍,是繪春的依託。(板書加粗詞)

3、朗讀8~10段,思考這樣的結尾與描繪景物時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聯繫?

學生討論。

明確:三個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體由出生──美麗──健康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強調春天的“新”“美”“力”(適機補充比喻的有關常識)。作者在完美地製作了春天的畫卷後,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讚美。頌春,着墨於意。(板書加粗詞)

小結:文章以盼春落筆,中間以繪春續筆,結尾以頌春收筆,這是本文的思路。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爲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⑴呼朋引伴()

A、指引

B、牽引

C、引申

D、招引

⑵欣欣然張開了眼()

A、然而

B、的樣子

C、這樣

D、對

⑶一年之計在於春()

A、計算

B、主意計謀

C、打算

D、策略

⑷跟輕風流水應和着()

A、聲音相呼應

B、依照別人的樣子做

C、和諧

D、和悅

2、沒有使用兩種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

〖參考答案〗

1、⑴D⑵B⑶C⑷A

2、C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全文背誦。

2、試就春花圖、春風圖描寫的順序、角度、方法、語言進行品味賞析。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析春花圖、春風圖,選點突破,掌握課文寫景特點。

〖教學步驟〗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集體背誦1~5段。

3、請語感較好的同學作背誦表演。

二、誦讀賞析“春花圖”

1、集體誦讀。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⑴朱自清先生細筆細繪,把現實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筆下,一幅春花圖氣息濃郁、春意盎然,讀來彷彿使人置身於爛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語句突出了春花開得熱烈、色彩美麗、味道怡人?

⑵繪寫春花,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說說表達效果是怎樣的?

⑶“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是寫野花之多嗎?

⑷這段文字的立體感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⑸試舉出本段中選詞準確精當的例子,你能儘可能多地舉出一字傳神的詩文事例嗎?

針對同學們的討論和推舉代表的回答情況,教師適時引導、點評、明確:

⑴“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兒”。

⑵擬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樹、杏樹、梨樹競相開放的花態;比喻、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爲鮮明,具體生動;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豔、花香。

⑶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寫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的明麗色彩。

⑷首先,這一段的行文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層次;其次,這段文字注意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後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說到“花裏帶着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豔的花們相映襯。

⑸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可用“叫”同義替換,但“叫”只是單純的聲音上的感受,體現不出沸騰喧囂的熱鬧景象。作者着一“鬧”字,除了聲響外,還有沸騰的熱鬧景象,內涵豐富,境界全出。

一字傳神的佳話,同學們會舉出唐代苦吟詩人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故事,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個黃鸝鳴翠柳”“踏花歸來馬蹄香”“天街小雨潤如酥”“處處聞啼鳥”等。

3、模仿本段立體寫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爲情景口頭描述片斷,儘可能地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

三、誦讀賞析“春風圖”

1、教師範讀。

2、無疑,在草、花、風、雨的景緻中,風因其無形、無味、無色是最難繪寫的,而朱自清先生卻以他細膩的觀察靜心體悟,抒寫的和諧優美、有情有感,請問: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是如何盡顯其妙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楊柳風”,又以“母親的手”打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溫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宛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

3、學生集體誦讀。

四、合作解讀“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

把打印好的以上三幅畫圖的講義資料分發給3個學習小組長。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結合講義資料合作探究選定的畫圖的寫景特點。然後小組長到講臺前交流本組的評述意見,限時5分鐘,鼓勵學生創新表述,鼓勵用多種形式表現個人理解,如繪畫作品、舞蹈(形體)動作等。教師予以點評。講義資料如下:

春草圖。先正面,後側面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問:作者是如何從正面寫小草的情態的?

春雨圖。“可別惱”口語,顯得特別親切有情趣。問:江南春雨的妙處何在?三個比喻怎樣從不同側面寫出春雨的特點?

迎春圖。全段用短句。問:爲什麼要引用俗語?

五、課堂練習

1、下面這首寫春風的散文詩,同樣是形象可感、形神兼備的,請學生試作分析。(投影顯示)

沿着開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從柳樹上摘一片嫩葉,從杏樹上掐一朵小花,在河裏浸一浸,在風中搖一搖;於是,歡快的旋律就流蕩起來了。

哨音在青色的樹梢上旋轉,它鼓動着小葉子快快成長。

風箏在天上飄,哨音順着孩子的手,順着孩子的手,順着風箏線,升到雲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閃開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順着鏵犁的鏡面滑過去了。呵,那裏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靈鳥的啼囀?可有牛的哞叫?

明確:本詩充分調動聽覺、視覺、味覺等多種感覺,並動用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將無色無形的春風寫得形神兼備。

2、選詞填空:

⑴風輕的,草軟的。(綿綿悄悄)

⑵坐着,躺着,兩個滾,幾腳球,幾趟跑,幾回迷藏。(捉賽打踢)

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來去。(飛鬧)

⑷……呼朋引伴地賣弄的喉嚨,唱出的曲子……(宛轉清脆)

⑸……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着蓑,着笠。(戴披)

〖參考答案〗

⑴悄悄綿綿⑵打踢賽捉⑶鬧飛

⑷清脆宛轉⑸披戴

六、聲情並茂地集體朗讀全文,體會文章蘊涵的情味美

七、課堂小結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的筆調,描繪了生機勃發、花木爭榮的春天畫圖,讚美、抒唱春的朝氣和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奮然前行,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讚歌。

“一年之計在於春”,同學們,讓我們問一聲自己:恰值青春年少的我們準備好了嗎?

八、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爲題,也可自擬題目;可以寫成作文,也可以寫成片斷。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春天的景物、抓住能表現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徵、有層次地描繪景物的寫法。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2、練習精讀的技能,學會用摘錄的方法來積累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情味。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思路。

2、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教學難點

領會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研讀賞析

1、賞析春花圖

師:在這一幅圖景中,用到了哪些修辭方法,試說說這樣用的好處

生:

①“趕趟兒”——擬人,寫出花兒們爭相盛開的情景

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個比喻,從視覺角度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

③聯想——秋天果實累累,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聽覺),襯托春花的萬紫千紅。

④“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比喻、擬人,明豔照人。“散”:多,分散,面積廣。

2、賞析春風圖

師:春風圖,着力體現春風的什麼特點?如何體現?

生:春風的和暖與清新。通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通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通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賞析春雨圖

師:春雨圖,着力描寫春雨的哪些特點?

生: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多、細。

師:形容春雨的多、細,作者怎麼體現?

生: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

師:接着作者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逼”字寫出雨中小草怎樣的特點?

生:將小草入目由被動化爲主動,寫出了雨中小草青綠的特點。

師:然後作者又把視線轉移到了何處?

生: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接着寫行人,寫農民,安寧、悠閒,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後再寫“在雨裏靜默着”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

4、迎春圖:

師:迎春圖,作者着力寫什麼?

生:着力寫春早人勤。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

師:點出作者寓意的是哪句話?

生:“‘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師: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師:結尾三個比喻句,分別把春天比作什麼?分別表現春天景象的什麼特點?

生:“剛落地的娃娃”——旺盛的生命力、充滿生機,新;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各種新事物的到來,春天的美,生動活潑,美;

“健壯的青年”——充滿力量,力。

師: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後說“領着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去”字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拓展練習

仿照結尾三個比喻句,試着用其他比喻來讚美春天。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抒情文字的特點和寫法。

(2)學會抒情的兩種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瞭解抒情文字的特點和寫法,在寫作實踐中,能夠採用多種抒情方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善於發現自身、人類、社會及自然的美;善於從生活中尋找快樂,感受幸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各種抒情方式方法,特別是託物言志這種抒情方式的把握。

難點: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並通過抒情這一表達方式寫出來。

教學過程:

一、話題探討:

1.美是什麼?

美是一種感覺,美是一種心態,東西很多,需要人們去發現,去認識。不同時代的人、同一時代的不同人,對於美都會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理解。浩瀚無邊、氣勢磅礴的大海美,晶瑩剔透的露珠也美;高山的險峻美,石子的光滑也美;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繁華的都市美,茅草屋籬笆牆牧童樵夫恬靜的山村也美。

美是拂面的春風,美是七色的彩虹;美是優雅的體態,美是動人的聲音;美是勃勃的生機,美是高尚的品德……可以說,美無處不在。你發現這些美了嗎?

2.你的心目中,什麼是美呢?

預設各種可能:

美是一種潮流,美是一種時尚。

美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對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有“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的讚美詩句,對唐明皇的貴妃楊玉環大詩人白居易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名句。

美,是一道波,在心頭滑過,從觸覺進入心靈;

美,是一朵花,在眼前綻放,從視覺進入心靈;

美,是一首歌,在耳際縈繞,從聽覺進入心靈;

小結:美離我很近,卻無法觸摸;美離我很遠,卻似乎又離心靈很近。既然美是這樣的,我們就要捕捉美,創造美。方法之一——學會抒情。

二、學習抒情

這個單元作文訓練的話題是“美的發現”。那麼,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嗎?你發現過生活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嗎?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要有一顆發現美的心。

同學們,怎樣才能發現美呢?

一是多多投入審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發現美的能力;

二是擴大知識面,淵博的知識無疑有助於我們發現客觀事物的美;

三是豐富生活閱歷,閱歷越廣,體驗越多,就越能發現美。如果我們發現了美,又怎樣將美好的情感表達出來,和大家分享呢?那就要學會用“抒情”這種表達方式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當然,學習抒情不僅僅是個學習技巧的問題。尤其要緊的,應在日常生活中陶冶熔鍊自己的感情。“人生經驗愈豐富,事理觀察愈深刻,情感也就愈沉着,愈易融化於具體的情境。”(朱光潛語)

抒情的關鍵在於把感情融化於具體的形象。或寓情於事,如“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好,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不言惜別而惜別自見;或寓情於景,如“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不言悲涼而悲涼自見。同學們應認真體味、學習。

抒情,特別要注意下邊幾點:

情要真實。虛假的感情不僅不能感動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厭惡。白居易說: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根情”,“情”是文章的根本。作者內心一片真情,傾吐在文章中,文章就震撼人心。

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消極頹廢的感情不應該寫入文章。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抒發的都是健康的感情,因此感人至深,使人讀過後久久不能忘懷。因此,同學們寫作文要抒發那些積極進取,昂揚向上,反映當代中學生進取精神的風貌,弘揚時代主旋律的感情,消極頹廢的思想不應該寫入文章。具體地說,應特別注意:謾罵老師、家長,謾罵高考制度,揭露中國社會腐敗、黑暗,自己如何不學習,抽菸、喝酒、逃課、泡網吧、早戀等等,在平時作文、考試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中絕不許出現。

三、怎樣抒情:

1.什麼是抒情

抒情是直接或間接地抒發內心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抒情,是文章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詩、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敘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與敘述、描寫、議論等結合運用。在議論說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過對某種觀點的論證,體現作者的愛憎感情。

記敘中運用抒情表達方式,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2.抒情的方式方法:

從上述表述中可見,抒情分爲兩類: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

抒情往往不會單獨出現在文中,它常與記敘、描寫、議論等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直接抒情一般要與議論結合在一起,而間接抒情一般與敘述、描寫結合在一起。這“結合”,要求自然,不能牽強,切忌空泛、虛浮,無病呻吟。

3.各種抒情方式方法概述:

(1)直接抒情法

又稱直抒胸臆法。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於任何別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引起共鳴。直抒胸臆的特點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當地宣泄;不講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無遮掩地袒露。這種直陳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顯得坦率真摯,樸質誠懇,很能打動人心。如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介紹志願軍戰士的幾個英雄事例後,寫下了這樣一段抒情文字:

朋友們,用不着多舉例。你已經可以瞭解我們的戰士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人是什麼一種品質,他們的靈魂是多麼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作者飽含深情,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志願軍戰士的無比崇敬和熱愛之情。

(2)間接抒情,具體又有如下幾種:

①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稱寓情於景,是指作者帶着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通過景物來抒情。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通過對花鳥草木的描寫來抒發亡國的憂憤、離散的感傷。在寫作中,抒情而不直寫情,繪景而不止寫景,借景抒情,情以景興,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②觸景生情法

觸景生情,是指觸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發爲感嘆述懷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先寫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發對景物的感受,然後再描寫景物;還可以把二者交織起來,一邊寫景,一邊抒情。寫景是爲了抒情,筆在寫景,卻應當“字字關情”。如劉白羽的《急流》就是一篇運用觸景生情法的佳作。文章的前一部分主要是寫景,作者首先是描寫閩江江水的綠,再寫江中急流的險,然後筆鋒一轉,重點描寫急流中的飛舟。寫“綠”,寫“急流”,寫“飛舟”,都是爲寫船上的勇士作鋪墊。面對這幅急流飛舟、驚心動魄的畫面,作者觸景生情:在那緊急關頭,是急流勇進,還是急流勇退呢?結論是隻能前進,不能後退,因爲“只要你稍微一怯弱,一動搖,那船便會撞碎在尖厲的岩石上”。作者抒發了不畏艱難險阻,急流勇進,知難而上的革命情懷。情從景出,扣人心絃。

③詠物寓情法

詠物寓情,是通過描寫客觀事物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表現手法。詠物寓情的關鍵在於“寓”。它的特點是,只描寫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對物象的具體描繪之中,通過比喻、擬人、象徵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流沙河的《藤》,就是運用了詠物寓情的手法。

他糾纏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終於把花掛上樹梢。丁香被纏死了,砍作柴燒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氣,窺視着另一株樹……

這裏寫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種趨炎附勢、踩着別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把自己對這種政治投機商的憤恨與蔑視的感情,寄寓在對“藤”的物性的描寫之中,達到了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高度和諧與統一。詠物寓情,將思想感情化作生動的形象和具體的畫面,不僅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作者的思想觀點,而且文章也因此而顯示出情意深邃、韻味雋永的藝術魅力。

④詠物言志法

詠物言志,是指有感於外物而述志抒懷的方法。它與詠物寓情的區別是:詠物寓情只狀物,不直接抒情;以狀物代替抒情;詠物言志既狀寫事物,也直接抒懷,因物生情,有感而發。如許地山的《落花生》就是詠物言志之作。文章首先“詠物”,描寫花生的可貴品質:“它只把果實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拔出來。”然後“言志”,說明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表面好看而對別人沒有益處的人。詠物言志,既有物象,又有情志,情志因物象而顯得具體,物象因情志而饒有韻味。二者相融相匯,相映生輝。

⑤融情於事法

融情於事,指通過敘述事件來抒發感情,讓感情從具體事件的敘述中自然地流露出來,感染讀者。這種滲透着感情的敘述,讀者品味起來就更覺得真誠可親。如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給兒子道別時買橘子的那一段敘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一段敘述文字,樸實無華,把慈父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⑥融情於理法

融情於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說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閃爍出充滿個性色彩的情思.撥動人的心絃。如林覺民的《與妻書》就是一篇融情於理的美文。爲了向妻子最後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愛憎,作者並非情意纏綿,淚語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爲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作者將愛妻之情與“勇於就死”之理熔爲一爐,以含情之筆說理,以明理之言訴情,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⑦託物言志

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爲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託物言志,是間接表現主觀主題思想的方式(也即間接抒情方式)之一。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劃,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願。採用託物言志,關鍵是志與物要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使物能達意而志爲物核。託物言志常借用比擬、象徵等手法。

託物言志屬於作文的整體手法,是以物寫人,通過賦予意象某種人格化特徵,來寄託作者的某種情感。託物言志(廣義的託物言志應該包括象徵,這裏所說的是狹義的託物言志)是作者通過對物象描寫和刻畫(託物)來表達自己的某種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聯句》:“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作者以不貪戀溪澗而衝奔大海的瀑布表達自己“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的豪情壯懷。

託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徵的自然景物來寄託情思的一種表現手法。如季羨林的《清塘荷韻》,通過記述荷花艱辛的生命歷程,表達出對生命頑強、堅韌的讚美。作者寄情與物,將紛繁複雜的人生感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予以體現,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所謂“一花一天國,一沙一世界”。

四、佈置作文

課本“寫作練習”寫作指導:

第一題要求寫出自然美,在自然美中融進自己的感情。小路、流水、山巒、森林、天空、大海……都是實體事物,因此首先要求用寫生的辦法把它們表現出來,要寫得準確,寫出它們的特點和個性,尤其是寫出它們的美。同時,也要把讚美之情不落痕跡地融化在描寫之中。

第二題是寫一幅風景畫或一張風景照片中的自然美景,以及美景中的一些細節,同時把自己心動的感覺寫出來。在這裏,關鍵是找到畫或照片中的美,找到心動的感覺,如果找到了,再用文字把這美和感覺表達出來。當然,寫風景美和寫自己的感覺應是乳水交融的。

第三題是用動情的筆墨把自己的一種經歷寫出來。這些經歷似乎都是細節,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是細節,就容易碰到,在題目列舉的四種中,學生不難找到。即使不在這四種中,也可以,只要這種經歷給了自己心靈以震撼或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四題是要求寫關於美的名言在自己心底留下的印象,或者引起的情感的波動、思想的昇華。在這方面有體驗的學生可以完成這道題。

第五題要求寫“我青春的色彩”,應該說這道題每個學生都能寫,都能大大抒發一番關於青春的情感。要注意的是,切勿寫得空泛。要把情感融化在具體的形象之中。

教後反思:

當前學生的作文中流露消極頹廢思想很嚴重,這是應試作文的一大忌,我們必須加以糾正這一現象,爲此在這節作文課上我反覆強調這一點,我想更重要的是在以後的整個語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使他們對學習、對生活充滿信心。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學會寫景的方法——抓住特點描寫。

②進一步學習修辭手法。

③反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重複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學習從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

③聯繫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設想:

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朗讀,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讓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參考:春天萬物生機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學過有關“春”的句子。

參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曉》(孟浩然)、《清明》

3、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着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讚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雲海中起伏飄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現代散文《春》。(展示課件)

二、作者介紹:

1、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呢?——朱自清

2、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提醒學生看P64註解①)

3、(展示課件)補充介紹。

三、初步感知課文:

課件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找寫在作業本上)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爲線索,描繪出了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讚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小學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醞釀(yùn 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 嘹亮(li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炫耀

醞釀:文中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請用簡潔的語言,儘量完整的說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問題探究]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說說你爲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鑑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爲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爲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嫺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佈置作業。

①掌握字詞。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6

教學目標

描繪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種景色及特點,把握作者情感。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情味,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領會作者細心觀察、生動描寫的抒情方式,學習抓住事物,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寫景狀物。

教學難點:

提高朗讀領悟能力,在朗讀中感悟文章的音樂美、語言美、圖畫美、情感美。

教具準備:

學生預習生字詞,查找作者背景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聆聽春天

多媒體課件展示冬春對比動態畫面,以《藍色多瑙河》作爲背景音樂。提問:聽完有什麼感受?讓學生了解經典名曲中所表達的,人們在飽受了寒冷的嚴冬之後,對春天的到來充滿了期盼和喜悅。同學們能大聲說出關於“春”的名句嗎?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都是古人對春天的描寫的讚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今人對春天的讚美的`散文。

(二)師生誦讀,感知春天

聆聽錄音,感受春色之美。

解決字詞,交流背景。

(1)在預習基礎上排除生字詞,學生競讀。再次感受文章語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朱自清的資料,師生相互補充。強調基本常識。

點撥:補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寫作風格。

理清思路,總觀春天。帶着以下問題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

(1)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文章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春”?

點撥:文章圍繞“春”字,分別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組討論)

提問:盼春、繪春、贊春重點描繪了春天哪些美麗的景色?

點撥:春草、春花、春雨、春風、迎春五幅美麗的畫圖。

生齊讀春草圖,思考:

(1)說說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得好?可不可以替換?爲什麼?

(2)作者從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3)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什麼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優美?點撥:分析出“偷偷”、“鑽”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地生長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等詞語從色彩和質地表現出春草嫩綠的特徵 ,“坐”、“躺”、“踢”、等動詞,以及人的感受“輕悄悄”、“軟綿綿”等形容詞來體現對春草的喜愛。體會採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優美的效果。

分析春花圖,指名學生有表情地朗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開展議論。如思考: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順序地描繪這幅春花圖的?

(2)繪景時哪些詞用得精確,哪些句子寫得生動形象?

(3)作者是怎樣通過對春花的描繪表現出早春的季節特徵的?

學生自由發言,其餘同學作扼要記錄,學生評論作者自己補充修正。

點撥:指導學生評論,指出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確,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夠。

朗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原因。並仿寫一句。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朗誦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圈點勾畫的比較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設計理念:

春是學生筆下的常客,但寫的好的很少。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好範文。本課着眼於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美的語言,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文字,圈點勾畫、旁比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體味朱自清的語言美麗。在充分領悟語言美的基礎上,通過畫面再先後的分別用自己的話和用朱自清的原文描述畫面環節,讓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認識到自身與名家在遣詞造句上的差距,培養學生的鑑賞與反思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爲鞏固並化課堂內容而設置了練筆、積累和美文推薦的課後作業。

此教學設計通過讀帶動學生悟,從而培養鑑賞與反思能力,自省精神,希望最終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通過朗讀培養語感,通過畫畫提倡創新,通過比較學着鑑賞通過作業引向課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你能用古人的詩句吟誦春天嗎?你,作爲新時期的詩人,又想對春天說點什麼呢?

你寫過春麼?你筆下的春是怎樣的`呢?

朱自清先生也寫過春,一起聽聽吧。

二、整體感知

1、聽師範背,配樂《漁舟唱晚》。

閉上眼睛,跟着音樂,我們一起來走進朱自清的《春》。

2、用一句話,一首詩,一段歌,來形容你聽後的感受。

三、美讀

1、如此美文,該如何讀?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麼?能示範一下麼?

2、綜合剛纔同學們的建議,並保留自己對文章的獨特理解,大聲地、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吧!

3、這麼好的文章,真該多讀幾遍啊!大家打擂臺吧,看看誰讀得最有感情,有自告奮勇當擂主的嗎?各選自己讀得最好的一段,擂主和攻擂者的勝負取決於在座同學的舉手表決,以支持人數多者爲擂主。

四、想象畫

1、聽着大家優美的讀書,老師的眼前不時會浮動着一幅幅春天的畫面,大家也有這樣的體會嗎?我們來一起畫一畫朱自清的《春》吧!記着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2、畫之前,可以再讀讀課文,作簡單的圈點勾畫,熟悉朱自清筆下的《春》。

3、動手繪一繪吧,任選文中的一處春景畫一畫,別忘了添上你的想象。

五、反思

1、一幅幅別具匠心的的春景圖在我們同學的筆下誕生了,現在我們來看圖說說春景吧。

分別用朱自清的《春》的原文和自己的語言描繪所畫的春。

同學相說一說,評一評,代表全班說。

2、你發現了什麼嗎?朱自清的語言和你自己的語言各有什麼特點嗎?你更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六、研讀品味

名家的語言是我們須去開掘的寶藏,怎麼去開掘呢?不妨再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好好有感情地讀一讀,並做簡單的旁批,可與小成員交流你的賞析成果。

七、欣賞美文

讀完《春》,我們只想說一個字,那就是美!其實在朱自清的筆下,還有很多這樣的美文,甚至比《春》更美。

1、 欣賞《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綠》的寫景的經典片段。

2、 讀中悟朱自清的語言特色。

八、佈置作業

1、練筆

A、模仿《春》,寫《秋》;

B、通過朱自清語言的學習,寫自己的不足,寫《反思》;

C、與《春》對話,寫《春,我想對你說》;三者任選其一。

2、積累

摘抄你認爲美的句子在積累本上。

3、美文推薦

《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綠》

教學後記:

本課重在感受、領悟朱自清《春》的語言美,從語言的角度切入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走近課文,並且淡化了朱自清和寫作背景,只留下《春》,突顯《春》的語言。

在聽師誦課文這一環節,隨着古典的《漁舟唱晚》的響起,學生閉上了眼睛,陶醉於美的意境當中,也有學生髮現了師的背誦,露出欽佩眼神。

師感情誦讀這一環節的情境營造較爲成功,較好地發揮了師的朗讀優勢,起到了正面的示範作用。生古詩吟誦《春》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興致頗高,在課堂一開始就體會到了被欣賞的喜悅,展示了自己的才華。而朗讀擂臺賽這一環節讓學生真正做了一回主人,在不斷地更新擂主和攻擂者的過程中,課堂掌聲不斷,激情飛揚,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在競爭中學習了競爭並學着做人。

課堂在讀上下足了功夫,學生讀得充滿激情,但課堂發言方面,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就比較薄弱。課堂一開始的用自己的語言詠春,畫好春圖後的描繪春,學生大多不敢說,小聲說,沒有底氣說,說得無條理,不完整,更少流暢的,口頭表達是該用心加強的。

課堂設置了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但遺憾的是學生拘泥於書本,想象毫無生氣,更無新意,思維始終沒有被打開,創新只是美好的願望。

在圈點勾畫中,學生進一步感知着課文內容和語言美,通過旁批,學生也學着鑑賞,學着反思,初步學會讀書的方法。但相對而言,學生的興致不高,反思顯得無所適從,缺乏反思的意識。

美文推薦這一環節還是相當有意義的,不僅拓寬了知識面,增大了信息量,而且更深入地感受了朱自清的語言美。

學生練筆內容很豐富,並且都在有心地模仿朱自清的語言。安排積累好句,意在培養學生成積累的習慣,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積累之後的研讀是關鍵,要落到實處。

課堂感悟語言美是到位的,反思尚無明顯效應。有一點感觸很深,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師應事先做過,比如朗讀中的範背,賞析前師的範例,作文前師的範文,事無鉅細,師都得身體力行,做好學語文的示範,滲透讀書方法,特別要注意細節,比如寫黑板上的字要注意規範,寫清楚,寫工整,而不只會要求學生字寫清楚,而自己卻爲節省時間而字跡潦草,課堂語言也得規範,這些都是學生的學習資源,努力做到“學高”、“身正”。

最大的不足是對學生髮言後的點評不夠精到,鼓勵多但針對性不強,更沒有對學生提出較有發展性的建議,課堂前後環節的銜接略顯生硬,課堂語言不夠藝術,不夠美。

整節課充分還學生以課堂,感到困惑的是,調動了積極性,讓學生躍躍欲試,熱熱鬧鬧新課改之後,課堂又有些難以掌控,難以把握平衡點,也不清楚學生收穫如何。還存在兩極分化的問題,有的學生的手總舉着,有的學生一次也來不及舉,在面向全體學生,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的問題上有於深思。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8

教學目的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爲理想而奮鬥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①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在預習本上正確注音、寫字。

②課前佈置學生摘抄有關春的詩文,上課備用。

③老師準備錄音機、錄音帶、課件、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內容

學習朗讀課文的方法,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研讀春草圖,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春天是絢麗的',她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於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描繪春天、歌頌春天。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體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②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要求]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

a.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b.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c.具體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d.你覺得春天還像什麼?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讚美春天嗎?

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教師小結]

1、2、3段的主要內容、寫法。總結從四個方面來欣賞每幅圖畫:特徵;角度(順序);寫法;語言。

點評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徵,描繪了大地回春,草木爭榮、生機勃發的景象,賦予了春以感情和生命。文章文質兼莢,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設計了聽讀、齊讀、自讀、默讀等方式,採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循序漸進,易於實施。

從教學流程看,用詩句導入,富有內涵,極具感召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而是以春草圖爲例,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其他圖畫;並設計了四幅圖畫之間的比較閱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品味語言作爲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對語言有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安排聽音樂想像作文的練習,注意鍛鍊學生的想象力。用珍惜青春、理想的啓迪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薰陶。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本課安排學生做摘抄,就是啓發學生多讀書,養成積累詞句的學習習慣,爲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朗誦會的設想,則是對語文學習的延展,深化語文學習成果。

總之,本教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強。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9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掃清文字障礙;能歡快而有節奏的朗讀全文,學習作者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作者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2、能力目標:通過閱讀、討論、賞析語言等手段,培養自我構建知識的能力。通過朗讀指導,訓練朗讀能力,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學會賞析本文語言的步驟。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春天無限熱愛的感情;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習慣,形成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1、整體感知語言美,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2、學會賞析本文語言的方法。

學習難點

通過產生聯想,學會賞析本文語言。

學習過程

一、積累運用

1.①《春》的作者是________,根據課文內容,可知此文的體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並造句。

①醞釀:

造句:

②花枝招展:

造句:

3.選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A.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4.括號裏選出恰當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鬧飛)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溼潤朗潤)起來了。

④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________(襯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靜寂靜)而和平的夜。

5.按要求默寫課文。

①描寫春花色彩鮮豔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寫春雨細密、閃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1.考考你的修辭知識:請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方法。

A.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

B.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C.鳥兒將巢安在繁華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歌喉。( )

D.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

E.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靜默着。( )

F.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3.檢查一下你的理解能力:請寫出下面詞意所對應的詞語。

(1)高興的樣子。()

(2)明朗潤澤。()

(3)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4)黃色的光圈。()

(5)一年的計劃在春季考慮安排。()

4.積累精彩的句子,你會越來越有才華。請看下面的空,你會填嗎?

A.側面烘托花多的句子

B.“春花圖”中想象的句子

C.“春雨圖”中明寫春雨暗寫風的句子

D.“春風圖”中引用的句子

E.描寫春雨的全景圖的一句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1.整體感知課文,思考:作者圍繞一個“春”字,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其中哪一個內容寫得最詳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請帶着感情讀第一段,體會這一段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哪些詞語最典型?

有何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3——7自然段“繪春”部分,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內容,仔細體會作者的感情。

5.體會最後“贊春”部分,分析其表達上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你能準確地把握作者寫“春”的總體思路嗎?

2.文中描繪的圖的先後順序可以調換嗎?請說出理由。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10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能力培養點:

1.學會調動多種感官細緻觀察景物的方法。

2.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語言特點。

情感體驗點:

1.培養學生關注生存空間、保護環境的習慣。

2.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爲理想而努力奮鬥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

1.反覆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揣摩詞語,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在預習本上正確注音、解釋(查字典或詞典)。

②學生課外蒐集、摘抄有關春的古詩文句(備用)。

③老師準備錄音機、錄音帶、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要求:

1.注意朗讀的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邊聽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你覺得春天還像什麼?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讚美春天嗎?

3.聽讀之後,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4.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上面的問題。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然後理清本文寫作的思路: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啓發學生歸納)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四、研讀與賞析:

1.學生齊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課文第1-3段的內容,思考:

①第1、2段總寫了哪些景物?

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③第3段寫出了春草的什麼特點?用了哪些形象生動的詞語進行描寫的?有什麼好處?

④春草圖中爲什麼還要寫人的活動?

3.全班交流後小結。

五、佈置作業:

1.你最欣賞文中哪些段落?請說出理由來。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段。

初一語文上冊《春》教案 11

教學內容:

1.研讀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等,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全班齊聲朗讀課文。

2.鼓勵學生背誦1-3段。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自學第4—7段,學生運用老師指導的方法,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①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並說明原因。

②比較與春草圖的`異同之處。

(可從特徵、順序、寫法、語言、修辭方面比較)

③迎春圖與其他四幅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④找出你認爲寫得好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二”賞析好詞佳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言。全班討論交流,明確上述問題。

2.略讀第8—10段,體會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給予肯定。)

3.課堂小結:

①抓住特點寫景。

名稱特徵

春草圖(草報春):嫩綠、多、軟

春花圖(花爭春):繁茂、豔麗、芳香

春風圖(風唱春):溫暖、柔和

春雨圖(雨潤春):多、輕盈、細密

②分層次寫出春景圖。

名稱角度(順序)寫法修辭

春草圖:由物到人正面與側面結合擬人

春花圖:樹上—花下—遍地由高到低虛實結合排比、比喻、擬人

春風圖: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多感官描寫擬人、比喻

春雨圖:由物到人由近到遠動靜結合排比、比喻

4.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體會作品的意境和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

5.學生質疑交流:

①閱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②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③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也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三、拓展延伸:

學生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古詩文句互相交流,並加以整理、積累。

四、佈置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春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來,題目自擬,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