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3篇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3篇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

一、設計思路

神祕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藉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瞭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慾望呢?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並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三、教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聊聊恐龍。

1、課件出示恐龍圖。

師: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

2、學生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

2、揭題“恐龍的滅絕”,讀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

2、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讀了課文,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纔有些小朋友瞭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瞭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

(2)朗讀指導,練習。

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了呢?”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瞭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麼?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的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着“恐龍爲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後,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而且形式新,學生興趣高。)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瞭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瞭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爲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爲什麼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藉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爲了避免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教,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適時點撥。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瞭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後有聯繫嗎?

學生自由讀後,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小研究。

爲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新課標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是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傳統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係,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爲難寫的字,教師範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後一筆。教師範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1、藉助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滅絕的一、二兩種說法。

(二)其他說法

1、自由讀讀第4小節,說說介紹了幾種說法。(學生可能產生分歧)

2、根據學生回答,再次認識“分號”。

3、分別請3位學生讀讀三種說法。

4、說說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龍滅絕的說法。

(1)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

(2)突然流行傳染病

(3)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4)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課文中有關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三)拓展知識。

1、除了課文介紹的幾種說法外,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藉助“省略號”知道還有很多說法。

2、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瞭解到的說法。

3、教師提供四種其他說法(詳見資料袋),請學生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這幾種說法。

4、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採訪:XX博士,聽說您對恐龍很有研究,請您談談,目前,人類對恐龍滅絕之謎都有哪些說法?您認爲這些說法有道理嗎?您打算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嗎?

5、介紹相關網站、資料。

(將學生帶入更爲廣闊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裏瞭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繼續探究的興趣與慾望。)

(四)識字、書寫其他幾個生字。(略)

四、資料袋

(一)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

1、恐龍放出的屁造成恐龍的滅絕。恐龍種類衆多、體形龐大,每天不斷放屁,污染空氣,最後使自己滅絕。

2、恐龍食用的植物有毒。龐大的恐龍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終於被毒死了。

3、有一段時間,可能下過酸雨,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發,使地球氣溫發生變化,造成恐龍的滅絕。

(二)恐龍能復活嗎?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研究活動越來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讓恐龍復活。這可能嗎?科學家告訴我們,這並非絕無可能,但希望只能寄託於珍貴的琥珀。我們知道,有些生物,它們在生活過程中落入了松樹一類植物所分泌的樹脂中,這些樹脂包裹着它們經歷了幾百萬幾千萬年的變化後,形成了琥珀。由於生物被密封后產生了脫水,而樹脂具有很強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結構組成。這就是恐龍復活的希望所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隻中生代的蚊子,它剛剛吸完恐龍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樹上滴下的樹脂包住了。過了幾千萬年,我們又碰巧發現了這樣一枚琥珀,那麼,機會來了。如果我們能夠從那隻倒黴的蚊子身上獲取恐龍血液的一點點DNxx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龍的遺傳密碼,然後一步步獲得整個恐龍的全部遺傳基因,從而爲克隆出一個恐龍打下基礎。這是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爲我們描繪的一幅美麗的藍圖。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十五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恐龍滅絕原因的五種說法,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相信的一兩種說法。

4.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出相信的恐龍滅絕原因的說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實際引入新課

1.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

(聯繫舊知《稱象》談談大象有多大)

2.個別說自己知道的恐龍的知識。師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二.(恐龍博物館)

1. 指導學生進入恐龍博物館,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2. 指名說說。

三.(在線影院)重溫恐龍時代那美妙的世界

1. 看恐龍的動畫片。

2. 請生質疑。

四.(識字園)自讀課文,認讀生字,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生進入“識字園”自讀生字,如有困難點擊該字聽示範讀再讀。

3.看大屏幕開火車認讀生字。

五.(你說我說)再讀課文,說說恐龍滅絕原因的幾種說法。

1.請生說說文中說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若學生意見不統一,再引導讀課文。同桌可互相交流:有幾種說法。

2.請生分別讀讀書中關於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3.看連環畫,說說自己最相信的一種說法。

師巡視指導同桌互說。

4.請個別同學反饋說自己的看法

六.拓展思維訓練。

討論:恐龍滅絕還可能有什麼其它的原因?(師鼓勵生探究未知領域)

七.(勇敢闖一闖)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八.師生小結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

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

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教學難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課文,識記生字。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關於恐龍的課件、恐龍模型、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課件出示恐龍)。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你都知道哪些關於恐龍的知識?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裏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麼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瞭解。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把

生詞語讀準。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並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瞭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彙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緻的問題,啓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三、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彙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爲難的字,教師示範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後一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課文,感悟。

教學重、難點:

在讀課文的同時有所感悟,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

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穫。

二、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佈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三、研讀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2、在課文2、3、4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自由結組學習。思考:你爲什麼喜歡這個段落?如果讓你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介紹恐龍滅絕的原因,你怎樣才能表達清楚?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於形式。

3、彙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彙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複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採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彙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四、拓展

1、恐龍滅絕的說法只有書上這五種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於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後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麼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穫。可以採用“我想說”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如:蛙、蛇、蝙蝠、刺蝟等,冬季僵臥在洞裏,血液循環和呼吸非常緩慢,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

塵埃:塵土。

龐大:很大(常含過大或大而無當的意思,指形體、組織或數量等。)

躲避:文中指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乾枯萎縮。

哺乳動物: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基本特點是靠母體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體。除最低等的單孔類是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全是胎生。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4

  【設計思路】

神祕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藉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瞭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慾望呢?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並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教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聊聊恐龍

1、課件出示恐龍圖。

師: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

2、學生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

3、揭題“恐龍的滅絕”,讀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

2、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讀了課文,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纔有些小朋友瞭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⑴ 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瞭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

⑵ 朗讀指導,練習。

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⑶ 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了呢?”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瞭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⑴ 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麼?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的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着“恐龍爲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後,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而且形式新,學生興趣高。)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瞭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瞭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爲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爲什麼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藉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爲了避免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教,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適時點撥。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瞭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後有聯繫嗎?

學生自由讀後,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小研究。

爲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 )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 )地球一片黑暗

(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新課標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是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傳統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係,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爲難寫的字,教師範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後一筆。教師範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5

教學分析:

這篇課文是科學知識小品。課文通過假說恐龍滅絕的五種原因,引起人們對恐龍滅絕之謎的猜想。本單元的主題是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通過觀察思考去發現身邊的科學。課文最後寫道:“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這句話意味深長,表達了人類探究恐龍滅絕原因的強烈願望。

教學目標:

1.認識“恐、類、龐、避、耐、萎、亡、哺、乳、偷、孵、謎、或、者、籍”15個生字;會寫“亡、肉、耐、謎、傳染、類、嚴寒”9個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引導學生感悟、理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並開展合作討論,弄清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繫。

4.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資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15個生字,會寫“類、傳染、亡”3個生字;讀懂課文,瞭解課文圍繞“恐龍是怎樣滅絕的?”這一問題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課前準備:

教師與學生共同蒐集恐龍圖片或影像資料。教師準備好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激發閱讀期待

課文插圖充分展現了恐龍時代的情境。課始,可用下面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插圖。

1.圖上畫有哪些景物?(高高的山峯,挺拔的樹木,綠綠的草地,清清的湖水,形狀不同的恐龍……)

2.請你選擇圖中的一種恐龍說說它的體形特徵。(學生課堂交流觀察結果。)

小結:兩億年前,地球上還沒有人類,恐龍是地球的主人。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恐龍在地球上消失了。因此,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是什麼樣子。圖上的'這些恐龍是科學家根據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形狀,經過分析、推想畫出來的。恐龍爲什麼會從地球上消失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恐龍的滅絕》,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

二、學習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卡片,並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記認生字,對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聯繫課文理解字、詞意思。如“遮住、書籍、死亡、躲避、偷吃、孵出”。對不容易理解的詞語,教師作簡單解釋,如“枯萎、塵埃、龐大、哺乳”,或者讓學生查字典來理解字義、詞義。讀音方面,注意給“類”(lèi)、“哺”(bǔ)正音。

三、反覆閱讀課文,加深理解

1.知道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各段分別寫什麼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通過“爲什麼龐大的恐龍會消失了呢”這一疑問引出下文。第2~4自然段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五種具有代表性的假說。即地球變得寒冷,恐龍耐不住寒冷而消失;行星撞擊地球破壞了恐龍的食物而滅絕;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斷絕其繁衍之根而漸漸滅絕;流行傳染病使恐龍全部死亡;全球氣溫下降,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龍。第5自然段寫恐龍滅絕之謎至今未解開。

2.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全班學生齊讀第2~4自然段,最後指名學生再讀第5自然段,或者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後,學生讀第2~4自然段,教師最後小結式地讀第5自然段。這樣更有利於學生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

3.引導學生仔細研讀課文,通過研讀做到流利地複述恐龍滅絕的原因。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悟“耐不住”、“塵埃”、“枯萎”、“哺乳”、“孵出”等重點詞。學習用不同的詞語表述同一件事,如課文描述恐龍的滅絕分別用了“慢慢地消失”、“漸漸地滅絕”、“全部死亡”、“漸漸滅絕”。瞭解第4自然段後面省略號的作用。

4.口語訓練。作者在陳述恐龍滅絕的五個原因時,前兩個原因說得詳細、具體,後三個原因說得簡單、概括。可引導學生模仿作者陳述前兩個原因的方式,發揮想象,詳細、具體地陳述後三個原因。

四、指導寫字

“亡、肉、耐、謎、傳染、類、嚴寒”9個字詞要會認會寫,認讀時要指導學生把字寫好。例如“亡、染、類”三個字的長橫要能蓋住或支撐其他筆畫;“謎”字右邊的短橫,“傳”字上邊的短橫,“寒”字中間的三橫,這些橫畫都要注意收斂,不宜太長。“謎”字中間的走“之”要能在兩部首間恰當安排,且最後書寫完成;“染、類、寒”三個字的撇、捺要伸展,“類”字上面的“捺”要變“點”,“染”字上半部右邊是“九”,不能寫成“丸”;“傳染”和“嚴寒”要連詞書寫。

五、積累運用

1.理解“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雄性、書籍”等詞語,熟記課文後面“讀讀抄抄”中的詞語。

2.初步理解事物之間是有關聯的。如,地球變得十分寒冷導致恐龍耐不住嚴寒而死亡;宇宙行星撞上地球導致塵埃遮住太陽,植物枯萎,恐龍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六、實踐活動

1.蒐集關於恐龍的圖片、文字、影像等資料,學生合作製作有關恐龍知識的手抄報或者展出恐龍圖片。

2.課後填表。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6

教材簡說: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彷彿把我們帶入中生代時期,漫遊在遍佈恐龍的世界裏。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爲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着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書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設計思路:

1、本課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較多。除了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認記外,主要要把生活識字與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結合起來。如“遮住、偷吃、書籍、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級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詞語。要通過反覆朗讀詞語,認識詞語中生字的讀音和意義。“枯萎、塵埃、耐不住、龐大、哺乳、或者”等帶有生字的詞語不容易感悟,則需要學生自己結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教師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解釋。

2、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朗讀課文時,重點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要在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學會積累並運用語言;同時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

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二、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四、教學過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展示恐龍模型,學生談對恐龍的認識。

2、欣賞課文插圖。

3、理解課題,認識“恐”字。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自然段,讀通每句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生字新詞,並多讀幾遍,記住。

2、以小組爲單位做“生字拼詞”遊戲。

3、各小組派代表領讀詞語。

4、開火車認讀詞語。

5、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耐不住、塵埃、枯萎、哺乳。

(三)細讀課文,積累語言

1、學習第1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仔細聽一聽,看一看,說說自己瞭解到哪些知識?

(學生說)

(2)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句子?(問句)你能讀出問的語氣嗎?

2、學習第2、3、4自然段。

(1)默讀課文,瞭解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4)認識省略號……,拓展思維。

(5)語言練習,用“因爲……所以……”的句式把自己最贊同的一種恐龍滅絕的說法說出來。

3、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投影出示最後一句話,學生齊讀,談感受。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激情昇華

板書:

31恐龍的滅絕?!

地球變寒冷

行星撞地球

偷吃恐龍蛋

流行傳染病

孵出雄恐龍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祕的願望。

教學重點: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課件、搜索有關恐龍的圖片、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祕的願望。

教學重點:會認1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課件、搜索有關恐龍的圖片、故事……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拓展學習空間。

1、直觀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現在你們的本領可真大:認識了許多字;讀了很多書;掌握了不少的課外知識。今天,老師噹噹主考官,要考考你們,怎麼樣,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請大家快速搶答出這是什麼動物的骨骼?(出示恐龍骨骼模型)

2、交流資料,拓展學習空間。

①趕快把你們蒐集到的有關“恐龍”的資料拿出來,我們一起交流交流吧!(小組交流或同桌交流)

②播放課文插圖動畫。

3、聽錄音,強化感知。

(放錄音)的確,在大約兩億年前,恐龍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歷史。那時,還沒有人類,恐龍是當時地球的主人,它們到處漫遊,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二、探究學習,讀文識字。

1、(播放課文錄音)仔細傾聽錄音,想想這是關於恐龍什麼的話題?

2、大家感興趣的話,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恐龍滅絕的奧祕”(板書課題)

3、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出含有生字的詞語,藉助課後拼音提示,練習正確發音。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並進行交流。

4、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的方式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的意思。

5、默讀課文,標出關於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指導默讀:不出聲,不指讀)

6、讀第四自然段。

(1)認識分號

(2)思考:這段末尾省略號是什麼意思?

(3)你能幫助科學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嗎?(在小組內展開討論)

7、交流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疑難,理解課文。

三、滲透思想教育,拓展延伸。

正是因爲文中介紹的這些說法不能讓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給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作爲小學生,我們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膽想象恐龍滅絕的原因。也許你的設想會成爲科學家們打開恐龍滅絕之謎的金鑰匙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祕的願望。

教學重點: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教學用具:課件、搜索有關恐龍的圖片、故事……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複習字詞。

1、玩魔方(老師翻動魔方,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詞語,並練習說話)

2、抽讀詞語卡片。

二、開火車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觀察,聯繫寫字。

1、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後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師重點指導並範寫“迷、染、寒”這幾個字詞。

3、學生練寫。

4、評一評(自評、互評)。

5、展示(將優秀的作業進行展示)。

四、做一做,完成課後練習。

1、讀一讀,朗讀課文(多種方式)。

2、讀讀抄抄。

板書設計: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8

學習目標

①會認“恐”等15個生字,會寫“亡”等9個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傳染”“嚴寒”等詞語。

③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A案

課前準備

①學生查找有關恐龍的圖文資料,自辦小報,並張貼在教室周圍的牆壁上。

②老師找關於恐龍的光碟或錄像片。

③老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①學生交流課外瞭解的有關恐龍的知識。

②播放恐龍的錄像片。

③板書課題,談話激趣。

現在,這些龐大的動物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了、消失了、滅絕了、滅亡了)隨機板書課題。

④大家想知道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嗎?快去讀讀課文吧。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①出示“我會讀”圖標,激發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②在小組內分段落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③畫出帶生字的詞語秒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繫生活實際,觀察課文插圖,與夥伴討論等方式初步理解。

④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在小組內認讀,並說了自己識字的方法。(老師巡視,鼓勵)

⑤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語(可隱藏在某種圖畫中),讓學生認讀(認讀完後出現完整的圖畫)。

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①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告訴我們幾種說法。

②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③自願在班上展示朗讀,引導學生注意正音及讀出恰當的語氣。

鞏固識字

用遊戲方式複習本課生字。(如用拼音和字找朋友、生字和熟字找朋友連成詞語、猜字)

第二課時

複習生詞,回顧內容

①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②默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①各小組選擇感興趣後種關於恐龍滅絕的說(第2—4段),進行研究性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學習方法:

a、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b、想一想,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c、畫一畫,畫出重點詞。

d、議一議,組內討論不明白的問題,補充有關自然科學知識。

e、填一填,合作填寫表格。

說法起因變化結果

②各組小彙報學習成果,隨機引導理解重點詞語。如躲避、耐不住、枯萎、哺乳動物、傳染。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概括的方法。

③引導學生將自己研究的一種說法概括出一種名稱。(老師可做示範,如“寒冷說”,其餘讓學生裝動腦)

④將表格的內容打亂,讓學生連線進行說話練習。題型如下:

寒冷說行星撞擊地球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撞擊說哺乳動物越來越多恐龍染病

偷吃說地球變得十分寒冷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傳染說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耐不住嚴寒

降溫說突然流行傳染病偷吃恐龍蛋

鼓勵質疑,發散思維

①對課文提到的這些說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嗎?

(鼓勵學生對課文的一些說法提出懷疑)

②關於恐龍滅亡的原因,是不是隻有這幾種說法,你先從課文什麼地方知道的?(第4段末尾的省略號)

③根據你掌握的科學知識,請幫科學家想想恐龍的滅絕還會有什麼原因。(小組討論)

指導寫字

①出示“我會寫”圖標,說說怎樣才能寫好本課要寫的字?讓學生觀察要寫的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寫時應該注意什麼?

③老師範寫“寒”字,提醒學生注意橫畫不宜長,撇捺要舒展,三個點都要寫在豎中線上。

④老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詞語積累

①讀讀抄抄課後練習中的詞語。

②說說你還喜歡課文中哪些詞,想把它們積累在詞語本上。(如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書籍)

拓展活動

根據本文的內容以及自己瞭解到的內容,編一些關於恐龍的故事,畫成連環畫,並配上文字說明。

B案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

②課件:有關恐龍滅絕說法的動畫。

③有關恐龍的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一課時

預習交流,提出疑問

①認識“恐”字,理解“滅絕”一詞。

②學生彙報預習情況,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③引導學生大膽提問,說說自己在自學中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①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②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並在小組內合作認讀生字詞,理解字義、詞義。

③檢測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運用媒體出示生字詞來檢測)

④根據學生認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

“哺乳”不要讀成“pǔrǔ”。

“書籍”不要讀成“shūjì”。

“孵蛋”不要讀成“fúdàn”。

“傳染”是翹舌音。

“躲避”不要讀成“duǒpì”。

⑤引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採用小競賽的形式,看誰把課文讀得既準確又流利)

鼓勵質疑,引導感悟

①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②師生共同解疑。

③再讀課文,小組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④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a、說一說書上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哪些說法?

b、讀一讀有關的句子,並理解難懂的詞語。(如“躲避”“耐不住”“枯萎”)

c、播放恐龍滅絕的動畫,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⑤結合自己查找的有關資料,介紹有關恐龍的知識。

⑥學做播音員,繪聲繪色地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得最好。

根據愛好,自主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鞏固練習

①認讀生字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寫字指導

①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本課要寫的字。

②用要寫的字口頭組詞語,以理解字義。

③提示“染”字上半部右邊是“九”字,不要多加一點。重點指導“謎”“寒”二字的書寫。提示“謎”字先寫“訁”,再寫“米”,最後寫走之兒。

④把每個字正確美觀地寫兩個。(“傳染”“嚴寒”要連詞書寫)

積累詞語,練習朗讀

①完成課後練習“讀讀抄抄”。

②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同桌互相交換看一看。

③選一兩段自己喜歡的課文,讀給同桌聽。

老師小結

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所學的內容用你所查到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幾個人合作出一張有關恐龍知識的手抄報。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9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準備:學生蒐集關於恐龍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恐龍

1、認識恐龍。課件出示恐龍圖。相機指導學生認讀恐龍。

2、激活原有體驗,開放學習空間。

既然同學們都認識恐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談談恐龍怎麼樣?關於恐龍,你都知道什麼?

3、觀看錄像,感受恐龍的輝煌。

的確,在大約兩億年前,恐龍有過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那時,還沒有人類,恐龍纔是地球的主人,他們到處漫遊,足跡遍及整個世界。想不想親眼目睹着龐大的恐龍家族,感受一下它們當時的輝煌?

看了這段影片你最想說什麼?

4、親身扮演,強化感知。

戴上頭飾加入恐龍家族,和恐龍們一起跳呀、叫呀。(放音樂)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出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再次練讀。

3、讀了課文,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隨意說,及時糾正語音錯誤。

4、你對課文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

5、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瞭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你還讀懂了什麼?(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出示句子

3、朗讀指導與練習。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師: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課文告訴我們了嗎?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3.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麼?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一)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麼?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瞭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瞭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爲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爲什麼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藉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後有聯繫嗎?

學生自由讀後,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爲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研究一下,該如何填序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二)關於恐龍的滅絕還有其他說法嗎?自由讀第3自然段。

指名反饋。

  五、鼓勵質疑,發散思維

1、對課文提到的這些說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嗎?

2、關於恐龍滅亡的原因,是不是隻有這幾種說法?你從課文的什麼地方知道的?(第四段末尾的省略號)

3、根據你掌握的科學知識,請幫科學家想想恐龍的滅絕還會有什麼原因?

  六、鞏固字詞

出示生字

指名朗讀,齊讀。

  七、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生字

2.學生認爲難寫的字,教師範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後一筆。教師範寫,學生書寫,點評。)

3.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0

學習目標

1.會認恐等15個生字,會寫亡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傳染嚴寒等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課前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恐龍的圖文資料,自辦小報,並張貼在教室周圍的牆壁上。

2.老師找關於恐龍的光碟或錄像片。

3.老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第 一 課時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課外瞭解的有關恐龍的知識。

2.播放恐龍的錄像片。

3.板書課題,談話激趣。

現在,這些龐大的動物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了、消失了、滅絕了、滅亡了)隨機板書課題。

4.大家想知道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嗎?快去讀讀課文吧。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出示我會讀圖標,激發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分段落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繫生活實際、觀察課文插圖、與夥伴討論等方式初步理解。

4.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在小組內認讀,並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老師巡視,鼓勵)

5.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語(可隱藏在某種圖畫中),讓學生認讀(認讀完後出現完整的圖畫)。

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2.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3.自願在班上展示朗讀,引導學生注意正音及讀出恰當的語氣。

鞏固識字

用遊戲方式複習本課生字。(如用拼音和字找朋友、生字和熟字找朋友連成詞語、猜字)

第 二 課 時

複習生詞,回顧內容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1.各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種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第2~4自然段),進行研究性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學習方法:

a.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b.想一想,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c.畫一畫,畫出重點詞句。

d.議一議,組內討論不明白的問題,補充有關自然科學知識。

e.填一填,合作填寫表格。

說法 起因 變化 結果

2.各組小彙報學習成果,隨機引導理解重點詞語,如躲避、耐不住、枯萎、哺乳動物、傳染。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概括的方法。

3.引導學生將自己研究的一種說法概括出一種名稱。(老師可做示範,如寒冷說,其餘讓學生動腦)

4.將表格的內容打亂,讓學生連線後進行說話練習。題型如下:

寒冷說 行星撞擊地球 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撞擊說 哺乳動物越來越多 恐龍染病

偷吃說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傳染說 全球氣溫下降 恐龍耐不住嚴寒

降溫說 突然流行傳染病 偷吃恐龍蛋

鼓勵質疑,發散思維

1.對課文提到的這些說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嗎?

(鼓勵學生對課文的一些說法提出懷疑)

2.關於恐龍滅亡的原因,是不是隻有這幾種說法,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知道的?(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

3.根據你掌握的科學知識,請幫科學家想想恐龍的滅絕還會有什麼原因。(小組討論)

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圖標,說說怎樣才能寫好本課要寫的字,讓學生觀察要寫的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好,寫時應該注意什麼。

3.老師範寫寒字,提醒學生注意橫畫不宜長,撇捺要舒展,三個點都要寫在豎中線上。

4.老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詞語積累

1.讀讀抄抄課後練習中的詞語。

2.說說你還喜歡課文中的哪些詞,把它們積累在詞語本上。(如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書籍)

拓展活動

根據本文的內容以及自己瞭解到的內容,編一些關於恐龍的故事,畫成連環畫,並配上文字說明。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化石資料的蒐集,體驗到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能運用已有知識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作出假設性解釋。

2、體驗科學家探究科學的方法,意識到科學應當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

3、通過辯論使學生了解恐龍滅絕原因仍是未解之謎,體會到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

教學準備:

恐龍的相關資料、恐龍模型、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要來研究什麼?(板書:恐龍)我可聽說咱班同學對恐龍那是相當的感興趣,課前也蒐集了許多關於恐龍的資料。

2、師:既然這樣,我們就來一場恐龍知識的竟答活動,請看大屏幕。(出示霸王龍、劍龍 、雷龍、翼龍、蛇頸龍)

3、師:剛纔我們交流了恐龍的資料,其實恐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羣體,遠遠不止我們剛纔研究的這幾種。除此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恐龍。

二、探究恐龍滅絕原因。

辯論會:

1、師:從圖片和資料中可以看出中生代是一個生物大發展的時代,特別是恐龍,它們在地球上佔絕對的優勢,可以說是地球的霸主,誰知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多少年?就是這樣一個稱霸了1.6億年的龐大羣體它們卻滅絕了,恐龍爲什麼會突然滅絕呢?這也成爲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案。(板書完整課題)

2、師:目前科學家們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種推斷,你知道有哪些?

3、師:你最贊同哪種觀點呢?

4、師:既然大家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有不同的意見,那麼我們來舉行一個恐龍滅絕的辯論會好嗎?你們會辯論嗎?怎樣辯論才能說服別人呢?辯論的時侯,就是要說出讓人信服的證據和合理地推理。

5、根據學生的觀點進行分組,並且開始整理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對自己贊同的觀點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與提煉,使學生學生手頭的資料內化爲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6、辯論賽的第一關:闡述觀點。(教師適時的提煉學生觀點)

7、辯論賽的第二關:質疑答辯。師:正是由於恐龍生活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使得恐龍不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而滅絕了。從恐龍滅絕中,可以看出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這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啓示呢?

8、師:剛纔我們對這些觀點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可以看出每一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許多讓人質疑的地方,到底哪一種觀點可以讓人們完全的信服呢?

9、師:這些觀點都不能讓人們完全的信服,所以恐龍的滅絕仍是一個未解之謎。那你們認爲,我們今天的辯論成功嗎?

三、拓展。

師:關於恐龍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是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有沒有可能那些體型偏小的適應了環境的變化,進化了呢?再比如:恐龍能夠復活嗎?課後喜歡恐龍的同學們可以成立一個恐龍俱樂部,來繼續研究恐龍。

自評:

本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因爲學生對於恐龍瞭解非常多。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爲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一切以學生爲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獲得認可和欣賞,讓他們自主探究。而本節課能取得這樣的成效就源自於我在備課時能注意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挖掘教材中的潛在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2

本文的教學應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一、談話導入,瞭解恐龍

1.課件出示恐龍圖。相機指導學生認讀“恐龍”;學生自由發言,談談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

2.板書“恐龍的滅絕”,引導學生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指出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再次練讀。

3.讀了課文,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隨意說,及時糾正語音錯誤。對內容上不做嚴格要求。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瞭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你還讀懂了什麼?(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3)朗讀指導,練習。

(4)教師引讀,讀好問句。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師:“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課文告訴我們了嗎?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3.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

(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麼?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種種說法……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瞭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瞭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爲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爲什麼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藉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後有聯繫嗎?

學生自由讀後,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爲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研究一下,該如何填序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學生認爲難寫的字,教師範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後一筆。教師範寫,學生書寫,點評。)

4.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二年級語文恐龍的滅絕教案13

【文本簡析】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組)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探究爲魂,以科學家們關於“滅絕”的說法爲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

本文插圖精美,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世界,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然而不可一世的恐龍卻無影無蹤,更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範例。

課文共5段,生字較多,11個要求會認,5個要求會寫,4個既要會認又要會寫。

【學習目標】

1、知識能力:認識11個生字,會寫本課要求的9個字,積累課後詞語,並有積累和運用的興趣。

2、過程和方法:自主識字、讀書、在合作交往中互相啓發對科學詞語的理解,對課文的深刻感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懂得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珍愛生命。

【學習思路】

整合文本學習,拓展學習,實現學生自我超越文本、超越課堂的發展。

1、透視“瞭望臺”,感知恐龍家族形象。

2、自主讀書,感受語言。

3、召開“科學發佈會”,感悟文本。

4、發現“新大陸”,整合讀說。

【學習歷程】

一、透視“瞭望臺”,感知恐龍家族形象

(把學生的視覺帶入遠古中生時代,拓展至恐龍生活的家族背景。一知恐龍的外部特徵;二知恐龍的家族成員。)

1、師生共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討論什麼是“恐龍”?

2、利用媒體課件瞭解恐龍的特徵。

3、觀察恐龍家族成員,自選說句

①有的……有的……有的……②有……的;有……的;有……的

教師旁白:在距今6500萬年前,龐大的恐龍家族突然滅絕。一個稱霸地球上億年的物種退出了生命舞臺,成爲難解的千古之謎。科學家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作了種種假設,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二、自主讀書,班內交流(詞中識字,句中用詞),感受語言,啓迪想象

1、小組自主合作,認字卡、讀書

2、學習展示:

①我會讀(教讀17個生字),

恐、類、龐、段、避、耐、埃、萎、亡、哺、乳、偷、孵、迷、或、者、籍

②我會說(班內交流)

用“傳染”變式說話;

會說出“嚴寒“的反義詞、近義詞

3、感受語言(讀句說句),啓迪想象

人類的歷史只有三四百萬年,而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但最終都躲不過滅絕的厄運。

三、召開“科學發佈會”,感悟文本

過渡語:不可一世的恐龍巨大而兇猛,今日爲何無影無蹤?我們和科學家一起去探索發現吧。

1、默讀課文,誰最先知道課文重點介紹了幾種說法

2、小組商議,選擇一種恐龍滅絕的說法研究,邊讀邊議,讀懂這種說法的理由。

3、開“發佈會”(小組選擇科學博士向我們介紹)

①一種說法的科學博士介紹(生生互動,質疑解疑),師生歸納板書:天氣驟冷說

②另一種說法的科學博士介紹(生生互動質疑解疑),師生歸納板書:小行星撞擊說

③關於其他種種說法,推選一名助手朗讀給大家聽(展示內容)(見附)

4、看課文第四段的省略號,想告訴我們什麼?

四、發現“新大陸”,整合讀說

(擴大篇章,瞭解網上關於“恐龍滅絕”的多種說法;加強積累,豐富認知世界,提高閱讀能力,強化所認漢字)

(一)、展示網上介紹關於恐龍滅絕的新說法,學生默讀思考

1. 大陸漂移學說認爲,大陸漂移的地理現象給恐龍性別造成紊亂,破壞了繁殖平衡。

2. 距今7000萬年前地球表面相當活躍,大陸不停地在移動,生物會隨着漂移的陸地從熱帶進入寒帶,或從寒帶進入熱帶。

3. 恐龍的繁殖機制與它的遠親烏龜有相似之處,烏龜的繁殖與外界溫度有密切關係,外界溫度超過28.5℃時,孵化出來的小烏龜大部分就是雌性,如低於這個溫度則大部分是雄性小烏龜。

4. 大陸漂移使得恐龍不能按正常的性別比例繁殖,溫度過高或過低,可能導致孵出來的小恐龍或大部分都是雄性或大部分都是雌性,這種結果必然使恐龍的繁殖無法繼續進行。

此外還有諸如超新星輻射說、哺乳動物競爭說、沙漠災難說、火山爆發說、瘟疫流行說等等假說。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爲,恐龍的滅絕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師生共議結論:科學是發展的,科學研究是無止境的,至今恐龍的滅絕還是個“謎”。(練寫“謎”這個生字)

(三)、啓發思維,創境說話。“我想說”展示臺活動。

①我想對大自然說:

②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

③我想對自己說:

(四)、師生交流:恐龍的滅絕對我們的啓示。在我們的地球家園,每天都有上百個物種滅絕。這些慘痛的事實提醒我們:

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自然和諧,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珍愛生命。

【點評】:

童老師的《恐龍的滅絕》一課的學案設計以生爲本,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情感的培植和主動探究精神的培養,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學科特點,很好地整合了三維目標。通過自主讀書——召開科學發佈會等教學環節的安排讓學生感悟文本,整合讀說,培養語感;通過透視“瞭望臺”——發現“新大陸”等活動的設計讓學生超越文本,超越課堂,給孩子們提供想象的空間和探究科學的實踐氛圍。整個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師生共同體驗生命歷程、共同生成學習智慧的過程。(張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