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與朱元思書教案(精選6篇)

與朱元思書教案(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朱元思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朱元思書教案(精選6篇)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背誦並默寫全文。

2.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

3.引導學生品味賞析文章的語言美,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鑑賞水平。

4.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領略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語言美。

2.學習課文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簡介作者,瞭解文體;

2.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調;

3.學生自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把握文意,把握寫景的脈

絡。學習課文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美麗的山光水色能陶冶人的性情,現在就讓我們跟散文家吳均一起到富春江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一下那兒的奇山異水。

吳均是南北朝時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據《南史·吳均傳》記載:吳均出身寒賤,自幼好學而有超羣的才華,所作詩文,深受當時行家稱賞,其文章風格清拔而有古氣,時人效之,稱爲“吳均體”。由於梁武帝蕭衍喜歡他的詩文,後官至奉朝請。吳均爲人耿直,因私下撰寫《齊春秋》,並如實地記錄了齊、樑間的歷史,蕭衍“惡其實錄”,便焚其書稿,免其官職。不久又奉詔撰寫通史,未成而卒。其文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文書札見長,表現出沉湎山水的情趣。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二、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駢體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駢文,又稱“駢體文”,和散文相對的一種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

駢文的最大特點是講求對仗,即所謂“駢偶”(兩馬並駕爲駢,兩人並處爲偶)。全篇以偶句爲主,構成字數相等的上下聯,句法結構相互對稱,詞性、詞義相互配對,句子的字數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這種文體,晚唐時被稱爲“四六文”,以後歷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駢體文。

其次是講求平仄,上下聯要平仄相對,平對仄,仄對平。

其三是講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練。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時還將典故反用,起襯托、對比作用。爲了追求形式美,駢文還講究詞藻華麗,大量使用顏色、金玉、花草等類詞彙。駢文對唐宋以後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律賦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由於過分追求形式,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妨害思想內容的表達,成爲文章的桎梏。但駢體文中也不乏優秀作品,《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文。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聲韻美。

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

飄蕩(dàng)

縹碧(piǎo)

急湍(tuān)

軒(xuān)邈

泠泠(líng)

經綸(lún)

橫柯(kē)

鳶( yuān)

2.把握節奏、重音、停頓。 學生朗讀或範讀課文。

(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纔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於句號,每一個句號後的停頓應小於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後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節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拍爲主。如:“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當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本文作者在文中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從富陽到銅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無數景物,請同學們用波浪線將文中的景物劃出來。

(學生回答:風煙、天山、水流、小舟、游魚、細石、急湍、孟浪、夾岸、寒樹、清泉、小鳥、鳴蟬、哀猿、橫柯、疏條)

四、學生自讀

學生自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畫出疑難浯句。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各小組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或請老師回答。

4.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五、反饋交流

1.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概括讚歎富春江景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2.翻譯句子。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淨,高爽晴空一塵不染,與青青遠山融爲一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着耐寒常綠的樹木。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

像老鷹飛到天上爲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峯,追逐功名利祿的心就平靜下來。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那樣陰暗。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六、理清結構

第一段:總寫富春江“奇山異水”;

第二段:先寫“異水“部分,再寫“奇山”部分。

七、課堂總結

文章的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文章的第二段先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從水色、水清、水深、水急方面突出了“異”之特點;然後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2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代著名駢文家吳均的一篇精美散文。作者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富春江沿途的綺麗風光,被視爲駢文中寫景的精品。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吟誦此文,但覺景美,情美,辭美,章法美,如此短的篇幅,卻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令人歎爲觀止。

教學目標

1、學習先總後分的描述方法。學習層次分明,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物者,窺谷忘反”一句的含義。

3、培養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體會感悟作者沉醉於山水的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音樂起,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和着優美的音樂我們彷佛置身於藍天白雲高山流水間。仰望:層巒疊嶂,俯視:流水淙淙。怎不讓人流連忘返忘懷得失。

這裏的水很清,可見錦鱗游泳,當風乍起時,可捲起千堆雪;這裏的山很高,遮天蔽日;這裏的樹很茂盛,直入雲霄。這就是餵魚錢塘江上游的富春江。它與長江三峽,桂林灕江並稱爲“中國最著名的三條江河風光遊覽線”。富春江到底有多美, 現在我們就隨吳均遊一次美麗的富春江。

二、簡介作者並解題

吳均,吳均南朝梁,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只留下這段優美文字。當時人們寫信都習慣開篇描寫一下景色,以烘托自己的心情,並達到打動對方的目的。就像我們現在的環境描寫一樣。

三.解析全文:

1. 讀文。明確讀音和句讀

2. 關鍵詞語釋義並譯句

3. 學生讀文並質疑。

4. 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時哪個詞語?(奇山異水)

5. 文章那段寫奇山?哪段異水?爲什麼不先寫山後寫水?第一段和後面兩段是什麼關係?

6. 概括總結水的特點以及作者的寫作手法(正側結合)

7. 讀這段文字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你聯想到哪些詩句?(知識拓展)

8. 山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寫的?

9. 讀這段文字應什麼語氣?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10.怎樣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聯繫生活實際或自己的體驗談談你的感想。(聯想“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11.可見吳均是個什麼樣的人?再預見一下,他寫信的內容。(當時政治黑暗,社會紊亂。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遁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一生仕途不如意。梁武帝時,他因私撰《齊春秋》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表明自己辭官引退後,將要到石門山去中去隱居。因此,這篇文章不單純是寫景,在寫景的字裏行間,抒發作者當時的情感。)

12.思考一下這篇文章抒發作者怎樣的情感?此時你想對那些仍在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說些什麼?

13.爲什麼不把最後寫景的那句話搬到抒情句前?(言有盡而意無窮。像電影片尾展示的越來越遠的景物鏡頭)

四.小結全文,總結手法。

駢散相間,動靜互見,正側結合

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感謝吳均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小品文,讓我們認識了富春江。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親遊富春江,感受一下山奇水異,天下獨絕的富春江。

五.作業:

給吳均寫幾句話-----書想書之言。

板書:

水(異):清 深 急

山(奇):山高 樹寒 鳥鳴 禪囀 猿鳴

感想: 息心 忘返

【教學反思】

講此文時因爲藉助了多媒體,有聲有色,所以講解不是很費勁,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因而整體效果比較好。

我主要從以下方面構思講解的:

一.文與人結合

學文一要學寫法,二要學精神。本文我們不但要學清晰明瞭的寫作方法還能學到作者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良好心態和崇高品質。特別安排了一個讓學生結合生活或自己的情況談感想的問題,這樣更能很好的將文章與實際有效結合。

二.學與思結合

“教”爲了“不教”。教師的啓發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我們在給學生提出問題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又要想到是否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再思考的能力。既然讓他們思考就是爲了加深他們對此內容的印象,那教師的問題一定要圍繞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出。而且問題不要全部簡單直接化,要有一些讓他們稍轉一下彎才能回答出來的問題。那樣纔會有一種“路轉溪橋忽見”的驚喜。

三.讀和寫結合

朗讀是教學的基礎。讀出味道才能理解其含義。最後我設計一個作業-----讓他們給吳均寫幾句話。這是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延伸。孩子們瞭解了吳均的身世和處境,理解了吳均爲人和品質,就不怕無話可說。

每一篇優美的文章讀起來都陶醉,講起來都應手,回味起來仍有遺憾:

此文覺得有點頭重腳輕,開始太羅嗦,結尾太倉促。對課文的延伸拓展不夠到位。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2.品味寫景佳詞妙句,提高審美能力。

3.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由“景”釋“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皆喜好山水,山水景物曾經引起他們無限的情思,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不少的傳世之作,大家回想一下,我們曾經學過了哪些山水作品?元朝吳桓贊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天就讓我們跟着作者吳均一起遊覽富春江……

二、視聽範讀,劃節奏

三、讀美文

1.自由朗讀,感受節奏美。

2.配樂齊讀。

3.根據幻燈提示,譯讀美文。

4.小組合作研討,教師巡迴指導。(參與學習)

5.反饋合作學習結果,小組推選代表展示。

注意:以下幾個句子的翻譯(學生不提不講)

(1)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都消散了,天空和羣山是同樣的顏色。)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我乘船順江流飄蕩,任憑船兒時而往東時而往西。)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江兩岸的高山上,長滿了常青的樹木。)

(4)負勢競上,互相軒藐。(山巒憑藉高峻的山勢,爭着向上,相互爭着向遠處高處伸展。)

(5)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這裏的山峯就會平息追名逐利的心。)

(6)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與黃昏無異。)

(7)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偶爾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6.作者是怎麼評價富春江山水的?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四、品美文

1.理清本文的結構。

2.精讀深思,細心品味。

(1)齊讀第一段,女生朗誦二段,男生讀三段,再次走進富春江,去領略奇山異水,並用“富春江的_______美,就美在,我從句讀出來的。”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

例1:富春江的水美,美就美在水的清淨。我主要是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一句中讀出來的。

例2:富春江的水美,美就美在水流的激越。我主要是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一形象的比喻句中感悟出來的。

例3:富春江的山美,美就美在山中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主要是從“負勢競上”的山峯、“泠泠作響”的泉水、“嚶嚶成韻”的好鳥、“千轉不窮”的蟬和“百叫無絕”的猿等景物上看出來的。

寫水時抓住“清”這一特點從靜態的角度來寫,結合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而寫“急”這一特點時則從動態的畫面來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反映了江水的變化,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態,從而突出了水的異。

寫山時作者先通過視覺的角度、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羣山的靜態美轉化爲動態美,不僅賦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接着寫了山峯中的泉水、百鳥、鳴蟬、山猿,從聽覺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響曲,使得整個山林變成了美妙的音樂世界,使人心曠神怡。最後補寫的山峯上的叢樹枝繁葉茂、長勢蔥蘢,給人以欣欣向榮充滿生機與活力感,在這“皆生寒樹”的高山之上,我們聽到的是那歡快的聲音,它們匯成了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了一個熱鬧、和諧、歡樂、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又照應前文的“寒”字。這裏從不同角度寫出了山的“奇”。

文中句式整齊富有變化,多用四言,間以六言並時而加上一些副詞,使行文靈活自如,又富有疏宕諧婉的節奏。如開頭“風煙俱淨,天山共色”以對句開端,勾勒出山水的形象氣勢。又如在寫動態水時用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兩個整齊的比喻句來形容水的急。在刻畫山的特點時更是選用了“泠泠作響,嚶嚶成韻”“鳶飛戾天者,望蜂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疏條交映”等講究對仗、聲律的句子來寫神奇的山峯。

(2)本文的寫作特點:

①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琅琅上口,節奏感極強。(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②整散相間,別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③形象生動,寫景文字精當凝練,有一種獨特的美。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誇張)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擬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對偶)

五、悟情趣

一切“景美皆情美”,作者在描述美景的過程中,流露出怎樣的情感或情趣?找出句子試着分析: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表現了作者醉心於大自然的閒適、隨意、怡然自得、自在、愉悅)

2.鳶飛戾天者,望蜂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作者在厭棄世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3.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林中日光明暗的景緻多麼美妙!剛纔還是樹木陰翳,光線昏暗,一會兒又能柳暗花明。從色的角度猶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這是明與暗的辯證法。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富貴中的人們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種.種不便,但他們的快樂確實難以比擬的。體現了作者的高雅的志趣。用這種方式來結束課文,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六、佈置作業

課後完成《優化設計》中的練習。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4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山水佳作,放在本單元學習它有它的雙重目的:一是讓學生領略綺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二是通過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標,後者是知識和能力目標。而在學習過程中,後者是基礎。所以安排兩課時來學習本課比較合適。第一課時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動腦,掃清本課的語言障礙,完成對本課的理解和誦讀過程;第二課時在誦讀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關於本文的寫景特點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逐步去完成,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和獨到的見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第四學段閱讀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

2.培養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

2.培養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課文和想像去完成。

媒體設計: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山水小品文,可利用音響等設備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和感染。也可利用多媒體欣賞配樂朗誦和風景圖片,有助於學生想像。

課時: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2.體會作者由觀賞自然景物而引發的內心感觸。

3.熟練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疏通文意並熟練地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認知生字:湍軒邈泠嚶鳶窺柯

2.熟讀課文,瞭解大意。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代人的感受,那麼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板書課題,出示:課文譯文的配樂朗讀並展示風景圖片)

二.課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麼優美的一篇,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麼寫成的呢?那麼,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三.初讀課文,掃清語言障礙

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先由教師範讀一遍課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四.朗讀成誦

目的是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

五.學做小畫家

同學們,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爲眼前的永恆?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相應的語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

2.培養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1.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

2.培養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課文和想像去完成。

一.讓想像飛起來

練習一:望文生景

出示課文景物描寫的句子,讓學生閉起眼睛想像,然後把想像到的畫面用語言描繪出來。

景物描寫:

1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3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5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6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練習二: 望景生文

讓學生展示第一課時所畫風景圖片並欣賞,提問:此圖此景使你聯想到了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圖片選擇大致與練習一1-6相同)

二.研讀課文

同學們,如此秀麗的自然美景,作者並不是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的,而是用文字爲我們描繪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師:品讀的第一幅畫面,思考作者總寫了什麼?

師:那麼在這麼晴朗的日子裏,作者縱舟去了哪裏?

師:這是對富春江景的概括讚歎。然而僅僅發出讚歎並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景的呢?誰能發現作者寫景的規律?

師:那麼,富春江水的“異”表現在哪裏?

師:從以上句子的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清澈透明的靜態美和一種氣勢磅礴的動態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靈彷彿也變得透明而無雜質了。富春江水的洶涌急流,不得不讓人的心情隨之澎湃!可以說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在觀察美景,而是在用心靈去感受美景。

師:作者又是如何寫“奇山”的呢?

師:作者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

師: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裏分別運用了什麼感官?

師:從修辭角度看,這裏又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師:的最後兩句描寫了山上的樹木,齊讀這幾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樹木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生:樹木茂密

師:這四句是寫山谷中樹木蔽天,景象幽深,陽光只偶爾從疏枝葉隙間漏射下來。這種境界給人一種清幽、寧靜之感,可以說是對上文的一種補充。

三.齊讀課文,再次感知課文。

四.話題鏈接——人與自然

同學們,吳均的一篇《與朱元思書》猶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藍天、碧水、青山,蟬抱高枝、猿躍林間,使人讀後禁不住也流連忘返,心中不禁默嘆:自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碩的果實,更有一種怡人的心性,一種忘卻功名利祿的自然之心。是誰在後世吟誦: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又是誰在感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學們,面對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難以找到文中的世界,這又是什麼緣故呢?請你就“人與自然”這個話題談一談你的`思考。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和培養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體會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和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1):同學們,我們在大自然中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代人的感受,那麼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

設計(2):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着中華大地,引得歷代文人墨士爲這歌唱。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爲我們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風光旖旎的富春江。

設計(3):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爲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爲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二)課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麼優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麼寫成的呢?那麼,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其作品多以描寫山川景物見長,風格清秀挺拔、語言流暢自然。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節選。

(三)進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學習:先由教師範讀一遍課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第一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風煙:指煙霧。

共色:同樣的顏色。

俱:都。

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或“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從流飄蕩:乘着船隨着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

第二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縹碧:青白色;縹,音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

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着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

軒邈(xuānmiǎo):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裏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着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聲的清越。

相鳴:互相和鳴。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2、朗讀成誦 ,理清課文思路。

目的是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

朗讀成誦後,討論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第一段:山水總印象: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第二段:異水: 千丈見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

泉鳥蟬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橫柯疏條(林之密)

3、描繪富春江: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爲眼前的永恆?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相應的語句。

五、課時練習

1.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各寫出一句寫“山”和寫“水”的詩句。

寫“山”的:_______

寫“水”的:_______

2.由“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一篇文言文中的話?寫出相應語句、作品和作者。

語句:_______ 。作品:《 》作者_______

3.本文語言清新流暢,精於錘鍊。如用“奇”和“異”總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來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競”和“爭”來形容山峯爭先恐後向上崛起的形狀,字字動人,頗見功力。請學習本文的寫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兩句描寫水的話。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背誦課文,關鍵句段能夠默寫;瞭解“駢文”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

2、熟讀課文,掌握重點文言字、詞的意思;會準確翻譯課文。

3、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抓住特點有層次寫景的方法;寓情於景的寫法。

4、抓關鍵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

1、本文語言優美,反覆朗讀背誦課文,讀中體會語言美、景物美,體會作者的意旨。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解難。

3、輔以多媒體手段,增強直觀性。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作者通過對富春江優美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他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疏通文字:掌握關鍵詞語,準確翻譯課文。

2、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3、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

教學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他寄情山水、厭棄塵俗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及教具:多媒體、合作探究、交流、點撥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其文風格清拔而有古氣,稱爲“吳均體”,大家都仿效他。

背景: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的動盪。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響的士人遁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過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苦悶。他曾在《與顧章書》中說:“僕去月謝病,還覓薛蘿”,表明自己辭官隱退後,將要到石門山中去隱居。因此,這篇文章也不單純是寫景,而是寓情於景,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厭棄塵俗的思想感情。

文體知識介紹:《與朱元思書》從應用範圍和標題形式看,屬於書信;從文章內容看,屬於遊記;從語言特點看,屬於駢文。駢文主要特點:句式以四六句式爲主,講究對仗;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則注重藻飾和用典。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爲駢體。

讀文並疏通文字:(略)[關鍵詞會解釋,重點句會翻譯]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在浙江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別優美,南朝時有一位文人吳均見到這種美景後,迫不及待的給他的友人朱元思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優美景色外,他還表達了欣賞這種優美景色後與衆不同的情感。那麼究竟他描寫了怎樣一幅優美的景色呢?又表達了怎樣一種與衆不同的情感呢?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結構內容的安排。

(一)問題導學:

1、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點的語句是哪一句?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從哪些方面對這一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由此可知這篇文章的結構是?

(二)互動探究

各小組選一人朗讀課文,組員邊聽邊思考答案,討論形成共識。

(三)交流展示

指定發言人展示小組意見,別組點評。

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討

讀第二段,體會富春江的奇麗多姿,體會多層次寫景方法。

(一)問題導學:

1、異水“異”在哪些方面?寫異水用了什麼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種談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嗎?

2、奇山“奇”在哪些方面?寫奇山用了什麼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種談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嗎?

3、作者在文中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仕途不如意,寄情山水排解苦悶,以致產生厭世隱居的想法”,你怎麼看待這種處事方式?

4、由上可知,這篇文章採用了什麼寫法?

(二)互動探究

各小組在組長指導下探究,先各自默讀獨自思考,然後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在組內討論,討論形成共識。

(三)交流展示

分組按序展示探究結果,找5個組在黑板上展示,其餘在座位上完成,別組點評。

四、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聽一同學朗讀課文,同學們探討下邊問題。

(一)問題導學:

1、本文語言有什麼特點?

2、賞析下面兩句。

(1)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二)互動探究:

各小組聽朗讀探究結果,討論形成共識。(提示:注意對兩句進行比較來分析。)

(三)交流展示:

分組展示探究結果,別組點評。

五、課堂小結

本節我們理解了文章結構內容,學會了動靜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等寫景方法,作者寫作本文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

六、達標檢測(60分

1、填空(10分:

(1)作者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極有層次。第一段總寫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個字;第二段承“異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點,具體生動地描繪;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層次多角度展示 之美。

(2)富春江的 水 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春江的 山 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答題。(20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富春江水什麼特點?

(2)“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