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上冊《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設計

初三上冊《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教學設想:

初三上冊《飛紅滴翠記黃山》教學設計

《飛紅滴翠記黃山》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課,它選自電視片《話說長江》,是柯藍爲電視片《話說長江》中黃山片所寫的解說詞。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於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根據國務院頒佈的《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的基本理念”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精神,我通過讓學生探討、研究的方式來感受黃山雄奇壯麗的景色,感受黃山的獨特的美。

 教學目標:

1.瞭解解說詞的一般寫法。

2.掌握課文中使用的多種表達方式。

3.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使用的多種表達方式。

2.學習變換角度從多方面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體會黃山雄奇壯麗景色呈現出來的美,提高品鑑自然美的能力。

2.培養學生珍惜和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的意識。

 重難點分析:

黃山是一個大題材,它的特點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畫面組接連綴,從各個方面寫出了黃山的特點,體現了自然美。在寫景是依據觀察和表現的需要,自由地變換角度。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對黃山的讚譽。可見黃山在衆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學沒見過黃山,一定想知道黃山是什麼樣子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關於黃山的課文《飛紅滴翠記黃山》。請同學把收集到的有關黃山的詩句或傳說在班上交流。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請一位同學結合註釋介紹作者情況。教師補充:本文是一篇解說詞,是爲多部電視風光片《話說長江》中黃山部分而寫的。

  二、設置問題,討論探究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理清課文的線索和層次。

教師提示:課文設置了三條線索一時間線索、空間線索和邏輯線索。等學生思考後,點名讓一兩位學生回答。

2.補充:邏輯線索如體現黃山特點的景物:奇峯、古鬆、怪石等是逐一帶出的,彼此間相互獨立。課文第二部分還可以分爲五層,分別寫黃山奇峯、黃山鬆、蓮花峯、黃山煙雲、黃山日出,請找出它們的起始段落

3.講解:課文是電視解說詞,因此課文寫作角度就像電視鏡頭一樣變化很 多,並且是在一步步的轉換。請在課文中找出角度轉換的地方,並說說它們是怎樣轉換的。指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4.對學生回答給予鼓勵,並適當補充:“沿‘百步雲梯’而下……馱着一隻金龜。”是仰視;“清晨……神奇的仙山瓊閣。”是遠視。

5.講解:課文中有些句子比較深奧,需要同學們仔細體會,比如“黃山的峯石,經過人們智慧的精心點化,在大自然的寧靜中,又增添了人間歡樂的生趣。這是黃山外在美和內在美的高度結合。”這一句中的“人們智慧的精心點化”、“內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們應該怎樣來理解呢?

6.提示: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句子,只要大家認真誦讀體會,就能夠理解它的意思。

“當你踏在這光滑潮溼的臺階上……登山的集體。”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邊攀登邊觀賞,然後改從遠處遙望;“……當我們登上……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峯’啊!”是從峯頂俯視。

 三、品味賞析

1、 你認爲描寫的精彩的地方在哪裏?有什麼特點?

2、 放聲閱讀課文,沉浸在文章所描繪的黃山仙境之中。

  四、思考

1.本文着力讚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偉大創造力和人類非凡的審美能力。請說說作者是怎樣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景物描寫來表現。

2. 講解:本文是旅遊風光片的解說詞,它與一般的遊記散文比較起來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學們能夠說出這些不同的地方嗎?

  五、歸納小結

  六、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總寫——分寫(山上)——奇峯,怪石,古鬆,雲煙,日出——溫泉(山下)

附作業設計: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地殼( )稠密( )虯枝( )鰲魚( )

二、根據拼音寫漢字:

高qiao_ xi__牛 jiao_潔  溫xin__

三、找出下列四字短語中的錯別字並訂正:

千峯競秀 萬壑藏雲 鬱郁匆匆 飛紅滴翠

懸涯峭壁 登峯造急 連綿不斷 五光十色

錯別字

訂 正

四、選詞填空:

黃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觀海”,是一隻石猴蹲在獅子峯頂,也真__它有這麼好的耐心,千萬年來一動不動地__着眼前__的煙雲。遇到晴朗的日子,雖然沒有云海茫茫,卻是別有一番__。

A、幸虧 觀望 飄走 景象

B、難爲 觀望 飄逝 景觀

C、幸虧 觀看 飄蕩 景觀

D、難爲 觀賞 飄忽 景色

五、下面句子有一處語病,請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

升學考試即將來臨,同學們都投入到全身心地複習迎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語句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當你踏在這光滑潮溼的臺階上,手裏抓着搖晃的鐵索,幾乎垂直向上攀登,這時,如果回首身後,兩側斧劈刀削般的懸崖峭壁,萬丈深淵,不能不叫人心驚膽戰。

②在快要到達山頂的地方,石階更窄,只能容一人通過。

③人們在攀登時,互相扶持,互相照應,互相鼓勵,雖然並不相識,但因目標一致,倒像是一個登山的集體。

④如今,從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階,還安上了護欄,繫上了鐵鏈。然而,這小路仍是太陡太險了。

⑤如果從遠處遙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個接着一個,連綿不斷,魚貫而上,如同一條懸空的綵帶,飄動在萬綠叢中。

A、⑤④①③② B、⑤④①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七、閱讀理解。

①說起黃山,人們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對黃山的讚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②黃山是長江與錢塘江的分水嶺,位於安徽省南部,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全山面積大約1200平方公里。號稱方圓500裏的黃山,是祖國大地上的一塊瑰寶。

③從高空俯視,在一片山水相間的萬綠叢中,千峯競秀,萬壑藏雲,鬱鬱蔥蔥,飛紅滴翠。可誰能想到,眼前這座黃山,竟是億萬年前地殼中的帆布揹包凝固後形成的花崗石羣;這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羣峯,竟是日曬雨淋、水流侵蝕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裝飾”的結果!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兩億多年前,黃山這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過了一億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後在猛烈的地殼運動中,地層斷裂,岩漿活動,形成了黃山的基礎。到了距今7000萬年到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稱爲新生代第三紀的地質時期,我國大陸上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黃山大約是這個時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萬年時,地球進入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由於長期受寒冷氣候影響,黃山山體受到了較大侵蝕,地形變化很大,形成種種奇特的造型;奇峯怪石林立。真是峯峯有奇觀,處處是仙境。遊人們來到黃山,自然要浮想聯翩,尋根問底,神遊天外了。

1、“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中的“五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是____(朝代)地理學家、旅行家。

2、“瑰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從地質上介紹了黃山的形成,黃山是如何形成的?大約形成於什麼時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寫作角度變化很多,有懸想歷史的,有從空中俯視山景的,有讓你身臨山中邊攀登,邊觀賞的,也有如聽導遊解說的,請說說第③段是從什麼角度寫景的?寫出了黃山什麼樣的景色?試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寫出一句含“山”字的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略

二、蹺 犀 皎 馨 三、

錯別字 競 匆 涯 急

訂 正 竟 蔥 崖 極

四、B  五、“投入到”調到“全身心地”後 或:把“ 全身心地”刪掉  六、C 七、1、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南嶽衡山 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 明代 2、特別珍貴的東西 3、黃山是億萬年前地殼中的岩漿凝固後形成的花崗石羣。黃山大約形成於距今7000萬年到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稱爲新生代第三紀的地質時期。 4、“從空中俯視。”“在一片山水相間的萬綠叢中,千峯競秀,萬壑藏雲,鬱鬱蔥蔥,飛紅滴翠。”5、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