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逍遙遊》原創教案(推薦)

《逍遙遊》原創教案(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一、教學目標

《逍遙遊》原創教案(推薦)

1、熟讀課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4、鑑賞古代文言散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

5、學習莊子的精神自由以及個性解放的追求,摒棄莊子的虛無主義和絕對自由的哲學思想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內容

2、鑑賞本文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3、鑑賞本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

4、對莊子的“逍遙之遊”主旨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高一時,我們曾經學過莊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領略了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今天,我們來看莊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體會他汪洋恣肆的藝術風格。

  二、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我國戰國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國人。大體與孟軻同時而稍後。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生大都從事於講學、著述,但從遊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爲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

 三、《莊子》簡介

《莊子》,也稱《南華經》或《南華真經》,計52篇,今存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雜篇11。一般認定內篇爲莊子自撰,其餘則出自莊子門人及後學之手。

說明

參見課後註解①。高一時已經講過,這裏只是提及,明確一下重點。

 四、課文誦讀指導

  1、正音正字

說明

提示重點詞語的讀音及意義、用法,詳見書中的批註及課後註解。

2、誦讀指導

《逍遙遊》“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文筆汪洋恣肆。誦讀時,針對不同的描述對象,應讀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誦讀大鵬怒飛一層,要讀出氣勢和力量;讀“蜩與學鳩”一層,要讀出其渺小;讀“小年與大年”一層,要讀出鮮明的對比;讀“湯之問棘”一段,要讀出對鯤鵬的讚美,讀出對斥鷃渺小、短視的蔑視。第三段舉例論證,對“知效一官……而徵一國者”,讀時要帶不屑一顧的態度;對宋榮子、列子,既要有讚美之情,又要強調他們“猶有未樹”、“猶有所待”。結尾“故曰”一句是結論,要讀得十分肯定。

  五、學習第一段

思考

1、大鵬飛往南冥,需要什麼?

2、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麼?

3、蜩與學鳩不能遠走高飛,是因爲什麼?

說明

這三個問題比較淺顯,讓學生細讀課文,力求用原文中詞語回答。

明確

1、大鵬飛往南冥,需要“海運”。

2、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3、蜩與學鳩不能遠走高飛,是因爲“槍榆枋而止”。

  六、學生自讀第一段,教師評點本段思路

明確

本段內容闡明世間萬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筆揮灑,以誇張的手法描寫神奇莫測巨鯤大鵬,言其背大,“不知其幾千裏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雲”。這隻鳥不僅大,它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作萬里之遊,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其次,作者以“野馬”“塵埃”的“以息相吹”與大鵬的“海運將徙”作對比,說明萬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話般的敘述,寫蜩與學鳩對大鵬高飛遠行的嘲笑,並以行路備糧的比喻予以反駁,表現了毫無自知之明的可笑與可憐。

 七、根據思路,學生當堂第一自然段。

  八、作業

預習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誦

 二、學生自讀自譯第二、三自然段

說明

參照註解自譯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難處,教師予以指導。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體寫了哪些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聯繫?

明確

朝菌、蟪蛄爲小年;冥靈、大椿爲大年。

二方比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長壽聞名,衆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湯之問棘,點名了“大小之辯”。歸納上文,補充印證。

板書

朝菌、蟪蛄 小年

小年不及大年

冥靈、大椿 大年

歸納上文

彭祖長壽 大知

小知不及大知

衆人匹之 小知

湯之問棘 補充、點明“大小之辯”

2、問:“湯之問棘”一段話與第一自然段相關內容似有重複之嫌,你是如何理

解的?

明確

第一自然段中對大鵬的描述出資《齊諧》,《齊諧》是記載怪異之事的,人們會懷疑它的真實性,孤兒,作者引“湯子之問棘”來加以證實;再者,前後兩處描寫詳略不同,描寫也有異:對於鵬之背,前者爲“不知其幾千裏也”,後者爲“背若泰山”;對於“扶搖”,前者沒有描述其形狀,後者用“羊角”描其狀。其實,這是莊子的有意之筆,通過“重言”(即重複之言)來加重論說的分量,加深讀者對“大小之辯”的理解,與開頭部分呼應和印證。

說明

並非簡單重複,同中有異,是對前文內容的補充、印證,與篇首內容照應。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複述第三自然段內容。

說明

允許學生停留在翻譯的基礎上。

明確

本段作者從奇妙莫測的描寫後接以現實社會中四種人的具體論述,他們分別能“效”“比”“合”“徵”,但卻以世俗之見自視,以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爲人生的境界,他們也僅僅是斥鴳翱翔於蓬蒿之間罷了。宋榮子已經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內外榮辱的界限,卻“猶有未樹”;子列子能御風而行,超然於世,但還是要依賴於風(即“猶有所待”)。這兩個人都比衆人高出一籌,但未入道,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何謂“逍遙”呢?莊子告訴我們:“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怎樣才能達到“逍遙”呢?用莊子之言即爲“無己”“無功”“無名”。

2、作者在本段中闡明瞭什麼觀點?作者是如何闡述此觀點的?

明確

本段中闡明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即“無所待”的觀點。

作者從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進而說明“小大之辯”,但本質相同,即萬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遙。接着,作者從自然界轉而寫現實社會,現實中的人有高出衆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還不是真正的“逍遙”。作者在徹底否定了“有所待”的萬物和現實中的高人之後,才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所待”纔是真正的逍遙。

  五、作業

初步完成課後習題

 第三課時

  一、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鵬形象?

明確

作者從原則上否定了大鵬,認爲它的展翅高飛還要憑藉海運,並非真正的逍遙。但是,作者又義正辭嚴地駁斥蜩與學鳩的嘲笑,強調指出有“小大之辯”,並且三次濃墨重彩,不避重複地描繪大鵬的雄偉形象,熱愛之情躍然紙上,這是爲什麼呢?也許作者在才能無雙、嚮往着逍遙卻又無法逍遙的大鵬形象裏,正隱藏着自己難言的苦情。什麼苦情呢?我們不妨作出這樣的比較想象:一隻大鵬在茫茫北冥中沖天而起,一顆心靈在深深苦悶中掙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張開了,怒而飛向“無何有之鄉”;有所待的大鵬失敗了,那麼心靈呢?有所求的心靈能在那污濁黑暗的廣漠之野找到慰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雄偉的大鵬形象所體現的正是作者欲飛的理想和無法飛走的悲哀。

二、什麼是作者所謂的“逍遙遊”呢?

明確

“逍遙遊”如果望文生義地解釋這三個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遊。而讀完全文後,大家不免會產生疑問,如何纔是“自由自在地遨遊”?怎樣才能做到呢?下面從兩個方面來淺析一下:

1、解“逍遙”之含義。

“逍遙”二字舊作“消搖”,郭慶藩《莊子集釋》引文雲:“消搖者,調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內足,無時不適,止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遊天下,故曰消搖。”是一種閒適自得的心理狀態。細品課文之後,不難發現,“遊”主要有兩層含義:①無限的思維空間。既然擺脫了仁義是非的束縛,思想就可以自由遨遊了,莊子稱之爲“遊心”,是超脫功利和現實境遇的神遊;②自由無礙的心境。“逍遙”之“遊”,沒有世俗的羈絆,也沒有孔子那種不得已而“遊”的不平情緒,就可以真正做到無所忌憚,“安時處順”的暢達,保持淳樸真實的自然心態。擺脫了世俗標準,心理狀態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遙”呢?

2、析“逍遙”之層次。

作爲“逍遙遊”的象徵,莊子在文中運用他所擅長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種動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說最具有觀念意義的是斥鴳、大鵬和至人,表現了莊子對“遊”的三個不同層次的認識:“小知”“有待”和“無窮”。斥鴳之流不知大鵬的九萬里圖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們雖然也有“決起而飛”“騰躍而上”的快樂之遊,但根本無涉於“逍遙”,這是最低層次的“遊”。宋榮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謂超凡脫俗了,但仍未達到逍遙之遊,原因就在於“有待”。而真正的“逍遙遊”是徹底的“無待”之“遊”,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纔是真正的“無窮”之“遊”。

 三、學習本文之後有何啓示?應該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觀點?

  明確

文章從高遠之志、厚積之力、大小之辯到無待之遊的描述,給人的啓示是遠大的志向應當通向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而不應侷限於“一官”“一君”的現實功利,人應該有精神自由、個性解放的追求,這些都是莊子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而對於莊子思想中的虛無主義、絕對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識等消極因素,我們應當摒棄。作爲新世紀的弄潮兒,同學們應該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鑑賞本文的寫作技巧及藝術特點

明確

1、借用寓言說理。

魯迅評莊子的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萬餘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遙遊》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託於生動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鯤、鵬、學鳩、斥鷃,有的是根據神話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納入他的寓言中,寄託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遊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看來荒誕無稽,卻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

3、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如第1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誇張;描寫學鳩,賦與人的情性,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五、作業

就文章的某一藝術特點,寫一篇300——400字的鑑賞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