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精選12篇)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精選12篇)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一、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二、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明白這兩者在當今改革開放時代的借鑑意義。

三、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

教學設想

一、“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列表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二、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三、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時數

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作者和課文簡介,串講第1、2兩段。

敦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小石潭記》、《登泰山記》、《醉翁亭記》……

2.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

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課題)。這篇遊記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遊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纔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遊覽,作者深感後悔和遺憾,照理說,這樣的遊覽沒有多少值得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啓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己無悔,不爲人譏。這裏雖然是說遊山,實際上是以遊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建宏偉的事業,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思慎取”。這兩點都是值得借鑑的。王安石在一生從政、治學的道路上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前進的。他在宋神宗時作宰相,認準了“變法”於國有利,決心推行新法,儘管守舊派強烈反對,他卻毫不動搖,被列寧譽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三、課內預習。

對照註釋細讀課文第1、2兩段,藉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四、講讀第1、2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作適當板書):

一詞多義:

1.“卒”:

①死。“卒葬之”。

②終於。“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

②文字。“獨其爲文”。

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

①道路。“有碑僕道”。

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

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

①盡,-盡情享受。“極夫遊之樂”。

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詞性活用:

1.“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始舍於其址”。

2.“名”:

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名之曰褒禪”。

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①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②這裏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1.概括這兩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2.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爲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爲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爲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裏的地方,因爲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第1段爲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僕碑是爲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4.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的】

1、理解並學習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培養立大志併爲之奮鬥的精神。

2、學習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3、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本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文章寫法,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活動用具】

1、多媒體課件。

2、朗讀錄音磁帶。

3、補充的相關資料。

【活動時間】

90分鐘。

【活動步驟】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助讀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變法引出作者。

2、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展示。

3、瞭解時代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二、活動之一:朗讀活動

1、聽朗讀錄音或多媒體配音朗讀:學習字音和斷句。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句讀,讀準字音,讀出表情。

3、檢查朗讀效果:學生單人朗讀,師生聽讀,並進行評議,師生相互取長補短。

三、活動之二:學習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學課文:結合課下註解,藉助工具書,學生自讀全文,學習文中字詞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學生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中尋求解決,疑難問題供班級交流。

3、師生班級交流:小組問題展示──班級交流討論──師生答疑解難──形成班級共識。

四、活動之三:小組合作探究

1、總結性學習活動:

⑴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積累學習。

⑵文中出現的文言句式的歸納學習。

⑶小組學習中還存在的新問題記錄。

2、探究性學習活動: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⑵“盡吾志”一句跟前文記遊中哪句話是照應的?

⑶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麼緊密聯繫的?

⑷體現課文主體的段落是哪一段?爲什麼?

3、小組合作學習,形成小組作業,供班級交流使用。

五、活動之四:班級交流

1、多媒體展示某一小組的總結性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修訂補充。

2、多媒體展示探究性學習的成果,班級交流討論:展示成果──小組異議──班級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共識。

六、佈置作業(略)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教學要點: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4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各”、“極”、“觀”、“求”、“其”等實、虛詞的多種含義;辨析詞類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語言的分析,學習並能夠使用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夠闡釋出這兩者在當今時代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並能夠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具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夠使用正反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並能夠使用文中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

通過理清作者遊覽經歷來分析作者論證的邏輯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後深入理解作者所闡發的兩個道理。

教學活動

一、啓——導入課題

師: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文言遊記,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大家認爲這些遊記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情感懷;一般以敘爲主,感爲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特別之處?

檢查預習成果:看學生是否在課前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知識。

二、承——記敘遊覽經歷

師:通讀全文,作者一共遊覽了幾個地方?遊覽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否畫出作者的路線圖?

補充提問:(1)作者是先遊覽的華山洞還是先遊覽的僕碑呢?

明確:遊覽了兩個地方:從禪院出發,遊覽華山洞、僕碑

禪院 → 僕碑 → 華山洞 → 僕碑 先遊覽的`僕碑。

(2)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

明確:作者在遊覽華山洞之前路遇僕碑,發現“其文漫滅”,知道是“謬誤”,後遊歷了華山洞,有感而發,原路出洞後又遇僕碑,再見則抒發感慨,說理記文。

師:在這些地方作者分別遇到了什麼事呢?請大家集中閱讀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點並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麼?(有碑僕道)

上刻什麼字? ( 花山)

②華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況如何?(平、曠)

前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如何?(衆)

其後洞情況如何?(高、寒)

後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麼經歷?往洞裏走愈(深)愈(難)其見愈(奇)。而隨洞深入,題記者(少),乃至(加少)。

④在遊洞過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盡。”當時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隨怠者出後,他又有什麼表現?(悔隨之出)。

三、轉——說理記文

主問題:在這樣的遊歷經歷中,作者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次問題:

(1)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從敘事轉爲議論的呢?

明確:通過“於是餘有嘆焉”。

(2)作者“嘆”的是什麼?作者又爲什麼嘆呢?

明確: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卻遊而未盡,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3)作者認爲如何才能“不悔”?

明確:

1.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到達目標)

2.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盡力卻沒到達目標)

(4)作者認爲如何才能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明確:志、力、物首先要有“志”;雖然有失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主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

(5)作者出洞又遇僕碑,此時他論說了什麼道理?

明確: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敘議結合,結構嚴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論說華山洞的經歷的?

明確:遊覽順序和說理順序一一對應,敘議結合,行文嚴謹,首尾呼應。第三段通過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說華山洞的經歷。

2、作者本文中一共論述了兩個道理,請運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爲什麼要在這區區一篇遊記中論說這些道理呢?

補充材料: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同時王安石同歐陽修交好,主張古文革新,反對當時詩歌文章浮華的弊病。

明確:

1.作者借“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他主張改革的遠大理想,並指出,要達到這遠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條件齊備卻沒有達到理想,作者“無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決心。

2.又在途中遇僕碑,想起文壇流弊,指出學者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學習敘議結合,因事說理、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誦第三段。

4、借鑑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學重點: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爲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

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在政治上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守舊,客觀上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被列寧稱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列寧《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問,不迷信古人,主張爲文要有“補於世”,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詩文思想同政治主張是一致的。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資料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說理。

王安石遊褒禪山未能窮盡山洞。由此事生髮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的道理,並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係。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後人以有益的啓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並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的追求與奮鬥精神。革命先驅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這裏,閃耀着思想的光輝,也熔鑄着優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四、學習課文

1、聽讀課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講解第一段

介紹褒禪山概況:

本名①→由來②③→山洞名及來由④→僕碑、本名⑤→音謬⑥

3、作業:書面翻譯第一段在筆記本

第二課時

1、複習第一段翻譯

2、講解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並表示遺憾心情:前洞平曠遊者衆,後洞遠遊者少。追記後洞中所見——悔

3、講解第三段遊華山洞的心得

A、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

B、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4、作業:書面翻譯第三段並背誦。

第三課時

1、檢查三段背誦

2、講解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3、講解第五段:記遊的結尾——補敘

4、主旨總結

①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爲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爲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關鍵。

③“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至洞之深處。)爲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峯”。)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寫作特點

①因事見理,敘議結合

②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③文筆簡潔,語言凝鍊

6、作業: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基礎知識梳理

1、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築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深度。窮: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奇。見: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於險遠。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動,弄錯,使…錯。傳:流傳的文字。

名: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2、找出文中的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餘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①偏義複詞:廬冢。

②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一、於是、非常、所以。

③一詞多義,參見課後練習二、三、另補。

4、疑難句釋

①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④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舍,築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⑶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險處,遠處。形容詞用作名詞

6、掌握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

⑴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觀察)

而世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大王見臣列觀(建築物的一種,宮廷中的樓臺、宮殿)

⑵此餘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穫)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能夠)

⑶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獨其爲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A.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B.往往有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C.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名詞,觀察

D.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名詞,景象

8、將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其孰能譏之乎

(7)此餘之所得也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掌握重點字詞。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⑵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學習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法。

⑶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2、過程和方法:

誦讀、翻譯、理解、感悟、背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作者“深思慎取”“盡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借鑑意義。(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古文的字詞句篇。

2、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理解作者“盡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類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授+課件展示。

【教具】

ppt和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朗讀課文(字音、句讀、感情)

2、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詞句篇(主要是1、2段)

4、準確掌握作者的遊玩經歷(爲理解下面議論作鋪墊,並可讓同學就此闡發個人的感悟)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中國的北宋時期有一位才華橫溢的政治家說過“天變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並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兩度爲相進行變法,人們稱他爲王荊公。你們猜,老師所指是誰?學生答:王安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體是什麼?從標題中字可以看出。

2、遊記一般按遊蹤來寫,王安石在一二段寫了哪些地方?請列舉出來。

( )→( )→( )→( )

三、齊讀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遊玩作者盡興了嗎?你從文章哪裏可以看出呢?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四、齊讀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遊玩沒有盡興,作者有什麼感慨呢?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五、聯繫實際,引申思考

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補充: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一個時間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時間 曹雪芹 《紅樓夢》 10年 司馬遷 《史記》 19年 司馬光 《資治通鑑》 19年 達爾文 《物種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體運行論》 30年 李時珍 《本草綱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遊記》 27年 馬克思 《資本論》 40年

名言寄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高爾基)

迴歸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爲這一觀點的發展。王安石被列寧譽爲是“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改革家。”

六、反覆朗讀第三、四段,相互檢查背誦

七、作業佈置

1、請找出文章帶“其”(共20處)“以”“而”的語句,並進行解釋;

2、進一步朗讀3、4段,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一題、第二題(一詞多義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翻譯3、4段,瞭解所闡述的人生哲理,並能談談自己的體會。

2、繼續積累文言知識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作業

三、進入課文學習

1、繼續請同學翻譯文段,總結段意,老師點評(3、4自然段)

2、落實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詞句

3、討論“研討與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

四、學生朗讀全文,力求背誦

五、佈置作業

1、寫一篇讀後感。

2、背誦第三、四段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遊記類古文的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3、學習作者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勇於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難點:學習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方法

批註式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作者的.生平導入:同學們,說起王安石,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併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變法”,他的一生也與變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王安石在上書變法前遊覽褒禪山時的所記所想,或許在蛛絲馬跡中我們能探求到偉人心裏的遠大抱負。(板書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結構。思考“本文可以分爲哪幾部分,每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明確:

①(1~2):記敘一行人遊褒禪山的經過。

②(3~4):議論自己遊山的心得。

③(5):補敘、簡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經過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①小組討論,爲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纔讀“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②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對這個習慣,你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2、作者分別遊覽了哪些地方?各個地方分別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遊覽了前洞和後洞;前洞:平曠,遊者多;後洞:窈然、寒、深,遊者少。

3、看遊山心得這一部分,作者有什麼心得?

明確:現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以遊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天下的珍奇異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難以到達的地方,而大多數人會因爲其艱險、難找而選擇放棄,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發現的越少。

4、既然奇景異觀常人很難看到,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從文中歸納概括。

明確: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個人要有遠大志向,目標明確,纔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板書“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氣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很難到達理想境地。(板書“力”)

三是“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觀的條件也是我們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板書“物”)

總之,志、力、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

5、雖然作者講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現實往往不如人意,對此,作者又有什麼心得呢?

明確: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也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遊覽了褒禪山後得出了“有志”“盡吾志”的觀點,抒發了其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實生活有什麼啓發作用呢?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做?

(五)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關資料,瞭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重點實詞、虛詞的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類活用現象。

2、學習此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詳略得當、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3、學習作者做事“盡吾志”和治學“深思慎取”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實詞、虛詞,學習“至”“明”等一些詞的活用。

2、學習本文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課文,整體感知,學生結合註解疏通字意。

第二課時:學生質疑,教師串講,歸納重點字詞。

第三課時: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複習總結。

四、文本解讀:

1、作者的思路:

板書:

1)介紹褒禪山概況

記敘

2)記遊山經過(詳略)照應

因事說理

3)遊山心得——盡吾志照應

議論

4)對僕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補敘——

5)同遊者、寫作時間

2、重點內容分析

第1段寫僕碑是爲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爲後面第4段議論中提出治學“深思慎取”提出依據。

第2段略寫略寫前洞,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並且採用了對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最後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因爲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從而爲第3段的議論作鋪墊。

3、重點內容處理方法

教師提示此文和其他遊記不同,學生尋找後教師明確: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爲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本文記敘、議論的部分,並組織學生在原文尋找前後照應的語句,從而明確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遊處處從後面的議論落筆,爲議論做鋪墊;後面的議論有處處緊扣前面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想成,互爲補充,相得益彰。

五、助讀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後被封爲“荊國公”,人稱“王荊公”。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詩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間有情韻深婉之作。

2、褒禪山是安徽省含山縣城北的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辭職回家探親(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幾位遊覽了褒禪山,這年七月,作者以追記的形式,補寫了這篇遊記。

六、重點內容積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詞積累

1、重點詞語:

側:名詞作狀語,從旁邊。(活用)

深:形容詞作名詞,深度。(活用)

窮:形容詞作動詞,指走到盡頭(活用)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緻)(活用)

十一:古代分數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動詞作名詞,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虛詞:

(1)其:

①其下平曠:代詞,代指華山洞。

②問其深:代詞,代指後洞。

③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代詞,那些

④其進愈難:代詞,遊覽的人。

⑤而其見愈奇:代詞,那些(景觀)

⑥視其左右:代詞,那些(遊覽的人)

⑦其又深:代詞,代指後洞。

⑧則其至又加少:代詞,那些

⑨既其出:助詞,無義。

⑩咎其欲出者:代詞,那個。

悔其隨之:代詞,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裏:而,連詞,順承。

②擁火以入:而,連詞,順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來,連詞,修飾

譯文:

褒禪山也稱爲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爲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爲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爲“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着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爲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特色片段: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以古人作爲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闡述了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繫,強調了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背誦內容:2、3、4段

練習:

選擇題:

1、下列有關文學知識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臨川,號半山,有《臨川先生文集》,爲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荊國公,故世稱之爲“王荊公”,又因卒諡“文”,故又稱爲王文公。

C.古人稱謂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稱籍貫、字號、官名、排行等,如“廬陵蕭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貫、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謂“浮圖”和“廬冢”即爲和尚和寺院。

2、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

①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僕道,其文漫滅。

③有穴窈然。

④蓋予所至,比好遊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⑥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況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②有泉側出

③其見愈奇

④常在於險遠

⑤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4、解釋下列句中古今的含義

①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

③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譯:

1、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2、予於僕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理解: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積累: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運用: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除重點難點之外)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解題:

本文體裁:遊記散文;全文內容:通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2、範讀全文,自讀。

3、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網頁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第一段:

①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②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②找出開竅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③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④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②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③讀準音:“相之”

④口譯本段

第四段:

①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

②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4、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分段討論問題:

①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爲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記敘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爲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這樣剪裁,是爲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③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繫。“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說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

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繫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2、讀全文,師指點。

3、完成思考與練習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領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學法點撥:

誦讀、自學、討論、展示、點撥等。

教學準備:

自學,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增強學生對文本的認識。

2.探討法:以學生爲主,還課堂於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課堂氣氛。

3.藉助多媒體課件,感知,品讀、賞析,討論。

朗讀方式:

1、自由朗讀

2、齊聲朗讀

3、指名朗讀

4、熟讀背誦

5、配樂朗誦

6、範讀。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學案(學習活動)

一、自主選擇式朗讀、齊聲朗讀課文全文。(早讀時間)

二、研讀語文必修2《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79-85和語文必修2《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37-40,並自主完成“語言積累”五大題。(20分鐘)

(一)下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A.褒禪(bāochán)無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華”(huā)如“華實”(huá)之“華”(huá)者

C.廬冢(zhǒng)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廬陵蕭君圭(guī)君玉餘弟安國平父(fù)

(二)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各不相同,試加以辨析。

①有碑僕道

②何可勝道也哉

③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蘭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⑤獨其爲文猶可識

⑥險以遠,則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裏的“其”字的意義各不相同,試加以辨析。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距其院東五里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5.獨其爲文猶可識

6.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7.既其出

8.則其至又加少矣

9.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1.其孰能譏之乎

(四)下列各句裏的“以”字的意義各不相同,試加以辨析。

1.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4.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五)請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

1.始舍於其址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有泉側出

4.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5.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則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於險遠

9.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鐘)

(教學過程)

一、配樂朗誦、範讀《遊褒禪山記》。(早讀時間)

二、指名朗讀《遊褒禪山記》譯文。(早讀時間)

褒禪山也叫華山。唐代和尚慧褒開始在山麓築屋定居,死後葬在這裏;因爲這個緣故,從那以後人們稱這座山爲“褒禪”。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的南面而這樣稱呼它。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塊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經模糊不清,只有從它殘存的字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現在把“華”念做“華實”的“華”,原來是讀音錯了。

華山洞下邊平坦空曠,有泉水從旁邊涌出,題字記遊的人很多,這是人們所說的“前洞”。順山而上走五六裏,有個洞穴幽暗深遠,走進洞穴十分寒冷,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也不能走到盡頭,人們叫它“後洞”。我和同遊的四個人拿着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越困難,然而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鬆氣懈怠想要退出的夥伴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將要燒完。”於是跟他們一起退出洞來。大約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來說,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來到這裏題字記遊的已經少了。大概洞更深,那麼到達那裏的人就更少了。正當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前進,火把也還足夠繼續照明。我們已經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那遊覽的樂趣。

對於這種情況,我有感慨了。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往往有心得,因爲他們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無處不在。地方平坦並且路程近,到達的人就多;地勢險峻並且路程遠,到達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偉、珍貴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裏,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向,也不隨從別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達。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而鬆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但是力量足夠到達那裏,結果卻沒有到達,在別人看來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來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努力卻不能到達的人,就可以沒有悔恨了,難道誰還會譏笑他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心得。

我對於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嘆惜那古代書籍的失傳,後代人弄錯了它流傳的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今天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取的緣故了。

同遊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人王某記。

三、指導研讀語文必修2《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79-85和語文必修2《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37-40,並要求自主完成“語言積累”五大題。(15分鐘)

四、精講並點撥“語言積累”五大題(答案見幻燈片16-19)(10分鐘)

教後反思

第二課時

學案(學習活動)

一、繼續研讀語文必修2《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79-85和語文必修2《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37-40,並自主完成“課文研討”四大題。(20分鐘)

(1)朱自清說:“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勝人。”請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蹟作簡要說明。

(2)《遊褒禪山記》全文共5段,請概括每段的大意,並說說每段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

(3)本文是怎樣把治學的道理寓於記遊的過程中的?

(4)課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纔能有所得的事實,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來,“求思”應具備哪些條件?其中哪個條件起決定作用?

二、小組討論(3分鐘)

三、分工協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鐘)

(教學過程)

一、繼續指導研讀語文必修2《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79-85和語文必修2《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37-40,並要求自主完成“課文研討”四大題。(20分鐘)

二、點撥“課文研討”四大題(10分鐘)

(答案見幻燈片20-26)

練案(自主練習)

1.選出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廬冢(zhǒng)何可勝道(shèng)

B.窈然(yǎo)有碑僕道(pū)

C.音謬(miù)既往不咎(jiū)

D.王深回父(fǔ)無物以相之(xiāng)

2.選出加點“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古人之觀于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B.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C.後世之謬其傳

D.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選出各句加點的詞與例句活用現象不同的一項()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張良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

D以亂易整,不武

4.選出與“其孰能譏之乎”中“其”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距其院東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C.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D.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5、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活用不同類的一項()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沛公欲王關中

C.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D.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是非賄得之。

C.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D.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於是餘有嘆焉

C.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8.與“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臣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B、親賢人,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C、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D、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義也

9.選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

A.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選出對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A、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南面)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之也

B、唐浮圖慧褒始舍(築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於其址(山腳),而卒(終於)葬之

C、其下平曠(平坦空曠),有泉側(從旁邊)出,而記遊者甚衆

D、餘之力尚(還)足以(用來)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也

11.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是在華山的南面而這樣稱呼它。

B.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進洞越深,那前進就越困難,然而那見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致體會不到遊覽者的極大樂趣。

D.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前進,火把還足夠繼續照明。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內容,掌握重難文言語彙。

2.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鑑今。

4.感悟王安石寫作政治緣由。

【重難鎖定】重點:目標1、2;難點:目標3。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 情境導入: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音謬,引入華山(花山)之探。

【解析】“豬革亮”是古代一種皮具,類似於鞋子,“頂”是皮匠製造皮具的一種做法。

另一種說法:“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一個諸葛亮,民間流傳中被說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謬之思

1.齊讀一段。

2.師生探討“華”發音。

(重點字詞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等。

3.由“音謬”王安石思考到什麼道理?

“深思慎取”。

4.範讀四段。

(二)入洞未盡而出之嘆

1. 褒禪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讀二段,共同探討。

(字詞分析,遊覽過程把握。)

3. 齊讀第三段,分析“餘有嘆”:

①古人觀自然有得。(例證)

②志——險遠。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無悔,無譏。

4. 所悟。

(討論,結合已學知識及生活學習體會談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寫作緣由:

變法治國,盡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補充作者資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現江西省臨川縣)人。仁宗慶曆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強化統治力量,以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保守派反對,新法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文。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

2. 同遊之人共鳴

父(甫)的探討,志同道合之遊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附板書: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音謬——深思慎取 遊洞不盡—— 力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知識點,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把握作者通過遊記的形式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作者的觀點態度。

3、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初步疏通、理解課文,瞭解作者觀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引"生"入勝

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列寧稱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於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闢,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跟以前所學的那些遊記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一篇遊記,作者一行共幾人?是在什麼時間遊的山?作者的遊蹤是什麼?

(2)作者遊覽褒禪山有何感想與體會?

討論補充與小結: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蕭君圭、王回、王安國、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遊的山。作者的遊玩路線是從慧空禪院--石碑--華山洞--後洞。

(2)作者借一次沒有盡興的遊山,提到兩條深刻啓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已無悔,於人不可譏。這裏是借遊山喻人生哲理--不論幹什麼事情,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對"華山"的"華"字讀音的謬傳而發的慨嘆--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思慎取"。

三.講讀課文記敘部分

方法:朗讀課文;釋詞譯句;內容理解;整理鞏固。

1.第一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介紹褒禪山概況;

詞:舍名址乃陽卒文蓋

句:…者…也;蓋音謬也;

內容:

①別名

②名稱由來

③慧空禪院

④華山洞

⑤僕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緊扣,完整的結構表現了遊覽的全程。

2.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此次遊山收穫之最重要誘發情節;

詞:側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隨之極

句:…者…也;蓋音謬也;其至又加少矣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內容:

①前洞

②後洞

③進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進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們就易避難心理;未能盡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記敘作用:提供真實形象,爲下文議論提供依據和鋪墊。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準備背誦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議論部分

方法同記敘部分

1.第三段:遊華山洞心得

詞:於是嘆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譏之乎

句:古人之觀於天地…而無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譏之乎;

內容:

①過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難的普遍心理

④條件一:志

⑤條件二:力

⑥條件三:物

⑦強調:盡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據、標準和效法;非常之觀非任何人所能達到,而而唯有盡吾志且有了各方條件的人方可達到。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概括、虛實和意象的理解和創造;楊花落儘子規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指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詞:以悲之謬傳名勝道所以學者

句: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勝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內容:

①批評: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學態度;

理解: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虛實的關係;行文的規律;形象大於思想;

二.佈置作業:

準備默寫第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作業檢查

默寫課文第一二段。

二.講讀結尾

第五段:補敘同遊者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是寫遊記常用格式。

詞: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佈局討論:

1、問題一:本文"敘"多,還是"議"多?爲什麼?(本文是一篇遊記,但是他並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遊記那樣繪聲繪色地描摹景物、記敘遊程,而是更側重於抒發感慨,本題着重研究與衆不同的"敘議結合"的遊記方式。)

提示:文章沒有對褒禪山景色進行細緻精妙的描繪,不是因爲景色不美。這一點從課文註釋和文中"其見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實本文名爲遊記,可實際正如《古文觀止》評語所云:"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這個"道",我們可理解爲治學之道,也可理解爲創業之道。它的具體內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顯然,它不是一般記遊之作,而是傾吐抱負、借題發揮的"思想小品"。作者這樣寫,正體現其"所謂文者,務爲有補於世"這一主張。因此全文的重點應在後一部分的發揮議論、闡明道理上。

2、問題二:作者認爲"志""物""力"三者的關係是什麼?你同意嗎?(本題着重研究作者的觀點態度。)

(1)作者認爲要達到"非常之觀",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條件,那麼作者認爲"志"、"力"、"物"這三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提示:對於"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爲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

(2)遷移討論:你認爲"志"、"力"、"物"三個因素,對於達到成功,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題目的討論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互相交流,從而得出結論。討論應當遵循切合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自圓其說即可,不必一概而論,強求統一。

四、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背誦文章三、四段,準備默寫。

2.完成講義《賀若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