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七年級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熱愛生命》是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1906年創作的著名短篇小說。這部小說以雄健粗獷的筆觸,記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出人性的偉大和堅強。小說把人物置於近乎殘忍的惡劣環境之中,讓主人公在與寒冷、飢餓、傷病和野獸的抗爭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充分展現出人性深處閃光的東西,生動逼真地描寫出了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奏響了生命的讚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七年級語文《熱愛生命》教案

故事情節的傳奇性與具體細節的逼真性的高度統一,是這篇小說的最大特色。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了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體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獨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學追求。在寫法上,引導學生了解小說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在閱瀆中,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追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踉蹌、窒息、輾轉、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詞語。

2、瞭解傑克倫敦的人生及創作經歷。

3、把握小說富有傳奇色彩的情節結構。

  能力目標

1、體會小說細膩的心理描寫和逼真的細節描寫。

2、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徵意味。

  德育目標

體會小說主人公堅韌頑強、不畏艱險的性格特徵,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理念。

  教學重點

誦讀,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體會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小說的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傑克倫敦“善於刻畫毅力堅強的人們”(高爾基語),描寫細緻是課文的突出特點。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把握小說的情節結構,體會主人公的心路歷程。

2、研討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學追求,引導學生研討探究,理解小說的象徵意味,激發積極有爲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較法引導學生將課文與七年級下冊中的《偉大的悲劇》(茨威格)、《荒島餘生》(笛福)進行聯繫引申,在對照中更爲深刻地體會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感知情節結構,梳理主人公的心路歷程。研讀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徵意味。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演播美國西部風情及淘金圖片)

同學們,說起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我們自然會想到他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和拼搏中蘊蓄生命的北方小說。北極地帶嚴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堅強的人們,傳遞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說《熱愛生命》,去了解一個美國西部淘金者絕境求生的艱難歷程。(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傑克倫敦簡介

傑克倫敦(1876~1916)美國小說家,生於加利福尼亞舊金山一個破產農民家庭。他從幼年起就不得不出賣體力養活自己。他當過牧童、報童、童工、工人、水手。他還參加過1893年大恐慌中失業大軍組成的抗議隊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獄,罰做苦工幾個月。出獄後,他一邊拼命幹活,一邊刻苦學習,廣泛涉獵達爾文、斯賓塞、尼采和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曾考進加利福尼亞大學,一年後輟學。後來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熱的影響,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卻因病空手而歸,但帶回了北方故事的豐富素材。從此,他埋頭寫作,成爲“出賣腦力勞動”的職業作家。

傑克倫敦從1900年起連續發表了許多短篇小說,通稱爲“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描寫英國倫敦貧民窟和工人的悲慘生活《深淵中的人們》(1903)、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說《鐵蹄》(1908)等許多中長篇小說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和罪惡,有力地控訴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公開號召用階級鬥爭和武裝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傑克倫敦在不長的十幾年創作生涯中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大量文學報告集、散文集和論文。其中比較優秀的還有《荒野的呼喚》(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寧讚賞的《熱愛生命》(1906)。但是到了晚期,他逐漸脫離社會鬥爭,爲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滿足個人的物質享受也寫了不少粗製濫造的作品。1916年傑克倫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馬丁伊登一樣,在精神極度空虛和悲觀失望中自殺身亡。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小說情節結構,疏解下列字詞。投影:

嶝巖(chán):高而險的山岩。

踉蹌(liàngqiàng):走路不穩。

輾轉(zhǎnzhuǎn):①(身體)翻來覆去。②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錯。疵,缺點、毛病。

骸骨(hái)鰷魚(tiáo)窒息(zhì)

教師提示小說情節:

《熱愛生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夾着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佈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發現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後。舔着他的血跡尾隨着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着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爲了活着回去、爲了戰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鬥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思考:

小說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臨着哪些生死考驗?他爲什麼能超越極限、戰勝病狼而頑強地生存下來?

學生篩選、概括,教師點撥:

主人公所面臨的生死考驗有飢餓、惡劣的天氣(“接下來是幾天可怕的雨雪”)、個人體力的極度虛弱、傷病以及野獸的威脅(“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戰勝這些並頑強地生存下來,是因爲他堅韌頑強,不畏艱難險阻。他雖然身體衰弱無比。並且時常處於昏迷之中,卻有着驚人的意志力。在這場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至死搏鬥中,人的偉大與堅強也最鮮明地體現了出來。作品所要弘揚的正是這樣—種硬漢精神。

3、學生重點研瀆小說最爲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後的格鬥。體會主人公堅毅頑強、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說的象徵意味非常濃厚,這是西方許多文學作品的藝術特點。清揣摩文中顯著的象徵物“狼”的隱喻。

學生合作探討,教師明確:

傑克倫敦“爲生存而拼搏”並獲得成功,他喜歡用”狼”自比,小說中的場景構設無疑是他對社會進化論思想的體現。艱難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隨其後的飢餓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臨的選擇是簡單而清晰的:要麼戰勝對方生存下去,要麼被對方戰勝,淪爲犧牲品。主人公以他堅毅勇敢的性格和頑強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後搏鬥中取勝,成爲真正的“強者”。小說啓示人們,生命是神奇而寶貴的,只有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才能讓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險惡的自然環境與自然力量的一種隱喻。

4、學生聯繫《偉大的悲劇》(茨威格)中探險家斯科特歸途覆沒和《荒島餘生》(笛福)中魯濱孫荒島求生的經歷,深入領會小說的深刻意蘊。

  四、研讀,體驗延伸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故事情節的傳奇性與具體細節的逼真性的高度統一,可以說是這篇小說的最大特色。一方面,這篇小說的整個故事情節都帶有傳奇色彩。作者將主人公安置到一個困苦險惡到極點的生存環境中,讓其經受着一般人難以想象的考驗;另一方面,這又是一篇極爲逼真的小說,我們在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很難找到人爲編造的痕跡,作者準確地摹擬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與意識活動、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個疲憊、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艱難求生過程,其“真實性”可謂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2、請學生繪聲繪色地講出在其他書刊或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類似的人或動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灘等。

教師出示小短文《面對逆境》,請學生感悟生活哲理。

面對逆境

林景雲

兩年前看到一篇動物哲理短文讓我記憶深刻。故事是這樣的:一隻山羊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井很深,山羊竭盡全力也無法脫離困境,它不停地呼救卻無濟於事。幾天過去了,山羊已經精疲力盡,只能閉着雙眼等待厄運降臨。忽然,一陣嘈雜的聲音傳來,一羣人帶着鐵製工具來到井邊,山羊頓時看到一線生的希望,用僅有的一絲微弱叫聲以示求救,可是來不及了,井外剷土的聲音淹沒了一切,土掉在山羊身上時,它只能無助地哀鳴,不一會兒土堆埋沒半個身體,山羊忽然不作聲了。它用勁抖落背上的灰土,奮力將四蹄抽了出來,接着每落下一把土,山羊都把它結結實實地踩在腳下。枯井裏的土越填越高,山羊離井口越來越近,它抖擻精神跳出“死亡陷阱”,從容地走向大自然。

山羊在瀕臨絕境中。憑着自己的力量與機智擺脫了死神,的確令人歎服。無論是人或動物。一種與生俱來的求生慾望在危急時刻就會煥發巨大原始潛能,創造生命的奇蹟,所謂“急中生智”“絕處逢生”,這是逆境中求得生存的本能。逆境可以磨鍊人的意志,激發人的聰明才智與內在潛力。身處逆境可以更懂得成功的艱辛,更經得起失敗的磨礪,他們將壓力變爲動力,在不懈的奮鬥中創造人生價值,在辛勤的耕耘中獲得豐收的碩果。

3、學生有感情誦讀全文,體驗反思生命價值。

投影小說開篇詩作:

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財富,

活過並經歷痛苦;

能做到這一點也就不錯

即使輸掉了最後的賭。

  五、課堂練習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石縫間的生命(節選)

林希

①石縫間那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②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採擷的種子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杷最後一線生的希望寄託在這一線石縫裏。儘管它們也能從陽光裏分享到溫暖,從雨水裏得到溼潤,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着的現實該是多麼嚴峻。

③於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蹟,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只有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你生存該是多麼艱難;更有的。它們就在一簇一簇瘦葉下自己生長出根鬚,只爲了少向母體吮吸一點乳汁,便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如果這是一種本能,那麼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麼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爲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團一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們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長得那樣茁壯,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卻光澤。它們已經不能再去爲人們作佐餐的鮮嫩的野菜,卻默默地爲攀登山路的人準備了一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這樣地被環境規定着,又被環境改變着,適者生存的規律儘管無情。但一切適者就是戰勝環境的強者。生命現象告訴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爲令人讚歎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裏,還生長着參天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峯巔,只有那盤結在石崖上的樹根無聲地向你訴說,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麼艱難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於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麼,世界上就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爲永遠的死寂。

⑧願一切生命不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悽悽艾艾。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

⑨石縫間頑強的生命,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更是美學的,它向你揭示出笑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⑩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1、“生命的本能是多麼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爲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對這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生命的尊貴、輝煌壯麗。在於野草青青、綠遍山山嶺嶺,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顯得輝煌壯麗。

B、在於環境無論怎樣艱難,都頑強不屈地生長。

C、是相對於無生命的岩石而言。生命是有機體。岩石扼制不了生命,生命卻征服了岩石。

D、在於落在石縫間也能生長,倘在肥沃的大地上,就更加旺盛繁茂,輝煌壯麗。

2、“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着……生命就是拼搏”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3、松柏的形象包含着什麼樣的情和理?

4、“願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悽悽艾艾”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5、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尋求最艱苦的環境”應如何理解?

6、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樣一個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7、從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結構安排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

1、B

2、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對適者強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爲不知拼搏就會被淘汰。

3、山石間的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徵,是一切生命的榜樣。在任何困厄的境遇中,只要頑強不屈地拼搏,足可以創造出神奇輝煌的業績的,作者刻畫松柏的形象抒發了崇敬、讚歎之情。

4、如果命運把你安排在非常艱苦的環境裏,也不必悲觀消沉,而要樂觀頑強,奮力拼搏。

5、最艱苦的環境最能錘鍊人,它能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

6、無論環境怎樣困厄也無所畏懼。要永遠蓬勃向上,面對人生。

7、層層深入地把石縫間生命的奇蹟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題。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還在,只要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環境也能重生。這就是課文告訴我們的一個簡單而實用的道理。爲了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我們熱愛生命吧!讓我們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輝,讓我們爲自己擁有堅強而美麗的生命而自豪。

  七、佈置作業

閱讀汪國真的《熱愛生命》,選取獨特的視角、或內容、或寫法,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熱愛生命

汪國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書設計

熱愛生命

傑克倫敦

“這個人”:堅韌頑強、不畏艱險

飢餓

惡劣的天氣

個人體力極度虛弱

傷病

野獸威脅

“狼”隱喻險惡的自然環境與自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