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1

凡是品讀《世說新語》這部古典名著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其辭藻的新奇和語言的雋美所吸引,而深深爲之嘆賞。或稱“記言則冷雋玄遠”,或稱“清新俊逸,咳唾珠璣”……此類讚詞在前人論著中俯拾即是。《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作爲清談名士的教科書,特別注意傳達魏晉清談家的特殊聲口,重視人物語言的潤飾,“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也。”

《詠雪》

(一)主旨

“詠雪”是一個動賓短語,概述了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詠”在文中是指用詩詞等來描寫的意思。“詠雪”即歌詠白雪、落雪。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和線索。這則小故事,通過謝家子弟詠雪一事,表現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機智,但作者卻只是冷靜地盡一個說故事者的責任,把所有的價值評判都讓讀者自己去提出,讀它的人因此又可以享受到理多“追求自我”“獨立思考”的快感,品味其中人物的性格、欣賞人生的豐富多彩.

(二)結構

文章第一層(謝太傅……講論文義)寫謝安一家雪日詩會。先交代詠雪的背景:“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安,聽衆是“兒女”們。東晉的謝氏家庭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爲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晉朝陳郡陽夏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爲太傅。在這樣的家族裏,遇到雪天無法外出,纔有“講論文義”的雅興。.短短的十五個字,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說到了。簡約之極,古今絕唱。

第二層(俄而……公大笑樂)寫謝安出題子侄答詩——詠雪。,其實是主講人出題考聽衆。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賞心和樂事。這些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爲春和景明、綠草如茵,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文中“欣然”一詞,謝安的面目氣韻,恍忽生動.也可見其融洽,歡快和輕鬆的家庭氣氛。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於是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答案作者只錄下兩個:一是謝朗說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說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人物的性格、精神風貌十分耐人尋味。

第三層(即而……王凝之妻也)交待謝道韞的後來結局。兩個比喻哪個更好?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世說新語》中富有含蓄之美的語言很多。“含蓄者,意不淺露,詞不窮盡,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沈祥龍《論詞隨筆》)作者之所以要“寄言”,是因爲社會生活的內容和人的思想感情異常豐富、複雜,明言直說往往不能盡達其意。但作者的意圖是明顯的,誰的“語言”好,誰的不好,可一望而知.

(三)延伸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言語”一門,文章只將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客觀地寫出,未加任何評論,這正是本書敘事的優點,也是寫作上最大的特色。縱觀全詩,以下幾大寫作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1.“別具爐錘”——語言的傳神美。採用富於當代性的語言來表現當代人物的生活形態和思想感情,如謝太傅與兒女在寒雪日,內集議論文義,結尾公大笑樂,片語隻辭卻展現了謝安一家長幼相集的溫煦和樂氣氛,讀者若坐在他的對面聽其侃侃而談。

2.“紆餘委曲”——語言的含蓄美。“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個更好?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獨立思考”。就兩人文學素養判斷之,據《晉書謝安傳》所附之《謝朗傳》記載可知,其文學素養並不壞,而謝道韞更以才女聞名於世,由《晉書列女傳》中可知,她是一位性情飄灑出塵,而又懂得捕捉韻致的才人。因此,兩人在文學涵養上,也無法遽爾論斷高下。就謝朗與道韞的修辭技巧看兩詩的優劣,兩人皆運用了譬喻法中的明喻,使人在恍然大悟中驚佩作者設喻之妙,從而產生滿足與信服的快感。但進一步就情境想象力之發揮與辭藻之美化而言,柳絮因風起所喚起的美麗聯想,就不是灑鹽空中的俗拙所能比擬。

3.“排沙簡金”——語言的簡潔美。劉勰說:“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優秀的文學語言必定是凝練的。沒有凝練,也就沒有藝術性。《詠雪》的語言不但雋永傳神,而且洗練優雅,簡潔明暢,具有不可窮盡的藝術魅力。如“俄而雪驟”這一句僅一個“驟”字卻傳神地描寫出漫天雪花飛舞的動態,真是高簡瑰奇!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2

  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

教學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2.導人

3.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4.誦讀課文教師教讀

5.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6.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

7.教師導學

① 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第二課時

  一、《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二、《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

① 完成課後練習

②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三、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五、教學設計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1、導人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誦讀課文

3、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4、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5、作業

①完成課後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6、小結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7、信息反饋: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3.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一、導入

說說你知道的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

同學們,剛纔我們都聽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新課學習

(一)複習有關《世說新語》和劉義慶的知識。

(二)學習《詠雪》。

1.一讀課文:

聽錄音,根據文意斷句,加上標點符號,再朗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二讀課文,理解加點的詞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家庭聚會),與兒女(子侄輩,指年輕一代)講論文義。俄而(不久,一會兒)雪驟,公欣然(高興)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差不多)可擬(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3.三讀課文,用現代漢語複述故事。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4.四讀課文,研討問題:(四人小組合作)

①“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融洽歡快輕鬆

②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

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只有物象而無意蘊。

③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5.五讀課文能背誦:

6.歸納主題:

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

7.想一想議一議:

對文中“公大笑樂”一句有不同解釋,你如何看法:

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②“笑”前喻,“樂”後喻;

③爲“柳絮”一喻而“笑樂”

三、拓展思維:

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舉出並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請欣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澤東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李白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四、課後作業:

1.閱讀《世說新語》,選擇你讀懂的一篇給予鑑賞、評點。

2.片斷練筆:自擬題目,景色描寫。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用時: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講述“司馬光砸缸”或“曹植七步作詩”的故事,說明古代有很多像司馬光、曹植這樣聰明的少年。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兩位這樣的少年。

二、簡介作家、作品。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士人,《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的一批文人編寫的。

三、朗讀課文《詠雪》,疏通文意,解決文中疑難字、詞。

寒雪日:寒冷的雪天。內集:家庭聚會。

驟:快速、急速欣然:快樂、喜悅的樣子。

未:不

四、在瞭解大意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要求:記清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

五、請同學複述這個小故事。要求:要點齊備。

六、精讀課文。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句話中包含了哪些內容?

明確:

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爲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庭裏,遇到雪天無法外出,纔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太傅,聽衆是“兒女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說到了。

2、兩個比喻哪個更好?從中能否看出作者的評價?

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爲“撒鹽”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隨風往上飛揚,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另一種意見認爲後一種好,它給人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則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3、《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第一問是開放性的,可由學生自由討論,能從整體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氣氛就行。答案可從“融洽”、“歡快”、“輕鬆”中任選一兩個。

古:指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

兒女:

今:專指子女。

但古文中也有專指子女的用法,如:

杜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月夜》)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贈衛八處士》)

七、朗讀課文,直至背下來。

八、作業佈置: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背誦第一則《詠雪》,複習要點,導入下一篇。

二、請同學們朗讀《陳太丘與友期》,疏通文意。

去:離開。舍:捨棄。

年:歲數。

在解釋文章個別詞彙時,注意兩點:

1、通假字:不,通“否”。

2、省略句:“去後(友)乃至。”

三、全班齊讀課文。理解文章大致內容,讀完之後,請同學講講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求:敘事要素齊備,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時間:某日日中。

地點:陳太丘家門口。

人物:陳太丘之子與陳太丘之友。

事件:陳太丘之友失約卻辱罵陳太丘,其子駁斥了他。

四、精讀課文,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兩人的對話可分幾層?其側重點有何不同?

分兩層。

第一層屬於信息交流性質,作鋪墊用;後一層是對話的主要內容,寫客人得知太丘已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所以,這一則的核心是“無信”、“無禮”,宣揚的是正直不阿,爲人正派的品格。

2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

謂有什麼不同?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於您。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3、方元“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不失禮,因爲是“友”失禮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失禮,因爲“友”畢竟是與父親平輩,不應不尊重長輩。

4、聯繫實際,若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如何接待的?談談具體看法。

五、朗讀課文。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翻譯課文。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6

一、作者簡介: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彭城(現在江蘇徐州)人,文學家,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二、課文導讀:自古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於他們的美談,至今流傳。這裏,就有兩位這樣的兒童。讀懂這兩則故事,談談你的感想。

 三、題解:選自餘嘉錫《世說新語箋(jiān)疏》。

  四、掌握下列生字詞

yìxíngshěfǒuzāizhòu

無奕女期行捨去尊君在不哉驟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謝太傅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舉行了一次家庭聚會,和晚輩們(一起)講解詩文。

①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jùn)陽夏(jiǎ)(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爲太傅。②內集:家庭聚會。③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一會兒雪下得更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那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④俄而:不久,一會兒。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差不多可以比作空中撒鹽。”

⑤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的哥哥的長(zhǎng)子。做過東陽太守。⑥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他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被風吹起在空中飛舞。”謝太傅(聽後)高興得哈哈大笑。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這位女子就是謝太傅的大哥謝奕的女兒叫謝道韞,後來成了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⑦無奕女:即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⑧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xī)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一)評析:文章通過“詠雪”一事,以對比手法,充分顯示了謝道韞的聰穎機智。行文簡練,語言流暢。

(二)主題思想:勾畫了一幅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畫面,兩代人在富有文化氣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種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陳太丘和(一位)朋友約定一起出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①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yǐng)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②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③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日中:正午時分。

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可是)正午已經過了朋友還沒來,陳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等他走後那位朋友纔來。

④捨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⑤乃至:(友人)纔到。乃:才。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元方當年才七歲,正在門外嬉戲。⑥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zhǎng)子。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⑦尊君在否(fǒu):你爸爸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說:“父親等了很久您都沒來,已經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位)朋友就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和人約好一起出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⑧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委:丟下,捨棄。去:離開。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父親約定的時間是正午。(可是)正午您卻沒來,這就是不守信用;當作人家兒子的面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⑨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位)朋友聽後感到十分慚愧,就走下車來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屋裏去了。

⑩引:拉。○11顧:回頭看。

(一)評析:文章以生動的情節,傳神的對話塑造了陳元方這位少年的形象。面對父親的朋友失信失禮,他不卑不亢,據理力爭,終使“友人慚”,表現了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機智聰明的一面。對“友人”的刻畫也很成功。

(二)主題思想:是寫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的聰穎機智的,他小小年紀就知道維護父親的尊嚴,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研討與練習

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兩篇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1、《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第一問:略。第二問:兒女:古義指“子侄輩”,即“家庭中年輕而又輩分低的人”。今義指“子女”,即“兒子和女兒”。)

2、《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第一問: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作第二人稱代詞,可譯作“您”。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可譯作“您父親,您爸爸”等。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可譯作“家父,我爸爸”等。第二問:略。)

二、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常與“而、頃”等連用,可譯作“片刻,不久,一會兒”等。欣然:高興地。然:……的樣子。

2、撒鹽空中差可擬。擬:比,相比,比擬。這是古義。唐代以後纔有“準備,打算”的意義。

3、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比不上。

4、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乃:才。

5、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約定,約會。委:丟下,捨棄。

三、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爲哪個更好?爲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略)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7

學習目標:

1、順暢翻譯全文,並能用現代漢語複述故事。

2、領悟故事情節所包含的積極意義:誠信是爲人處世的重要原則。

3、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第一則《期行》)

一、自主學習:

1、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譯重點詞、句。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過:超過。顧:回頭看。委:丟下、拋棄。

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去。(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組結合課文註譯進行翻譯,並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友人末到,陳大丘就獨自走了。你是陳大丘,你會怎麼做?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這個“時年七歲”的孩子?

〈4〉“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爲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爲什麼?

〈5〉假如第二天陳大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麼?

第二則《乘船》)

一、自主學習: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俱:一起。幸:(古義:幸而、恰巧)、(今義:幸福)。尚:還。

輒:當即。可:肯、同意。舍:拋棄。守:難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當於“嗎”,表疑問。遂:於是,就。

本所以疑,正爲此耳: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因爲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組結合課文註釋進行翻譯,並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你怎樣評價他們的優劣?

3、比較《期行》和《乘船》有什麼不同?

4、比較《期行》《乘船》的寫作特點:

(《期行》行文簡潔,故事情節緊湊,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尋味。)

(《乘船》行文簡潔,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總結:

通過本文兩個小故事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什麼?

佈置作業。

圍繞對課文中所闡明的主旨——“誠信”,聯繫社會現實,結合生活實際以“誠信”爲題材寫一段話。

課堂檢測: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捨去(捨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4分)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4分)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爲哪個更好?爲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4分)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爲?(4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4分)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3分)

9、釋詞:(4分)

日中:()捨去:()

無禮:()引之:()

10、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4分)

11、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麼?(4分)

12、"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3分)

13、元方入門後,友人會怎樣?(4分)

答案:

1、劉義慶

2、⑴俄而:不久,一會兒⑵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⑷捨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通"否"⑹委:丟下,捨棄

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4、"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5、略

6、略

7、元方,語言和行爲

8、守信用、講禮貌。

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沒有禮貌;拉元方

10、"君與家君期日中,……則是無禮。"

11、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2、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爲表示抗議和蔑視。

13、略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學法指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兩名同學講述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

導入 : 同學們,在古代這樣的聰穎機智的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疏通句篇:《詠雪》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

教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

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結合書下注釋,自主學習,理解句意、文意。

四人一小組複述課文。

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也可由教師提出。

(1)謝家聚會吟詩,爲什麼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當時的氛圍是怎樣的?(輕鬆,溫馨)從哪裏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

明確: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爲“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2)“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爲誰回答得最好? 文末爲什麼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讚揚與敬佩)

明確:有人認爲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爲“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爲謝太傅爲“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五、拓展延伸

“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爲哪一個更好?爲什麼?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飛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華幼武《春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張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陸游《夜大雪歌》)

六、小結:本文客觀敘述了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雖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由衷地欣賞謝道韞以“柳絮因風起”喻雪,讚賞謝道韞的聰敏與才氣。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詠雪》

2、擴寫《詠雪》。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

詠雪

謝安:提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朗: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

道韞:改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第二課時

複習《詠雪》。

疏通句篇:《陳太丘與友期》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自讀過程中有疑問則舉手提出)——請學生試讀課文——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

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四人一組合作學習,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意,複述課文,質疑解惑。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君”是有禮貌的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2)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麼樣的人?

明確: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後,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爲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後,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爲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3)元方性格特點如何?

明確:從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徵。

(4)結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3、學生分角色朗讀並表演課文。

4、朗讀課文,爭取當堂成誦。

四、拓展練習:

1、解釋加粗詞語:(1)與友期行 不期而遇 (2)太丘捨去 去日苦多

(3)入門不顧 瞻前顧後 (4)下車引之 引吭高歌

(5)太丘捨去 捨己爲人 (6)則是無信 信口開河

2、翻譯句子:

(1)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撒鹽空中差可擬。

(4)未若柳絮因風起。

3、拓展閱讀:

王戎評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五、佈置作業 :

1、完成課後練習。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與友期 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9

教材分析: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學情分析:

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2、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3、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3、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

③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五、課堂總結:

六、佈置作業:

①完成課後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世說新語七年級語文教案10

【學習目標】

1.閱讀淺顯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學習重難點】

1、謝太傅對兩種不同的詠雪佳句到底有何評價?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後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學習過程】

(由 於文言文的特殊性,步驟可由老師靈活調配,時間暫不做明確規定。)

第一步:自學環節 (解決目標1)

1、學生聽讀課文:注意重點詞語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和節奏。

2、學生誦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

3、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雪驟 ( ) 差可擬( ) 柳絮( )

尊君在不( )

第二步:合作環節 (解決目標1、2,)

1、小組長檢查“自學環節”完成情況,並通過討論得出正確答案。

2、譯讀課文:結合課文下方的註釋,疏通文意。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 )內集( ),與兒女講論文義( )。俄而( )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 )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 )可擬(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 )行,期日中( ),過中不至( ),太丘捨去( )。去後乃( )至。 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 ),下車引( )之( )。元方入門不顧( )。

3、翻譯重點句子: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風起。

(3)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5)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4、小組討論:(解決重難點1、2)

①“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麼樣的氣氛?

②爲什麼“公大笑樂”? 我們可以從哪裏看出作者的傾向?

③七歲的陳紀“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第三步:展示環節,學生展示自學及合作學習成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解決難點1)

“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你認爲哪一個更好?爲什麼?

譯文: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 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在正午時分。過了正午,友人還沒有到,陳太丘就離開了。太丘走後,朋友纔到。元方當時年齡只有七歲,正在門外玩耍。友人就問元方:“您父親在家嗎?” (元方)回答道:“他等您很久您也沒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出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己離開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着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 ,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 元方卻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