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斷章》優質教案設計大綱

高一語文《斷章》優質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2K 次

詩歌,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個不陌生的詞了,我們也學過許多詩歌,像《雨巷》,《再別康橋》等等,這些詩歌的感情很細膩,大家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斷章》優質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高一語文《斷章》優質教案設計

  【《斷章》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2、 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

1、詩歌鑑賞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拓展昇華”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朗讀,分析意象特徵,在交流討論中理解詩歌主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真、善、美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心人民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設想】

佈置同學預習五首短詩,並讓同學挑選一首詩寫了一點鑑賞性評論。從同學課前預習作業情況看,多數同學對於這五首詩的主旨把握均較爲準確,也存在多種解讀,最大問題在於許多同學在闡述詩歌主旨的解讀過程時,表述還欠嚴密,賞析時還不能做到有理有據。因而,在組長彙報本組討論情況時,須特別強調在陳述本組觀點之後需闡明這些觀點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許組員補充說明,共同完成任務。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爲不同和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因此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這些說法都說明了在文藝鑑賞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詩人、學者。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爲這段經歷,卞之琳被公認爲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爲《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爲漢園三詩人。以後,卞之琳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曆》《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說新山山水水》《小說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

卞之琳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詩人主張“未經過藝術過程者不能成爲藝術品,我們相信內容與外形不可分離”。卞之琳創作態度嚴謹,孜孜不倦地探索“藝術過程”中的轉化與表現,即使對新詩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變化和創新,更不用說在詩的意象、內容方面。有些詩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併成爲海外學者專題研究的對象。在半個多世紀中,詩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徵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着很大的啓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並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斷章》寫於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見“你”的人來說,“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後又覺得不全懂,似乎簡單的字眼裏藏着很深的道理。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爲,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着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爲然,他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對上。”這樣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係。如此抽象的哲理,卻能通過這樣一首極其短小、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的小詩表現出來,其高超的表現技巧令人佩服。

  三、問題探究:

1、《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了聯繫。後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理。

2、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還有人說它是一首哲理詩,你說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這是一首愛情詩,橋頭的“你”在白天是樓上人心目中的風景,在夜晚是樓上人夢中的“裝飾”。一個是白天夜晚都在關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個是被別人深愛着,自己卻沒有感覺。詩人自己說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對”上。他通過對自己剎那間感觸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哲學深思:在同一時空中,作爲主體的人或物,有可能變成客體,客體又可能變成主體。原來,《斷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過兩幅生動、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出來的,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種創造。

3、 這是我中學時代很喜歡的兩首詩,當我讀着《斷章》和《錯誤》時,這兩首詩就在眼前晃着,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其中的原由?

明確:閱讀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很相似。(可就詩意與同學簡單進行交流)

教師點撥:讀詩若能抓住詩中意象進行聯想和想象,就能較準確地把握作者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4、品讀《斷章》,討論小結:從字面上看,《斷章》極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覺得簡單的字眼裏蘊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細品味,你認爲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5、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1)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

4、課件展示學術界對《斷章》的幾種解讀;

教師可提供幾組有關《斷章》詩意的資料:

A)學者、翻譯家李健吾先生認爲,這首詩在“裝飾”兩字上做文章,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裏卻埋着說不盡的悲哀——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

B)評論家章亞昕認爲,《斷章》寫了一位絕代佳人。詩人不去說“你”如何美,而是去敘述她如何成爲如癡如醉的審美對象、“風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寫她如何成爲日思夜想的戀愛對象、“夢”中的花朵。不寫她的外貌,而寫她引起的癡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內在,意味的微妙。(詩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斷章》這首小詩,詩人回憶它的創作過程說:“此四行無意中得之,原擬足成一首完整的詩,接着感到說完了,也無需多說,可獨立成篇,故名《斷章》。”“寫於一九三五年十月,觸景生情,儲藏在記憶中,當還遠遠早於這個日期”。“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決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達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會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係的意義。”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教師要抓住“你”“風景”“明月”“夢”幾個意象作適當的補充。)

6、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四、拓展延伸

補充余光中《連環》一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詩無達詁、個性化解讀這種閱讀特點。

連環——仿卞之琳詩意

余光中

你站在橋頭看落日 /落日卻回顧 /回顧着遠樓 /有人在樓頭正念你

你站在橋頭看明月 /明月卻俯望/俯望着遠窗 /有人在窗口正夢你

  【教學總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首隻有四行的小詩可以算作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題目叫《斷章》。這原本是他一首長詩裏的四句,因不甚滿意,便刪去了其他詩句,只保留了這四句,我認爲刪得確實妙。

這首詩清新質樸、寓含哲理,睿思藏於字句之間,是典型的朦朧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你眼前是否閃過一個鏡頭:你站在橋頭凝望着遠處秀美的風景,而同樣在樓上看風景的人也將你納入這窗外的景色之中,陶醉在風景中的你不知你也成了別人的風景。作者正是用這樣一個具體的意象,道出了抽象的哲理。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類似的位置,物與我,我與他,他與你之間都有着內在的關係,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在被別人影響,也同樣影響着別人,就像那看風景的人會成爲風景,誰知道那位樓上看風景的人會不會成爲另一個看風景人的風景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兩句用了兩個“裝飾”,點出了“你”爲止的變化。當你望着窗邊皎潔的明月含着甜甜的笑進入夢鄉時,你不會知道,也許一個陌生人在夢中夢到了你,你裝飾了他的夢。這節可以看作與上一節不相承接,各自成章,但它們表達了同樣的道理,通過位置的變換對比和兩幅充滿詩意的圖畫,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直很喜歡《斷章》,含蓄的字句中滲透着深刻的哲理,正因爲如此,它纔會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會像一些華麗而空洞的詩篇被歷史遺棄。

靜靜地看風景,靜靜地讓自己成爲別人的風景,不也很快樂嗎?

倚在窗前看風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看風景的女孩突然擡頭,目光似乎與我對視,這一刻心中滑過一絲感動。《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據說作品是一首長詩斷章,朦朧的詩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短短几行明白易懂,而讀者卻在其中獲得極其豐富複雜的感受。

在我看來斷章是一種狀態也可以是一種態度。有的人斷章取義,對事物無法洞悉全部,得出以偏概全的結論,這種狀態通常讓人覺得可笑,而另一種斷章則有一種欲說還休的美感,類似“難得糊塗”“不求甚解”的境界。前者多少有些功利色彩,所以會大作深究盲目總結,而後者顯示悠然超脫。生活不是作學術研究,可以用定律公式推出個子醜卯,試問世間人,世間事無窮無盡,變換莫測,有什麼能夠真真卻卻明明白白地剖析清楚呢?所謂“剪不斷,理還亂,”所以用斷章的態度面對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斷章不是不讓人逃避現實,而是讓人看清這個世界,培養一種良心的心態。有些事已經發生,斷章最美好的部分,把它深埋記憶,有些事正在發生,斷章最當下的部分,腳踏實地,坦然面對。有些事將要發生,斷章最積極的部分,把它當成指引前的燈塔……甚至一片雲一滴水一隻螞蟻都能讓我們斷章,去捉最細微的那絲觸動,感受最美的綻放。

“ 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在蒼茫的世界裏我們何其渺小,面對生活,太純粹的清醒有時難免疲憊與徒勞,於是只得斷章,斷章身邊匆匆走過的身影,斷章眼前的風景,斷章遠方若隱若現的未來,斷章這個世界,斷章着我們自己。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別人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不必追問,無須深究,只是此刻,就很美。

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爲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