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11狐狸和烏鴉》評課稿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11狐狸和烏鴉》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狐狸和烏鴉》評課稿1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老師執教的《狐狸和烏鴉》一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懂。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裏叼着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狸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楊老師先後三易其稿三次試上。楊老師嚴謹認真的態度令我折服。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11狐狸和烏鴉》評課稿

一、字詞教學紮實有效。

楊老師從檢查預習入手,首先是一字詞,“一”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該字的聲調因後面字音聲調的不同而變化在“一棵樹、看了一眼、剛一開口”中均讀第四聲,在“一片肉、一溜煙、眼珠一轉”中讀第二聲。楊老師把這些詞分爲兩個豎行進行教學,便於學生掌握規律。其次是四字詞語。

二、朗讀訓練層層推進。

老師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狐狸說的三次話爲線索,抓住狐狸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首先課前預習時讓學生自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並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狐狸說的話和烏鴉的反應。其次在檢查預習時以讀爲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具體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把課文的朗讀與謀篇佈局結合起來。輔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文先寫狐狸看到( ),饞得( );接着寫狐狸說了( ),使烏鴉( );最後寫狐狸( )。最後在課文的精讀教學中楊老師堅持以“讀”爲主線,採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迴歸整體,通過反覆朗讀,使學生明白課文所含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楊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問促讀,以讀促說,以說助讀,以此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建議:

1、引導學生能讀出語味,讀出狐狸在問候時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語氣,讀出狐狸“饞得直流口水”的味道。

教學狐狸的第二次話時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讀和比較,體會到要讀出親切、關愛的語氣,讀音應略高於第一次。

2、要提醒學生抓烏鴉的動作“看了狐狸一眼”來進行合理想像。

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去演,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爲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狐狸和烏鴉》評課稿2

《狐狸和烏鴉》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故事淺顯而寓意深刻,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武老師在教學《狐狸和烏鴉》時,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思考,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一、抓對話,談感悟。在把握狐狸和烏鴉特點的基礎時,武老師着重圍繞狐狸和烏鴉的三次對話,引導學生反覆閱讀,細細品味,讓學生從狐狸說話的稱謂、語氣、內容等方面相互交流,深入探討,再分角色朗讀,在比較中品讀,在品讀中有所感悟,形成見解。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情感的參與,使他們的內心感悟更趨多元化。。

二、抓“人物”,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圍繞故事中狐狸和烏鴉這兩個特定的“人物”,引導學生學習:(1)狐狸騙肉的過程、騙肉後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2)烏鴉是怎樣上當受騙的?(3)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有什麼啓發?在交流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引導中不僅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正確處理好教學內容中折射的價值取向,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當然,沒有真正完美的一堂課,我覺得武文英老師的課還有以下兩點提出來商榷的:

一、啓發想像主動探究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制,而想象是無限的。”《狐狸和烏鴉》這篇課文的結尾含蓄深刻,爲學生思維的拓展留有廣闊的空間。教學中,建議武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大膽想象,有理有據地延伸課文。可以設計了一道口語訓練題:《烏鴉被騙之後……》,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既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學生的想像力會淋漓盡致地發揮了。

二、教師語言要兒童化

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應該是非常有趣的。教師如果在整堂課中用兒童化的語言把他們帶入文本中,我想孩子的激情會更加高。教師生動的語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把他們帶入一個美好的情境中。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每個教師都要入情入境,這樣的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粗淺的看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狐狸和烏鴉》評課稿3

聽完由陳老師所執教的《狐狸和烏鴉》一課後,感覺陳老師所執教的這節課整體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教學設計也較合理!

本節課陳老師能緊扣本課中心問題:“狐狸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烏鴉嘴裏的肉騙到手?”展開教學。先是藉助“學習小助手”(多媒體展示:1、請你輕聲讀4—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對烏鴉說了幾次話?2、狐狸每次是怎麼說的?烏鴉聽了怎麼做?你能用“_____”劃出來嗎?)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讓學生讀讀課文、劃出句子、讀讀句子,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同時,陳老師在學生自學中也給予適時點撥、引導,充分展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接着陳老師再次利用多媒體出示表格(略),讓學生和老師合作將表格填完整;師生互動填寫表格中,陳老師注重通過設疑啓發、引導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再讓學生讀讀狐狸對烏鴉說的話,並讓學生互評及教師範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此基礎上,陳老師還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結合故事情節展開合理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緊接着,陳老師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讀,爲求表演得逼真、形象、生動,陳老師課前還精心製作了頭飾及相關的道具,讓學生上臺表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表演慾望,直觀、生動地再現出課文中狐狸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烏鴉嘴裏的肉騙到手的情境。最後,陳老師順勢地導出“你想對烏鴉和狐狸說些什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歸納出此寓言故事所要闡述的道理;但因時間關係,並未能順利地讓學生暢所欲言,導出道理。

縱觀本節課,陳老師在課前準備工作確確實實是下了番苦功,精心的教學設計、精美的道具、漂亮的課件等無不體現出陳老師對此節課的用心準備。尤其是所製作的課件,雖是用POWERPOINT製作的,但非常精明,能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充分體現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一步一步地引導、啓發學生解讀課文、展開想像,聲、像、情並茂,有機地融爲一體,使本堂課變得直觀生動、富有趣味,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陳老師對於課件的操作卻顯得有些不熟練,影響到教學時間,導致沒能順利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顯得有些可惜。

總體感覺陳老師所上的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但我個人設想

(1):若是將表格事先分發給每個小組,然後將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這一環節與讓學生按“學習小助手”環節融合一起,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獨立完成表格;隨後進行全班各小組交流彙報,在交流彙報過程中,讓學生讀(感覺陳老師讓學生讀的時間較少,同時學生的讀可以多樣化:比如說,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同桌互讀、分角色讀、表演讀、全班讀……),讓學生評,教師範讀(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讀中解、讀中樂。這樣一來可將學生與教師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時間剩下來,從而騰出更多時間放到最後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烏鴉與狐狸說些什麼話,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設想(2):若是將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表格填寫這環節去掉,改由讓學生直接按“學習小助手”完成課文自學,教師給予適當點撥、引導。(讀讀課文、劃出句子、讀讀句子、展開想像、指導朗讀、學生表演),在整堂課中應重點放在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讀中解、讀中樂,避免過多繁鎖地師生問答。

設想(3):對於課外作業的佈置,我個人認爲可以佈置讓學生大膽想像,改編故事,對教材內容進行課外延伸、拓展。(設想故事主要內容:在烏鴉吸取第一次上當受騙的教訓後;第二次,狐狸又想再次騙取烏鴉口中的肉能否成功?想想他們是各是怎麼說,怎麼做的?結果又是怎樣?)

以上僅是我個人聽後的些許想法與設想,若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