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8K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8個一類生字,會讀14個二類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內容。

2、引導學生學會用部件組合法學習“表、班、級、課、佳、桌、養”,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永”。

3、通過學習這篇小故事,讓學生懂得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關愛別人不僅能夠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給予了別人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會寫一類生字。

2、能夠感悟故事大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詞語卡片、學生自制卡片。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熟讀課文,感悟大意。

2、認讀一、二類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自從你們入學的那天起,老師就伴隨着你們的學習生活,有人形容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有人形容老師的笑容很燦爛,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老師的手》,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課文(學生齊讀)

二、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桌。

3、三名同學試着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同時數一數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3個)

4、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師爲什麼要學生們畫畫?(因爲那天是母親節,老師想讓孩子們畫一幅畫送給自己的母親。)

老師爲什麼“驚訝不已”?(老師覺得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們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媽媽得到一頓豐盛的佳餚,可是這個孩子卻畫了一隻手,她很奇怪。)

5、看到了道格拉斯的畫,同學們產生了怎樣的疑問?(這是誰的手?)同學們是怎樣猜測的?結果呢?道格拉斯爲什麼要給媽媽畫一隻老師的手呢?他想讓媽媽得到什麼呢?

6、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爲什麼不畫豐盛的佳餚,而畫老師的手呢?“永恆”一詞,可見這雙手給孩子帶來了多少溫暖,多少快樂!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些什麼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認讀一、二類生字。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文中認讀一、二類生字。

3、讀字卡。

(先按順序讀一遍,再打亂順序讀一遍,最後學生指名讀卡片。)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一、二類字的認讀。

2、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二類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一類生字

表:上下結構,一字旁

報表、華表、發表、課表、表白、表達、表

示、表情、表親、表面、表裏、表裏如一、表裏不一、表明、表皮、表態、表揚

班:左中右結構,王字旁

當班、倒班、交班、領班、輪班、上班、加班、同班、下班、白班、夜班、班白、班車、班會、班級、班機、班長、班子、班師、班主任

級:左右結構,絞絲旁

年級、班級、市級、首級、級別、級任、

高級、中級、上級

課:左右結構,言字旁

開課、上課、下課、課本、課表、課內、

課時、課外、課文、課業、課桌、課題

永:注意筆順,永遠、永久、永不掉隊、永遠牢記

佳:左右結構,單人旁

佳話、佳節、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

桌:上中下結構,卜字旁

書桌、桌布、桌燈、桌面、桌球、桌子

養:上中下結構,八字頭

放養、戶養、家養、領養、生養、學養、

養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活、養父、養母、養女、養生、養子、養魚、養路

四、複習鞏固生字、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指導書寫一類字。

2、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重點指導“表、班、級、佳、養”5個字。

表:注意第3筆是豎,第5筆是撇。

班:第四筆是提,第五筆是點。

級:注意筆順,第五筆是橫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兩個土的筆順和位置關係。

養:注意筆順,第6筆是撇,第7筆是捺,寫在橫上。

二、做課後練習。

1、讀詞語,會寫的寫下來。

要求學生認識這9個詞語,會寫並記住.

2、讀一讀,說一說。

你都和誰握過手?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麼樣的?

3、讀一讀我寫的詩。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詩歌,激發學生自己創作的興趣。

三、作業設計:

握一握爸爸、媽媽、老師的手把你想說的話告訴他們。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表班級課永佳桌養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認識“村”、“居”等7個字,會寫“忙”。

背誦古詩,能準確、清楚的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背誦課文。

“醉”的識記、“忙”的書寫。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一、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一隻蝴蝶輕輕飄,順着鳳兒上九霄。一心向着雲外飄,可惜繩子拴住腰。這是什麼?(指名說)

2、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指名說)

二、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筆畫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認讀生字

3、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記住字形。

4、互相交流。

5、師針對難字進行指導。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

5、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背涌

1、師範讀,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纔彷彿看到了什麼。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指導寫字

出示我會寫“忙”字

七、作業

1、有興趣的小朋友親手做個風箏和家長一起放一放。

2、課外讀背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通過讀課文,瞭解新式房屋的外形特點和特殊功能,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

能力目標:繼續培養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的習慣。

情感目標:帶領學生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新課標倡導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情感。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以朗讀爲主線,讓學生在反覆與文本對話中感受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藉助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突破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與學生認知之間的差異,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學寫生字,初讀課文,學習課文1、2自然段,瞭解新式房屋的形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激趣複習導入

齊讀課題。

複習:你們還記得新式房屋的樣子嗎?(貼圖)

師評:新式房屋的樣子真是可愛,真是特別呀!

導入:這樣特別的房子和我們住的房屋有什麼不同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3至6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三和第六自然段。

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新式房屋與我們所住的房子有什麼不同呢?

拿出小鉛筆畫一畫有關的句子。(學生邊讀邊劃。)

把畫出的句子和同桌讀一讀。(學生合作學習)

指名回答:誰能向我們說說,新式房屋與我們所住的房子有什麼不同呢?(學生自由發言)

學情預設:

(1)屋頂的功能

A

自由讀句子“屋頂是一整塊的超薄玻璃瓦,七彩顏色,華麗奪目。”(CAI出示句子)

想一想,屋頂和我們所住的房子有什麼不同呢?

指名回答,相機指導朗讀。(點擊:一整塊三角形超薄)

(師:好大的玻璃瓦啊!你們能讀出屋頂的神奇嗎?)

B

你們瞧,新式房屋的屋頂有這麼多顏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就是“華麗奪目”

誰來讀讀這個詞。屋頂這麼美,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吧!男女生讀。

C

在屋外欣賞了美麗的屋頂,大家想不想進去看看?現在假如咱們全班同學站在這樣的屋頂下,你會看到什麼?

D

CIA演示屋頂五彩繽紛的白雲飄過的情景,師、範讀第六自然段。

看到這樣的美景,心情多麼愉快!讓我們帶着愉快的心情,自由地讀讀吧。

學生自由讀。

E

指名讀第六自然段。(CAI出示句子)

(師:屋頂真神奇,可以看到這麼美麗的風景。板書:看風景)。

過渡:新式房屋還有哪些地方也很神奇呢?

(2)屋身的功能

A

自由讀“屋身是一個大型的球形氣墊房,氣墊房可以隨季節變幻而自動伸縮變化。”

屋身和我們住的房子的屋身有哪兒不同?(CAI出示句子)

指名學生回答。(點擊:球形自動伸縮)

多奇妙的屋身,誰來讀讀?指名讀。

(師:球形的屋身真有趣!板書:自動伸縮)

B

屋身是怎樣隨季節變換而自動伸縮的呢?生回答表演。

C

師生合作帶動作表演讀。

師:能大能小,能伸能縮,屋身的功能真是神奇極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生齊讀。

過渡:不知道“門窗”又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3)“門窗”的功能

A

指名學生介紹新式房屋“門窗”的本領。讀句子“那扇—————————恆溫器”(CAI出示句子)

師:這種感應材料就像我們的皮膚一樣,對溫度特別敏感。它還會調節溫度呢!這就是它與衆不同之處啊!(板書:調節溫度)

B

今天天氣太熱了,如果我們在新式房屋裏上課,會有什麼感受呢?讀“如果——————————涼爽極了”,讀出涼爽舒服的感覺。生指名讀、小組讀。

(師評:“門窗”多像一個大空調。)

C

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來臨,自動感應窗又會怎樣呢?

師:冬暖夏涼,功能這麼特殊,這可都是“門窗”的功勞啊!來,讓我們讀讀吧!

小結:

剛纔,我們瞭解了新式房屋各部分的神奇本領。老師想和你們一起把第三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配樂師生合作讀)

(二)學習課文4、5自然段。

新式房屋還有哪些神奇之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

學生讀課文4、5自然段,3

指名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生讀句子“只要風一起,整幢房屋————也不會滾動。”

(師:球型的屋身設計得多巧妙!和我們住的房屋比,新式房屋安全極了!)

生讀句子“倘若遇上大地震——多安全的房子。”

(師:既防風又防震,新式房屋多麼安全。)

生齊讀:多安全的房子!

三、課後拓展

設計師設計了這樣的房屋,它有特別的樣子,神奇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們帶來了安全和舒適。請你們也來當個小小設計師,設計你心中的新式房屋,先想想它的樣子,有哪些神奇之處,再和小夥伴說說吧!

學生思考並踊躍發言。

四、課後作業:

畫一畫,寫一寫你心中的新式房屋。

五、結語:

邁入21世紀,高速發展的科技爲我們安上了想象的翅膀,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老師希望大家實現自己的夢想,住上自己設計的新式房屋。

板書設計:

新式房屋

看風景

自動伸縮

調節溫度

多安全的房子!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要求:

學會9個生字,8個認讀字。能正確讀寫8個詞語,認識是食字旁,新筆畫豎折撇。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認識問號,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讀出疑問的語氣。能寫出一句問話,正確用問號。

瞭解課文內容,感受法布爾對生物的好奇心,產生探索大自然的願望。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語

認識問號,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讀出疑問的語氣。能寫出一句問話,正確用問號。

瞭解課文內容,感受法布爾對生物的好奇心,產生探索大自然的願望。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感受法布爾對生物的好奇心,產生探索大自然的願望。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認識問號,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讀出疑問的語氣。能寫出一句問話,正確用問號。

瞭解課文內容,感受法布爾對生物的好奇心,產生探索大自然的願望。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同上

教學用具: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麼?

簡單介紹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他從小愛好觀察昆蟲和貝類的生活情況。主要靠自學成才。以研究狩獵蜂和推糞蟲最爲有名。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查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後標序。

3、檢查詞語。(帶音節)

故事、動物、傳來、聲音、飢餓、一定、勝利、唱歌、紡織娘

4、指名三人讀課文。

大家思考:課文講了法布爾的什麼故事?

三、感悟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法布爾是哪國人?他的家鄉在哪呢?請讀第一句話後告訴我”。(法國人,家鄉在小山村。)

2、教師出示有青山的圖片。提問:“小山村裏都有什麼?請讀第2、3句後告訴我”。

3、教師隨着學生回答,把小溪、花、草、樹木、小鳥、蝴蝶、小蟲、魚等圖片貼到大圖上。也可讓學生自己動手貼。

4、提問:“爲什麼老師貼了這麼多條小溪呢”?引導學生體會“小溪縱橫”。

5、請學生說說法布爾看到這些小動物後會怎麼想呢?引導學生理解“好奇心”。

6、指導朗讀:

(1)“小山村這麼美、這麼富有生機,誰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啊”?指名讀。

(2)教師配樂範讀。讓學生說說師、生讀的有什麼不同?

(3)請學生配樂朗誦,體會大自然的美與生機勃勃。

7、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先弄清每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試着背誦。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一天,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引起了法布爾的好奇心。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請學生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問題。

2、“原來是他聽到了一種“嘎吱嘎吱”的聲音,法布爾聽到這聲音後是怎麼想的呢”?

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1)教師先用陳述的語氣讀,在用疑問的語氣讀,讓學生比較前後有什麼不同?

(2)學生朗讀,從中認識問號,體會問號的作用。(採用生生、師生評讀的方法。)

(3)讀後面的句子,然後說說法布爾對這種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後,是怎麼做的呢?

(引導學生明白法布爾去了好多次,體會的他的好奇心真強。)

(三)“法布爾一連去了好多次,可還是沒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在叫。這時,他有沒有放棄呢?他是怎麼做的?讓我們下節課再到第3、4自然段裏去找找答案吧”?

學習第3、4自然段:

(1)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法布爾是怎麼做的?

(2)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長句的自然停頓,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逮住了那個/會唱歌的小傢伙。原來/那不是鳥兒,而是一隻/顏色嫩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

(3)教師出示有關“紡織娘”的圖片資料,簡單介紹它的生活習性。

(4)齊讀第4自然段,思考:“爲什麼法布爾能成爲世界有名的昆蟲學家”?

(5)請學生在黑板上的空隙上,填上適當的詞語。(板書)

(6)指導朗讀:

“法布爾/成了世界有名的/昆蟲學家。”

(7)簡單介紹昆蟲學家法布爾。

四、展示

讓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資料。自己爲自己的資料做解說。

五、用問號寫一句話:

1、讓學生針對剛纔的材料介紹提出質疑。

2、問學生:如果把你提的問題寫下來,應該用什麼符號?(問號)

3、啓發學生再提出其他問題,再把問題寫下來。

六、作業:

1、正確讀寫9個詞語。

2、背誦第1自然段。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9課

二、教材分析:

《銅板的響聲》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智慧的化身”阿凡提爲幫助一位窮人而嘲弄、取笑飯館老闆的故事,文章很注意選詞用語、各段銜接自然,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三、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本課十七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阿凡提喜歡打抱不平,同情弱者、幫助弱者的性格,體會和感受阿凡提的幽默與智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引導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豐富知識積累。

四、教學指導思想:

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自由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舒展的學習環境和現代的信息技術環境中,自由地放飛心靈。通過各種教學、多媒體手段使孩子喜歡讀書、識字,主動地讀書,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配有主題曲的阿凡提動畫,師相機引入阿凡提此人

2.學生交流對阿凡提的瞭解。

[電教設計意圖:在此環節把握兒童的心理,利用課件出示阿凡提這一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有動畫、有聲音,吸引、調動學多種感官,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充分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積累——在動畫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

3.師引入課題。板書:19銅板的響聲

二、初讀識字,掃除閱讀障礙

1.學生自由讀文,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玩闖關遊戲,認識、記憶生字。

(第一關:我會認)

大屏幕出示7個詞語,學生各種形式讀。出示圖片,瞭解銅板。

[電教設計意圖:師點擊出示銅板的圖片,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印象,知道銅板不是過去用的銅錢,初步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

認識4個提手旁的字。

[教學設計意圖:找出4個提手旁的字,理解它們都表示與手有關的動作,感受中國文字的趣味,激起學生學習漢字的慾望。]

(第二關:我會讀)

大屏幕出示句子,要求讀正確、通順,有標點的地方停頓。

[教學設計意圖:在句子中認識幾個詞語,並通過讀句子初步感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

(第三關:我會說)

大屏幕出示四字詞語。學生聯繫課文理解打抱不平、兩相抵消,找出不緊不慢、又罵又打的特點,仿說。

[教學設計意圖:在理解詞語時,先說本意再結合課文,學生理解得更透。通過找特點,認識ABAC型詞語,並通過仿說來加強記憶,增加積累。]

[電教設計意圖:用闖關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激起學生的挑戰慾望。利用每關的變化,緊緊抓住學生眼球,高效的完成生字認讀環節,使學生認字的過程變得簡單而有樂趣。]

三、精品細讀,體會人物個性

1.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教學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培養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2.學生再讀課文,選擇印象深刻的人物,勾畫表現他特點的句子。

[教學設計意圖:爲學生創設選擇的餘地和創造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欣賞中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

3.互動交流:精讀重點句,展開想象,體會印象深刻的他是怎樣的人。教師相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感情,瞭解人物個性。

[教學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及描述他的句子進行交流,深化體驗,引起共鳴。精讀階段悟情,側重於朗讀訓練。朗讀渲染,激發想象,促使學生潛心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營造了開放的、自主的、和諧的課堂氛圍。]

[電教設計意圖:師出示三個人物的圖片,預設三個人物的句子,學生說哪句,師點哪句。給學生視覺體驗,輕鬆、自然的練習感情朗讀,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四、角色朗讀,享受閱讀樂趣

1.播放配字幕的無聲動畫片《銅板的響聲》。

[電教設計意圖:播放無聲動畫片視頻,激起學生的配音慾望。出示字幕,學生樂於接受,還能重溫課文內容,爲下環節的分角色讀文、練習配音,打基礎。]

2.播放無聲動畫片,學生分組分角色練習讀文,練習給動畫片配音。

3.指名給動畫片配音,可以看書,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

[教學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爲課文服務,發散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想象力。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張揚個性,培養學生的複述能力和創新能力。]

4.學生評價,評選優秀配音員。

[教學設計意圖: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敢說,教學生會評價,及時獎勵,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拓展欣賞,激活人物形象

1.展示課外蒐集的關於阿凡提人物原形、人物形象、有趣故事的資料。

[教學設計意圖:教師充分挖掘課文以外的資料,利用生動逼真的圖片、優美的音樂及親切的解說,調動其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對阿凡提的喜愛之情。】

[電教設計意圖:學生喜歡看哪個資料,就點擊哪個資料。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認識一個立體的阿凡提。]

2.鼓勵學生蒐集關於阿凡提的資料,記在小本本上或講給大家聽。

[教學設計意圖:繼續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複述能力]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第一單元

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共有四篇歸類識字的課文。第一課通過“詞串”,向我們介紹了金秋水鄉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景。全課共分四組詞語。第一組詞語表現水鄉白天的景色;第二組詞語介紹了荷塘裏的主要植物;第三組詞語表現水鄉傍晚的景色;第四組詞語表現夜晚水鄉的景色。第二課也是採用“詞串”形式描繪了天安門廣場國慶大典盛大的場面。全課的第一組詞語表現天安門城樓的景色;第二組詞語表現國慶閱兵式場面;第三組詞語表現人民羣衆歡慶的場面;第四組詞語表現了中國的突飛猛進。第三課屬於看圖會意識字,課文通過形象的圖畫來揭示會意字的構字特點。第四課是形聲字歸類識字。由5個偏旁“苗”組成5個形聲字,再由這5個形聲字分別組成詞語,然後用一部分生字編人後面的兒歌。

這個單元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要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與認識事物相結合,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相結合,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同時幫助學生認識象形字和會意字的造字規律及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要注意識字與寫字相結合,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識字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憑藉圖畫理解詞語。

3、瞭解金秋水鄉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難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讀準音、認清形。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串。

2.觀察圖畫,藉助圖畫去理解字詞。

3.瞭解水鄉秋天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激發興趣自主識字、讀詞,寫字。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大家知道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麼?常熟是我的家鄉,你們去過常熟麼?電視上見過麼?那兒可是個水鄉小鎮,不但風景優美,物產也很豐富。你們想不想去張老師的家鄉看看?

2.出示圖片,瞧,這就是我的家鄉,那兒的水特別多,所以也叫水鄉。大家看看,圖上畫得是什麼季節呀?你怎麼看出來的?想知道水鄉的秋天是什麼樣的麼?讀了這些詞語你就知道了。出示韻文。

二.藉助拼音,自學生字。

1.請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讀一讀,看誰能讀正確,並想一想,哪些詞讀的時候要注意。學生自由練習。

2.交流。你覺得要注意哪個詞的讀法?爲什麼呢?請你領大家來讀讀。誰還想說說。(注意翹舌音,後鼻音)

3.剛纔小朋友們說得很好,現在請大家再次讀讀這些詞語,要讀好剛纔說到的注意點,看誰讀得正確,沒有錯誤。誰來讀準第一排,四組分四排讀;兩排一讀誰行?男女生分兩排讀。四排詞語連起來誰行?點名2人,齊讀。

4.去掉拼音誰也會讀?學生練習,你會哪一排你就大膽站起來讀。齊讀。

5.這些詞你們都讀準了,好樣的,但還不夠,還要讀懂,讀出味道來。

三.讀詞成串,邊讀邊想。

1.現在我就領着大家去水鄉看看吧。出示圖片,秋天的水鄉天是那麼藍,水是那麼清,放眼望去,天連着水,水連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飄蕩着一層霧氣,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

鄉變得更美了。你們覺得美麼?那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吧,誰來讀?點名讀。師範讀,我讀得美麼?知道我爲什麼讀得這麼美?因爲,我一邊讀,一邊想,當我讀這排詞語的時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現了這幅畫面。你們也來試試,讀得慢些,要邊讀邊想。點名讀,評議(慢些,聽出來了,你很喜歡水鄉)男女生讀,齊讀。

2.水鄉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歡圖上的什麼?相機認識菱藕。這排詞語,你也能讀好麼?一邊讀,一邊想,自己試試看。點名讀,評:你好象看到了什麼?聽出來了,你特別愛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邊,向遠處看,你又看到了什麼?船隊爲什麼要唱着漁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飄着晚霞,湖面上飄着歌聲。船艙裏裝滿了魚蝦,這場面多美呀,你喜歡麼?能讀好這排詞語麼?注意邊讀邊想,自己練習。點名讀。評議。

4.夕陽終於落山了,夜晚來臨了,水鄉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圖片,美麼?看誰能憑自己的本領把這排詞語讀好。點名讀,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四.連串成篇,形成積累。

1.每一排詞語你們都讀得很好,連起來讀,你們還能讀好麼?請四小組分別讀一排詞語。讀得真好聽,真上口,這裏有個小祕密,瞧,一、二、四排最後一個字的韻母都是ang,所以讀起來特別上口,聽起來特別悅耳。

2.聽了你們讀,我也想讀。師配樂朗讀。我讀得好麼?知道我爲什麼讀這麼好呢?(邊讀邊想)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學生練習。

3.點名配樂讀。(評議:停頓,想象。你讀得真好,封你做讀書大王)這麼多人都想讀,這樣吧,請你離開座位,去找自己的好夥伴,你們兩個相互讀給對方聽。讀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讀好了麼,那就請大家起立,帶着心情,帶着表情一起來讀一讀吧,會背的可以閉上眼睛邊想邊背。配樂齊讀。

五.示範指導,認真寫字。

1.課文讀得真不錯,這些詞語你們都記住了麼?出示生字。誰能熟練地讀出它們?點名讀。齊讀。把拼音去掉也行麼?點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看來你們真的都記住了。

2.現在我出個謎語考考大家,春天頭髮青,秋天頭髮白,遠看像棉花,風來起白浪,猜一植物。誰猜到了?你怎麼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聰明。

3.接下來我們就來書寫這兩個字,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爲什麼都帶有草字頭?還發現了什麼?對,上下結構的字,書寫時,上下兩部分要寫得扁而寬。觀察範字。師範寫,並提示注意點。學生描紅。(寫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靜,一筆一畫寫端正。)

4.出示田字個格“葦”,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寫這個字時應該注意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提示,進行範寫。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2.瞭解水鄉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導用文中詞語造句,以及文中插圖的說話:“游水鄉”的訓練,發揮學生的想像能力。教具準備

多媒體,美麗的水鄉景色,幻燈片或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幻燈片出示)。

金秋煙波水鄉夕陽歸舟漁歌

蘆葦菱藕荷塘楓葉燈火月光

上節課,我們已跟這些詞語見過面了,誰來爲大家讀讀這些詞語?

2.抽讀這些詞語。

3、朗讀課文,指名讀,齊讀。

二、指導感悟

1.激趣促讀。

小朋友,現在你們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水鄉,實際上水鄉美得很哪!你們還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鄉遊一遊,細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們眼前會出現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美景來!(介紹邊讀邊展開想像的讀書方法。提示: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你認爲哪兒最美?把你

認爲最美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3。互說互讀。

4.反饋指導。

全班交流,大體步驟爲:先指名說、讀,接着,通過課文插圖或音像加深對詞語的理解,然後,讓學生再讀。必要時教師可作示範。

指導重點:

(1)第一行:通過“煙波”感悟湖面的蒼茫、廣闊。語速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麗,搖曳多姿。語速較快,表達出興奮之情。

(3)第三行:一幅“漁歌唱晚圖”。晚霞映紅了湖面,漁民們唱着悅耳的漁歌滿載而歸。語速稍快,抒發了豐收的喜悅。

(4)第四行:湖面的楓葉紅得像二月花,湖面的點點燈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鄉更顯寧靜和迷人。讀的時候語速稍慢。

5.整體感悟。

(1)瞭解敘述順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練讀全文。(提示:邊讀邊聯起來想像一幅幅畫面。)

(出示)金秋,我們乘着小舟到水鄉遊玩,先看到( ),接着,我們來到荷塘看到了( ),太陽落山了,我們看到了,聽到了( ),夜幕降臨了,我們又看到了( )。

a,自讀,再口頭填空。

b.反饋說,評議,再說。

C,進一步感悟水鄉的美麗富饒。

三、指導熟讀

1.體會押韻。

第一、二、四行的最後一個字的韻母都是“ang”,是押韻的。讀起來琅琅上口,自讀體會。

2.指導停頓。

詞與詞之間停頓較短,做到聲斷氣不斷。行與行之間停頓長一些,做到氣斷情不斷。自讀體會。

3.練讀全文。

注意停頓,語速和語調的變化。自讀,互讀。反饋指導。推選優秀者到前面配樂朗讀。

四、練習造句

1.自己從韻文中找一個詞來造一個句子,看誰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評議。

3.有些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選兩三個詞來造句。

五、指導看圖說話

1.剛纔,同學們說得非常踊躍,但還覺得不過癮,下面我們再來比試比試。

2.多媒體出示金秋的水鄉圖。

(1)同學們能不能按順序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自己說,同座位互相說互相聽。

(3)指名說,師生共同糾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擬人句,一些好詞呢?

(5)說了這麼多的水鄉景色,你想發出什麼讚歎?

就把這句讚歎句作爲文章的結尾。

(6)指名說,比賽說。

識字2

教學目標

1毖Щ10個生字,瞭解詞義。兩根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犭”旁。

2彼卸量撾摹O胂窆慶大典的盛況,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按筆順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10個生字,並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具:教學掛圖、投影片、錄像帶、多媒體。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

2、能指導看圖,整體感知詞語的意思。

3、仔細觀察圖畫,能憑藉圖畫聯繫生活積累認識天安門廣場的`事物和歡慶場景。

4、學會書寫“橋、檢、陸”這三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鋇既耄

同學們,一年中我們要過好多節日,請你說一說下面的日期各是什麼節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課文,一同歡度一個節日。請小朋友一邊照拼音讀課文,一邊看課文插圖,猜猜看:課文寫的是一個什麼節日?

2備據學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師生共同選定:國慶節。

二、再讀課文,讀準字音,初識場景

1毖生藉助拼音,仔細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敝該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逼舴⒀生對照畫面認識天安門“城樓”“紅燈”“金水橋”“中國龍”“騰飛”推斷出課文寫的是首都北京國慶大典的場景。

三、細讀課文,看圖學詞,理解詞義

1敝傅佳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天安門城樓的畫面,學生看圖後自由說說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2)出示:“城樓”“紅燈”“金水橋”,學生朗讀。

2敝傅佳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禮炮聲和國歌及天安門升旗儀式片斷。新中國成立50週年國慶大典正在這裏隆重舉行。出示:“大典”,學生齊讀詞語。

(2)播放錄像:閱兵式片斷,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有關海陸空三軍的圖片。出示:“檢閱”“海陸空”。

3敝傅佳習第三行。

(1)播放“狂歡夜”錄像。

(2)啓發學生自由交談“狂歡夜”的情景。

(3)朗讀:“禮炮”“焰火”“狂歡夜”。

4敝傅佳習第四行。

(1)啓發學生自由交談:同學們,剛纔我們一起看了國慶五十大典的盛況,你們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

(3)出示詞語,齊讀:“神州”“騰飛”“中國龍”。

四、複習閱讀,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迸湟韻嚶Φ睦智和畫面,引導學生誦讀全文,讀出情趣。

2敝傅夾醋幀

(1)學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橋、檢;炮、焰。說說左右結構比例。

(2)教師範寫“焰”,重點提示“焰”字去掉“火”後剩餘部分的筆順。(或用多媒體顯示)

(3)教學“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教室裏播放適合的樂曲)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鞏固學習生字詞,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剩餘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天安門廣場的節日歡慶氣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投影片顯示)城樓紅燈金水橋

大典檢閱海陸空

禮炮焰火狂歡夜

神州騰飛中國龍

2.誰來爲大家讀讀這些詞?

3.抽讀詞語,齊讀詞語。

二、鋼量曲直

1、剛纔我們已經讀過這些詞,現在你是不是已經懂得了這些詞語的意思?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呢?

2.訓練朗讀,自由讀,指名讀。

3.你們覺得這位同學讀得好嗎?爲什麼?

你們能不能比他讀得更好?

4.看到同學們讀得這麼好,老師也想跟你們比比,行嗎?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詞語。

學生評價

5.知道老師爲什麼讀這麼好嗎?教師介紹怎樣有感情地朗讀:

我邊讀邊想像天安門城樓、金水橋、接受檢閱的威武雄壯的陸海空三軍,夜晚廣場上的狂歡情景??

6.你們也學着老師的方法來試試。

這時掛插圖或出示投影片。

7.指名讀,評議,再讀。

8.全班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三、指導書寫

1.今天,我們把剩餘的生字一齊學完。

2.讀讀這些詞語。

3,看看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學生互相交流。

4.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着重指導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筆順是:

第二筆“)”像動物直立微微點頭的樣子。

焰:右上方是“*”第二筆是不帶鉤的,下方的筆順爲:“‘r門n閂臼”,其中

第四、五的兩筆短橫等橫且不相連。

州:三點的第一點自右向左下點,其餘兩點自左向右下點。

筆順是廣J:>州丹州。

5.你覺得這些生字怎樣寫美觀呢?好好觀察一下。

6.重點指導;

州:是“川”加三點,“川”的最後一豎應比其餘兩筆高,中間一豎略短些。

7.教師範寫生字,學生描紅、仿寫,放輕音樂。

8.出示寫得好的生字,評議再寫。

四、指導說話

1.看過國慶節時,天安門廣場那熱鬧的場面。回憶一下,我們這兒是怎麼慶祝的呢?

2.(放錄像片)你們看到了什麼?人們穿着什麼?臉上怎麼樣?街上有着什麼?

3.同座位互相聽,互相糾正。

4.指名說,師生共同糾正。

教師還可提示:我們也能在說的時候把韻文中所學到的詞語用進去。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是老師用自己溫暖的手給予學生慈母般的愛。體會到愛的偉大力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寫8個字,會認13個字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他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裏卻留下了永恆的記憶。”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課時分配

教具準備

字卡、錄音機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麼?

2、這畫上有什麼?(一隻手)畫的是誰的手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老師的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配樂範讀課文。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並且開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3.我發現同學們學得都非常認真,生字學得怎樣呢?老師考考你們。

(1)教師喊,學生找。

(2)學生喊,教師找。

(3)小組的同學互相做一做。

4.同學們都非常聰明,生字很快就學會了,這首詩你們讀得怎樣呢?

請5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

三、精讀課文,體味銀杏樹的愛。

1.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自學,有沒有信心?老師有個

小小的建議。出示:

a.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詩歌來讀。

b.通過讀這一小節,你明白了什麼?

c.小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2.學生按建議自學。

3.彙報學習情況。(指名讀,比賽讀,評價讀示範讀。教師指導讀。)(隨機板書)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剛纔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讀的課文也特別棒,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

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

2、自己讀,再思考這個問題。

3、集體交流,交流時,讓學生初步瞭解銀杏樹的愛。

六、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教師進行生字檢測,會認的生字進行組詞。

2、小組合作學習:

(1)、微型小組討論難記字的記字方法。

(2)、學生當小老師教認生字。

(3)、小遊戲:看誰搶的快。

七、教師總結全文。

說一下你的收穫!

老師的手

班級上課家庭賜給

表揚佳餚永恆握手

興致勃勃表裏如一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學設想】

1.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並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

2.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初步體會黃山奇石的“奇”,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想象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我們看這三幅畫面上的石頭像什麼呀?選擇其中的一塊石頭想一想、說一說。

2.同學們想得好,說得好,老師真爲你們驕傲。剛纔,小朋友們看到的描述的是安徽省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爲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三、彙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彙報,彙報後,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巨:共4畫,半包圍結構,最後一筆是豎折。

“閃”是門字旁,半包圍結構。

四、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雲等上下滾動。

五、指導書寫。

南”:“冂”裏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橫。

“部”:左面的“立”下面的橫要收一收,不要太長,右邊的“阝”是先寫橫撇斜勾,再寫豎。

“巨”:第二筆是橫折,最後一筆是豎折。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識字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三、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收集關於秋天的詞語。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

(讀準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 、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 、觀察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 、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繫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 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夥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

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遊戲《找朋友》。

(六)、指導寫字

1、 認讀字音。

2、 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別在於“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 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 、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 師範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 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於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

教學反思:對於剛走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1》中的詞語比較難理解。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我就將“感悟詞語的意思”列爲教學難點,然後加大難度,將生字離開詞語,並且沒有拼音,讓學生準確的讀出,用各種方法來認讀,指明讀,領讀,開火車讀,接着講解這些要讀和要寫的生字要怎麼來記住他們,要用哪種方法來記住他們,最後纔在課文中讓學生去感悟詞語的意思。

秋天的圖畫

一、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三、教學準備:生字卡、掛圖、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問:讀後想知道什麼?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裏有些什麼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二、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3、指名分句朗讀,讀後評議。

4、小組合作讀,好的幫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並說說爲甚麼喜歡。

5、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己喜歡的學習小夥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着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着背誦。

五、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內容,創編一個秋天的童話。“秋天來啦,秋天來啦”,

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着、歡笑着,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

梨弟弟、蘋果妹妹、稻穀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趕來佈置會場……

六、作業。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認讀課文中要求認的生字。

2、背誦課文。

二、反覆朗讀課文,感悟秋天的美。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認記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重點字音:浪、燈、作、字、蘋、麗、勞

2、識記字形

採用自己最喜歡的識字方法:

提示:編字謎 加偏旁 換偏旁 做動作

3、組詞語理解字義

4、範寫指導

重點寫好含有三點水和草字頭的字。

四、課外作業。

1、我會畫:畫秋天的果園

2、我會做:

(1)用落葉做書籤。

(2)用自己的畫做賀卡。

(3)用句子、短詩讚美秋天。

(爲語文園地一中的展示臺做準備)

五、課堂作業:抄寫生字。

教學反思: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的梨和紅紅的蘋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舉起的火把。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本課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識字,再朗讀課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讀生字,用猜字、玩字卡遊戲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如,編字謎猜字、做動作猜字、摘蘋果識字、說字找字等。同時,通過組詞語記住字形,瞭解字義。識字的鞏固和檢測要放在語言環境中進行,把記生字與讀詞語、讀句子、讀課文結合起來。

黃山奇石

一、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並選兩段背誦。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三、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二、欣賞黃山奇石課文插圖,生觀察圖說像什麼?

三、初讀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標自然段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

3、小組內互相請教,解決疑難。

4、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學會什麼。

四、自學生字詞。

1、藉助拼音自由讀。

2、自願試讀,糾正字音。

3、識記生字交流: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4、檢查識字情況:變序開火車讀。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中瞭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

2、小組練讀課文。

3、你覺得黃山石怎麼樣?(奇特、有趣)

六、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認讀。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佔格位置。

3、教師範寫,同時講解。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七、課堂練習。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開火車多種形式認讀。

2.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說說是怎麼知道這個詞的。

二、學習新課。

1、你覺得哪塊黃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

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畫下來。

2、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

(1)學習“仙桃石”:誰願意讀讀?你讀懂了什麼?

(2)學習“猴子觀海”: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3)學習“仙人指路”: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好。

(4)學習“金雞叫天都”: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峯說什麼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

3、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

4、讀最後一段。

問:這段又寫了什麼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麼樣的?

三、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爲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四、拓展延伸:出示一幅怪石圖訓練學生想象力,先說話,再寫話。

五、完成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猴子觀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教學反思:《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 “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熱愛祖國”專題之第四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極富兒童情趣的課文。講的是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裏用棉花做的雪,沒有親眼見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興趣。課文蘊含着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願望。

【設計理念】

以“激發興趣,傾情美讀,訓練表達,昇華情感”爲主線,訓練學生“以讀爲本,由本逐末”,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情趣,將天涯化爲咫尺,師生互動,讓兩岸同胞共同期盼祖國統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省、店、景、講、毯、銀、堆、仗”等10個生字,會寫“講”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北國雪景的美麗,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自讀自學爲主,尊重他們的主體意識,自主識字,讀中釋疑,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兩岸人民對雪的熱愛,激發學生盼望臺灣迴歸、實現祖國統一的願望。

【重點難點】

1、在朗讀中瞭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2、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瞭解課文的盼望祖國統一的思想。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準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拓展文本信息,激發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着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注重學生識字方法的積累。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識字能力。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劃出生字。收集有關臺灣的資料。

2、課件準備:北國雪景風光、雪趣及音樂片段、生字詞、中國地圖等。

【教學過程】:

一、賞雪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謎面:

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鵝毛飛滿天,掉在地上處處白,落在水裏都不見。

生猜出謎底(雪)

2、師:大家想跟着老師去看雪嗎?(想!)課件展示:北國雪景風光。

學生欣賞雪景,暢談自己冬天玩雪的快樂感受。

3、出示句子:

冬天,天上飄着雪花,地上鋪着雪毯,樹上披着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引導學生讀正確,儘量讀得有感情。

師:在冬天,賞雪、玩雪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啊!可是,在我國臺灣省卻是很難看到雪的,那裏的小朋友也特別想看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看雪》這篇課文。

教師用楷書在田字格中書寫課題──《看雪》,並指導同學看清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整體佈局。(楷書在田字格中書寫起示範作用。)

[設計意圖:美麗的北國雪景激發了學生的情趣,在聽說臺灣的孩子們只能看到“櫥窗裏的雪”而不能像大家一樣身臨其境地體驗看雪的快樂時,情感上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而這樣的落差,正是課文“情”線產生的“源”,從而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文,自學生字。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課件出示“我會讀”,檢查自瀆情況:

臺灣省商店櫥窗指了指接着;

講故事鋪着雪毯銀裝打雪仗;

學生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3、師:你們瞧!生字寶寶從詞語中走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省、店、櫥、指、接、講、鋪、毯、銀、仗多種方法,鞏固識字。

(1)開火車、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2)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是怎麼認識的?

(3)你們還有哪些有好辦法記住它們?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藉助偏旁認記:“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形近字:講——進、鋪——輔等。

[設計意圖: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以上環節,採用多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識字,並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不斷地復現所學的詞語,讓學生快快樂樂地認識生字,爲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再讀文,感受真情。

1、展示朗讀,體驗真摯情。

指導學生分節朗讀課文,並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臺灣的孩子們對到北京看雪的嚮往。

2、品讀雪景,體驗文字美:

(1)出示描寫老師看到的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飄着雪花,地上鋪着雪毯,樹上披着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2)引導學生朗讀。說說看,你看到了怎樣的雪景?

——雪花、雪毯、銀裝,到處一片潔白,美嗎?誰來讀得很美。

——不僅是雪花美,也不僅是雪毯美,更不是樹上的銀裝美,還有作者的描寫:你看——試着再讀一讀。

——飄着雪花,那是“雪花飄飄”;鋪着雪毯,那是“白雪皚皚”;披着銀裝,那是“玉樹瓊枝”“粉妝玉砌”;一片潔白,那是“潔白無暇”。多麼美啊!誰再來美美地讀讀。

(3)第二句寫的是雪中的活動,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們想象一下,孩子們還會在雪地上幹什麼?(自由發言:滑雪、吃雪、玩雪球、拍雪景、坐雪橇?)

(4)一邊欣賞雪景圖片,一邊齊讀第9段。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美好的雪景,體會北方孩子玩雪的樂趣吧!

3、出示地圖,瞭解看雪難。

師:這麼美的雪景,這麼快樂的感受,可是,臺灣的小朋友卻無法體驗到,這是爲什麼呢?(學生分別找到北京和臺灣在地圖上的位置,請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談談臺灣小朋友很難看到雪的原因。)

師:在我國臺灣省是很難看到雪的。那裏的小朋友們只能看看商店櫥窗裏的雪,那美麗的雪景並不是真的,而是“用潔白的棉花”做的。難怪那裏的小朋友們會這麼渴望看到雪景,所以,他們問了自己的老師。課件出示: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試探語氣)

“你是在哪兒見過的?”(驚喜、羨慕)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盼望)

“什麼時候能帶我們去臺灣看看真的雪呢?”(急迫)

4、角色體驗,感受思鄉情。

師:咱們分角色讀一讀,看看誰能讀出孩子們當時發問的心情?

臺灣的那位老師也一定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鄉和家人團聚,帶着自己的學生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所以他纔會望望大家,深情地說:(齊聲朗讀)“那裏的小朋友正盼着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設計意圖:

本文中的四個問句,是教學的另一個重點。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朗讀,體會出問話時的心情。在引導的時候,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將心情的變化,有試探到驚奇,由驚奇到羨慕,由羨慕到盼望。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語文知識的滲透,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老師微笑着點點頭”在不同的語境中的含義。課文中是回答問題,表示看過真的雪;在課堂上是表示肯定與讚許。

二是“爭着問”,對學生進行詞語積累的教學,認識新的詞語。

五、誦讀兒歌,表達感情。

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就能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那時候小朋友們就能和來自臺灣的孩子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課件出示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集體誦讀。

一隻船,揚白帆;

漂呀漂呀到臺灣;

接來臺灣小朋友;

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雙手緊緊握。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設想】

初讀課文,掃清語言障礙,學習生字,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2、謎面:“說它像花,卻不是花,不長葉子不結果,沒有樹根沒有杈,北風一吹,漫天遍地都是花。”(雪花)板書“雪”。

3、想看一看美麗的小雪花嗎?課件欣賞雪景,美嗎?在這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裏,你們最想幹什麼?(生自由練說)

我們一起去堆雪人吧,我給它取了個名字。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嗎?

4、出示課題,板書“孩子”,齊讀課題指認“孩”字。學習“子”字旁。

我這裏有一個與雪孩子有關的圖畫故事,可是隻有那些愛觀察,會想象的小朋友才能看得懂。(出示要求)

二、看圖編故事。

你們說得真精彩!老師這裏有一位大朋友也編了一個與雪孩子有關的故事,同學們聽聽她是怎麼編的。

三、聽範讀,整體感知。

聽到這裏,你們肯定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寫這個故事的吧?

四、初讀課文。

自由讀文,用圓圈圈出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同學或者查查生字表,並標好自然段。

會讀了嗎?生齊讀。(我不信這麼長的課文你們還會讀,這可是一篇不帶拼音的課文。)

五、我會認。

1、帶拼音的詞語,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點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去掉拼音,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3、還要記住它們的形(摘果子游戲),你最想記住哪個字,你是怎麼記住它的?(講記字的方法)

4、你們真棒!這些詞你們也會讀嗎?(注意輕聲詞語的讀法)

(生字寶寶玩累了,我們要送生字寶寶回家了,你們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六、我會讀。

先在書上自由讀,再選8個人分段讀。(這篇課文共有幾段?你哪段讀得最好?讀給大家聽一聽。)

七、書法小擂臺。

聽、說、讀的本事我都見識過了,寫怎麼樣?

出示“誰”字。

1、認讀“shuí”,

2、課件演示“誰”字的來歷。

3、組詞。

4、先仔細觀察這個“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再觀察老師範寫,(“誰”:左中右結構,中間的“亻”的豎壓住豎中線。右邊不要寫成“主”,四橫均勻放置,最後一橫稍長一些。)

6、、生自己書空,最後在書上寫,師巡視。

八、作業。

今天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還自己編了故事,回去把編的故事講給爸媽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看懂圖畫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到幽默帶給我們的快樂,體會父子之間的親情。

2、學習四個成語,結合圖畫內容,弄懂成語和畫面內容之間的聯繫,進而瞭解每個成語的意思。

3、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字。

重點:

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字。

難點

學習四個成語,結合圖畫內容,弄懂成語和畫面內容之間的聯繫,進而瞭解每個成語的意思。

關鍵

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課時

2課時。

教具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學具

查閱有關《父與子》的漫畫資料。

相關知識點

學生對漫畫的理解能力。

教學突破點

利用課件等形式讓學生感受漫畫幽默的魅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識字。

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結合圖和詞語體會其意思。

本課的“呆”字是一個會意字,由口、木會意,本義指言語木訥,口齒不靈,引申爲人頭腦遲鈍、癡傻,又指人臉上表情死板,發愣。本課“者”字是由“睹”字拆出來的,“登”字是由“瞪”字拆出來的。“睹”、“瞪”兩個字都是目字旁,可用形聲字的特點來記憶這兩個字。

(2)寫字。

本課生字中,“睹”和“暑”都是由“者”加偏旁部首構成的,注意它們的區別

“登”字的筆畫較多,尤其是上半部分易寫錯,注意加強指導。

板書設計:一年以後

者睹暑登瞪呆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看漫畫,學詞語。

(1)認真觀察每幅圖畫,弄懂畫面上的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他們兩個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出來。

(2)想象一下父與子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動作、怎樣的對話,試着讓學生說一說,爲學生創造主動思考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幽默的魅力,感受父與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2、學習下面的詞語,結合畫面內容瞭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比肩而立:肩並肩地站在一起。

有目共睹:人人都看見,極其明顯。

寒來暑往:炎夏過去,寒冬來臨。指時光流逝。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3、讀一讀,寫一寫,選擇一個你喜歡的詞語寫句子。

指導學生讀準這些詞。

學生對自己不懂的詞語質疑,教師可做適當的解釋。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進行說話練習。

4、找一找,說一說。

自己查找一些圖標,並弄懂這些圖標的含義。

向同學們出示自己查找到的圖標,並能說出這些圖標的含義。

作品展示:

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想象,把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自己看到的事物、現象,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全班進行“我們的作品”漫畫展覽,也可以把班級同學的作品裝訂成冊。有能力的同學,喜歡漫畫的同學,還可以出自己的漫畫集。教師重在指導學生大膽去想象,敢想敢畫,培養學生自信、敢於嘗試和創新的良好品質。

板書設計:一年以後

比肩而立,有目共睹。

寒來暑往,目瞪口呆。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感受世界之大,處處都有愛存在。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小男孩和動物之間的情感,體會人間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家裏有寵物嗎?寵物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學習寵物二字。

2那你們家裏都養了什麼寵物?你喜歡寵物嗎?爲什麼喜歡?

3如果四肢殘疾的寵物,不能陪你玩耍,你還會喜歡它嗎?同時學習”殘疾”二字,對比學習”錢殘”。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寵物店裏的故事>>。

二、朗讀課文,感知大意。

1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清字音。

2學生自由讀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自己查字典解決。

3指名讀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生答:講了一個小男孩堅決要買一隻殘疾小狗的事。

三、集中學詞學字

1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認讀,並把詞卡帖在黑板上。

2出示要認讀的其他生字,並把帶有蘋果的字卡帖在黑板上,領讀一遍。

3小組合作,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4學生彙報,用部件組合法學習生字“哨、若、視、輩、詢”。

用換部首的方法學習“掏”字。(葡萄的萄字)

學習生字“最、釋、滾、刻”。

強調“哨、若、視、釋、最”的讀音。

相機進行擴詞、造句的練習。

5遊戲記字拍字、猜字或摘蘋果遊戲。

四、指導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刻、最、店”三個字。

認真觀察不同結構的字所佔虛宮格的位置。每個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什麼?生答後師範寫這三個字,生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五、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1書寫生字。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寵物店裏的故事》這篇課文,你們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2文中的生詞、生字你們還認識嗎?老師現在要考考你們,好嗎?

指讀、開火車讀、齊讀如下詞語、並認讀字卡。

受寵若驚愛不釋手若無其事手疾眼快

立刻書店金錢電視吹哨詢問掏出殘疾寵物

二、朗讀課文

1自由練讀。2指名讀,評價。3分角色讀。4齊讀。

5投影出示下面五句話

(1)“我只有兩元三毛七,我能看看小狗嗎?”

(2)“這隻小狗怎麼啦?”

(3)“我就要買這隻小狗。”

(4)“我不要你送我,這隻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樣值錢……”

(5)“因爲這隻小狗最需要關懷。”

隨師分別讀每一個句子,體會小男孩的心情。

說一說小男孩說這幾句話時應該是什麼樣的心情?生彙報並把此心情讀出來。

6續編故事:店主聽了小男孩的話,他會想什麼?說什麼?

7請學生再讀這五句話,並結合這五句話複述故事。

8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三、教師總結

本課寫了小男孩和一隻殘疾小狗之間的故事。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等等,處處都有愛存在,讓我們也獻出自己的愛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更精彩。

四、鞏固練習

電腦出示下列個題

1給下列字注音

寵()殘()疾()滾()掏()詢()釋()

2形近字組詞

哨()掏()若()

梢()淘()苦()

稍()陶()苔()

悄()萄()

3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彙報並抄寫。

4讀一讀,再寫幾個這樣的詞語。

毛茸茸胖乎乎亮晶晶

5加標點。

(1)我只有兩元三毛七我能看看小狗嗎

(2)這隻小狗怎麼啦

(3)這隻小狗真可愛啊

五、佈置作業:寫生字,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一、看圖說話,出示詞語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根據課文插圖製作的多媒體課件。

2、看圖說話,認讀詞語。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裏?(根據同學的介紹,隨機出示詞語。)

二、讀詞識字

1、激勵同學自身認字:

誰會認生字條中的字?能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嗎?

(同學複習已會生字,交流自主認識的生字。)

2、打開課本,同學自主學詞學字:

⑴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生字詞。

⑵藉助拼音讀詞語,用三角畫出詞語中的生字,認一認,讀一讀。

⑶發現容易讀錯的字並正音。

3、出示詞語卡片,領讀。(老師領讀,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三、指導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聽教師範讀,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自由朗讀課文:

考慮: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北京的美,這些景物分別有哪些特點?

3、同學質疑不理解的詞,師生一起解答。(莊嚴、聳立、綠樹成陰、絡繹不絕……)

4、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讀出北京的美麗,讀出我們的自豪,讀出我們熱愛偉大祖國的語氣。

5、小組交流蒐集到的北京新變化的資料。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成語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爲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纔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異於“坐井觀天”啊。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內容: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理解句子意思,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從故事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啓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繫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隨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話 弄錯 無邊無際”等詞語,識字“沿 際” ,學習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

2、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研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理解他們不同觀點的原因,從中明白道理。

4、展開想象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學重點:

1、隨文識字,隨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話 弄錯 無邊無際”等詞語,識字“沿、際”,學習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

2、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研讀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理解他們不同觀點的原因,從中明白道理。

2、展開想象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學方法:

新授講解法 讀書指導法 示範演示法 練習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青蛙、小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爲了獎勵你們這些聰明的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從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隻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從來沒有出去過,就這樣平靜地生活了很久。終於有一天,飛來了一隻小鳥,落在井沿上,它們倆發生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教師出示第1張有課題的幻燈片)

(設計意圖:本課內容充滿童趣,談話直奔課文主旨,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2)教師引入:通過預習請你看圖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在幹什麼?(教師出示第2張有圖片和問題的幻燈片)

(3)(教師出示第3張有學法指導的幻燈片)讀課文溫馨提示: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2圈出生字詞,把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讀通爲止。3讀課文講故事。

二、認讀字詞:

1、(教師出示第4張有生字的幻燈片)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情況:信、擡、際、沿、蛙、錯、答、還,其中重點指導“沿”和“還”這兩個字。教師用換偏旁的方法引導學生記憶生字,然後提問:哪幾個字需要老師指導書寫,啓發學生的思維,最後指導學生提出的字的寫法。

2、(教師出示第5張認讀詞語的幻燈片)教師採用摘蘋果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讀詞語:坐井觀天、口渴、喝水、無邊無際、朋友、小鳥、青蛙、井沿、相信。學生認讀詞語積極性很高,每認識一個詞語蘋果就會掉下來。

三、整體感知:

1、講解課文,教師提問: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麼地方?(井底) 教師接着追問小鳥在哪裏呢?(天空)(教師出示第6張有青蛙和小鳥的幻燈片)

2、那麼小鳥從哪兒來呢?(從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教師接着追問:小鳥落在井沿上,這個“落”可以換成什麼字?什麼是“井沿”?你還可以說出“河沿”是什麼意思嗎?(教師出示第6張後半部分幻燈片引導學生理解這幾個問題)教師出示指圖理解。

過渡:它們倆碰到一起是怎麼爭論的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再次小聲讀讀課文,用—— “”劃出青蛙的話,用“﹏”劃出小鳥的話。

3、教師根據學生閱讀情況引導學生分角色讀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教師出示第7張有青蛙和小鳥對話的幻燈片)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4、對話導讀,理解:(教師出示第8張——11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出示第一次對話】(教師出示第8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①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二段和第三段,你從這次對話中知道了什麼?

②假如你是這隻小鳥,飛了一百多裏,你會有什麼感覺?所以小鳥的話要讀出又累又渴的感覺。誰來試試?

③青蛙說的話是個什麼句子?要讀出奇怪的問的語氣。 誰來讀讀?

④1、2組讀青蛙的話,3、4組讀小鳥的話,老師來敘述。

過渡: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裏,覺得更奇怪了,而且一點兒也不相信,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出示第二次對話】(教師出示第9-10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①誰找出他們的第二次對話讀讀?師播放第九張幻燈片出示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情景。

②從這次對話中,你知道青蛙認爲天多大?(井口那麼大)小鳥眼中的天是什麼樣子的?(無邊無際,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還認爲小鳥是在說大話,說大話是什麼意思?就是空話、吹牛、說假話。青蛙一點兒也不相信小鳥的話。

③教師指導朗讀:青蛙的話應該怎麼讀?(讀出不相信的語氣)-------指名讀,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誠懇的語氣。-----------指名讀。師帶讀-----------分男女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過渡:一個認爲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另一個認爲天無邊無際,而且誰也不肯讓輸,你們瞧!

【出示第三次對話】(教師出示第11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①1、2組齊讀青蛙的話,3、4組齊讀小鳥的話。

②再次朗讀第三次對話交流:小鳥和青蛙都是笑着說的,它倆的笑各有什麼含義?(教師出示第12張幻燈片)指導學生弄清楚青蛙的笑是“自信愚蠢”,小鳥的笑是“真誠善意”;(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再次朗讀第三次對話指導學生用“一……就……” 情景說話。學生用“一……就……” 情景說話“他一笑大牙就露出來了”,學生說話情趣高漲,不會害怕說話練習。

③(教師出示第14張幻燈片)引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指導學生學會質疑解答:a青蛙和小鳥爲了什麼事爭論起來?(天大天小的事)b青蛙認爲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麼大)c小鳥認爲天有多大?(無邊無際,大得很)d它倆誰說得對?(小鳥說得對)e替它倆找一找原因,爲什麼它們的認識不同?(因爲小鳥整天在天上飛,知道天無邊無際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井裏,只能看見井口那麼大的一片天)

5、小實驗:

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把書卷起來,捲成一個紙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說。我們的視線被紙筒擋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師生小結:青蛙不就是這樣嗎?它一直生活在井裏,視線被井壁擋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四、啓發想象:

1、(教師出示第15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想象:小鳥飛過哪些地方,想一想它會看到過些什麼?

2、(教師出示第16張幻燈片)啓發學生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可能會看到些什麼?青蛙會對小鳥說一些什麼?

3、(教師出示第17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圖片知道青蛙跳出井口會說:“哇,天空真是這麼大!外面的世界這麼精彩!謝謝你小鳥!”小鳥會說: “不用謝!我們還是好朋友呢!”

五、交流感悟:

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學了這則寓言故事後,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教師出示第18張幻燈片)學生只要說出“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爲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的意思就可以。

2、(教師出示第19張幻燈片)再次引導學生思維拓展交流感悟:我們看人看事要把目光放得遠一些,這樣才能看得清,看得準。不要像課文中的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目光短淺,管中窺豹。

3、教師小結: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要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要多到外面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還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這樣,你將成爲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六、作業拓展:

1、(教師出示第20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比較句子表達的意思的不同。

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2、(教師出示第21張幻燈片)佈置課後作業:

(1)請同學們回家讀一讀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長、狐假虎威等寓言成語故事明白道理。(2)請小朋友把故事展開想象講給爸爸媽媽聽,還要說一說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七、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見多識廣

展開想象講故事

青蛙:見識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