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反思

高一語文《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反思1: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是一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的演講詞。蔡元培就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北大學子,明確提出了三點要求,並列出自己的計劃。他高屋建瓴地匡正大學的性質,明確求學的目的;他着眼於學生品行,引導其砥礪德行,以身作則,承擔起匡正流俗的責任;他倡導團結向上的學風,希望師生友愛,維護北大榮譽。結尾所作計劃,務實而細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讀罷全文,並瀏覽有關資料,不由使人對“學界泰斗,人世楷模”這一高度評價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高一語文《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反思

本文是高一必修二第四單元演講詞的首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難點在於,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學生如何能切身體會先生的諄諄教誨。學生底子極差,文言現象又限制了其深入理解。這些基礎問題不解決,學生讀之如同嚼蠟,興味索然。本文作爲演講稿的語言特色及觸動人心的力量無從談起。

我把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全部列出來,竟多達五十多處。小組合作後仍然有二十多處。即使已經解決的問題,要深入人心也十分勉強。如何讓枯燥的文言知識鮮活起來,從而給學生情感精神上的觸動?我想,何不把所有難點集中編寫在一篇短文中,以當今社會風氣與學生現狀爲切入點,激勵他們樹立正確遠大的學習目標?於是有了下面這則小文。

視今之當軸,即才能卓絕,多爲人詬病。何也?追本溯源,其求學多以爲幹祿之終南捷徑。視事之初,規行矩步。官階既高,則敗德毀行,違背民意,爲人訾詈。其原始之宗旨既乖,肩以重任,必誤國誤民。

汝等自鄉邑而來,年方二八,風華正茂。三年攻讀,或按時肄業,或學成畢業。成績之高低,分數之多寡,姑不具論。爲學之宗旨,不可以不正大也。

師之教授,惟圖諸位潛心自修,旁稽博採,切磋學問,容有底止。學成任事,有所裨益於家國。此固父母之所望,時勢之必需也。

茲有生之放蕩冶遊者,宗旨且不知爲何物,終日敷衍塞責。實驗既終,嘆息悔恨,事後則如煙雲。貽誤花季,遭人譏謗。然弭謗莫若自修,苟能以勤奮之行,易怠惰之態,力矯邪風,則無虞受人指摘,爲人輕侮。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餘常悲之。同學相處,譭譽共之,理當道義相勖。師生同堂,實則緣分,益盼教學相長。

言之當否,有心之人,心必瞭然。學風匡正,學業有成,尙賴諸位。

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是行之有效的。學生對文言詞語異常熱情起來,七嘴八舌地開始翻譯,小組成員自動湊在一起探討老師寫給他們的文字。他們一會兒從原文中尋找對應的詞彙,一會兒舉手請老師幫他們解決分歧。就這樣,當我在小組間邊巡視邊解答到第三遍的時候,再沒有學生提出問題。這時候,再請各個小組的代表分擔各段內容的講解,他們竟解釋得十分流暢到位。回頭再來讀《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顯而易見,他們對於文本的'理解加深了,帶着感情,帶着對於求學之道的思考,他們的學習狀態漸入佳境。下課的時候,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何不借這個短文請學生給老師寫封信,談談自己的感想呢?文言很好,白話也可,半文半白也可以。沒想到想法一出口,全場欣然稱好。

課堂上,看到學生充滿激情和感動的表情,我感慨頗多。這幫孩子底子實在太差了,有的孩子識字能力和讀寫能力近乎小學生的水平。令許多老師搖頭嘆息,無奈抱怨。我剛接到這兩個班的時候,也着實驚詫了幾天。但是很快調整了心態。老師的作用,就是要幫助學生走向優秀。消極抱怨,不過是誤生誤己。我們的領導和老師總是和重點中學比,比來比去,學來學去,人家的做法學不會,反打擊了自己的積極性,把所謂的改革搞得一塌糊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顧學生實際,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請相信,只要誠心教學,結合實際,敢於創新,就一定能破冰突圍,爲學生和自己打開一條寬闊的出路。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反思2:

當看到自己的課題是新教材中的新增課文後,我心裏有一種挑戰的衝動:這是一篇誰也沒有講過的新課,我一定要把它講好!心態很重要,也許是對這篇課文的主動接受的緣故,從開始準備這篇課文到正式講授結束,我一直處於一種興奮而快樂的狀態中。在學習這篇課文中,我覺得自己也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尤其折服於北大之父蔡元培的人格魅力。我想我要把這種薰陶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一定要有收穫!

這是一篇演講詞,我就設想以學生都熟悉的人物且能引起大家興趣的奧巴馬的競選演說的視頻來導入,吸引學生們走進新課。從課堂反應來看,這個環節起到了它應有的效果,但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說導入語言優美些、煽情些會更好。

這是一篇半文言的課文,雖然對於學生來說,理解課文內容不是太難的事情,但還是有一些字詞上的障礙,所以在檢查預習這個環節,我把學生易讀錯的字和他們不懂的、重要的詞加以總結,解決了學生疏通文意的困難。

本單元是演說單元,而本文又是本單元的第一篇,所以讓學生掌握演說辭的特點是必要的,但爲了不影響我的整個授課思路,我沒有專門給學生介紹,而是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比如在整體感知環節,讓學生分析作者的構思、思路時,讓學生了解了演講詞結構清晰,中心突出的特點;在分析“三點要求”時,讓學生感受到了演講詞的針對性。但遺憾的是我沒有引導學生感受演說的另一特點——內容的鼓動性和語言表達的綜合性,現在想想真是遺憾。還好我給學生布置了總結演講詞特點的作業,希望學生們能認真地加以總結,領悟演講詞的特點,相信他們以後會用到的。

在整體感知課文部分,我其實設置了三個問題:本文的整體結構、三點要求是什麼以及爲什麼提這三點要求。在分析第三個問題時,穿插了背景介紹。我個人認爲這個環節設計的較爲合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感知了課文,又瞭解了背景,而且還了解了演講詞結構上的特點。達到了三維目標中“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要求,也使“知識與能力”與“過程與方法”聯繫了起來。

整體感知課文之後,我就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的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在問題的設置上,我非常注重問題之間內在的邏輯性,所以使問題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特點。這個環節中,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的基礎之上,都能夠積極地思考,並踊躍地舉手回答問題。在這兒,我由衷地感謝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讓我感動。學生表現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我在這一環節,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學生回答不太精確的情況下,我忽略了分析原因,而急着把課進行下去。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設置了一個讓學生談三點要求現實意義的話題。問題的設計也非常明確,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且聯繫課文,又深入現實。我對這個環節的設計非常滿意。而學生的話也的確發自內心,我也是在用心與他們交流着。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女生在談“抱定宗旨”的現實意義時,我深深地感動了,我爲學生能有這樣的認識而感動,所以我發自內心地對她讚譽到:“如果蔡元培聽到你的這番話的話,他會由衷地爲你欣慰;如果你是他的學生的話,你一定是他最驕傲的學子!”宋偉富老師說:“沒有生成的課不是精彩的課。”我認爲“生成”不僅僅時對學生而言的,教師也應該“生成”纔對,教師如果沒有自己的情感投入,怎能讓學生有所“生成”呢?

關於這節課,我認爲自己需要提高完善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的課堂語言需要更凝練、優美、富有情感;二是在對學生評價時,需要學會一些技巧。我不否認自己的缺點,正視缺點,纔能有更大進步!有缺點,說明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我也希望其他的同仁們也能這樣想,讓我們共同進步!

很感謝這次優質課活動,它使我更懂語文課,更愛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