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建議——學出情趣學有思想學會感激——《會走路的樹》教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建議——學出情趣學有思想學會感激——《會走路的樹》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建議——學出情趣學有思想學會感激——《會走路的樹》教
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一、二年級學生要能“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蘇教版小語教材把《會走路的樹》編進二年級下學期課本,正是把課文當載體落實這一目標的良好舉措。
  這篇童話語言淺顯流暢,故事有情有趣,歌頌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好,倡導了人與人之間要真誠和友愛、互助和團結。教學時,我以爲應抓住三點:
  一、要學出情趣
  文學本是有情物。童話的字裏行間永遠充溢着情和趣。有了趣,才吸引孩子們注目,想讀,愛讀,讀中追根求源,讀後掩卷靜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舟涵、深遠的寄託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感動他們,激勵他們。
  樹,是植物,它怎麼會走路呢?文題引發的有趣懸念,使課文有情有趣地展開故事情節。
  “好奇”你懂嗎?小鳥見到了什麼感到好奇?
  這棵會走路的樹,小鳥喜歡嗎?爲什麼?讀書,感悟,可以得出如下四點結論:
  1.會走路的樹長得漂亮——“金色”。
  2.會走路的樹勤快——“走來走去”。
  3.會走路的樹態度和藹:“當然可以。來吧!”
  4.樹與小鳥成了朋友:
  “玩了好一會兒”
  “把小鳥送回家”
  “天天陪小鳥”
  “去了許多地方,”
  “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
  第二年春天,小鳥又見到另一棵會走路的樹,它提出了什麼問題?
  小馴鹿說了哪些話?小鳥明白了什麼?
  小馴鹿對小鳥好嗎?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讀書,體悟,一篇只有263字的短短童話卻一波三折,有趣有情地演繹着,有起有伏地延伸着,如一出小戲張弛有度扣人心絃,如一卷卡通色彩斑斕、熠熠奪目,更如一本連環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顯了人世間的友善和和諧。
  二、要學有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上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鑑於此,蘇教版小語教材的課文選編十分注重文中留有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讀書中思索,在思索中讀書,使語文學習實踐化、生活化。
  《會走路的樹》一文教學中有許多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間。如:文中說,“小鳥跟着他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假如你是小鳥,你會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你會見到哪些有趣的東西?會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識?……
再如:文中說,“終於有一天,小鳥長大了,她向這棵樹告別,飛往遠方……”教學時,稍一拓展,孩子便有思有想,有言有語。諸如:小鳥飛往的地方是南方還是北方?爲什麼要飛到遙遠的地方去?小鳥在與樹告別時,會說哪些話?會走路的樹會怎樣回答她?……
  激發孩子們的想象思維、創造思維,強化他們的創新意識,必須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這是學語文、用語文的關鍵。如果學無思想,只認認字讀讀文,這一切都將成爲空談。
  三、要學會感激
  《語文課程標準》上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還指出:“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鑑於此,《會走路的樹》一課的課後練習設計了這樣一道題:“4.續講故事。‘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
  教學時,教者要緊緊抓住這個題,讓孩子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結合生活,結合實踐,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讀懂課文的字與詞、文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讀懂課文的情與感、頭與尾、內與外,從而豐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切實提高閱讀與表達能力。
  喚醒,也是一種教育。
  小鳥跟着小馴鹿來到她要感謝的老馴鹿家,她是有許多話要說的。如:過去誤認爲他是樹對他不禮貌,表示道歉;過去常常纏住他,落在他的鹿角上游玩,增加了他人的負擔和麻煩,請求諒解;第一次跟他“玩了好一會兒”,又“把小鳥送回家”,使小鳥沒有迷路,以作感謝;“這以後”“天天來陪小鳥”,小鳥不寂寞了、不孤獨了,還“跟着他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使小鳥壯了膽量,長了見識,增了知識,過得很愉快、很充實,因此,小鳥非常感激。
  但,我以爲這樣教學還僅僅停留在一個淺層次的層面上。要使孩子們真正讀懂課文,真正理解課文的內涵,還需藉助課文本身,加大與文本對話的力度。是否可以這樣引導呢?
  1.小馴鹿長得美嗎?你從哪些語句知道的?
  2.小馴鹿好嗎?你從哪些語句喜歡上他的?
  3,小鳥爲什麼“叫起來”?假如你就是這隻小鳥,當時想到了哪些?想說哪些話?
  4.小馴鹿爲什麼“也激動起來”?他爲什麼也“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家快步走去”?
  友好,和善,真誠,團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者藉助童話把這些真、善、美的優秀品格濡染開去,洇浸給童心純真的一代又一代孩子。因此,在續講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學會感激”放在重要位置,引導孩子們用“第一人稱”發自肺腑地感激老馴鹿培養友情、傳授知識、傳承美德的高貴品質和精神,以期在新的層面上教書育人。
“學出情趣——學有思想——學會感激”是本文教學的一條線。教書,要教有靈魂的書;育人,要育真正意義上的人。爲孩子們的精神發展打好一點生命的底色,“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不僅是我們的課程觀,也是我們的教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