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生命之舟》教案

《生命之舟》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6K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命之舟》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之舟》教案

《生命之舟》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一)體會解放軍、武警捨己救人的精神及羣衆對他們的感激和熱愛之情。

(二)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篇消息,今天先請大家來看一則電視新聞:學生分角色表演本則電視新聞(一個同學解說,幾個同學模擬電視中的畫面,聲音)

(二)交代背景:

大家在剛纔的“電視”中看到了什麼情況?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勇敢營救被困羣衆的故事。對,大家看到的是98年抗洪救災的一個片段 。當時,突如其來的水災襲擊了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解放軍和武警戰士聞風而動,奮不顧身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抗洪搶險中。本則電視新聞報道用簡潔的語言概述了湖北簰洲灣潰口事件中的冒死營救的動人事蹟,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受到中央領導和各大媒體好評。

(三)正音:

我們來看看本課涉及的新詞:簰洲 肆虐 仔細看字形並把每個詞語讀3遍。

(四)問題設疑請大家自讀《生命之舟》。(板書標題)思考:

1、標題《生命之舟》有何含義?

2、本文是採用什麼順序的?嘗試梳理這則電視新聞的脈落。

3、救援行動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4、文章中最緊張、最典型的情節是什麼?

(五)集體研討:

1、用課文中的話說“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輕舟”“共救起被困羣衆一萬七千多人,當地羣衆親切地稱這些舟船爲‘生命之舟’” 在危急時刻,是這些舟延續了生的希望。

教師設計情境: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如果我們像那個女孩一樣,在肆虐的洪水長久地抱住樹幹,雙手早已僵硬,雙腿浸泡在水裏,口渴、飢餓、疼痛吞噬着我們,我們已經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這時遠處向我們駛來了幾艘救生船,那一身身的國防綠穿梭於樹叢之中,那一聲聲親切的“有人嗎”“使勁”“慢點”迴響在夜空,最終我們被救上船。請問你是否已感受到生命的寶貴,是否會有千言萬語對他們講呢?是否真正地感受到了“生命之舟”的深刻含義呢?

由學生總結全文的中心:對解放軍、武警的感激和熱愛,對他們捨己救人精神的肯定。用生命之舟來做標題,更生動形象感人。

2、本文以時間爲順序展開報道:

時間 營救情況

凌晨1點多 二號衝鋒舟 奉命展開營救

凌晨3點多 二號衝鋒舟營救戰士苟峯

凌晨5點多 二號衝鋒舟已營救12人後,發現小女孩

艱難營救

上午10點多 二號衝鋒舟共救起64人

截止下午 150多艘各式輕舟救起17000多人

文章結構緊湊,能給人以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更好地突出了“生命之舟”的巨大作用。

3、文中所救小女孩江珊的細節:

處於離潰口處很近的一棵小樹,水流很急,小舟無法停靠。如果小舟直接駛向小樹會將小孩撞傷或脫手。如果將繩索套在小樹上固定衝鋒舟,又怕折斷小樹。營救工作十分困難和危險。惟一的辦法是駕駛衝鋒舟在行駛過程中將小孩迅速抱起。這就要求施救人員膽子要大,身體要穩,動作要快。隗德芳命令:衝鋒舟在樹的左右行駛,誰最靠近小孩,就立即動手。小舟3次從樹兩旁駛過,由於流速太快,小舟起伏太大,施救均未成功。“別怕,我們一定救你上來!”官兵們一邊安慰小孩,一邊繼續組織營救。第四次,駕駛員杜志敏操舟逆流而上。當舟頭右側剛剛靠近小樹時,王明華迅速彎腰一把將小孩抱起,放在船上。此時小女孩四肢僵硬,半晌說不出話來。彭軍給她換下溼衣,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她包住。慢慢地,小女孩才哭出聲來。

4、救援行動可能遇到:夜晚,能見度差,危險性強;猝然淹沒的地面,水體形勢複雜,各種各樣的障礙物可能存在,險象環生;有的地方水勢急,救援難度很大,比如救江珊

結束語:

獲救羣衆是幸福的,生在我們這個國度是快樂的,即使有點風浪我們也會平安渡過,因爲有最可愛的人爲我們載起了“生命之舟”。

(六)文體比較:

電視新聞和消息比較有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傳播新近發生、發現和變動的事實,以供觀衆視聽的報道。這則電視新聞除了具有一般新聞所具有的迅速、真實、簡明的基本特徵外,還有以下特徵: 1.聲畫合一。電視新聞是以畫面和聲音爲主要傳播手段的新聞,畫面是它的視覺形象,解說詞、音響則是它的.聽覺形象,畫面是“畫龍”,解說詞可以說是“點睛”。所以,解說詞不是獨立文本,它和畫面、音響一起,爲表現同一主題,各盡其能、互相配合。這則“解說詞”巧妙地與“電視畫面”緊密配合,不僅體現出電視新聞視聽合一、聲畫對位的特點,而且對畫面進行補充、提高、延伸,賦予畫面更深刻的思想,幫助畫面正確、完整地表達事實,使畫面的藝術感染力更強。

2. 採用時間順序來展開報道。按時間順序寫,結構緊湊,能給人以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從而引起人們對事件的極大關注,更好地表現瞭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奮不顧身、把羣衆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的崇高精神。

3. 大衆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電視新聞的解說詞是播給各種觀衆聽的,它的用詞造句必須清楚明瞭,使觀衆一聽就懂。這則新聞中的“解說詞”就是大衆化、口語化構成的播音稿。

4. 語言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電視新聞解說詞的長短受畫面長短的限制,按正常構播音速度計算,每秒播出3~4個字。在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觀衆說明“六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還要服從畫面的需要,遣辭造句就顯得尤爲重要。這則新聞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其中包括許多傳神的詞語及一系列準確的數字,“縮龍成寸”,有效地表達了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生命之舟》教案 2

一、 教學目標:

1、學習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勇於救羣衆的犧牲精神。

2、瞭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電視新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2、掌握生命之舟的內涵。

3、瞭解1998年曆史背景。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

水,是生命之源,它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人類。 水,也是妖魔猛獸,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痛苦和災難。大家還記得 1998年的那下場大水嗎?,肆虐的暴雨,橫掃着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浩浩蕩蕩的江水,每天都在不斷地製造大大小小的險情。釀造大大小小的悲劇和災難。讓我們隨着記者樑家新等乘着生命之舟回到1998年,回到湖北嘉魚 州,看看那裏所發生的事情吧。

背景介紹: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魚簰洲灣潰口,記者冒着生命危險,登上進入險區的第一艘衝鋒舟,一邊拍攝,一邊參與救人。拍攝過程當中,記者始終採用長鏡頭記錄的手法,記錄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面。在編輯過程當中,記者又以二號衝鋒舟爲視角,透視整個簰洲營救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並配以解說詞,在湖北電視臺播出。

二、自由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並思考:

1、 文章屬於什麼類型的新聞,它和報紙上的新聞、廣播新聞有什麼不同?

2、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則電視新聞報道的主要事實。

(學生朗讀,思考並回答問題)

釋疑:

第一題:

師:同學們比較一下,電視新聞與報紙上登載的,廣播裏播放的,有什麼不同?

生:有畫面,有聲音,有看有聽。

師:對。這就是電視新聞的特點。那位同學讀一片書上對電視新聞的解釋?

生:電視新聞以畫面和聲音爲主要傳播手段,畫面包括圖像、字幕、圖表、照片和影像資料,聲音包括:解說、同期聲和現場效果。

師:對,電視新聞是聲畫合一,而報紙、廣播新聞只能看或者聽。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第二題:

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某舟橋旅和某公安消防總隊)前往營救被困羣衆。

三、 分析課文: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請四位同學朗讀,一學生讀導語部分,一學生讀同期聲,一學生讀主體部分,一學生讀結語部分,注意:把握感情色彩)

二)、標題、導語、主體是一則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還有背景和結語。本篇文章包括哪幾部分?

1、找出本則新聞的導語部分(1-2段),說說導語部分交代了些什麼內容?

時間: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點:湖北嘉魚簰洲灣

人物:軍區舟橋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總隊、趕往營救記者隨同

事件:湖北嘉魚簰洲灣突然發生潰口,奉命趕往現場營救

* 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是:概括新聞主要事實

2、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哪個段落?(3-9段),閱讀新聞的主體部分,回答問題:

A、主體部分具體寫了什麼?

——救助過程或戰士解救被困人員 ,重點選擇了兩個畫面加以表現:救助戰士苟峯和救助小女孩。

B、小女孩處境有多危險?爲什麼營救工作一次以一次失敗? 請找出相關的語句加以分析。

處境危險:衝鋒舟左前言一棵小桶上,一個小女孩正緊緊抱着樹幹,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況十分危急。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

營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敗:急流頂衝,小女孩抱着的小樹難已靠近。

6、救助行爲是通過哪些具體的動作來表現的?根據課文填空,體會電視新聞語言上的特點用其作用。

閱讀主體部分,選詞填空。

(1)搜尋 繞過 穿梭

二號衝鋒舟,駛向潰口方向,衝鋒舟一路(繞過)房頂、電線等障礙,(穿梭)於樹叢之中,(搜尋)被困羣衆。

(2)迂迴 衝去 轉舵

由於急流頂衝,衝鋒舟向小女孩背部(衝去),駕駛員迅速(轉舵),從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樹(迂迴)。

(3)抗爭 靠攏 肆虐

一次失敗了,兩次、三次都失敗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衝鋒舟一步一步向步樹(靠攏),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簡析:A、語言特點:高度概括、言簡意賅、準確生動,且帶大衆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

B、作用:表現救助的危險、困難,更表現戰士們冒險救人的捨己救人精神的可貴。

7、文章最後一段結語部分在文中起什麼作用?爲什麼當地羣衆稱這些舟是“生命之舟”?

總結救助行動,點題 。 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後,解放軍和武警戰士置自己的生命於度外,在激流中駕着一百五十多艘衝鋒舟,勇救被困羣衆一萬七千多人。生命之舟——戰士們冒着生命危險,舍已救人,在激流中駕衝鋒舟,勇救被困羣衆。羣衆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爲“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之情。

兩個多月裏,我們流了太多的淚——不是因爲受了太多的苦,而是因爲承受了人間太多的愛,經歷了世上太多的感動。當千萬雙泡白了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千萬張曬黑的臉掛滿歡喜的淚珠,災難而激情的98,令人感慨萬千……

當我們再次展開記錄1998抗洪救災的長幅畫卷時:

我們會記住長江、嫩江、松花江的驚濤駭浪。

我們會記住那個讓人徹夜難眠的驚心動魄的夏季。

我們會記住高建成和他的戰友們。

會記住胡繼成等許多普通農民的名字

我們會記住在那次災難中不幸遇難的3004名父老鄉親和兄弟姐妹。

我們會記住那些舍小家保大家,將洪水引向自己家園和土地的農民。

我們會永遠記住1998!

《生命之舟》教案 3

教學目標:

理解小說《生命之舟》中的主題和情節。

掌握小說中描述生命的重要性和意義。

學會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

教學重點:

理解小說中的主題和情節。

掌握小說中描述生命的重要性和意義。

學會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小說中的主題和情節。

學生能夠理解小說中生命的重要性和意義。

學生能夠準確地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

教學過程:

導入(5分鐘)

教師介紹《生命之舟》這部小說,並提出教學目標。

分析主題和情節(20分鐘)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小說的主題和情節,討論小說中生命的重要性和意義。

分析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25分鐘)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討論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性格的特點。

作業(5分鐘)

教師佈置學生閱讀小說並寫一篇讀後感,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體會。

總結(5分鐘)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強調學生要理解小說中的主題和情節,掌握小說中描述生命的重要性和意義,並能夠準確地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