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精選《我與地壇》教學反思兩篇

精選《我與地壇》教學反思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我與地壇》教學反思之一

我曾經想,我心中的《我與地壇》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有怎樣的不同?膚淺理解不好,過度闡釋也未必是好事。地壇正是淡褪了光華,所以等來了史鐵生。那麼什麼是核心?我這樣想多久,怕也離題萬里。我於是找他的書來讀。我上網找有關他的資料。我試着編他的年譜。我讀他的最新的文字,看有關他的訪談資料。年譜編完了。書卻讀不完。讀不透。我寫好了教學設計。在設計之初我思考了若干個需要注意的問題:1、主問題的設計是否巧妙,是否有淺到深,是否有針對學生語言和思維而進行的訓練;2、教學設計中板塊之間的銜接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流暢,過程的實施是否張弛有度;3、板書的設計是否是對文本的深加工、再創造;4、教學設計是否圍繞文本去分析、解讀,是否有執教者的想象和感悟,而且是獨特的;5、學生的活動是否充分,是否調動了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6、課堂過程是否有意義,是否有意思,是否有很好的生成性;7、如何在舉手投足之間彰顯本文的濃厚的文化內涵,如何體現執教者的素質修養。我拿那設計請省、市語文教研員看,請一線的語文老師看,修改,試着上課,再修改,再上課。幾個月的時間,爲了這一篇文章和她背後的那個人,冥思苦想。也許最後想通了,有了答案。也許永遠沒有答案。

精選《我與地壇》教學反思兩篇

我最終確定了以“死亡”爲切入口,課文正是史鐵生思索死亡後的全部想法。而對於高中學生而言,生命教育包括死亡教育恰恰又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在導入語中說“這是一篇思索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能把學生帶入到文章的核心,能使學生很快地“入境”。接下來,我又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a我們不會認真思索死,那爲什麼史鐵生在和我們一樣同樣年輕的時候卻認真思索死呢?b爲什麼非要去地壇去想呢?c在地壇中獲得了什麼,從哪裏讀出來的?”三個主問題,不斷引導學生由表及裏,從作者心境入手,深入文本,解讀關鍵句子和語段,最後獲得共鳴和啓發。在分析文本的環節,我注意讓學生說出對地壇獨特景物描寫的第一感覺,捕捉學生感受中的獨特一面,使師生的思考和對話既能放得開又能束得住。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剛上課時的緊張(其實也是自己不能很快入境的表現),幻燈片的使用上不連貫(有些內容準備了,但實際並沒有用上,反映設計時的不嚴謹),個別課堂語言不簡練,有無效重複的。但最明顯的是兩點:一、沒有很好的去引導學生大聲地、動情地朗讀課文。二、教師的講解還是偏多,有些時候是爲了拓展而拓展。

《我與地壇》文質兼美,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時,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大聲美讀課文是必要的。但由於課堂調控的失誤,使得本來出現在教學設計中的“朗讀環節”缺失了,而代以教師的過度講解和闡釋(講到史鐵生的母親和妻子,講他的創作歷程,講《千手觀音》和殘奧會運動員)。沒有讓學生朗讀,是觀念上的對朗讀的不重視。比如分析“露水”這一獨特物象,應指導學生搞清楚作者爲什麼這樣寫的同時,更應引導學生去朗讀,看能否讀出“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的哲理髮現和獨特審美;又如在指導學生完成對課文第七段的品讀、思考、交流分享之後,應讓學生集體朗讀這一關鍵語段,使學生將獲得的哲理融匯到朗讀中去,既加深印象又昇華心靈

這兩點問題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極力所要注意並加以完善的。

  《我與地壇》教學反思之二

《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散文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自瀆課文,是殘疾人作家史鐵生所作。這是一篇充滿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情意濃厚,文辭優美。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體會並完成情感的自我昇華,很顯然要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依此我把電子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我的課堂裏,營造與課文相通的氛圍,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分爲二部分。我執教的是第一部分,在這一部分文字裏講述是作者在20歲這個最狂妄的年齡上殘廢了雙腿而對生活十分絕望。於是在地壇這個古老而又滄桑的園子裏產生了對生與死的思考,而這種思考來源於園中景物對他的啓發,所以我引導學生從景入手,對課文第三、五、七三個重點景物描寫的段落進行賞析。由景入情,讓學生感悟作者由“想死”到“勇敢活下去”的複雜感情,從而來解開地壇就是作者棲居的精神家園這樣一個關係,完成教學目標。

地壇在北京,學生基本上沒有去過,我就將地壇的一些景物圖片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一下子產生了想了解地壇及作者15年來在地壇做過些什麼的願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我藉助多媒體中的圖像、聲音、動畫創設出作者文字裏所要表達的情境,讓學生融情入景,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如配樂範讀,讓學生很快進入散文的意境中去,邊聽邊體會作者那種在地壇中15年來難以言說的感受;又如再現地壇中景物,通過多種藝術的聯想和轉換,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得主動性和興趣,讓學生在欣賞景物描寫文字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掌握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通過觀看圖像,朗讀課文,配以相關的提問,加以適當的啓發,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課文,學生收穫很大。

這堂課的創新在於不是單純的用圖片和聲音,flash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做到了信息技術爲文章內容服務,不僅刺激了學生的感觀,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將看到的直觀景物畫面轉化爲思索,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做到了真正的整合。

這種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取了許多課外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學生們在課堂上表現十分活躍,可以很快融入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經驗,使學生很好的理解文學作品中表現的情感,課堂效果很好。

學生是獨立的、自主的個體,學生的生命體驗、學習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維的角度、深度、領悟的境界、質疑的方式也迥然各異,每個學生對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盡相同。所以我覺得在賞析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寫的時候 ,我應該還開展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思維碰撞,最後求同存異。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從別人的發言中吸取智慧。另外在寫仿句這一塊,我如果積極主動的讓學生到黑板上演排的話,可能會更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思維。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個性張揚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能力的培養。

但是在教學中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缺乏情感積累,人生閱歷還不夠豐富,還不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齡上殘廢了雙腿的痛苦和絕望。所以我覺得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評價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着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努力成果要及時肯定,使他們獲得發自內心的成就感,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尋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學習過程的結束 ,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開放的視野。在這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例課裏,我感悟到多媒體只是一種手段,它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但它不能取代學生對情感的體驗。另外一節課真正的靈魂是教學思想,而多媒體只是技術工具,我們教學決不可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