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世說新語》兩則》(學案)(一)、(二)(語文版七年級)

《《世說新語》兩則》(學案)(一)、(二)(語文版七年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世說新語》兩則》(學案)(一)、(二)(語文版七年級)
《<世說新語>兩則》(學案)
課 題: 《<世說新語>兩則》 課 型: 講 讀 課時: 2課時
備課人: 徐 穎 備課時間:2017-09-11
一、學習目標 : 1. 瞭解劉義慶及《世說新語》2.積累文言實詞和特殊句式。
3. 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做到重禮守信。 4.學習一些刻畫人物的手法 , 提高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學習重點: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正確理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期行》、《乘船》中包含的爲人處事的道理
學習難點:正確理解詞語的意義及用法,能準確翻譯重要句子。
[教法學法]
運用文言文三步習讀法:即認讀、品讀、創讀進行教學。首先掃除文字的讀音障礙,特別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讀停頓;再在指導學生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創作意圖;第三步是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審美評價,鼓勵學生多角度審美,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二.教學用具:多媒體
課前準備:
(一) 給下面加點字注音:尊君在不( )華歆( )輒( )避難( )難之( )王欲舍( )攜拯( )( )
(二)用“/”爲下面語句劃開節奏停頓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②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③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⑤幸尚寬,何爲不可?”⑥後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⑦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⑧遂攜拯如初。⑨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三)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約443),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文學家。13歲時被封爲南郡公,後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此襲封爲臨川王。劉義慶自幼喜好文學、聰敏過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備受禮遇。著有《世說新語》,還志怪小說《幽明錄》。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東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
(四)根據課下注釋翻譯課文,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云: “索物於暗室,莫良於火;索道於世者,莫良於誠”,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則有關誠信的小故事《期行》。
二、預習檢測
1.給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並作解釋。
(1)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 (2)歆輒難之( )_________
(3)王欲舍所攜人( )____________ (4)遂攜拯如初( )_________
(5)寧可以急相棄邪( )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詞語。
(1)有一人慾依附( ) (2)幸尚寬,何爲不可( )
(3)陳太丘與友期( ) 4)太丘捨去( ) (5)既已納其自託( )
3.翻譯下面語句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翻譯:
②尊君在不?翻譯:
③非人哉!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譯:
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翻譯:
⑤幸尚寬,何爲不可?翻譯:
⑥後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翻譯:
⑦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翻譯:
⑧遂攜拯如初。翻譯:
⑨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翻譯:
4.文學常識填空
劉義慶:(403—約443),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時代)文學家。主要著有《 》、《 》,本文《期行》和《乘船》出自《 》,它是 時期“ ”的代表作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 (朝代)至 (朝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
三、 疏通《期行》句篇
1、 學生同桌一人讀一人翻譯。2、教師檢查學生疏通文意的情況
3、教師精講,重點點撥(文化常識:謙稱與敬稱)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有:愚、鄙、敝,卑,竊,臣,僕(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寡,不穀;(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佞、(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謙詞有:因爲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爲寡君。
〖敬稱〗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古人認爲皇帝當乘車行天下,於是用“駕”代稱皇帝。古代帝王認爲他們的政權是受命於天而建立的,所以稱皇帝爲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帝,就告訴在陛(宮殿的臺階)下的人,請他們把意思傳達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稱皇帝。(2)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3)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5)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稱年老的人爲丈、丈人,唐朝以後,丈、丈人專指妻父。(7)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爲先帝,稱已經死去的父親爲先考或先父,稱已經死去的母親爲先慈或先妣,稱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爲先賢。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爲太后,稱祖父爲大(太)父,稱祖母爲大(太)母。唐代以後,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爲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爲崇禎皇帝,稱玄燁爲康熙皇帝,稱弘曆爲乾隆皇帝。(8)對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10)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用“聖”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爲聖人,稱孟子爲亞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等。
4、 學生製作知識卡片
文言詞語:
通假字:
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五、課文內容分析:
1. 爲什麼陳太丘和友人都認爲是對方失約? 2.怎樣看待“元方入門不顧”?
3. 元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信”是立世之本,陳太丘的友人不守信,連七歲的小孩子亦知其不可,對他很不以爲然,“信”之重要性於此可見一斑,因此,我們從小要做一個重禮守信的人。
4.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六、短劇:第二天,陳天丘和友人在路上相遇,他們都能說些什麼呢?
七、當堂訓練:閱讀《期行》,完成1——4題。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期行( )(2)去後乃至( )(3)相委而去( )(4)引之( )
2.仿照例句,補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陳太丘與友)期日中,(友)過中不至。
①太丘捨去,( )去後( )乃至。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通過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樣的一個孩子?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請談談你對元方這一行爲的看法。



八、小結: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難行。
九、 佈置作業: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4題。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爲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①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②爲通好也。”元禮與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躇③。
【註釋】:①中表親戚:有堂表關係的親戚。②奕世:幾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樣子。
1.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隨父到洛(洛陽) B.爲司隸校尉(擔任)
C.既通,前坐(……以後) D.君與僕有何親(僕人)
2.對下面加點的名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文舉年十歲(孔融,孔子二十世孫)B.先君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陽(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陳韙(是皇宮裏的御用醫生)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僕與君奕世爲通好也。 。
②人以其語語之。 。
③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4.孔文舉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讓陳韙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一節課紿同學們介紹了文言文三步習讀法,大家還記得嗎?(回顧上一節文言文的學習方法)這堂課我們學習《世說新語》中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師既要測試一下你們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看看你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分小組學習《乘船》,教師巡視指導
1、小組交流學習方案(方案應有學習步驟的安排,有問題的設計和解答,還可以有疑難問題的提出)。
2、選定並修改完善學習方案提交班上交流。
3、按照確定的學習方案,小組合作學習,疑難問題可求助老師。
4、“'寧可以急相棄邪?”是設問還是反問?
5、 學生製作知識卡片
文言詞語:
通假字:
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文言句式:
三、設置問題由學生答題
1、個別提問: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中的“避”是什麼意思?
“幸尚寬”中的“幸”是什麼意思?
“王欲舍所攜人”的“舍”與“太丘捨去”“舍”意思一樣嗎?
2、共答題(1)作者創作這個故事,目的是讓人們明白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2)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你如何評價?
3、《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動作描寫,簡直像幾幅漫畫,你能根據故事的內容用筆畫出來嗎? 並讓學生表演這篇的情景
四、當堂訓練:
(一)根據課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輕諾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華歆重諾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荀巨伯探友 》完成後面問題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胡賊攻 ,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 ,子令吾去, 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 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 而還,一郡並獲全。
(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注:①值:適逢。②郡:城。③相視:看望。④敗義:毀壞道義。⑤一:整個。⑥班軍:調回軍隊。
1.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詞語。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 ) (2)賊既至( )
(3)遂班軍而還( ) (4)一郡並獲全( )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從荀巨伯的身上學到了些什麼?請寫出兩三點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胡賊“班軍而還”的原因是什麼?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期行》和《乘船》分別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做人道理?
《期行》一文告訴我們:做人要明禮誠信。《乘船》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六、佈置作業 (完成《學與測》)
七、板書

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