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下冊《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最後一課》的高潮部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我盡力迴歸到韓麥爾先生當下的心情,用心去讀這一句話,力圖創設一種情景,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學生隨我一起走近韓麥爾先生,似乎也觸摸到一點,最後一課》的靈魂。可是後排竟有幾位學生在竊笑,我沒有責怪他們,因爲他們沒有真正走進韓麥爾先生的內心世界,沒有與他的心靈形成共鳴。

我問學生:韓麥爾先生究竟想說什麼?那是怎樣的難以言壯的痛苦?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頭洶涌澎湃?請你做一回韓麥爾先生,說出他沒有說出的話。

學生這下可忙開了,或爭論、或沉思、或口中唸唸有詞……

生1: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你們要永遠記住法語,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是我們民族的根,記住她就有了根,誰也不能使我們屈服。

生2: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雖然我走了,但我今天把愛國的種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們心中生根發芽。

生3:我——我——我的孩子們,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在應該好好教育你們的時候卻不負責任,我愧對你們!

生4: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不要悲傷,不要絕望,留着一份信仰,那就是對法蘭西的愛。

生5:我——我——我的孩子們,這是最後一課,卻是你們人生的起始課,你們將從這裏走向成熟。……

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這裏有主旨的多義性以及解讀的生成性,與小弗郎士一樣,他們也在經歷人生的一課:面對失去,我們該怎樣,一個人的心靈是如何成熟的,什麼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懺悔意識等等。

我說:既然意蘊是如此豐富,你們不妨一一添出來。

一位學生表示反對:韓麥爾先生欲言又止言不成句,更能體現他複雜的心情,可謂百感交集。另一位學生補充:語言只是冰山一角,人的內心纔是海洋,說不出來才顯得他痛苦之深、愛國之深、悔恨之深。

一位學生又說:這是無聲勝有聲,說出來反而索然無味。

思考:語言比讀法不同於語言分析與單純的表情朗讀,他通過詞語的增刪、句式的變換,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在比較中,獲得一種思想的頓悟,比如主旨的多義性以及解讀的現場生成會紛至沓來;通過語言的增刪、句式的變換,體味原文的妙處,獲得一種雋永的回味。語言的玩味,應集中在重點段落和關鍵語句上,尤其是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或增或減,精心設計;竅用甚至“創造”一些用以比較、參照的詞句,在比照朗讀中,優劣高下,彰明昭著,達到選詞(句)知文的效果。可見,這種變式朗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又有有效方法。

片斷案例一:

教室裏鴉雀無聲。“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小陸同學滿懷感情的朗讀深深感染了同學。

“當、當、當……”錄音機裏突然傳出了敲鐘聲,沉重,遙遠。趁同學驚詫之際,我出示一張韓麥爾先生寫完“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後的彩色圖片,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觀察,仔細閱讀,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課堂上莊嚴肅穆的場景,描述韓麥爾的神情、語言、動作以及他內心的痛楚和期望,描述此時此刻小弗郎士的心情和感受,說明這個場景在“最後一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觀察,閱讀,情不自禁地朗讀,極其認真地尋找“驚人”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看法——

生1: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場景,真的,令人心碎!

生2:教堂的鐘聲,祈禱的鐘聲,普魯士兵的號聲,是驅趕韓麥爾出課堂出學校的最後信號,所以他難過到極點,臉色慘白……

生3:他心裏亂極了,他要和同學們作最後的告別,但痛苦使他的喉嚨哽住,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的朋友們啊”,說明他對同學,對鎮上的人愛極了,留念極了。

生4:他只向學生做了一個手勢,話也不說,其實,坐在課堂裏的人心裏都明白,韓麥爾被迫離開學生,離開家鄉,痛苦極了,我覺得這裏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生5:寫“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的情景激動人心。這是韓麥爾使出全身的力量寫的。他把喪失故土的痛楚,把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對恢復失地的嚮往和信念,都聚在裏面了。

生6:韓麥爾的神情、寫的字使小弗郎士更加震動了,他從沒有這樣敬仰他的老師,老師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使他感動不已。

生7:這個場景是《最後一課》的高潮,我要是小弗郎士,這一課我真的永遠忘不了。

生8:我不是小弗郎士,我也忘不了。

……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分校李建媛

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勘稱一篇愛國主義的宣言,至今仍爲人們傳誦。但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卻考慮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們能找到與文章的情感共鳴嗎?如果沒有感情上的認同,沒有調動起他們學習文章的情緒,那麼對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徹又有何用?如何先創設一種情境,讓孩子們飽含激情地去學習這篇文章呢?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網上資料整理,我決定打破一貫的從背景入手的傳統導入形式。

我開頭沒給他們講普法戰爭,而是談抗日戰爭,講日本在佔領我國的領土時,除了燒殺搶掠的罪惡行徑外,還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讓中國人學日語,讓中國人徹底忘記自己的祖先,成爲他們的奴隸,然後詢問:“你們覺得他們的做法能行得通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答:“不能,我們中國人怎麼能成爲他們的奴隸呢?”又有學生意猶未盡的說了句:“小日本,辦不到!”我一聽,情緒有了,就繼續說:“是啊,有多少中華兒女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爲了祖國的語言不被玷污而犧牲了性命,因爲他們愛自己的國家、愛祖國的語言,我們不也一樣嗎?”學生們沉默了。我順勢引入新課:“其實,不僅是我們,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樣的,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體會一下法國的阿爾薩斯人在即將失去說法語的權利時候的痛苦與悲憤吧!”

這個導入使學生入境了,他們聽得格外認真,而且給人感覺是,他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懂事了。

這也讓我認識到,如何調動孩子們學習文章的情感在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比讓他們從寫作手法等文學角度來理解文章更能提高他們的鑑賞能力吧。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學校黃奕孌

《最後一課》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說,主題表現深刻,藝術手法生動,我很喜歡。可從教近10年,這篇課文教了幾遍,每次教完後都有很多遺憾。這一次在新課程理念的啓發和引導下,重新接觸這篇課文,終於找到問題所在:害怕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會,所以凡是教參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視,都想教給學生,造成滿堂灌,吃力不討好。再就是拘泥於教參,被教參縛住了手腳,自己反而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教學設計和創新了。這一次參賽,我特地選了《最後一課》,並且決定在平時較“靜”的七⑴班上,就是想對過去的教法做個修正,給自己一個挑戰。

考慮到教參僅僅是個參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點。課前我把課文翻來覆去讀了好多遍,對上課內容做了大膽處理:

第一,去除旁雜,突出重點:這是學生上中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所以我決定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整節課僅圍繞着小弗朗士作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深入共感,激發共鳴:初一學生與小弗郎士年齡相仿,班上不少同學就像最後一課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樣:天真幼稚不懂事,學習不認真自覺,甚至有厭學情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已經大概瞭解了《最後一課》的故事情節,或許你與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樣,也有過厭學的時候。討厭學校,討厭課本,害怕被老師提問,現在老師問你:假如有一天,外敵入侵,家園淪喪,不再允許你學祖國的語言,也不再允許你說母語,那麼,你將如何面對?

第三,全面參與,動腦動筆:中學語文考試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和作文能力,可是,通過一個多學期的瞭解,我發現現在的這批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相當差,不少同學沒辦法用恰當得體的書面語言把心中想說的話描述出來,鑑於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熱鬧,設計了爲課文做旁批,發揮想象力,對課文進行創造性續寫這些既動腦又動筆的環節。

第四,水到渠成,暢談感想:中國自古講究“文以載道”,所以,當學生通過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最後一課,不僅使小弗郎士變懂事了,更喚醒了他的愛國熱情。那麼,你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麼有益的東西?沒有生硬的說教,學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東西”,“熱愛祖國,就要熱愛祖國的語言,學好祖國的語言”等體會。

就這樣,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根據小說故事情節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了。

可是,遺憾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熱烈。而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爲課文作旁批之後,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度變化只想到由於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後的教學當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