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9K 次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1

一直以來,初中文言文教學,都是採取“教師講、學生背”的注入式教學。這種把原本鮮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爛,然後再灌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造成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心理。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興奮點來設計教案,並在授課的適當時機恰如其分地製造興奮點。如“激趣導入”部分“三國地圖”,都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跨越了時空的阻隔,彷彿置身於古三國時期,目睹諸葛亮笑談“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讀”的環節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須認真研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當然,這少不了他人的幫助。這一環節使學生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這和諸葛亮“隆中對策”中所提倡的“用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評‘對策’”環節再次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更好地發揮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補缺者,學生思維的活躍遠遠超出了老師預先的估計,這其中也少不了課前廣泛閱讀所起的作用。

這種方式的學習,降低了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增加了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其要義是進入文本所描述的具體情境,因知世、論世而評人,又因評人而反觀課文的用語,咀嚼語句中的真實內涵——最終實現對文言文的有效學習。文言文的理解應該是和閱讀始終結合在一起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

“問題——活動”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文言文的方式。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近年來,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運用討論閱讀法進行教學,收到了一點收穫,在此拋磚引玉,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2

《隆中對》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本單元的前面已經學習了《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後面還要學習《出師表》。考慮到這一課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有利於初三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我設計了以上的教學思路,總體來說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級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我有意識的把教學設計進行了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通過教學實踐,我進一步體會到,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重要,如果能讓他們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會隨之大大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本教學設計有不足之處;學生概括諸葛亮對策的要點時,表現爲語言不夠簡練,要點不夠全面,意識不到對話所涉及到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再認真設計啓發性的引導語。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教學反思3

“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堂獻策,一段千古佳話青史留名。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就記載這段佳話。文章在介紹了臥龍懷才不遇,劉備思賢如渴的基礎上詳盡地敘述了二人會面的對話,對會面的經過則一筆帶過,借諸葛亮之口道出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羣雄逐鹿的形勢,同時也展現出一位身處荒野但胸懷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軍事家形象。這種“記言”的寫法極好地實現了對歷史人物的精神風貌的'重現,是我國史傳文學的一個傳統與特色。

“三顧茅廬”的故事和諸葛亮的形象雖千百年來廣爲人們傳頌,但正史丹青與故事傳說的筆觸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書中極早記載諸葛亮的篇段,它爲後人生發故事提供了借鑑和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7~9年級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並提倡教師“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這些都爲本課教學提供了極好的思路指導。

1、本文文字較爲平易,學生的合作學習應有效組織,否則變成文言疏通串講,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感;

2、對比閱讀對“顯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極爲有利。這樣的教學方式首先要選擇好拓展閱讀的對比文本,形成風格反差;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對比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讀而不是其他,否則原文本會被淡化,會成爲一道引子,教學就偏離了應有的軌道。

3、要充分珍視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和感悟,從表達者的認識水平、知識結構、生活閱歷、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對文本的詮釋,理解他對對象的感悟。同時,要因勢利導,不斷提升他們表達水平和思維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