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老北京的小衚衕》教案設計(附反思)大綱

《老北京的小衚衕》教案設計(附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老北京的小衚衕》教案設計

《老北京的小衚衕》教案設計(附反思)

  教學目標:

1. 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小衚衕魂牽夢縈、難以割捨的深情。

2. 瞭解文章通過一兩個生活側面,反映老北京小衚衕裏生活特點的寫法。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小衚衕魂牽夢縈、難以割捨的深情。

 教學難點:

品讀文本,理解老北京的小衚衕是作者的“根”之所在,“我”懷念北京的衚衕生活,也是“我”尋“根”的一種表現。

 教學過程:

1.文章的題目是“老北京的小衚衕”,請同學們帶着問題讀課文,通過哪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的是“老北京”的小衚衕?作者又爲何稱北京胡同爲“小衚衕”呢?

A、叫賣聲是老北京時代的一大特色。

B、從孩子們的玩具和遊戲內容也能看出是老北京。

C、從文中的一些稱呼可以看出,如:少爺、小姐、老爺、太太。

D、從衚衕裏的一些生活細節可以看出,如“鋦盤鋦碗”,現在還有嗎?

……

從12自然段的“倫敦英格蘭銀行旁邊就有一條窄窄的‘針鼻巷’,很像北京的衚衕”,看出北京的衚衕也是“窄窄的”小衚衕。

2.剛纔同學們都是從作者所寫的衚衕生活來推知作者所寫的是“老北京”的小衚衕,我們不妨再讀文章的5-10自然段,看看作者主要寫了哪些衚衕生活?(生活在上海的學生對北京的衚衕比較陌生,展示幾張北京胡同的圖片。)

A、衚衕裏的叫賣聲。

(從作者對衚衕“交響樂”的描述中,你體會到老北京的小衚衕生活有哪些特點? 豐富,和諧(或有趣、安寧)。

B、兒時豐富多彩的遊戲生活。

【看看作者是什麼時候寫的這篇文章,1993年,當時作者已是83歲的高齡,回憶起兒時的衚衕生活依然是那樣的清晰,如數家珍,此處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衚衕生活的喜愛之情。】(並穿插落實一些生字詞的讀音。)

3.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爲什麼要在文中回憶這些衚衕生活?

明確:

A、作者通過對老北京的衚衕一兩個生活側面的回憶,表達了對老北京胡同生活的眷戀。

B、更因爲北京的衚衕是作者的“根”之所在。

(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文章開頭三段,明確北京的小衚衕也是作者的“根”之所在,簡介美國黑人的《根》,引導學生思考“根”是什麼?往大處說,祖國也是每個中國人的“根”。)

4.作者寫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目的還有什麼?

“但願北京能少拆幾條,多保護幾條衚衕”。

A、因爲北京的小衚衕不僅是“我”的“根”,也是很多老北京的“根”,要留住東方味道,就得保護北京胡同,給它們加固。

B、背景:有些國家的城市現代化搞得太猛,需要我們引以爲鑑,以免重蹈覆轍,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最後一部分,注意一些字詞間作者流露的感情。北京的一些小衚衕是不是也在遭受獅城小衚衕的“厄運”?(放《菊兒衚衕》視頻,瞭解九十年代北京小衚衕的處境,北京正處在舊房改造階段。)

  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 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觸最深的一點,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200字)

2.寫北京胡同的文章還有很多,比如汪曾祺的《衚衕文化》等,你不妨到書店或網絡上查找一下,增進你對北京胡同的瞭解。

  附《老北京的小衚衕》教學反思一篇

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內容豐富,有思鄉、有衚衕的生活、有衚衕的文化、有保護民族文化的呼籲等。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本單元的主題,本文的教學重點爲“重點:品讀語言,理解老北京小衚衕生活的特徵。難點:理解作者對老北京小衚衕的難以割捨的`深情。”教學時應圍繞“衚衕裏從早到晚是一闋動人的交響樂”這一描述進行朗讀、品析,體會小衚衕獨特的風土人情。

一、教學難點的把握

初步選定這篇文章時,是被這篇文章濃濃的文化氣息吸引,真正備課組織教案時卻發現這篇文章比較“深”,對於七年級學生難以理解,如衚衕文化隱藏於叫賣聲、兒時遊戲等日常生活中,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比較難理解。因此我將課堂重點放在品讀語言,理解老北京小衚衕生活的特徵上。課前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複習,因此課上語言品讀比較順利,學生抓住5——10節中有特色的語言進行品讀。如:“最動人心絃的是街頭理髮師手裏那把鐵玩意兒,嗞啦一聲就把空氣盪出漾漾花紋。”“北京的叫賣聲最富季節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兒大甜螺螄’,夏天是蓮蓬和涼粉兒,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噴噴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熱火’。 ”“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吧。”“反正也能飛起,襯着藍色的天空,大搖大擺。小心坎兒可樂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班級部分同學朗讀有特色,因此這部分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但在難點把握上本人卻有點避重就輕了,在理解主旨時我並沒有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難點,只是強硬地將“傳統文化”塞給了學生,評課時很多老師也客觀指出這個問題。

第三次上該課時,我吸取教訓在5——10節品讀語言時便幫助學生指出該部分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巧妙地爲主旨做鋪墊。事實上,這部分不少內容確實是傳統文化的內容,如:文中涉及的京劇,文中的一些遊戲。這樣在點出文章主旨時便沒有那麼突兀。在今後教學中應儘量避免硬塞給學生某一內容而水到渠成地傳授。

二、教學環節的把握

初備課時,總想着公開課應該有創新,應該出奇制勝,但絞盡腦汁卻發現這樣的文章創新挺難,最終還是採取了最傳統的塊狀教學法來完成本課教學,自我感覺教學環節挺流暢,從整體對衚衕的把握到具體衚衕生活的品讀最後文章主旨的挖掘,也許這樣富有文化氣息的文章適合傳統的形式也許本人才疏學淺並未找到更新穎的教學形式,有待今後不斷研究創新。但在備課過程中教學環節的過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常教學環節習慣了隨便導致在開課時才發現原來每個過渡都需要精雕細琢,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感覺,還是平時多下功夫吧。

三、材料爲教學目標服務

在研讀、準備該文章時準備了一些資料:汪曾祺與毛志成的兩篇有關北京胡同的文章,菊兒衚衕的視頻資料以及文章中的一些自己理解的細節,對於這些“千淘萬漉”的精華當然希望課上能全部用上。因此開課時我請學生課前閱讀兩篇文章,希望學生能加深對衚衕的理解,併爲本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在上課時這兩篇文章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爲本人使用過度有點本末倒置的嫌疑。如在理解《老北京的小衚衕》的主旨時我計較了三篇文章作者對於北京胡同拆與留的看法,出發點很簡單:通過比較閱讀發現作者蕭乾對北京胡同深厚的情感,但該環節的處理似乎不太恰當。也許我可以播放因爲時間關係而未播放的菊兒衚衕的片段,根據實際情況談談自己對於北京胡同“命運”的看法。不管如何,我們在備課時應該多動腦勤查閱資料,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合理處理這些課外資料。

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雖然該課本人已經三次教學,但每次總有那麼一點遺憾,也許成功便在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