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優秀教案「彙編」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優秀教案「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優秀教案1

 教學目的: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優秀教案「彙編」

①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提倡人們在生活中應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

②理解文章的說理方法。

③學習議論文嚴謹的思路,緊密的結構。

 教學重點:

掌握文中以舉例論證爲主,結合引用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靈魂”的內涵,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淨化心靈,提高修養。

教具準備:

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作 業:見自測

板書設計: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周國平

提出論點(第1段)——舉例論證(第2—5段)——表達期望(第6段)

提出問題 — — 分析問題 — — 解決問題

時間 教學過程

 一、 導向:

1、導語:

讓學生講述”爲真理而戰”的名人的故事引入。

2、揭示目標:

①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提倡人們在生活中應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

②理解文章的說理方法。

③學習議論文嚴謹的思路,緊密的結構。

  二、 自學:

1、自讀課文後,把文中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的左邊,認識的同學就把拼音註上去。

蘆葦(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攜(xié) 嘈雜(cáo) 沐浴(mùyù) 緬懷(miǎn) 萎縮(wěi)

2、積累下列詞語:

①平庸②顯赫③賢哲④緬懷⑤沐浴⑥嘈雜⑦揣摩⑧平凡卑鄙⑨無足輕重⑩赫赫戰功

3、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簡介: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出版各類著作二十多種,其中《人與守恆》《守望的距離》《妞妞——一個父親的雜記》《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等產生了極大的反響,是當代具有號召力的學者、作家。1945年生於上海,先後就讀於上海市(紫金小學、成都中學、上海中學)和北京大學哲學系。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博士學位。現在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院工作。

背景資料:

4、感知內容:

①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是怎樣提出的?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是通過名言的申說提出自己的觀點。

②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結構把本文劃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論點——人的高貴在於有靈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舉事例證明——賢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內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達期望——願人們保持着純正的追求。

③“布魯諾因堅持自己的學說,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爲‘異端’燒死在羅馬廣場。”這例子同樣能證明本文的論點,能否把第三段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例子換成布魯諾的?爲什麼?

不可以。因爲作者選取的三個事例,有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換成布魯諾的就跟第歐根尼的例子重複。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來做事實論據,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論據。論證很嚴密。

④有人說,第五段少女讀書的例子鮮爲人知,做事實論據不合適,你認爲呢?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重點讓學生明白運用事實論據應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三、 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

過程:學生先獨立選擇探究品味點,思考批註,然後在小組內探究、討論、交流。

1、學生讀第一段課文後賞析。(出示小黑板)

①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瞿秋白有這樣一句名言:“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軀殼,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軀殼又有什麼用處?”你是怎樣理解這兩位思想家的名言的?試加以闡述。

這兩位思想家都強調了人最爲寶貴的是有能思想的靈魂。與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

②你認爲人的高貴體現在哪裏?你能說說具有哪些特點才能稱得上高貴嗎?

人的高貴主要體現在精神的高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爲名利纏身,不懼權勢,不畏強暴邪惡,關注自身修養,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從平時閱讀過的文章中,摘錄幾句論說人的靈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例“一個人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實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質生活差些,困難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2、文章如何將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的?

第二段,舉例阿基米德和第歐根尼進行說理。兩個例子的角度又各有側重,一是生命將被別人奪取的時候,一是在地位顯赫的人物要提供幫助的時候,這樣就豐富地展示了賢哲們靈魂的內涵。精要的議論揭示了所舉事例蘊涵的道理:在這些有着豐富內在世界的偉人面前,無論是奪取生命的屠刀,還是至高無上的亞力山大大帝,都是那麼無足輕重,不屑一顧;在這些有着高貴靈魂的偉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麼的毫無價值

第三段舉一位作家的例子進行論證。它不是單純的舉例,而是把舉例和引用緊密相結合。既以王爾德本身的行爲爲例,又以他的名言爲據。側重闡述獻身於文選藝術的人,總是把它們看做寄託自己靈魂的所在。

第五段先敘說一個少女在車廂中專心讀書的例子。

總結:文章舉例注意選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側重,事例的敘述突出重點,並且運用簡要的分析,將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四、 質疑:

再讀課文,自由設置疑問,師生共同探究,合作解決。

 五、 自測:

1、誦讀課文,加深理解和感悟。

2、將你所收集的材料和學習本文後的體會整理成文,組織成一篇演講稿。

3、從自己的記憶裏,選取一則“會閃放出動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數150字左右。

 六、 自結:

學完課文,你覺得一個人靈魂的高貴體現在那裏?假如把“高貴”改爲“高尚”,好不好?

一個人靈魂的高貴體現在:A有思想B有豐富的精神財富C有一種純正的追求。

把“高貴”改爲“高尚”不好。因爲“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內容主要不是提倡一個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較高的審美趣味,“高貴”雖然也指人的品質,但說人的高貴,又不限於品質這一個方面,本文的“高貴”主要強調的是人要“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優秀教案2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議論文——《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作者周國平,當代學者,散文家。讀者對他的評價是,用散文筆調來書寫哲學思考,

用哲學思考來貫穿文學寫作。

  二、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

1、文章的觀點是什麼?

兩個“子問題”:

①這一觀點在文中有怎樣更詳盡的表述?

(我們當然也不能否認肉身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貴卻在於他有靈魂生活。作爲肉身的人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惟有作爲靈魂的人,由於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分出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

明確: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我們當然也不能否認肉身的必要”,退一步說理,以退爲進,使說理辯證,又因其辯證而更具有說服力。)

②作者針對什麼現象提出這個觀點的?

(人在年輕時多半是富於理想的,隨着年齡增長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於生存鬥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

明確: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在於關注內心世界。

2、你最欣賞的事例是什麼,用一兩句話簡述理由。

爲了論述這個觀點,作者選取了幾個事例,從不同的角度對論點進行論證。請選擇你最有感觸的一個事例,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的理解。

(根據學生回答,給出五個事例標籤,並排序。)

 三、細部研讀

1、阿基米得與第歐根尼都是古希臘的,是否重複?

阿基米得:

這是請求,也是怒喝,是痛惜,也是蔑視,更是對科學瘋狂的癡迷與令人驚異的執着,可參考他的另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翹起”

第歐根尼:

靠乞討爲生的窮哲學家,寄身在一隻木桶裏,被市民稱作狗。

兩千多年前的一天,亞歷山大巡遊某地,遇見正躺着曬太陽的第歐根尼,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紹:“我是大帝亞歷山大。”哲學家依然躺着,也自報家門:“我是老狗第歐根尼。”大帝肅然起敬,問:“我有什麼可以爲先生效勞的嗎?”哲學家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亞歷山大就乖乖地走了,他邊走邊對侍從說:“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就願意做第歐根尼。”

在一次航行中,他被海盜俘虜,海盜把他送到奴隸市場上拍賣。拍賣者問他能做什麼,回答是:“我能做人的主人。”他指着一個人說:“把我賣給這個人吧,他需要一個主人。”又朝那人喊道:“嗨,你過來,你必須服從我!”這個人當真把他買下,帶回了家。第歐根尼當起了家庭教師和管家,把家務管得井井有條,教出的孩子個個德才兼備,因此受到了全家人的尊敬。他樂於做這個角色,一些朋友想爲他勸他別再當奴隸了,被他罵爲蠢貨。他的道理是,對於像他這樣的人,身份無所謂,即使身爲奴隸,心靈仍是自由的。

人在世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無非是陽光——陽光是一個象徵,代表自然給予人的基本贈禮——自由。誰擋住了陽光?亞歷山大——亞歷山大也是一個象徵,代表權力、名聲、財富等一切世人所看重而其實並非必需的東西。不要擋住我的陽光——不要讓功利擋住自由,不要讓習俗擋住本性,不要讓非必需擋住必需。

在死亡面前,能做一個高貴的人是不容易的;但權威面前,能固守自我顯得更不容易,從這意義上說,第歐根尼的事例是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闡述了“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兩者關係:

兩個例子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自己執著的精神追求,“不要踩壞我的圓”“不要擋住我的陽光”,含義是“不要影響、干擾我的思想”。 在這些有着高貴靈魂的偉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麼的毫無價值。

兩個例子有所側重,一是在生命即將被人奪取的時候,一是在地位顯赫的人需要提供幫助的時候,這樣就更豐富地展示了賢哲們靈魂的內涵。

(板書:生命、權貴)

2、“讀書少女”事例與“看畫青年”事例可否調換順序?

由點到面(一個少女,許多青年畫家),這是寫作的常用技法,也是論證中常用的一種邏輯順序。

“點”應該寫得詳細、生動;“面”可以簡要、概括。

“躲”“全神貫注”“不時”寫專心,“鬧哄哄”“嘈雜的人聲”從側面進行表現,“彷彿沐浴在一片光輝”是比喻。

“她彷彿沐浴在一片光輝中”,多麼聖潔的一幅畫。那個少女,是“我”心中的所愛,她不亞於面對羅馬軍人的阿基米得、面對亞歷山大的第歐根尼。世俗像一張大網,像惡魔一樣吞噬着人們的心靈,少女的執著是千百個固守精神家園的代表,她的形象更是一種理想境界的追求。

(板書:環境的惡劣、經濟的困厄)

3、“王爾德”事例可否去掉?

在他的墓碑上,王爾德被譽爲“才子和戲劇家”。這位19世紀最偉大的英國文學家一生經歷了大起大伏,時而如日中天,時而一落千丈。在臨死的時候竟會一文不名,連房租都得由朋友代付。

結合“才華”(這裏應理解爲自己精神和靈魂所寄託的一切。獻身文學藝術的人,總是把它們看做寄託自己靈魂的所在)一詞的理解。

明確:前兩個事例是說人要有精神、有靈魂,王爾德的事例是說,這種精神、靈魂要有所寄託。這一事例使靈魂一詞具體化。而“讀書少女”與“看畫青年”的事例則論述了人應該如何才能達到高貴——要有純正的追求。

板書(財富)

 四、讀寫拓展

中國古人中有這樣高貴靈魂的人嗎?請舉一例。

如果把王爾德的事例換作陶淵明的例子,應該怎麼寫?

陶淵明中年後迫於生計,一度出來做官。當他在做彭澤令的時候,他因不想去見督郵,說了句“我豈能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然後又辭官歸隱了。後來就再也沒有出來做官。在《五柳先生傳》中,他寫道:“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意思是,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釘,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就這樣的生活,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仿照第3段,寫一段話。

交流。

說說,通過仿寫,你對議論文的寫作有怎樣的心得?

(如何過渡?如何舉例?如何對事例進行闡述?如何運用引用論證?)

齊讀一遍第3段。

小結: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這是古往今來一切賢哲的共同特點。

  五、質疑

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疑問?

可以提出來討論。

提示:課後登陸“周國平的博客”,並與作者互動。

 附板書設計:

阿基米得(生命)

第歐根尼(權貴)

王 爾 德(財富)

讀書少女(惡劣的環境)

看畫青年(困厄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