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觀滄海》學習指導與練習題

《觀滄海》學習指導與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觀滄海》學習指導與練習題

《觀滄海》學習指導與練習題

  學習指導

1.解題:題目是什麼意思?“滄海”的“滄”字怎麼解釋?題目能不能換成“觀大海”?

明確:滄,是暗綠色“滄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換

2.理解內容

提問:開頭兩句交代了什麼情況?“東臨碣石”的“臨”作何解釋?

明確:交代了作者所處的地方和來此的目的“臨”作“登臨”講

提問:根據這個開頭我們可以判斷,下文將要寫什麼內容了?

回答:寫觀海所見的情景

提問:下文到哪一句爲止是寫作者所見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爲止

提問:實寫觀海的詩句一共有6句,所寫的內容和角度有什麼不同?

明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盪,後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接着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了大海的雄偉氣勢“洪”,大的意思很明顯,這兩句是照應上文“水何澹澹”而寫的這一層6句詩,結構非常嚴密,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心

提問:“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麼意思?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寫什麼內容?

明確: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滄海中運行;夜空中燦爛的銀河,好像是滄海里映上去的很明顯,這不是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而是他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所產生的奇特想象

啓發:作者寫觀海的內容到這裏結束了,我們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來回味一下:作者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作者筆下的滄海有怎樣的特點?再聯繫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想象,我們不難體會,作者筆下的滄海氣勢雄偉,胸襟開闊根據“提示”我們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他剛剛平定烏桓,回師中原,這正是他躊躇滿志的時候面對着波瀾壯闊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發了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豪邁情懷特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幾句詩,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來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

主旨: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抒發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3、欣賞詩歌

(1)這首詩看似寫景,實則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構思獨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偉的藝術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寬廣胸懷和豐富的想像力,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

(2)賞析詩歌結構(“觀”字)和動靜結合的寫法

題目爲“觀滄海”,全詩以哪個字統領全篇?作者觀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動的,哪些是靜的?

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滄海-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漢

海水盪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

解釋:最後兩句是一般的結束句

4.分析韻律

本詩爲四言樂府詩,韻腳爲“峙”“起”“裏”“志”等字,可見押的是“i”韻

  練習題

一、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1. 東臨碣石 臨:

2. 水何澹澹何:澹澹:

3. 山島聳峙聳:峙:

4. 星漢燦爛 星漢:

5. 幸甚至哉幸:至:

二.閱讀理解,完成下列練習題

(1)從詩的體裁上看,這是一首;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詩

(2)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的 家, 家,詩人

(3)詩中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其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 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抒發了詩人 的感情,可見其博大的胸襟

(4)本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

答案:

一(略)二、(1)樂府詩 抒情詩 (2)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曹操 (3)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以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建功立業統一天下(4)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誡子書》導學案及練習附答案

2.第21課《誡子書》同步練習題

3.《誡子書》精選習題(含答案)

4.《誡子書》導學案及練習附答案

5.(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誡子書》教學案

6.《誡子書》 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7.初一上冊《誡子書》說課稿及教學設計

8.《誡子書》教學資料:諸葛亮相關資料大全

9.人教七上:《誡子書》教學設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